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節
書迷正在閱讀:通房、太子死了的白月光是我、blue moon、掌門隨身掛著小奶瓶、其實我真的超有錢、女軍醫的七零小日子、重生七零嬌妻要復婚、道系快穿 完結、請魅惑這個NPC 完結、旦那 [父女 Ds/SM]
這對于姚倩倩來說,相當于之前的付出全沒了,而她養的備胎們,也沒人傻到現在還要碰她。 她越痛苦,就越感覺到來自寧初夏光芒的灼人,一次下課她沒忍住攔住了寧初夏,剛準備找她說說之前的事情,她就被呂青青遮擋住了視線。 呂青青放了狠話,說如果她再糾纏,她就把知道的事情都說出來。 姚倩倩向寧初夏告狀,可她連一個眼神都沒給。 這之后她又撐了一年,貸款利滾利終于瞞不住了,眼見催債的人威脅要打電話給通訊錄上的人,姚倩倩只能選擇向家人坦白,面對借到手五十萬,但實際賬面已經有一百多萬的金額,姚家陷入了不知道第多少次混亂。 姚父和姚母歇斯底里,甚至打了姚倩倩一巴掌,她強忍著問姚父和姚母有沒有地方借錢,卻得到了否定的答案,而現在她所擁有的唯一財產,只剩下姚格手里的東西,姚倩倩試圖要搶,不知何時已經眼下青黑,情緒容易失控的姚格動手很重,兩人都沒留手,雙雙進了醫院。 本就山窮水盡的家連醫療費都掏不太出,躺在病床上,姚倩倩向借貸軟件申請拖延了最后一段時間,然后向姚格提出了個合作的建議,既然缺錢,那就去要錢,找最有錢的人要。 一切的根源是寧初夏,那就在寧初夏那結束。 沒有底線的人,在什么時候都是沒有底線的。 沒想過姚倩倩居然跑去借網貸,寧初夏清楚地知道姚倩倩這個人有多瘋狂,在發覺對方馬上要進入絕境時,她也開始防備了起來。 事實上如果存著防備的心理,姚倩倩和姚格的行為實在太好發覺不對了,他們居然還跑去租車行租了一輛車,自以為把車牌撬掉就萬事大吉。 寧初夏真的覺得他們瘋了,如果上輩子兩人犯事還算是在理智之中,畢竟原身有很大概率不敢往外捅,那這輩子的綁架,可以說是走投無路的唯一選擇,兩人完全不考慮后果和成功的可能。 原先寧初夏也沒打算為這兩位做什么違法亂紀的事情,只是有些可惜,這兩位受到的處罰還不太夠。 可既然這樣,她也愿意冒一點兒險。 說實話,如果不是寧初夏配合,事先支走呂青青,又特地走到靠近兩人放車的偏僻地界,就憑這兩位,根本就沒法抓到她。 最夸張的是這兩位連個什么迷藥都沒準備——當然,他們也沒錢買,租車的錢都是借來的,就找了條繩子把人一捆,嗯,這捆法寧初夏事先準備的刀子都用不上了,徒手花點時間都可以解開。 幾乎是主動送上門的寧初夏無言以對地看著兩人開上了高速……嗯,電視劇里隨便地方就有個廢棄小屋,在現實里其實不太可能,尤其是城市長大的孩子,頂天了把人帶到橋洞可能就是他們知道的最隱蔽的地方了。 寧初夏裝作自閉,反正在姚倩倩看來她本來就自閉,特地等到兩人打出了威脅的電話,這里又有槽點,兩人倒是懂得去換個新的手機號碼,可連變聲都沒用,在聽到他們說的要一個億現金時,寧初夏差點沒笑出聲,然后她便點開了手表的求救系統。 這手表是寧父自初中開始就給女兒戴上的,每隔一兩年就會更新,它功能很簡單總共就倆,一示警二定位。 這一切結束得很快,姚倩倩還在和姚格放話順便為分贓吵架的時候,就被警察攔在了高速,手銬一戴,兩人便成了階下囚。 完全沒受傷的寧初夏,在警察臨要押送走人前,找了個借口和姚倩倩說了句話。 她先是神情傷痛地質問,為什么身為朋友要這樣對她?有什么事情不能說嗎? 在姚倩倩歇斯底里地大罵時,寧初夏流著眼淚靠近了她,她聲音不大,只有姚倩倩能聽到:“我知道你要綁架我所以我來了,因為我想看你坐牢,再見了,姚倩倩?!?/br> 原本未遂可能可以從寬處理,可現在已經沒有從寬了,姚倩倩大聲地怒罵,說她是冤枉的可沒人理她。 繩子的購買記錄、租車記錄、兩人綁人錄像、沿路監控、威脅電話……應有盡有,這怎么冤枉?要辯解自己是被人cao控了思想? 姚倩倩和姚格雙雙入獄,由于涉案金額很大,兩人又在審訊時從一開始誰也不說到后面互相推卸責任,總之最后姚倩倩判了無期,姚格則是十年三個月。 姚父和姚母自然無顏在這座城市繼續待下去,他們遠走他鄉,后來沒再出現過。 寧初夏被綁架的事情一度還上了新聞,不少網友擔心她深受打擊一蹶不振,再加上之前的作品太過成功,總怕她有負擔江郎才盡,可寧初夏用實力證明,她這里就不存在沒有靈感這件事。 她永遠精力充沛,永遠充滿童心,將熱情投入于每一部作品。 她的作品有走科幻路線,描述掉落地球的外星機械人,和孩子一起守護地球打敗入侵種族的;有走戰甲戰斗,講究打斗場面,主角平日里小心低調,在怪獸入侵世界時變身出場勇打怪獸的;有用歌聲拯救世界,每次打架之前要高歌一曲的中二歌姬救世片…… 當然出于故事的完整性,每一個ip必然要接著往下再拍幾部,大電影也會同期準備。 后來有人回憶起寧初夏創作的這段時間,用了這樣的一句話——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國內百花齊放,無論是電影圈、電視圈還是其他的什么地方,都沒有霸主級別的人物,可唯獨在兒童向電視劇方面,寧初夏呈現了獨霸的趨勢,期間也有其他人試圖涉足這個行業,可大多時候都是挫敗而歸,成年人的思維不是那么容易改變,所謂的童心,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br> “她就是奇跡本身?!?/br> 當然,在概括寧初夏成功時,也絕對少不了寧父的存在,他是女兒永遠的后盾,支持著女兒的一切行動,讓寧初夏敢拼敢冒險,不怕虧錢。 ——不過大家也知道寧初夏絕對不會虧錢,她還有幾個同樣響亮的名號,那就是錢包收割者;會走路會騙錢的周邊販子,有網友說她是用心拍廣告用腳賣東西,這些片子更像是大型的周邊宣傳片,制作精美,投入之大,一度讓網友們憂心寧初夏可能會賠大錢,畢竟兒童特攝片和普通電視劇無論怎么說,盈利能力都不一樣,寧初夏也沒有往造星的方向努力,甚至連兒童演員都只是簽好合作約不再管理。 后來不斷更新的初夏制品財報和對方不斷擴展的事業讓這些過度擔心的網友一下清醒了過來,他們以為自己賺大了,可寧初夏就特么沒有虧過! 他們一邊暗暗地抱怨著寧初夏黑心,一邊一個比一個踴躍地買買買,不知不覺,這家里就已然裝滿了初夏制品販售的產品。 寧初夏在畢業之后,每年除了保證一年一到兩部的出品速度外,剩下的時間都用來陪伴父親和朋友。 寧父是寧初夏永遠的粉絲,他始終將女兒奉為自己的驕傲,他追過小花仙的夏天,追過奇寵征服的雪狼,還為此買了只哈士奇……可這其中不變的本命就是寧初夏。 寧父選擇了直接退休,將公司交給了夏樹,這是父女倆的共識,寧初夏給出的不希望管理公司占據自己創作和陪伴父親的時間這個理由說服了父親,同樣地,初夏制品的日常管理也交給了夏樹,父女倆一起環游世界,走遍千山萬水。 寧初夏始終保持單身,她早就將這條信息更新在社交網站上面:“我的一生交給了幻想、夢和孩子,填得滿滿,放不下其他?!?/br> 曾有人發了個帖子大意是指寧初夏老了會后悔,當時雖然年事已高,可還日常上網沖浪的寧父立刻懟了回去,罵得對方立刻刪帖。 呂青青看到帖子之后,立刻讓自己的孩子認了寧初夏做干媽,她的孩子,就是寧初夏的孩子,她和寧初夏都踐行了彼此的諾言,有生之年剩余的日子陪對方度過每年的生日,一起看來自于寧初夏的作品。 寧父過得順遂,心態也年輕,他在夢中溘然長逝。 在寧父離開后不久,寧初夏也大限已至,離開人世,留下了不少作品。 夏樹將寧氏和初夏制品經營得很好,也培養出了能夠接替自己工作的女兒,寧初夏將自己的股份除了三分之一被平分給夏樹和呂青青外,剩下的盡數捐獻給兒童創作事業,鼓勵未來的人創作更多的兒童作品,不限于電視劇、動畫、漫畫或是文學。 以寧初夏名字命名的兒童作品獎項熱度始終很高,有不少在她活躍時代長大的孩子,在她離世之后,都在社交網站上發表了類似的言論:“謝謝寧初夏給我的美好童年?!?/br> 她是最瑰麗的幻想,最天真的夢,她為孩子們編織了無數的夢,現在她又去尋找新的夢境了。 【主線任務、支線任務均已完成?!?/br> 第28章 兒女都是白眼狼(一) 城市的飛速發展, 往往會帶來一次又一次的改建和城市中心變遷。 h城便是這樣的一座城市,舊市中心擁擁攘攘,很長一段時間從中心處往外輻射的地段都保持著寸土寸金的高價, 這兒本就擁堵,連修路都可能造成交通堵塞, 所謂拆遷重建,便成了不可能的問題,雖然有不少人不舍, 最后這場遷移還是開始, 新區高樓林立,道路也比舊城開闊, 充滿了現代的氣息。 居住在老城區的居民,還維持著從前的略有些慢的節奏, 過著重復的生活。 寧初夏便是在這樣的一個清晨睜開了眼。 醒來時身上略有些酸疼, 她從床上坐了起來, 正對著床的窗戶處窗簾已經被拉開,貼著藍色的隔光膜看不清外面的天色, 不過顯然已經亮起。 她打量著這房間的環境, 心中已然有了些猜測。 房間其實算不得大, 床對面的桌子很大,旁邊的書柜里裝滿了書, 而位于桌子正中位置的電視很有歲月的痕跡,是老式的笨重電視, 上面還蓋了層蕾絲布防塵, 在寧初夏自己的世界里, 這樣的電視機早就在挺多年前被輕薄的新式電視機給取代了。 樓下像是有人這才要去上班,偶爾還能聽到摩托車防盜鈴響的聲音, 甚至連稍微大聲的說話聲音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不用說,這房子的隔音效果看來不太好,估計樓層也不高。 趁著這時候還很安靜,寧初夏選擇了接收記憶,已然有經驗的她面對涌入的記憶格外從容,靜靜地讓諸多畫面在記憶里打亂又重組后,寧初夏臉上的神情也變得晦澀不明起來。 這原身,還真能用可憐二字來形容。 她這一輩子辛辛苦苦,卻沒有得到半點好,最后還落得個那樣的結局,到死心中都沉浸于痛苦、后悔和迷茫之中。 這個世界和上個世界相同,都屬于平行時空的現代世界,發展軌跡大同小異。 而原身便是在這樣世界里生存著的一個普通人。 原身是在困難年代出生的孩子,她的父母是農村人,當時村里條件也不怎么好,在人生的最初階段,她過得挺苦,吃少穿少但也要為家人分擔家務。 這段艱辛的童年對她的性格塑造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她和身邊的大多人一樣遵循習俗,想法上有尊重傳統的一面,信奉家庭權威,愿意犧牲退讓,以家庭而非自我為中心,這樣的性格,其實在那時看來并沒有什么不好,可在后來,卻讓她走入了困苦的下半生。 成長期間的原身,遇到了國家邁向經濟開放騰飛的轉折點,她有幸趕上了這東風,受到政策的眷顧。 小時候吃過苦的她,并不覺得讀書辛苦,能夠擁有受教育的機會她很珍惜,用工讀書,最后成為了村里為數不多的大學生,當年大學生不多,國家鼓勵教育,很多學校非但不收學費,還給予補貼,原身便是因著這樣的利好政策順利地上完了學,并在畢業之后,分配到了當地,捧上了鐵飯碗。 在父母的安排下,她和同樣捧著鐵飯碗門當戶對的丈夫結了婚,開始經營起了自己的小家庭。 原身本就能吃苦,她一直保持著感恩的心態,認為自己是個幸運的人。 丈夫雖然并不算英俊,但為人老實,重視家庭,小兩口都很儉省,在單位分房時一起買下了個大戶型,也就是寧初夏醒來時住著的這套。 這小區是當年周邊的十來個政府部門還有幾家效益不錯的工廠合資為員工建的,后來擴建了幾回,小區里還有菜市場、幼兒園和小學,算是h城老城區里頭一個配套齊全的小區。 婚后第四年,原身便懷了孕,當年計劃生育管得嚴格,他們這樣的鐵飯碗就算有農村戶口也只讓生一胎。 當年重男輕女的習俗在h城這樣的小縣城是主流,雖然丈夫和家人沒有明說,原身還是有些壓力,懷胎十月后,順利產下龍鳳胎的她,松了一口氣。 龍鳳胎的出生在h城這是件大吉大利的好事,原身記憶里的這一段,都是籠罩在光亮里的,當時的她格外感恩生命,讓她能擁有雙倍的快樂。 丈夫按照族譜上的字輩為兒子和女兒取了名,先出生的兒子叫王京宇,后出生的女兒則叫做王京雅。 事實上原身所受的重男輕女思想,更多的是“要有個男丁”,有了兒子讓她松了口氣,可也不會因此覺得這就跌把兒子捧到天上。 原身和丈夫在這方面達成了共識,她和丈夫對兒女都是一樣的捧在手心,夫妻倆的條件不算太差,盡可能地給予了兒女能給的待遇。 無論是什么少年宮、補習班還或是玩具吃喝,只要要求不過分沒有不滿足的。 原身曾經和丈夫暢想過未來,他們好好的將兒女培養成才,多少存點錢給孩子們,到時候等孩子成家立業,他們倆估計也退休了,拿著退休金便可以在這房子里安心地過兩人的日子,安享晚點。 多好? 可惜,這份暢想,只有前半部分勉強算是實現了。 原身和丈夫都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對孩子的教育很看重,在這方面很舍得投入,兩孩子雖然智商不到天才的程度,可也不算笨孩子,順順利利地考上了大學。 兒子王京宇學的是會計,畢業后便回到家鄉進了家規模頗大的外企擔任財務,他做事妥當也算會做人,按部就班下去,應當可以升職。 女兒王京雅學的是師范,畢業后在家鄉進了一座高中擔任歷史老師,收入穩定。 在兩孩子回到家鄉的時候,原身身邊的同事都對她說,她這是和丈夫到了享福的時候,雖然客套時原身揮揮手說句沒有,可她心里確實也是這么想的。 丈夫一向有眼光,他沒有因為工作穩定,收入不菲就滿足于此,平日里很喜歡研究經濟的他趕上了市場的東風通過股票賺了一些,后來及時抽手,只做些穩定投資,到這已經有不少錢。 他喜歡悶聲發大財,也不想多惹是非,便不許原身往外說,連一對兒女都不大清楚家中的經濟情況,只以為父母是靠死工資過的日子。 孩子們的工作有了著落,接下來就該cao心成家的問題。 原身和丈夫還按著以前的習慣,托了身邊的人幫忙介紹,想為兒女找個知根知底的本地對象。 兩人還沉浸在固有思想里,卻沒想到他們倆的這舉措反而讓兒女們都不開心,父母的眼光和孩子的眼光完全不同,所謂的家庭背景、親朋好友,全都不在他們的考慮范圍內。 雖然有些遲疑,可原身和丈夫還是在猶豫下由著孩子們做主,可這次的順從,卻為接下來的巨大沖突埋下了伏筆。 兩個孩子找的對象,一個不落地把原身和丈夫的雷點踩全。 王京宇找的姑娘學歷不高這不打緊,她希望兩人結婚后她就留在家里做全職主婦,可問題是王京宇的工資養夫妻倆還行,要是未來生了孩子那是肯定捉襟見肘。 王京雅找的對象原先同學校的老師,今年剛辭職創業,開了個校外輔導機構,人也算高大帥氣,但是卻是個離異帶兒子的,對于離異的理由,只有感情不和四個字作為理由。 夫妻倆眼見這結果面面相覷,實在做不到立刻答應,對于兒子,他們打算勸勸未來兒媳,對于女兒,他們覺得至少得先去打聽打聽對方前頭那位妻子到底是為什么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