第233節
“陛下怎么說?” 彭家主壓低了聲音問道。 “可是準了?” 汪得勝搖頭。 聽說陛下就笑了一聲,吩咐三娘子另行舉薦,怕是那位五娘子要有造化了?!?/br> 呼。 彭家主舒了一口氣,心里也不知道是喜是憂。 五娘子不用獻布就得了陛下青眼,但親身的三閨女還要繼續花銀錢,總覺得有些得不償失。 “娘娘,彭四嫁人,陛下和彭五暗中有了首尾,良妃此次是無人可薦了?!?/br> 一直跟在薛卉月身邊的仆婦輕聲道。 “聽聞陸家欲與封家聯姻,娘娘何不將陸家雙子之事奏與陛下……” 她話只說了一半,便被打斷了。 德妃薛卉月揮了揮手,冷聲說道。 “此時休要再提?!?/br> “可是……” 仆婦猶不甘心,還試圖再勸。 “娘娘被如此苛待,哪里像個貴人?陸家之事乃是大功,陛下論功……??!” 這次她依舊沒說完,一柄雪亮的匕首已經刺穿了她的后心。 薛卉月拔出刀刃,取出帕子擦干凈上面的血跡,冷冷地盯著已經軟倒在地的仆婦。 “你起了別的心思,活著便太危險了?!?/br> “雙子乃是陸郎生平大忌,一旦事發他便無處立足,陸家那些豺狼也會群起而攻之?!?/br> “蒙他不嫌我臟了身子,愿許我一個前程,我此生必不負他!” 第213章 八月初六, 東西二王集結二十萬兵丁在浞州城外激戰,銅川郡最繁華的城池已然化為烏有,到處殘桓斷壁, 硝煙戰火,尸橫遍野。 東山王和西河王都在這場戰斗中盡了全力, 最初打算決戰浞州, 想要一舉將對方徹底擊潰。 然而真刀真槍地拼起來,雙方才發現原來竟然是個勢均力敵的局面, 短時間內誰也不能把誰消滅掉。 戰爭打到最后, 變成了最糟糕的消耗戰。涿州城外近百里的曠野上變成了死亡泥潭, 每一天都有無數人死去,化為變成了戰報上的一組數字。 一批有一批的兵丁倒下,而后又會有新的補充進來, 絞rou一樣的戰斗雙方都在咬牙堅持,只盼望著下一刻便能將對方拖死,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然而, 局面還是不可遏制地惡化下去。 戰爭戰爭消耗了天文數字的物資,無論是東山王還是西河王, 兩家的國庫誰也不寬裕。拼到最后, 兩個皇帝都在向朝地方豪紳、世家大姓伸手,銀槍糧草還是小事, 各家的府兵也要出力上戰場。 世家哪可能愿意?積攢多年的財富,cao練有素的武裝, 若是要填入浞州這個無底洞中, 那真是連個響聲都聽不到。 若是將來得勝還好,可以論功封賞,混個從龍之功, 也算穩賺不賠??蓡栴}是,仗打到現在誰也贏不了誰,再這樣下去,家底都要被掏空了! 于是壓力層層傳遞,皇帝施壓世家,世家就變本加厲地壓榨庶民。不但東西二王同時提高了賦稅,連世家大族也提高了賃地的租金,一番三倍,搞得民不聊生。 偏偏今年,老天爺的脾氣十分古怪,暴雨之后便是大旱。從六月到八月,業朝全境整整兩個月沒有降下一滴雨水,田里的莊稼眼見著干枯,便是庶民再勤快地挑水澆灌,減產甚至絕收依然是板上釘釘的事。 收不到糧,用啥去交租子呢?教不滿地租和賦稅,可是要用丁役去償還的,這時候若是被拉進涿州戰場,哪還有命回來?! 于是,不論是在鼎豐城還是京城,逐漸開始有寒門庶民離城逃荒。 開始的時候,兩王都和世家們都不甚在意。庶民這東西就跟地上的螞蟻一樣,踩死兩個很快就能填補,從來不愁沒有人。 可是漸漸的,他們發現情況不對勁了。 人走的越來越多,田地無人照管。即便是干旱,若是不停歇地挑水澆灌,到了收成的時候也能打些糧食谷子??墒沁@樣放著了荒,不但谷子收不到,也不能拉人去抵償天家的賦稅。 于是,世家大族加強了對門下庶民的管控,輕易不許人出城。一旦發現,一甲連坐,全員拉到前線做輔兵。 如此高壓政策,短時期內倒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庶民擔心被送上戰場做炮灰,也不敢逃命,只能兢兢業業的守著田地拼命耕種。 可再怎么種,沒有雨水,莊稼也是不長的。眼看著年底要餓肚子,城里的氛圍越來越壓抑。 然而更糟糕的,還是在涿州城戰場。 好好的一個涿州被打成了廢墟,無數流民流離失所,舉家逃難,紛紛涌向周圍的郡縣。 臨近的豐州城和旭陽城都無法接受如此數量的難民,唯有南郡敞開了大門,將涿州城逃出的難民全數安置在南郡谷春縣城外,并且每日按時施粥。 一時之間,南郡陸家的名聲漲到高點。 但也有一部分流民反其道行之,一路向北跨越山脈,把目的地定為邊城。 他們聽說邊軍在與胡人作戰,并且還取得了大勝,重新收復不少土地。 既然有地,那便需要要有人耕種吧。封家世代戍邊,牢牢拒胡人于雍西關外,如今正逢亂世,比起膏粱錦繡的繁華之地,還是有兵有刀的地方更讓人感覺安全。 定安城對這些流民也是來者不拒,只要身份核查無異樣,便被統一送到祡嶺下的作坊干活。 秋天的祡嶺,已然是一片豐收的景象,金黃色的稻穗低垂在田間,風吹來都是麥子的味道,到處都洋溢著收獲的喜悅。 被送過來的流民都睜大了眼。 大雨加干旱,他們一路走來到處都是干枯衰敗的大田,沒想到遠在塞外,竟然還能看到豐年的景象! 眼看著田中的農戶將作物收割回糧倉,流民們的心一下子穩了。 這里不缺糧食!只要干活,今冬就不會被餓死!等到來年,說不定他們也能租到田地,自己耕種,可以帶著家人在此處站穩腳跟。 豐收的喜悅同樣也彌漫在九凌城。 干旱到底還是對田中的作物產生了影響,好在有烏知河水和灌溉渠,玉米和小麥收成尚可。 當然,這個所謂的尚可,是寧矩子自己說的。到了墨宗種植組最資深的教員柳老頭那里,那就是驚人的豐收。據說看到玉米田地產量之后,老爺子忍不住腿腳一軟,直接跌坐在地上。 “這……這么多???這這是神谷嗎?!” 他結結巴巴地問道。 若真說起來,玉米的畝產量其實比不過系統出品的土豆,在現代標準來說真的只是普通。 然而土豆是一顆一顆的,看著與一般的糧食不太一樣,視覺上的沖擊也遠不如金黃色的玉米粒來得強大。 是以當玉米收獲完成后,全九凌城的人都激動了。 “這金燦燦的,看著就喜慶!” 牛嬸子樂得一拍巴掌。 ”能收這么多,可真是稀罕的糧食,今天晚上就讓大家嘗一嘗這苞谷飯吧!” 這個提議得到了眾人的一致響應。 辛苦了大半年,終于迎來了收獲的時刻,看著滿倉滿谷的糧食,大家的心都覺得無比安定。 當然最高興的還屬寧非。 今天是秋分,是系統主線任務結算的日子。 這一年,他熬過了地震洪水干旱,又乘了大船千辛萬苦返回九凌湖,為的不就是今天的結算日嗎?! 這大半年墨宗沒有減員,倉庫里的土豆也基本保存完好,再加上這一次的小麥和玉米,妥妥的超額完成任務! 現在就等著結算時刻的到來了。 “今天是個好日子,請牛嬸子整治些好吃的,我請大家吃飯!” 心情大好,寧鋸子著撒錢的動作就格外瀟灑。 最近他收獲頗豐。坩堝煉鋼法出產的岸防炮已經交付了20門,全部安裝在烏知河沿線的邊軍駐防地。城中如今加開了炮手培訓班,等防線推進到黑風山附近,封愷就會發起白鷺口突襲。 封家為岸防炮支付了一大筆銀錢,讓矩子的小金庫收獲滿滿。再加上之前東胡三部贈送的分成和禮物,腰包鼓鼓的矩子堪稱九凌湖第一豪富。 “好嘞!” 牛嬸子應了一聲,帶著幫工去食間張羅飯食了。 為了確保最后一天不翻車,墨宗今天全員放假,全員在九凌湖慶賀豐收。 在各大工坊工作的外來工,以及海事學堂、炮手學堂的學員們也都可以參與進來。已經在城中學習了兩個月文字的東胡船手們,這一次終于可以毫無障礙地融入,盡情感受著九凌城的繁華和熱鬧。 他們中的很多人在新開設的海事學堂任教,專門培訓有志成為船手的學員,也借此結交了不少新朋友。 寧鋸子的卡拉克大帆船設計圖,當初征服了劉通,如今也征服了三部的船匠。一群船癡湊在一起,雖然彼此的語言都說得不太靈光,但匠人的心意都是相通的,靠比劃和肢體語言,竟然也能溝通得八九不離十。 造船!造船!造·大·帆·船! 卡拉克的魔力無可抵擋,劉通已經和東胡船匠們同吃同住,同進同出。晚上做夢都是如何造出漂亮的大桅桿。 然而造船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卡拉克從圖紙變為實物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不過立志成為船手們的少年卻已經邁上了通往夢想的大路。 克雷的那些“小弟”們,在第一批海事學堂招生的時候就踴躍報名。 小少年們的夢想也很簡單,就是想坐著大船出海,然后到東胡去看看久違的小伙伴。 “這九凌湖,真是個神奇的地方!” 赫蘭頗有些感慨的對林卡大叔說道。 林卡大叔如今是海事學堂的總教員,赫蘭去聽過他上課,幾乎是把自己半生所學全數分享,沒留一丁點私貨。 開始的時候赫蘭還覺得奇怪,畢竟有些本事不傳外人是規矩,林卡大叔雖然沒有娃,但親近的子侄還是不缺,不算斷了傳承。 可是很快,赫蘭就明白林卡的心意了。 九凌湖這地方,從來沒有向他們東胡人關上任何一道門。無論是煉鋼冶鐵還是織布紡線,亦或是水泥造房,修建海船,墨宗全都大大方方任人觀看。你若是想學,人家也會認真地交,絕沒有半點藏私的意思。 這樣一來,若他們還掖著藏著這點走船的本事,就有點太對不起朋友了,顯得小家子氣。 聽他這樣說,林卡大叔抽了一口煙袋,然后在地上敲了敲。 “寧先生說過,封閉三部永遠不是山,不是大海,不是阿木爾河,而是東胡人自己?!?/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