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先下手為強
隱藏在牢房門外十二時辰監視著的射手,得到死令:只要一發現里頭有人出現,哪怕是天王老子,也要將之射個透心涼! 他們確實這樣做了,也確實將人射死了;所以,是必須去向麗妃稟報詳細過程的。 地宮的守衛,將趕死隊全部剿滅后,也及時上報了消息。 此時此刻的麗妃,雖然躺在床上,卻并沒有換上寢衣;一聽到侍女的聲音,即刻起身,披上斗篷,向著地宮匆匆而去。 對于守衛將趕死隊一個不剩地弄死,麗妃相當不滿。 不過,她隱藏了這種不滿,先是夸獎了守衛們一番,然后才說:“為什么不留一個活口?” 守衛頭目囁囁地回答:“回娘娘的話,奴才們其實是想留一個活口的,那人見無法逃脫,咬衣領服毒自盡了!” 麗妃沒有再問什么,直接去了牢房。 她看見牢門大開,地上倒著三具尸體,一具不用問,自然是太監朱國平了;另兩具身上插滿箭矢,和刺猬差不多模樣。 侍衛們先進入牢房查看,見沒有危險,麗妃才隨后入內。 牢房內的情形,令她大吃一驚。 原本以為一定能看到楊震的尸體,誰知映入眼簾的,只有角落的一個坑洞! 麗妃瞬間變了臉色,眼中滿是難以置信的神情:“這個洞是怎么出現的?楊震呢?他不是死了嗎?他的尸體哪里去了?還是,他根本就沒有死?” 射手被問得啞口無言,復述了一遍當時的情形。 他們能看到兩個殺手是如何殺死朱國平的;也親眼瞧見兩個殺手進入牢房。 兩個殺手出牢房門時,他們即按照麗妃的命令,將這倆個人射死。 至于牢房內到底是個什么樣子的情形,他們沒有透視眼,所以根本不可能知曉。 “一群笨蛋!當時你們為什么不進入察看一下呢?也許當時……” 麗妃恨恨地收住了話頭,她想起自己當時命令過射手不得入內。 好吧,事情已經這樣,無可挽回了,她得看看有沒有補救之法! “所有的守衛,射手,全部順著這個洞口追查下去,看欽犯究竟逃往何處!如若發現”麗妃冷冷地下令道。 守衛和射手不得不按照麗妃的吩咐行事,很快拖來木梯,無可奈何地排著隊進入坑洞中。 麗妃為了不泄露自己的行蹤,從一扇極其隱蔽的小門出了地宮,回到自己的住處。 而當時的楊震,實在是懸著一顆心,在兩名殺手還未開鎖進到牢房時,便看見屋子角落突然下陷,迅速出現了一個坑洞。 很快,坑洞里冒出了一個腦袋,接著,他看見了自己信任的屬下李自強。 李自強雙手在地面用力一撐,騰地從坑洞里躍了上來,跑到楊震面前,嘴里低低聲音叫了一聲王爺,便是用匕首割斷束縛楊震雙手和雙腳的牛皮繩。 兩人來不及交談,李自強已經一把拽住楊震就往坑洞邊拉。 楊震的雙手雙腳束縛得久了,已經有些血脈不通的感覺,他不得不依靠著李自強,這才勉強走到坑洞邊。 坑洞里已經伸出一雙手,小心翼翼地扶著他順梯而下。 李自強墊后,三個人配合得很是默契,一下梯子之后,那架木梯立刻被縮短,三人人則順著地道側身前行。 地道很窄,只容得下一個人,所以三個人形成一條直線,楊震居中。 領頭的人手中提著照明的燈籠,地道中空氣稀薄,必須趕快離開,久了怕是呼吸會越來越困難。 設計地道,并負責整個地道挖掘工程的老人,其實是備有后招的:當自己這方的三個人順利經過地道,并且安全出逃之后,整條地道會很快被摧毀。 因此,麗妃派出的守衛和射手順著坑洞進入地道不久,突然便遭遇塌陷,所有的人,就這樣被活活埋在了地道之中,絕無生還的可能! 由于這個緣故,麗妃無論怎么等待,也是等不到人向她稟報和坑洞有關的消息了! 但是,她已經命人立刻向老皇帝稟報這一突發事件;當然,里面不會牽扯她身上。 就這樣,楊震雖然沒有長翅膀,卻仍然從麗妃的眼皮子底下消失了! 一想到楊震隨之而來的報復和反擊,麗妃便覺得不寒而栗。 她想不通:自己已經盡了全力去對付楊震這個家伙,為什么還是讓他有了可趁之機? 如果,早一點取了楊震的性命就好了! 可是,有老皇帝在跟前,她也不敢做得太明目張膽,太不計后果??! 現在應該怎么辦呢?麗妃緊張地思索著。 看來,惟有迅速讓自己的哥哥帶兵入京護駕才是正經了。 老皇帝聽聞楊震逃走的消息,也是相當震驚的,他顫巍巍揮動著雙手,有氣無力地說道:“這個不孝子,到底想干什么?皇宮這樣貴重的地方,居然還能有人前來劫獄,可見,可見……” 他想說多么的不安全??!話還沒說完呢,一口氣上不來,就昏了過去。 老皇帝一暈過去,麗妃自然就出現了。 又是揉胸,又是順氣,外加強力有效的清涼嗅瓶,折騰了好一會子,老皇帝這才悠悠醒轉。 “萬歲爺,您快些調兵護駕才是??!大將軍王以這種方式逃走,我相信他很快就會反撲的!他恨您,他也恨我和他最小的弟弟,如果不是他被羈絆于此,他肯定早就先下手為強了!” 直到這時,麗妃還不忘了給楊震潑污水,下絆子。 老皇帝沉重地點了點頭:“你說得對,我對他還是太過仁慈了!如果早些除掉他,也許就不會有這個后患了?,F在,歸山的老虎,怕是真的要吃人呢!” 御林軍自是不用說,老皇帝還用墨敕緊急召喚各路兵馬入京護駕;以及京城外的守軍,也連夜調入皇宮守衛。 至于麗妃,她更是害怕夜長夢多。 就在老皇帝做完這一切的時候,她親自在奉上的藥碗里多加了一味料,老皇帝喝下之后,沒多久便蹬了腿,翻起了白眼。 麗妃一邊哭哭啼啼,一邊翻出了老皇帝藏在寶匣中的親筆手諭:將皇位傳給最小的兒子楊授天。 這親筆手諭,倒并不是偽造的,確實是老皇帝的真跡。 而大臣們呢,也沒有人質疑手諭的真假,畢竟當初老皇帝親口提過,要立這個小兒子為太子。 只是,因為一些大臣的反對,這件事情才擱置了下來。 現在,老皇帝已經歸天了,當然沒有理由推翻他所立的繼承人。 如果真那樣做了,豈不是成了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