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顧南風和俞向安一起南下, 坐火車到了白石縣。 俞青山正在家里喂雞,他養的雞就一只,多了他也顧不過來, 有這只雞在, 有它下蛋, 很多時候就不用再花錢去買,孩子他們過來了,從雞窩里摸出一個雞蛋就能給他們加餐。 養的雞多了這雞蛋會更多, 但是他之前上班,這雞就沒時間打理。 俞向安推開院子的門,看著他, 喊了一聲:“爸,我回來了?!?/br> 俞青山看到他來了,笑了笑, 放下手里的野菜,快步走過來,打量了一圈:“回來了就好?!?/br> 顧南風露出笑臉:“俞叔好?!?/br> 俞青山回應, 俞向安把東西放下, “爸, 你的退休是怎么回事???跟我仔細說說?!?/br> 俞青山拿起地上的東西,往屋里走:“一回來就惦記著這事, 急什么?!?/br> 他給兩個人到了水。 老家的變化相比起大城市來是滯后的, 在家里面又沒有個女主人打理, 這杯子還是很久以前的, 都裂了缺口了, 還是照常用, 平時喝水的時候就避開缺口的那一邊。 要是一個不小心, 就會在嘴唇上留下一個口子。 “我這距離退休也沒幾年了,你那邊我放心不下,趁著我還能動,可以幫你看看大門?!?/br> 俞向安忍不住笑了:“爸,我要是讓你去看大門那多屈才啊,現在退休了怎么安排的?” 俞青山:“我退休了,每個月有退休金,另外我把你四爺爺家的一個孫子叫來了,他現在在廠里打雜?!?/br> 這時候正式工人的位置還是比較難得的,他們廠效益一時半會兒的還看不出頹勢。 他現在退下來了,一般情況下是叫自己孩子接班,但是他的孩子全都有工作。 至于孫子輩的,年紀最大的俞明杰倒是可以頂班了,但是他正在大學就讀,他是瘋了才會讓他回來頂班,所以這工作他就往老家巴拉,血緣最近的是自己親兄弟的兒子,但是那三個,老大滿昌在家里很有聲望,錢也不少賺,離家近能顧家,老二滿屋在上海,老三滿生在特區,自己都當上老板了,一個月不知道賺多少錢,哪里還愿意回來。 每個都不想接班,再一扒拉,就是他四叔一個孫子了,他二十多歲了,為人有些憨厚,還沒有一個正經的活計,在村里就是下地干活,對他來說,來縣城當然是好事,戶口變了,每個月也有錢,在農村里面還是要下地的,農村下地干活從來都是一件辛苦的活計,哪里比得上在廠子里好好的上班輕松,不用經受風吹日曬。 俞向安感動的給他端茶倒水,“謝謝爸爸,我知道爸爸這是為了我,你跟著女兒,女兒肯定給你處理得妥妥帖帖的?!?/br> 他來幫忙,工資是要開的,年終有年終獎,每個月還有獎金。 等到她的規模再大了,再給他添置其他的東西,這人手里有了錢,他以后的日子就不會差。 什么? 子孫有可能不孝順? 等到時候他手里有錢有房,那個孩子都不會怎么忽視他。 不是說這么功利,俞向安敢說,他們這幾個兒女對俞青山都沒的說,不會發生這樣的事。 這個爸爸對他們盡心,他們這心又不是鐵打的,對他的感情不摻水,但是下一輩呢? 除了大哥家的三個孩子在俞青山跟前長大,其他的孩子都隔得遠,沒有相處,就難有感情,這小孩子對爺爺的感情和爺爺對孫子孫女的感情是不一樣的。 爺爺對孫子輩更上心,兒輩分還能嚴厲教導,到了孫子輩,就心軟了。 俞向安去廚房看了看,俞青山現在退休了,沒有去飯堂吃飯,是自己做飯的,但是俞青山的手藝那是真一般,能把飯菜做熟那就可以了,想要做的多好吃,他沒這手藝,打開柜子,該有的食材還是有的,俞向安擼起袖子就準備下廚。 顧南風也很機靈,眼里有活,這是老板的親爸,搞不好很快就會成為他的上級,勤快點沒壞處。 俞向安回來,這附近住的人有不少人看到了,就有人傳到了俞向海那邊,午休的時候他過來了,看到顧南風這么一個陌生人,愣了一下,“你是……” 俞向安給他介紹:“這是我同事?!?/br> 顧南風笑:“我是老板的助理?!?/br> 俞向海心里就驚了,助理,就跟那些當干部的身邊的秘書一樣吧,這能配備的都是大官,自己這小妹真是了不得。 他也是不知道俞向安身上背著債務的事的,俞青山把這瞞得死死的。 聽到小妹那邊忙不過來,需要一個人幫忙,對爸退休去meimei那邊幫忙也沒什么意見。 這些年爸補貼他的不少了,除了小弟其他的兄弟都不在身邊,孩子也不在身邊,就只有他們一家五口,時不時的就給孩子添置東西。 現在爸幫小妹去了,這很正常,他現在也不需要別人幫稱,他和葉七佳的工齡級別都不低,大兒子考出去了,每個月有補貼,基本能滿足生活需求,兩個小的現在上學,就近的學校,一年能花多少錢? 因為meimei這出息的程度,他們對她辭職的情況也接受良好,這水往高處流,小妹現在顯然過得更好了,這工作辭了就辭了吧,總有那么一些人是跳出框框,不能用常理看待的。 除了自家人,鄰居他們都不知道這件事,俞青山瞞得很緊。 要是他們知道了俞向安自己開了廠,那可不得了了。 這個說想要推薦誰誰進廠里工作,這個說誰誰手腳勤快愛干凈進去幫忙,這要是答應吧,不是辦法,不答應吧,臉上不好看,別人會罵她忘本,這樣的小事都不愿意做,給誰發工資不是發工資? 又是看著她長大的,結果現在長大了,出息了,就翻臉不認人了。 這些話是影響不到什么,但是不好聽,不讓他們知道就沒這煩惱了。 “大哥,明峰明瑤呢?”俞向安問起他的那對雙胞胎。 他們今年十三歲,現在應該在上學,午飯去哪里吃? 俞向海搖頭:“他們中午在學校飯堂吃?!?/br> “飯堂的飯菜好嗎?” “學校的飯菜就那樣,沒油水,但是就近,方便,我給了他們一些零花錢,要是餓了可以去學校的小賣部買吃的?!?/br> “你和大嫂還好吧?!?/br> “有什么不好,日子就那樣過?!?/br> 陸陸續續的,也有那些鄰居跑過來閑聊:“小安,你過年都沒回來,現在可終于回來了?!?/br> “這離家離的遠就是不方便?!?/br> “對呀對呀,年初二回娘家,離的遠的,哪里回得了?” “工作要緊?!?/br> “現在你放假了嗎?” “帶了什么好東西回來?!?/br> 越問越多,俞向安不想回答的時候就拿出糖果,給小孩發糖果,這樣一來就熱鬧起來了。 等到了飯點,自動自發的離開。 午飯收拾出來了,俞向海跟著在這里吃了一頓。 臉上有著懷念。 有段時間沒吃meimei的手藝了,感覺又更好吃了。 吃完了飯,利用廚房溫熱的水,俞向安洗了個澡,午睡了幾個小時,這才恢復了精力。 她走出房門,院子里已經坐了不少人了,外公外婆都在。 看到她出來了,就對著俞向安笑,“睡醒了?!?/br> 俞向安:“是啊,外公,外婆,你們什么時候來的?” 姚翠芬:“來了也沒多久,你醒了是不是我們太大聲了吵醒你的?!?/br> 俞向安:“沒有,我是睡到自然醒?!?/br> 時間在孩子和老人身上會過得特別名顯。 秦強和姚翠芬為了讓孩子頂班,退休的早,保養的還算可以,但臉上依舊滿滿的歲月痕跡,老人斑、白發、皺紋。 看的人心里惶然。 “外婆,你和外公身體好吧?!?/br> 姚翠芬用干瘦的手拍了拍她的:“好著呢,都沒生病,你現在回來能呆多少天?” 俞向安握住她的手:“我已經買了明天的車票,明天就出發了?!?/br> “這么快,那邊有事?” “是啊?!?/br> “那沒辦法,正事要緊,得空了多回家看看?!?/br> “外婆,我知道的,你要有什么,別瞞著不說話,這不說話誰也不知道,吃虧的是自己?!?/br> 姚翠芬笑的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縫,知道她這是關心自己,“我都這把年紀了還不知道啊,別瞎cao心?!?/br> “我哪有瞎cao心……” 等到俞向海葉七佳他們下班,孩子放學,這里就更熱鬧了,俞向海的手里拿著幾斤的排骨,葉七佳的手里拎著一條還在蹦跳的魚。 俞明峰和俞明瑤見到俞向安,表現的不太親近,這也是正常的,他們相處的時間不多。 俞向安對俞明瑤表現的比較親熱,她小時候長得像她現世的大姐,有幾分移情作用,后來長著長著,不那么像了,但是之前造成的偏愛還在。 不過她這偏愛一點也不突兀就是了,俞向海和葉七佳三個孩子,有兩個兒子,就一個女兒,自然是女兒比較稀罕的。 “明瑤長大了,姑姑給你們買了新衣服,看看會不會太大了,我是挑著大的買的,就怕買小了,大了的話放一兩年也能穿上?!?/br> 俞向安給女孩買的是裙子,男孩的是牛仔褲,都是現在時髦的款式。 看到這些衣服,兩個孩子都高興的不行,這衣服他們可沒有?!爸x謝姑姑!” 俞向海搖頭,“你怎么又給孩子買衣服,他們不缺衣服?!?/br> 葉七佳也感嘆:“他們這一代日子好過多了,還新衣服,我那時候長到出嫁了,也沒幾身新衣服?!?/br> 俞向安:“這以后日子會越來越好的,年年都買新衣服,一個季度買兩身,穿兩年舊了就不要了,再買新的?!彼f著后世的情況。 葉七佳大笑,“如果真有那個時候,那就真享福了,想都不敢想,穿兩年就扔,多敗家子啊,穿五年保底,十年才不虧?!?/br> 現在買布有的還是要布票,要沒有票也行,現在做新衣服沒那么難了,但還是要花錢。 哪有那么多錢來花費,存著以后要用的地方多著。 俞青山收拾東西,他沒有多余的東西,帶上衣服就差不多了,但是這些衣服很多被他女兒拿了出來,說不用那么多,去到那邊會有廠服。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不能穿那么多補丁的衣服,這是門面問題,這要穿的太差了,別人看到還以為廠子里發生了什么困難。 話說的有道理,先敬羅衫后敬人,這個道理俞青山懂,但是照這樣說的話,那他豈不是要買很多新衣服,他現在這些衣服,有多少是沒補丁的,這樣太破費了。 外面的衣服就算了,里面的,打了再多補丁也不怕,看不見。 俞向安沒辦法,只能把一些不知道穿了多少年,補了又補,幾乎看不出原來是什么顏色的衣服拿出來。 好不容易收拾好了,包袱款款的來到了特區,直接回了廠里。 俞向安現在住的比較寬裕了,在廠區辦公樓后面起了一棟二層的小洋房。 俞向安住在二樓,這里一應家具都是齊全的,但是并沒有多少人味。 她要是在這邊忙的晚了就在這里住,要是忙著餐館那邊,就在餐館那邊住,都有她的房間。 幾頭住。 現在俞青山來了,那這邊就要變成常住地點了。 至于代步問題,俞向安已經打算今年買一輛代步車了,買一輛面包車,能裝更多的人和貨物。 功能多用,是這時候最實惠也是最有可能買到的,再過幾年,買車才會比較容易一些 俞青山來到這里,看這房子嚇了一跳,這房子裝修的那么精致,還有這一坐下去就軟軟的沙發,大屏幕的彩電…… 他上次來的時候還沒有的。 進到他的房間,衣柜里面全是他尺寸的衣服,俞向安已經提前讓人準備好了,這衣服都買了,于青山還能退回去嗎? 不能。 這些衣服里還有一看就不便宜的西裝。 俞向安解釋這是撐門面用的,有的時候就要穿這種正式的衣服。 俞青山:“……” 忙還沒幫到,就花了這么多錢,接下來不能懈??! 俞向安回來之后立刻就投入到了工作中,劉三葆拿著一大堆的文件,回去這么久,就算有電話,很多事情也需要她親自過目再決定。 俞青山則是被顧南風帶著到處兜兜轉轉,先不忙著安排具體的事務,先對這邊的事情有個大概的了解再說。 這一兜一轉。 俞青山都不知道自己女兒是怎么做到的,距離上次來其實也沒多久,為什么它就能夠做到這么大的改變? 這第二個廠房都快要建好了。 俞葉歸也不知道哪里來的消息,知道他們回來了,上門。 他們的血緣關系很近,他和俞青山是堂兄弟。 俞青山來了這里,他就過來拜訪,聽到俞向安說想要買車的時候,他表示自己可以幫忙。 他現在的主家就是汽車行業的。 還能給俞向安打個折。 俞向安在他面前提起,就是看能不能有這個方便。 他這樣說了,立刻道謝:“那我就謝謝叔叔了,以后叔叔的火鍋底料我承包了,吃多少送多少?!?/br> 她開著玩笑。 俞葉歸刷著火鍋,“那可好,說起來,還是我們國家的食物好吃,我在西方生活了這么久了,還是不習慣,天天吃面包就覺得沒勁?!?/br> 這話俞青山十分贊同,“我也吃過面包,偶爾當個點心吃可以,讓我正經的當作飯菜吃,我不行,跟沒吃一樣?!?/br> 兩個人這點達成了一致。 隨后俞青山問他:“打算什么時候把你爸遷回去?” 俞青山不問俞葉歸也是要說的,“我們找了個大師,他算過了,今年不行,要明年,明年再遷回去?!?/br> “找了大師,什么大師?” “是我小妹夫介紹的,挺有名氣的,姓陳,算這些很準的?!?/br> 說到這個話題,俞向安就在旁邊靜靜的聽著,香港風水比較迷信,大陸這邊經歷過破四舊以后這行業差點斷層,不否認這里有些真本事的人。 臥虎藏龍嘛。 俞向安沒見過,但是因為她和林川柏這離奇的經歷,她對這些人是警惕的,敬而遠之,要是他們真的有那個能耐發現了什么蛛絲馬跡,那就糟糕了。 所以她信奉科學。 這種事看個人,又不犯法,所以俞向安沒表達自己的觀點。 有了俞葉歸幫忙,俞向安買車的事情就正式提上了日程。 知道那個價格的時候,俞青山捂著心肝,感覺它顫了顫,她居然要買車了,他女兒居然要買車了! 這女兒真的是個錢串子,怎么這么會摟錢? 這可是那些大領導才能坐到的車,她居然也要買了。 做生意,這么賺錢的嗎?! 俞向安給了俞青山一個月的時間讓他對這個地方產生了解,然后就走馬上任了,他的職位是總監。 主要是負責監督,還有當門面用的。 俞向安給他列清楚了標準,他負責突擊檢查。 俞青山有小學文化,自學的,平時寫字讀書看報都可以,算數也不會太差,他其實沒有上過學,但是他那時候機靈,知道讀書認字的好處,偷學了一些之后,擴大基礎,堅持不懈,這么多年下來,就從一個睜眼瞎變成了一個讀寫都可以的知識人。 俞向安能把這些標準寫下來了,他就按照這些去做,對他來說不難。 他不會每次都跟著女兒出去談生意,他這身份不太方便,他人已經在這里了。有那些惡意中傷的人,就沒辦法睜著眼睛說瞎話。 等第一個月結束后,俞青山拿到了他的工資和獎金,工資八十,獎金二十,一百整。 這比他在廠里拿的還多! 加上他的退休金,他現在手頭真是寬裕。 俞青山不要,讓她存起來還債,俞向安:“…爸,你幫我保存著,有用的時候就從里拿錢?!?/br> 一步步來吧。 沒多久,俞向安接到了克萊特的一個大訂單,年前發出去的貨賣的差不多了,現在來追加。 他還帶來了一個好消息,他可以幫忙牽線多買一條設備,問俞向安要不要,這哪有不要的道理。 她不想多生產一些別的品種嗎? 實際上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啊。 要是多加一條設備,她的產量就能翻倍。 克萊特還介紹他的一個同學,他的同學,是一位女華僑,四十多歲的年紀。 她來這邊開大酒店的。 這跟俞向安走的是不同的路子。 但他們確實有共通之處。對方初來乍到,對俞向安表現得很客氣,說等到她的酒店開業了,到時候從她這里買醬料,她嘗試了她家的這些醬料,味道很好。 花花轎子人人抬,兩人雖然有十來歲的年齡差,相談甚歡。 本來約定兩到三個月回去首都一趟,俞向安抽不出時間,林川柏按照節假日放假的時候來了,節假日加上他的積假,足夠一趟來回,雙胞胎也要請假,不過他們愿意之后再補課補回來。 等到暑假要去爺爺那進部隊特訓,到時候都不知道什么時候能見到mama。 他們想要見她。 俞青山知道女兒有多忙碌,忙到什么程度呢? 天亮就起來,忙到中午只能瞇個十分鐘,晚上也是到處兜兜轉,往往洗澡吃飯下來就是九點十點了。 也就幸虧現在物質條件上來了,吃的好,不然她這個忙法,身體扛不住。 也是知道她這里有多忙,所以俞青山也沒辦法責怪她不能兼顧家庭,要是回去的話,她就更忙不過來了,現在這樣就是女婿遷就女兒了,有句話叫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滿意,他現在是岳丈看女婿越看越滿意。 女婿來了,就上林川柏喜歡的口味,對他的態度也如沐春風,讓林川柏都有些受寵若驚了。 他這老丈人可不是那種和藹的性格,怎么退休了畫風突變? 他這么問的時候,俞向安笑的直不起腰。 “我爸覺得你遷就我不容易,是個好女婿,對你好,希望你對我好呢?!?/br> 俞向安看得明白。 林川柏拍了拍她,“說什么遷就的傻話,你也不會一直這樣忙碌下去,我現在比較悠閑也是階段性的,我真忙起來跟你差不多?!?/br> 實驗器材有限,需要排隊。 俞青山和俞向安因為他們來了,也不整天忙著去工作了,每天出去晃悠幾圈,然后就陪著他們到處去玩,和一家人一起過。 俞向安對孩子還是有愧的,不能陪在他們身邊。 知道他們接下來要去軍營,買了不少耐磨的衣服鞋子給他們。 林亦泓還有商業頭腦,在逛到電子表的時候,問了價格,林亦泓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錢。 他們兩個每周都有零花錢,除去每天的午飯,要是不買其他的,一周可以存一塊,他是個只會往里面摟錢的人,除了吃的,其余的東西都不會花錢買,所以他的零花錢都在,加上過年的一些紅包,湊了兩百全買了電子表。 林川柏問他買這些做什么,林亦泓看著他,“爸,我同學買了一個這樣的電子表,要十八塊,但是在這里只要八塊,我回去賣十七塊,肯定很多人搶著要?!?/br> 林亦寧長大了嘴巴:“還能這樣啊,那我也要買!” 不過她的零花錢花得比較兇,掏干凈了也只能拿出五十塊,她跟林川柏預支零花錢。 林川柏和俞向安對視一眼,給她預支了五十塊。 “這次我不管,但是我要勸你們,你們這個年紀,以學習為重,僅此一次,知道嗎?” “知道知道?!眱蓚€人都答應了。 等回去以后,他們帶的這些手表很快就被搶光了,他們兩眼光不錯,挑出來的款式在同學中十分驚艷,加上又比市價便宜,沒買的下手晚了就買不到了。 那些機械手表一百多兩百多,這種電子表便宜很多,學生本身就需要對時間有觀念,家長對于他們買手表,只要家里不是特別困難的,大部分還是會支持。 這些電子表一賣出去,他們兩個的存款一下子翻倍了。 一下子他們的荷包就鼓了起來,兄妹倆嘗到了甜頭,但是想再來一次,發現沒有掙錢的土壤了。 只能下次去特區的時候再賺一筆。 這也讓他們只能把精力都放在學習,而不是賺錢這方面。 時間刷刷的往前走,轉眼間,高考來了,林天冬和嚴瑾都參加了這一年的高考。 考完了,填了志愿,時間一下子就自由了。 等到林亦泓林亦寧放暑假,被爺爺送到附近的營隊接受“軍營體驗游暑期特訓”的時候,他們在這里看到了笑的特別燦爛的小叔林天冬。 林亦寧因為小叔的顏值,一直比較喜歡他,現在這笑起來很好看,林亦寧卻一點沒有驚艷的感覺,反而毛毛的。 難道這是批了小叔皮囊的妖怪? ※※※※※※※※※※※※※※※※※※※※ 感謝在20200715 18:46:42~20200716 18:13:5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幽蘭丶鱈玥 100瓶;查查、夏天就是西瓜?、淺淺、貓、mo 10瓶;歐陽不歡喜、桃兒啊 5瓶;25459732、21509621、鳳凰花又開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