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知道這件事的楊慧麗心情不可謂不復雜。 雖然但是, 她沒想到的小兒媳婦會是這樣的人物,簡直閃閃發亮,他們兩個真的匹配嗎? 至于說介不介意她之前結過婚,那當然心里還是有點的, 在村里, 一般都是二婚配二婚, 頭婚配二婚的都是頭婚有什么問題的, 還在還沒孩子,后媽不好當, 后爸同樣不好當, 好不容易有了個對象,楊慧麗沒反對的意思,要是反對了,就她小兒子這脾性,搞不好就一直打光棍了。 所以她答應了,除去對方結過婚這一點, 他們兩個在一起,看著還是比較般配的,以后她就不用擔心小兒子家的經濟情況了,雙方都是能掙錢的。 男方這邊沒意見, 女方那邊也沒意見,她是個職業女性,他們很早以前就不會干擾路安然做的決定了。 他們兩個動作很快, 既然家長不反對, 他們迅速的把房子裝修了, 然后就去領證。 次年生下了一個女兒, 他們夫妻兩個寶貝的不得了。 俞滿生比俞向安小幾歲, 俞向安的兩個孩子都十一歲了,他家的孩子才出生,哪里還會介意是男是女。 這孩子請了月嫂,請了保姆,新手爸媽不會帶孩子,還把楊慧麗接來了,出了月子,他們兩個出門的話,哪里能放心孩子完全交給外人,有親奶奶看著,那才放心。 楊慧麗很樂意過來帶孩子,早就等著這一天了,俞滿昌那邊她早就可以脫手了。 現在終于幫著老大難的小兒子帶孩子她高興還來不及。 不過她來帶孩子,也有很多有問題的地方。 首先一個看不慣的就是浪費。 她來這里幫忙帶孩子,為什么還不辭退保姆? 坐月子花大價錢請的月嫂她就不說什么了,坐月子確實很重要,人家要是想花這個錢買個安心也沒什么,但是月子做完了,月嫂回去了,她來帶孩子不正好嗎? 保姆為什么還要留在這里? 她覺得別扭的不行。 這是以前的地主老財才會有的。 飯菜不用她做,衛生不用她搞,她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看著孩子,這孩子保姆和她兩個人一起看顧,很輕松,但是一想到每個月要給那些錢,楊慧麗就覺得自己心肝疼。 她一個人帶不過來嗎? 有那些錢留著買rou不好? 干嘛要送出去? 除了這個以外,還有就是家里的這些吃的喝的太浪費了,孩子mama要喂奶,吃的好些是應該的,但是她不僅沒有好吃好喝,還去做什么康復訓練,每天一雞魚豬蹄基本不怎么碰,小兒子是主力,他胖了,兒媳婦卻反而瘦了,這些補品最后進了誰的肚子從體重就能看出來。 這mama吃的不好,哪里有奶? 現在喂不飽孩子,還得要買奶粉。 小小一罐,老貴了。 還有那些衣服,兒媳婦有個衣帽間,滿滿的都是衣服鞋子包包,時不時的還會買新衣服新鞋子回來。 家里的柜子都要不夠裝了。 何必買那么多衣服,有那么幾套光鮮亮麗的衣服就足夠了,平時穿的不用太講究。 而且她現在這個體型,還會變化,等之后穩定下來了再買不好嗎? 她不好跟兒媳婦說,就跟俞滿生說。 俞滿生:“媽,她以前就是這樣過日子的,我和她結婚,我們兩個日子都過得好對吧?沒理由她嫁給了我反而日子過得比之前還要差,那她結婚是做什么?” 楊慧麗:“這怎么能一樣,以前是這樣過日子的,那是以前她沒孩子啊,掙到錢花了就花了,但是現在她不得要把錢存起來,預備著孩子用,你以為養孩子是那么容易的事兒,你看看你們這每天喝的這奶粉,進口貨,多少錢一罐?等以后還要給上學,給她準備嫁妝,你們后面再生兩個,你想想要花多少?” 俞滿生:“媽,我們兩個現在不是都在努力掙錢嗎,你別擔心,錢不是省出來的,開源節流,主要是開源?!?/br> 這是消費觀念的不同,他也是窮日子過慣的,但是來到特區以后見多了,他也學會了包容,別人怎么過就怎么過唄,舒服最重要,而且她買衣服,也不單單買她自己的,也會送給他,送給媽,只不過媽收到那些衣服是又高興又心疼,然后舍不得穿,壓箱底,身上還是穿著那幾身以前的舊衣裳,勸她還不樂意。 “那些衣服那么好,不能穿,等有事兒了再穿,不然穿舊了就太可惜了?!?/br> 這點俞青山能和她說的過來,他也有很多覺得俞向安太花費的地方,心里沒有數。 他經常覺得自己心肌梗塞,梗塞著梗塞著,他被迫習慣了,他說了,人家照常還是那么做,錢在對方手里,又能掙錢,能怎么的? 路安然是絕對不會辭掉保姆的。 至于為什么不會辭掉保姆,除了一個讓她們兩個可以換手,不用太辛苦以外,還有一個就是楊慧麗做的飯菜實在是不行,她節省,所以她做出來的飯菜少油少鹽,實在是不好吃,就連俞滿生自己也吃不慣了,在外面吃了這么久的好東西,他的嘴巴早就養叼了,偶爾吃幾頓那是家的味道,但是老是那樣吃,嘴里太淡了,沒滋沒味的不過癮。 衣服這些,路安然知道楊慧麗介意,也體諒她以前的生活困難,造成她的消費觀念不一樣,她看到喜歡的還是會買,但是這些東西她會放到另外一個房子去,她在這里不是只有一個住所,楊慧麗看不見,就不知道,那樣就可以免去很多嘮叨了。 俞向安看著人家那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想林川柏和孩子他們了。 之前兩個人都是在這里形影單只,現在她還是一個人,對方已經三個人了。 俞滿生就哈哈笑:“小安姐,姐夫他們不是快要來了嗎,到時候你就不用羨慕我了?!?/br> 俞滿生對現在的狀態確實無比滿意。 有媽有媳婦有女兒,圓滿。 俞向安:“之前他那邊還不確定的時候我這心里還沒什么想法,現在快了,心里就躁動了,期待起來?!?/br> 俞滿生:“正常,沒多久了?!?/br> 林川柏接受了羊城大學的邀請,同樣進了大學的實驗室,他還是挺喜歡學校實驗室的環境的。 俞向居和俞明杰就高興了,雖然他們讀的大學都不是林川柏選擇的這個,但不遠啊。 以后往來就方便了。 而且他們讀的大學雖然不是一流,但對于普通人來說,他們的起點已經很高了。 林川柏來了這邊,兩個孩子也跟著來這里就讀,有大學附屬小學、附屬中學,孩子上學的問題不用cao心。 這下好了,只要周末,林川柏就能開車過去,或者坐火車過去找俞向安,都比較方便。 雙胞胎雖然很舍不得自己的同學,但是他們更想和自己爸爸mama在一起,來這邊上學,周末要是mama沒空回來,他們可以去mama和外公那里,一起過周末。 山不來就我,我就去就山。 爸爸要是不忙的話,每周都可以團聚,多好啊。 林川柏是有分房的,但是分的房太小了。 一家人住擠。 不過俞向安已經提前買好房子了,有三個房間,外表舊是舊了點,里面重新裝修就好了。 這樣就算是俞青山來了,也能住的下。 兄妹兩個去睡上下床就解決了。 平時他們兄妹兩個就一人一個房間。 雙胞胎轉學后,發現了一件很巧合的事情,在班級里面,他們遇到了熟人王立珺的弟弟王立磐。 林亦寧在王立珺那里看過他們兄妹三人的合照,因為他們三個長得像,都是長相出眾的人,林亦寧一眼就記住了,現在見到立刻就認了出來。 轉學生不常見,老師帶著他們在臺上自我介紹,一說姓名,對方也知道了,他從自己jiejie那里說起過,這實在是太巧了。 林亦泓看著自己meimei在課間非常熱情地上去和王立磐攀談,默默的扶額。 他這meimei這毛病,沒治了。 林亦寧問王立磐:“我們暑假還要去,你也要來嗎?我們可以做伴?!?/br> 王立磐搖頭:“我姐那里太遠了,我不去?!?/br> 林亦寧愣了下,聽懂了,太遠了,不去,不是不去訓練,看這身形,確實有部隊的影子。 這里好像也有部隊駐扎,有部隊駐扎,那就少不了隨軍家屬。 這樣說來,確實沒必要千里迢迢跑去北方。 王立磐:“你們是新搬過來的?” 林亦寧:“是啊,我爸爸調來這里了,我們跟著過來?!?/br> 王立磐了然。 他之前也轉是轉學來這里的,就是跟著家長的工作調動走。 王立磐的同桌是個小胖子,看著相談甚歡的兩個人,打量來打量去:“你們兩個之前認識???” 林亦寧嘻嘻笑了:“沒有啊,這是我們第一次見面,但是我認識他jiejie?!?/br> 小胖子哦哦了兩聲:“同學,你們是從首都來的,能不能跟我們說說首都是什么樣的啊,我以后長大了我也要去首都看看?!?/br> 林亦泓那里也圍了不少人。 一南一北。 首都的地位毋庸置疑,基本上都是心有向往,突然來了兩個從首都來的新同學,是很少見的雙胞胎,長得也好看,不高冷,也沒什么小團體的說法了,嘻嘻鬧鬧的主動湊上去。 他們很快就融入到了新環境里,也交上了朋友。 林川柏問起來的時候,知道這個緣分,點點頭,然后從柜子里拿出俞向安做的牛軋糖:“這是你mama做的,這一盒拿去分給你同學,這一盒去分給你老師,跟他們說,是你mama自己做的,請他們嘗嘗?!?/br> 自己做的東西,不會牽扯到什么敏感方向,也不會說送不出去。 正合適。 林川柏來了這里,俞向安搬過來膩了一周。 兩個孩子也觀察了一下,看看他們來到新環境會不會不適應,牛軋糖是提前做好的。 打算每天讓他們帶一些吃的去分給同學,吃著吃著就能成為朋友了。 現在看著,不用吃的,他們兩個也能順利交到朋友,不用他們cao心。 不過別的還是要cao心的,比如他們的興趣班。 林川柏和俞向安都沒有強制要求他們一定要學什么學什么,他們想學什么就去學什么,沒有興趣的話可以放棄,但是他們希望至少有一樣是他們喜歡的,并且能夠長期堅持下去的興趣愛好。 當初林亦泓選擇了畫畫、珠算、足球,去學過樂器,現在他迷上了功夫,受電影電視劇影響,想要當一個大俠。 這要在附近尋摸一下,有沒有人開武術館。 林亦寧當初選擇了跳舞唱歌,還有拉二胡吹笛子,她試過的興趣班很多,有的她去上了三節課,知道自己不感興趣就放棄了,到現在還在堅持的,一個是拉二胡,一個是跳舞。 這兩個想要找興趣班還是比較容易的。 俞向安問她,“想不想要試試別的?” 還沒有完全長大的孩子,還沒定性。 現在重新定義也來得及。 林亦寧想了想:“電影上面的女明星那么好看,我學什么能讓自己變得好看?除了跳舞?!?/br> 跳舞可以塑形和優化氣質,還有別的嗎。 她喜歡長得好看的人,自己當然也想變成一個更加好看的人。 跳舞她已經堅持很久了,看著也會繼續堅持下去。 “樂器你要不要換一個?”二胡不是不好,但是…… 林亦寧搖頭:“不了,先看看,現在比較忙?!币屡笥咽煜て饋?,興趣愛好什么的先往后面放一放。 他們自己抓主意,俞向安不會強迫他們。 看他們一個想要繼續學武術,一個想要繼續學二胡和跳舞,就這幾個了。 看到女兒女婿外孫他們一家團聚,俞青山十分欣慰。 終于看到他們團圓了,長期分離太危險了,現在他不用擔心了。 林川柏到這邊的好處還有一個,就是俞向居和俞明杰經常來搭順風車,學生,他們周末是固定的,他們又沒有什么生活壓力,學校有補貼,家里還支援一些錢。 他們兩個還有些孩子心性,有空了經常帶著雙胞胎到處走。 他們兩個對這里比較熟悉,不過帶他們玩也就是去動物園游樂園之類的地方比較多,像那些新興的錄像廳歌廳之類的地方,他們是不會帶雙胞胎去的,怕孩子學壞了。 在這里待了一陣,雙胞胎都要樂不思蜀了。 在學校跟新伙伴玩耍,周末的時候跟著小舅舅、哥哥他們出去玩。 這里的一切對他們都是新鮮的。 林川柏跟俞向安不會一起出去談生意,但是他在,兩個人有商有量,在做一些決策的時候,會更全面一些。 現在五味餐館已經擴展到了羊城,都是先在特區那邊培訓人手,然后去店里面進修,之后會派到這里在當地招收人手,開業。 特區就是大本營,一點一點的往外面的城市擴張。 改革開放了幾年,尤其是這里鄰近特區,比起內陸這里的變化是大的,大家的情況普遍改善了很多。 手里寬裕了以后,也就會想要改善衣食住行。 現在這時候住房普遍沒有買房的概念,還是想著單位分房。 房源也少,有賣的,對工人的工資來說,并不便宜。 行,現在介紹信還沒有徹底退出歷史舞臺,不可以隨意亂走動? 衣食這兩個是基礎,現在條件好了,穿得好一點,吃得好一點,理所當然,尤其是現在計劃生育,年輕人只能生一個,家家戶戶的孩子都成了寶貝,孩子想要吃好吃的,大人很少有拗得過的。 俞向安現在是把重心一點點的往國內移了,國內這么大的人口基數,這么大的市場,要是放過那才是傻的。 產線現在充裕,場地也有,為什么不開拓這個市場? 產線擴大了以后,之前的一些老人只要是有本事的都被提拔了。 陳曉陽就成了小組長,現在手里管著幾個人,工資提了一等,每個月的獎金也上漲了,加起來一個月能拿五六十。 隨著她往家里拿的錢越來越多,她在家里的話語權也越來越重。 以前家里都是她媽的一言堂,爸爸是沉默寡言,從來不會主動發表自己意見,只會埋頭干活,家里大事小事都是媽說了算。 但是現在不管什么,她媽都要先問問她的意見。 家里的存款,都是她貢獻的。 之前還嫌棄她這個小姑子的嫂子更是只有笑臉了。 反差十分明顯。 放假回村的時候,遇到之前的那些小伙伴,彼此看著都感覺不是一路人。 陳曉陽看著她們樣子比自己大了好幾歲,往往她們身邊都有孩子在。 她們嫁人了,跟公婆生活在一起,要下地干活,要帶孩子,要干家務,樣樣都要做。 cao心的多了自然就滄桑得快。 看到她們,有的時候陳曉陽會打個寒顫,如果那時候她沒有去招工,沒有被選上,她也會是這個模樣,想想就覺得后怕。 這樣的生活,一眼看得到頭。 有的時候,她會勸這些以前玩的好的小伙伴們去外面找工作,現在工作機會越來越多了,不管是做什么,一個月都有小幾十塊錢。 這不比地里刨食好嗎? 但是她們有許多理由來拒絕。 “家里的孩子還小,離不開人?!?/br> “我要出去了,家里男人和孩子能餓死?!?/br> “我出去找活干被騙了怎么辦?” “我要是出去找活,家里的地我放不下?!?/br> 每每把她說得啞口無言,如果真的想出去,能想其他辦法,但是她們看著是排斥的。 是不想打破這個習慣的舒適區吧。 這讓她怎么勸? 她要是勸她們認字算數,更是一大堆的話。 這把年紀了,還去上學不成? 陳曉陽:“……” 她在晚上不用加班的時候,會去食堂跟大家聊天,有的時候會有人在那里寫字看報紙,她湊上前去,厚著臉皮問,現在已經認識不少字了,如果不是這個原因,她也不會被升為小組長。 她嘗到了讀書的好處。 有知識,能掙更多錢。 以后孩子們要是還是個睜眼瞎,那出去找工作誰能要? 供孩子上學不要錢嗎?學費書本費雜費,一年兩次。 如果要供到讀大學,那花銷算起來就讓人覺得壓力山大。 她現在還不急著找個對象,但是她已經想好了,以后無論找對象是怎樣的,都不能阻止她去外面工作,她要掙錢,以后供娃娃讀書,上大學。 讀書的好處有多大? 他們的副廠長就是大學畢業生,在讀大學之前也參加過工作,有經驗,他一來,廠長就把一三房兩廳的房子分配給了他,約定好好工作滿五年這房子就會過戶到他名下! 這樣大的房子,改一改完全可以變成一廳四房,或者是一廳五房。 這樣子孫三代都能在這里住下了! 這是多誘人的條件。 她知道的時候心撲通撲通的跳,恨不得自己上,但是她沒這本事。 不過她也有機會擁有自己的房子,這是今年新出的規章。 只要在他們廠里或者是店里連續做滿十五年,并且有兩年得到優秀,在廠里沒有犯過錯,勤勤懇懇,就有機會分到自己的房子,最小的是一室一廳,大的有三室兩廳! 還有另外一種分房的途徑,那就是連續三年得到優秀,簽下十年不辭職的合同,那樣子也能分房。 而且分的房子,最起碼是兩室一廳。 她在知道這個規章的時候就決定了,她要繼續學習,拿到兩個優秀!分房子! 顧南風同樣干勁十足,他已經拿到一個優秀了,伴隨優秀稱號下來的還有一筆豐厚的獎金。 他還差兩個優秀,在接下來的兩年里,他拿到的希望很大,到時候再簽一個合同,房子就到手了。 他現在已經是特區五味餐館的總經理,主管著特區這邊五味餐館的相關事宜。 他知道廠里到時候分配的房子在哪,就在他們廠后面那一塊,現在看著有點偏,但是等房子建好,有人入住,就不偏了,而且規劃他看過了,規劃的很好。 該有的都有。 他是有信心作為第一批住戶入住的。 俞青山知道這決定的時候,感覺自己又心肌梗塞了。 “你說你多敗家,建個房子要花的錢少嗎?你放在那里以后出租,就算孩子不爭氣,都不愁沒飯吃!” 這是敗家??! 俞向安仔細給他解釋:“爸,你別急著上火,我這是增加大家的歸屬感,有歸屬感才會更用心,你看很多人不會在固定的一個廠里工作,哪里開的待遇好就去哪里,你看我們有這種情況嗎?” 俞青山沒說話,沒有,誰舍得走? 他們工資是一般,但是獎金高啊,加起來那比外面的工作好多了,福利待遇又好,現在這還可能分房子。 還不是分給他們住的房子,而是會過戶到他們名下的房子,可以傳下去的。 換成是他,他也不舍得走。 俞向安給他算這一筆賬:“而且每年的優秀稱號就那么幾個,他們作出的突出貢獻,也足夠抵得過房產的價值了,他們得到的越多,幫我賺的錢就越多,我不會虧?!?/br> 隨著生意越來越紅火,不是沒有人會來打探配方的問題。 現在內銷生產的速食包裝鹵味十分火熱,別人拿回去,撕開包裝,上盤蒸熱就能直接吃,方便快捷,味道又好,訂單就沒停過。 跟她這邊如火如荼相反的,是一部分集體企業現在的艱難。 以前他們把控著生產物資,只有不夠賣的,沒有賣不出去的。 就比如rou聯廠,以前在rou廠工作,一說出去,那腰桿子都能直三分,不知道有多少人求著他們幫忙購買一些下水,或者是帶一些豬紅豬骨頭。 現在不一樣了,不禁止私人養豬后農村養豬的人很多,他們養大了,就有人下鄉去收,殺好了拉到集市賣,不要票不要關系,先到先得。 這極大的沖擊到了他們的生意。 比這還嚴重的是供銷社。 葉七佳現在閑的不得了,人都不愛往他們這里買東西。 他們喜歡去私人店里,那里的樣式更多,價格更便宜,態度也更好,有幾個人是喜歡受氣的? 就是葉七佳自己,也喜歡去那種地方買。 但是這樣下去,以后該怎么辦? 這是鐵飯碗沒錯,但再是鐵飯碗,一直閑著吃干飯,很大可能會調走。 調走以后,工資會不會下降?福利待遇會不會減少? 葉七佳想到了舅舅秦豐茂,他本來在國營飯店上班,后來辦理了退休,自己支起了個攤子。 日子過得不知道有多紅火,現在這新建的房子不說頭一份,那也是數得著的好房子了。 她們兩口子是不是也該想想別的路? 葉七佳這念頭一起,就再也沒辦法壓下去。 隨后她決定,去找兒子公公小姑子討主意去,他們在大城市,有見識! 俞向海:“……你真想好了?這可是旱澇保收的?!?/br> 葉七佳:“沒想好,這不就是去問問,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們現在有多閑,我們供銷社對面就開了一間店,那生意你不知道有多好,款式確實好很多,我自己都去那里買東西,你說繼續這樣下去,我們真能旱澇保收?” 俞向海所在的五金廠還好,他沉思了一會兒,“那你等等我,我去調個假,一起去?!?/br> 周家現在正在愁云滿霧。 周博揚和他爸周多孫都在rou聯廠上班,現在他們接到通知,周多孫要提前退休了。 退休了也有錢,但是退休金肯定沒有現在多。 周家的獨苗苗周天有滿不在乎:“本來爺爺就沒幾年要退休了,現在退休就退休吧?!?/br> 方榮輕輕拍了他一下:“這收入少了,你現在在復讀,以后要上大學,要娶媳婦,全都要錢,退休了錢就少了!” 周天有眼珠子一轉:“想要掙錢,可以去找別的活,比如我媽和我外婆,不就是去外地掙錢了嗎?”他笑著黏上去:“我今年再復讀一年,肯定就能考上大學了!等我讀大學了,爺爺奶奶你們跟我一起去,我知道,為了我,你們可受了不少苦,以后跟著我,什么事都不用做,就在家里享福吧?!?/br> 方榮笑的嘴巴都合不攏了:“你這孩子有孝心,奶奶知道,你放心,好好讀書,錢這方面不用你cao心!” 隨后不久,周多孫就和送他的周博揚踏上了南下的火車,前往特區找丁敏秀和趙巧娘。 在他們出站的時候,要進站坐火車去羊城的俞青山和他們爺倆個對了個正著。 俞青山一身衣服沒有一個補丁,雖然沒什么名貴的東西,但是周身一看就能看的出來日子過得不差。 而周多孫呢,身上的衣服特意找了舊的,破破爛爛,周博揚身上的衣服也沒好到哪里去,擁擠著往外走,一身狼狽。 周多孫反應快,脖子一縮,低著頭,拉著周博揚匆匆離開。 俞向安在俞青山背后,看他居然停下,問:“爸,怎么了?” 俞青山心情不錯:“沒什么,就是剛剛看到一個有過節的人,看他似乎過的不怎么好,我心里舒暢?!?/br> ※※※※※※※※※※※※※※※※※※※※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瞌睡來了!繼續睡 30瓶;長安永樂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