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節
皇帝聽了這幾句,搖搖頭道:“你先不用去了?!?/br> 裕妃正要行禮告退,聞言便道:“皇上可有吩咐?” 皇帝沉吟片刻,道:“皇后……身體不好,朕想著,就不必她再管轄六宮事務了,從今日起,你就接替皇后,負責統管六宮吧?!?/br> 裕妃詫異:“這、皇上……” 皇帝道:“不必多說了,這是朕的口諭,你奉旨就是?!?/br> 說著喚了何公公來:“去鳳儀宮傳朕的旨意,即日起,六宮事宜交給裕妃全權處置,其他的宮妃等也不必去皇后處晨昏定??!讓皇后在鳳儀宮好好的養??!” 何公公立刻親自前往傳旨,裕妃也只得領命。 皇帝看著行禮的裕妃,心中卻也無奈。 眾皇子之中他偏愛的是慶王,太子的資質是比不上慶王的,只因是皇后所生,且也算是可教之才,而慶王的腿疾卻注定他不能做儲君,天下無完美之事,倒也罷了。 沒想到皇后竟接二連三的做出這些事,如果說只有許謹一宗,興許皇帝還能容忍,可是背后又有景陽宮,如今又出了毒害慶王一事…… 就如太后所說,已經不是什么皇家體面不體面的問題了,而是生死存亡。 皇帝心中已經有了主意,只不過要等待一個時機。 而離開麟德殿的裕妃,緩緩回看了眼鳳儀宮的方向,臉上似有三兩分笑意。 她問奉常:“慶王在哪里?” 奉常道:“之前在太醫院,聽說……郡主因為許掌案的死、情形有些不好,方才才帶了她回珍禽園去了?!?/br> 裕妃聽到這個,臉上的笑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真切的憂慮:“那孩子……唉!” 奉常悄悄地問道:“娘娘,許掌案到底是、怎么回事?也太可惜了!” “誰說不是,”裕妃的心也跟著沉了沉:“許謹那個人,太可惜了?!?/br> 以裕妃的心計,自然知道皇后還沒到可以親手殺人的地步,那真相只有一個——就是皇后口中那令人難以置信的真相。 裕妃長長地吁了口氣,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心頭有個聲音,帶著嘆息響起:“許謹,你也太狠了?!?/br> 奉常以為裕妃要回豐艷宮,誰知在上抬輿的時候,裕妃道:“先去咸福宮?!?/br> 咸福宮內,太后因為一連串的事情,勞神累心,知道皇帝把統管六宮事宜的權柄交給了裕妃,卻絲毫不覺著驚訝。 太后道:“這很好,你好好地打理六宮,就讓皇后歇著吧?!闭f最后一句的時候有些冷冷的。 裕妃看出她有些疲倦,便又勸慰了幾句話,又說起小葉。 太后也聽說小葉因為許謹的事情幾度昏迷,忍不住又掉了幾滴淚,便跟裕妃道:“你不用在我這里,去看看那孩子吧?!?/br> 裕妃本來就打算先來咸福宮,再去珍禽園的,如今正好兒,才告退了往外,就見大柚子,吉吉跟泰泰三只貓從殿門口走了進來,跟平日的趾高氣揚不同,三只貓都有些心事重重的。 大柚子垂頭耷腦地來到太后身邊,太后正心頭酸軟,看見它也愁眉苦臉似的,一時難過:“你去哪里了?是不是也知道許謹的事了?” “喵?!眳s是大柚子答應了聲。 太后越發鼻酸,自顧自將大柚子抱入懷中:“以后再見不到他了,唉!早知道答應讓他走也就罷了?!?/br> 大柚子在她懷中喵喵叫著,顯得前所未有的難過,旁邊的吉吉跟泰泰靠在一起,也有些怔怔的,過了會兒,泰泰問吉吉:“jiejie,小葉子會怎么樣?” 吉吉難得的有些不確定:“我想,應該不會有事的?!?/br> 先前它們三只跑到珍禽園去等著,而珍禽園里的老喬程嘉等都跑去太醫院了。 剩下其他的那些執事太監們對此議論紛紛,因為他們現在都是十足的敬服小葉,在敬服之外又有一份真心的喜愛,所以聽說許謹出事,一個個也如晴天霹靂般,惶惶然不可終日。 等了半天,終于等到慶王等陪著小葉回來了,只不過她不是走回來的,而是給阿南抱回來的。 原來小葉之前雖然給祥公公勸著入了偏殿,但總是坐立不安,便偷偷跑出來,正好遇見潘強要去太醫院。 這會兒潘公公還在不停地給她跟自己吃定心丸,碎碎念說:“許謹那個人,一看就可壞了,當初我跟他拌嘴,他常罵我會死在他前頭,嘴巴這樣毒的人,怎么會有事呢?!?/br> 小葉只是愣愣的不言語,潘公公卻叨念了一路,好像這樣拼命地說著,就不會讓自己東想西想。 就像是那一句話:不見棺材不掉淚。 而對于小葉跟潘公公而言,到了太醫院,才死心了。 潘強看著許謹,臉上原本就有些僵硬的笑這會兒便裂開了,成了一種不哭不笑的怪異神情,他指著許謹道:“你、你這家伙是怎么了?別在這兒跟我裝他媽的死……”他上前推了許謹一把,許謹沒動,他自己個兒卻往后跌在地上。 潘公公倒在地上愣愣的,別人來扶,也不動,就這么死看了許謹半晌,便孩子似的張開嘴大哭起來。 小葉本想叫一聲干爹的,可胸口憋悶之極,從在鳳儀宮看到許謹倒地,一直有東西堵在那里,讓她無法喘氣。 直到意識到木已成舟,那一口氣猛地在心中一抽,身不由己地吐了出來。 旁邊眾太醫都驚呼起來,包括匆匆趕到的祥公公跟阿南,小葉只以為吐了口氣,但是落在地上的明明卻是淋漓的鮮血。 眾目睽睽下小葉踉蹌走到許謹身旁,死死地握住那已經有些僵硬的手:“干爹……” 聲音卻變得沙啞而陌生。 她的眼前發黑,卻不想讓自己昏迷,她還想著守著許謹,看著他。 正在強撐,耳畔卻聽見一聲凄厲的叫,有些熟悉,她拼命想了想……是那只紅嘴藍鵲。 第131章 回到珍禽園后,孫大夫給小葉診了脈,又看看她嘴角殘留的血漬,道:“過于悲痛則傷于心,這會兒讓她睡著反而是好的?!?/br> 祥公公擦著淚問:“之前吐的血可有妨礙?” 孫大夫道:“這是她一團郁怒憂思聚集,氣郁而吐,應該沒有大礙,我用瀉心湯化瘀止血,逍遙六味丸祛郁養心,再吃上一顆朱砂安神丹,讓她安穩地先睡一陣子吧?!?/br> 見慶王也答應了,于是孫大夫先把朱砂安神丹跟逍遙六味丸取來,讓程嘉去給小葉喂下,又去調湯。 不料小葉怎么也吞不下那些藥,要用水送服,水只管從嘴角滑出來,程嘉急得沒法子,忍著淚又不敢哭出來。 祥公公兩只眼睛已經紅紅的了,一是為許謹,二是為了小葉。 可畢竟慶王在旁邊,他自然不能過于悲傷外露,便擦干了眼淚:“王爺,您不如去歇息片刻吧?!?/br> 慶王卻看著著急無措的程嘉,忽然道:“藥放在這里,你們都先出去吧?!?/br> 祥公公跟程嘉等見狀,只好都緩緩退了出來,獨留慶王一人在屋內。 慶王默默地看著榻上的小葉,就算是昏迷之中,她依舊眉頭緊蹙,像是停在了難過的這一刻。 看了半晌慶王抬手,為小葉將皺蹙的眉心輕輕地撫開,他的長指從額頭順勢往下,撫落在她的臉頰上。 什么話也沒有說,慶王只是低下頭去,將自己的額貼在了她的臉上。 他當然知道小葉有多難過,她沒有了記憶,所有的記憶都只是關于許謹的,雖然叫許謹“干爹”,實則是當作唯一的親人一般看待,說是親爹也不為過。 如今許謹居然撒手而去,對她的打擊可想而知。 當初以為林犀兒葬身景陽宮后,慶王曾經覺著世間無人能夠知道他的痛苦,直到這時候,看著昏睡不醒的她,卻寧肯世間真的無人可知。 半晌,慶王慢慢抬起頭來,伸手拿了一顆藥丸,她看著小葉仿佛只剩下了痛苦的臉龐:“犀兒,還記得我當初跟你說過的話嗎?不管發生了什么,不管怎么樣,你身邊還有我。翼哥哥一直都會守著你的?!?/br> 他垂下雙眸,眼底已經有淚光閃爍:“我知道此刻你心中有多難過,當初以為你沒了,我又何嘗不是這樣,心中之痛,無法言說,無人能知……你若知道你心中是何等的難受,就該知道當初翼哥哥因為你所承受的有多重,直到現在……” 他溫柔地撫過小葉的臉龐:“犀兒,你說過要守護我一輩子,你不能再騙我,除非你忍心看我再為你經受一次苦痛,除非你不要我了?!?/br> 淚從小葉閉著的眼睛里涌出,從眼角滑入鬢邊。 慶王感覺到手指的濕潤,他垂眸看去,望著那沁出的晶瑩的淚光,終于緩緩靠近,慢慢地將唇印在了小葉的眼角。 雖然皇帝明面上壓下了鳳儀宮的事情,可是許謹死在鳳儀宮這種大事,又如何能瞞得住呢。 加上此后太后大發雷霆等,六宮眾人很快傳遍了。 雖然在鳳儀宮的時候,皇后說是許謹自戕,而那些第一時間趕到的宮女太監也沒有看見皇后動手的過程,只看見皇后持刀。 而皇帝跟裕妃等也知道以皇后的性子不會輕易動手,所以此事暫且存疑。 但是傳出去之后的話,卻變得很簡單了。 當日許謹給皇后娘娘傳去,現場又只有兩人,若不是皇后動手,難道是鬼? 沒有人相信是許謹自己動的手,所以很快地六宮已經傳說皇后謀害了許謹,而且原因……跟當年景陽宮之變有關。 畢竟許謹最近在追查景陽宮的事情,不是什么大絕秘。 何況當日皇帝就借口皇后有恙,讓裕妃統管六宮事宜,若不是皇后犯了大錯,豈會如此。 眾口紛紜,人心浮動。 可想而知,不管皇帝如何喝命斷絕流言,但很快的,這流言會從宮中傳到京內,甚至天下。 皇帝不得不盡快地想個阻絕的法子。 所以,在中秋來臨之前,皇帝下了一道廢后的旨意,只說皇后身染惡疾,無法行統領六宮之職,故而廢后,遷居退思宮。 這已經是在最大程度上顧惜太子的體面,也是最大程度上不牽連東宮了。 縱然如此,卻也不是萬全的。 秋雨一場接這一場,風雨飄搖萬物蕭殺中,一塊兒搖曳不穩的好像還有東宮太子殿下。 而在珍禽園中,小葉從那天事發后,病了數日,雖然有孫先生貼身照料,只是她是心病,心病不除,怎么會好得快。 這期間,太后親自來看了一回,想起許謹素日的做事妥帖最合心意,萬般感觸,又看到小葉病的這樣,忍不住也又落了些淚。 除此之外裕妃更是每天都來探望,勸小葉跟自己去豐艷宮,小葉卻并不肯。 而在這些人外,大柚子,吉吉泰泰,大花兒跟雪球等,也是天天跑來。 太后已經知道大柚子它們三只經常往珍禽園跑的事情了,非但不覺著生氣,反而覺著果然是貓兒都有靈性,比人還知道人情呢。 于是只吩咐伺候的貓奴們好生照看著便是,不必攔著它們。 那些小鳥兒更是忙的很,畢竟那一大園子的鳥獸們因為聽說了消息,也都憂心忡忡的,它們無法出圈舍的,就拜托百鳥園的鳥兒以及麻雀幫的過來打聽消息,跟小葉傳遞它們要說的話。 就連那幾只害怕慶王的綠頭鴨,也都冒著惹慶王不高興的危險,偷偷摸摸地過來瞧小葉。 因此小葉雖是養病,耳畔身邊卻一刻也不得清閑。 翠茵庭里的這些人等,起先只是見貓兒走來,倒也罷了,誰知天天時時地又有鳥兒飛來,幸而祥公公得了慶王的意思,說是不管是什么,都不必驅趕。 于是漸漸地也見怪不怪了。 大概是鳥兒們把慶王叫不必拘束的旨意傳遍了,于是慢慢地,九節狼,黑白兔……這些散養的都竄竄跳跳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