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愛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311
綁架通常都是為了達成某種訴求,一般是為了錢,但這次顯然沒有那么簡單。 從赫胥猗發生意外到宋錦繡被綁架,對方看起來沒有一個明確的目的,但仔細思考還是能發現他們的目的的。 尹如琢在赫胥猗受到襲擊之后動用了手中各種力量去調查,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并且在遭受到阻力后,開始懷疑政府機構。 陰謀論并非完全不可取,但既然是陰謀,那肯定也該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僅就目前來說,尹家和政府、王室甚至是軍方的關系都算和諧,任何一方都沒有強烈到需要做這種陰謀的矛盾。 所以篩選過后,剩下的唯一可能仍舊只有黨派之爭,迫在眉睫的大選也就不難聯想。 尹如琢之前不解的是,自己所遭受到的阻礙明顯遠大于一個在野黨所能具備的能量。尤其是尹潤松被軟禁在智庫局這件事,讓她對政府和軍方產生了一絲懷疑。 當然,這種懷疑消失得很快,一方面就如之前所說,他們沒有這樣做的理由,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各方面給出的警告,都是要她注意安全。 如果是這兩方想對付尹家,那么“注意安全”遠遠是不夠的。軟禁尹潤松而沒有任何提示,與其說是拿他當人質,不如說是保護和牽制。 拿赫胥猗開刀更是匪夷所思,除了加強她的戒備以外,又能有什么作用呢? 剖析到這里,對方的目的已經漸漸浮現出水面。 轉移她的注意力,消耗她的精力,并且利用她手中的力量來牽制甚至是對付軍方和政府。 為了調查這件事,她抽調了不少保全公司的資源,雖然沒減少對候選人的保衛力量,但危機應對的能力多多少少有受影響。 政府會為各位候選人提供相應的安全保護,雖然不能說馬虎,但因為大選期間各黨派和政府間的天然互不信任,所以大多數黨派都會自己再雇保鏢,以免發生意外。 要是這個不信任進一步擴大,那么保護網中難免就會出現紕漏。 問題在于軍方和政府的態度。從對方的反應就能看得出來,這件事絕對有上位者知情,卻不但沒有在她調查的時候進行接洽,反而以十分明確的態度告訴她,不要干涉。 提醒她自保卻不讓她反擊,唯一能夠想到的原因就是這件事里面有身份極其敏感的人,敏感到原本就有紛爭的軍方和政府都極力掩飾這個丑聞。 有這種凝聚力的,恐怕只有王室了。 這在尹如琢心中也是有人選的,并且一早就為此做了準備。這時能夠確定宋文澤的嫌疑,她心中的把握當然就大了一分,所以才會露出笑容。 “宋文澤人品雖然不行,但總不至于真的對自己的女兒下殺手?!?/br> “……看來尹小姐猜到了不少?!?/br> “只有一點點而已?!?/br> 這是一場有王室成員參與的黨派之爭,一旦暴露很可能影響整個九諸的體制。這是誰都不愿意看到的情況。 尹如琢對政治沒有太多的興趣,關注這方面更多地是為了自己的事業??墒?,如果有人想把她,還有她在乎的人牽扯進來,那么她一定會用手中的力量堅決予以反擊。 “不管你背后的人是誰,他都不可能會成功,請你放棄這個計劃,放了錦繡,我可以不追究之前的事?!?/br> “呵,你不會覺得這樣就能說服我們吧?” 尹如琢當然知道不可能。 這些人真正的目的是大選,從襲擊赫胥猗開始,包括散布報復性恐怖襲擊以及今天的危險行動在內,他們的最終目的都是制造混亂,為暗殺候選人創造機會。 選擇首相出爐的當天進行暗殺,這絕對已經是對方沒有辦法的辦法,因為這很有可能是他們最后的機會。 因為只要票數統計出結果,公布首相人選,其所在政黨就會得到執政權,即便首相身亡,也能從黨內選出其他人替任,起碼在該任期內都能正常行使一個執政黨的權利。 但如果在結果出來之前候選人就已經死亡,那么會有兩個結果。一個是本該勝利的政黨只能獲得一個組建臨時政府的權利,第二個就是需要提前進行下一次大選,這之間的差別可是很大的。 政治暗殺這種手段,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使用的。因為性質惡劣,一旦暴露,其所在黨派或者勢力都將萬劫不復。 而政府也絕不希望這種事暴露在公眾的眼前,因為不僅會引起恐慌,而且還會增加民眾和政府,以及各黨派支持者之間的隔閡。 這也是尹如琢的調查會遭受到如此大阻礙的另一個原因。 “我是一個商人,所以希望能以更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如果你們落到二王女手中,恐怕連談判的機會都不會有?!?/br> 尹如琢一邊和“綁匪”談判,一邊給赫胥猗發了消息。 “那么,你這位商人顯然天真地錯估了戰爭的殘酷。這一次的事絕不是談判能解決的,為了這次孤注一擲,我們可以犧牲任何人?!?/br> 尹如琢的神情逐漸凝重起來。 “我不可能答應你們的要求?!?/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