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自然不能。 顧清麟恍然,jiejie的意思是如今朝堂上的情況不只是世家刻意維持,也有現實在里面。 百年世族培養出的子弟不說十全十美,起碼君子六藝,經史子集,禮儀修養都是出眾的,往官員里面一站,立馬就能與寒門學子區分開來。 也不止如此,顧長安笑了笑,這孩子倒是聰慧,一點就透,她取過手邊的一本折子,遞給他。 顧清麟只匆匆掃了一眼,臉色大變,他他怎么敢震驚又憤怒。 這也是顧長安想問的,世家能夠維持高高在上的地位這么多年,是憑其底蘊深厚,一些世家的底蘊連朝廷都有所不及,所謂底蘊,有一點不得不提,就是――書籍! 這是世家立足的根本,可是如今這個根本有人要破壞!顧清麟怎么能不震怒 上品為何沒有寒門除了世家的阻撓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寒門能力不夠。 jiejie一點都不著急顧清麟激動的一陣過去了,才看到顧長安依舊神色淡定,氣定神閑的坐在原處,他也就莫名的鎮定了下來,天塌了有高個頂著呢,不過還是詫異的問了出來。 朝廷要建藏書樓,不是那種在皇宮深處供皇子們閱讀的藏書樓,而是開放給平民的藏書樓,據說要在大夏各郡各縣都建。 這藏書樓要是建起來可以想象二十年后朝堂上的格局,這對世家的沖擊可是一點都不小。 藏書樓是必須要建的,朝廷文書都已經發了,昭告天下,即使世家搗亂也只能拖延一時,如果在這時候朝廷再散播點謠言,很容易挑起民憤,到那時才是對世家真正的不利。 顧長安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看著茶杯里澄澈清透的茶水唇角淺淺的彎起一個弧度,很美,卻意外的讓顧清麟心底發涼,還沒等他想明白,就聽見他九姐漫不經心的清冷語調,只是要怎么建,那是世家說了算的。 藏書樓建起來了,卻不是夏昭想得那樣。 很出乎他的意料,文書一下,各郡就開始忙碌起來,一點都沒有耽擱,也沒有一點不情愿的樣子。 夏昭很費解,派了人去查探,結果查探回來的消息讓夏昭又摔了一套杯子。 聽著里面噼里啪啦的聲響,吳茂心底嘆了口氣,陛下也算是他看著長大的,以前陛下的脾氣多好啊,從不打罵下人,頂撞太傅,更不會像現在動不動就摔東西,御書房的瓷器都被他偷偷換了大半,就怕內務府再來跟他哭窮。 夏昭才不會多管一個太監的心思,他現在只覺得重生以來處處不順心,白練生死不知,他還要被迫娶齊氏女,連在上課的時候,太傅處處反對批評他的看法,好不容易靠著齊氏拉攏了一批世家,還沒大展手腳就先碰了個釘子。 藏書樓是建了,可是那藏書樓名字前面都掛著各家的姓呢。 比如白云郡內就有一座顧氏藏書閣。 來往之人皆綸巾青衫,捧著書卷一動不動,只眼珠子隨著轉動,偶爾還有人癡狂一般喃喃自語,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奇哉妙哉! 藏書樓包攬萬千,有書數萬卷,分門別類。且藏書樓門戶大開,人人皆可進入。 若有人言主家一句不是,必有千萬人回擊。 不是朝廷的文書,這些世族能那么大方因著藏書樓的建立,以其為中心還多出里不少茶樓、客棧,供這些讀書人落腳歇息,讀書人聚在一起,自然免不了為各自觀點辯論。也是巧了,這人說這一句話的時候正好一片寂靜,本來不大的聲音偏偏被整個樓層的人都聽了個正著。 頓時整個樓層的人都回頭看他,那人臉色煞白,也知道說了一句不恰當的話,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現在還在顧氏的地盤上呢。 寂靜了好一會兒,從樓上下來一個人,輕微的腳步聲從樓梯上響了起來,眾人回頭看去,那人素服竹冠,手握一冊書卷,唇角噙著一抹笑意,看起來是個再平常不過的寒門學子。 這位兄臺,小弟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人家有禮數,他能怎么辦,那人抹了一把臉,從位置上站了起來,不敢當一句兄臺,小姓徐,還請指教。 徐兄有禮了,小姓趙,這廂卻有幾個問題要請教徐兄,趙姓書生語氣溫和,可話中意思卻再清楚不過。 來找茬的。 徐姓書生強笑一聲,趙兄請問。 趙姓書生也不客氣,敢問徐兄,若論藏書,是皇室豐富還是顧氏豐富 自然是顧氏。這是毋庸置疑的,皇室才存在多久,顧氏又存在了多久,都不用比較。 那若是修建藏書樓,是顧氏藏書樓藏書更多還是皇室 這徐姓書生遲疑了一下,他當然想說是皇室,畢竟寒門與世家天生對立,世家哪里會好心資助他們寒門。 他回答不上來,卻有別人替他回答了,有一人站出來先沖其他人行了一禮,小姓李,前幾日收到京都友人來信,京都不僅有皇室藏書樓,還另外建立了十幾座世族藏書樓,都是各大世家建立的,其藏書豐富,皇室遠遠不及。 李姓書生這話一說出來眾人就明白了,很明顯,不管世家有沒有藏私,起碼論起提供給他們的幫助,世家要比皇室大。何況就算世家藏私了,誰又能保證皇室沒有藏私。 能在這里占據一席之地的都不是傻子,因著書生聚集的太多,他們內部還會進行挑選,什么水平的人能夠上幾樓,都是要經過眾人檢驗的,水平不夠的,根本待不下去,幾句話就把你辯倒了,別人看不起你不說,自己臉上也無光。 這里是二樓,此時因著李姓書生的一番話寂靜下來,都在靜靜思考世家此舉何意,就又聽到那從三樓下來的趙姓書生的聲音,卻是還在問話。 這回不是只沖著徐姓書生去的,而是整個二樓的人,敢問諸位,若是世家不肯,朝廷可會下發文書 肯定不肯,在這些書生的印象中,朝廷與世家相比是處于弱勢的,這也是不明時局的好處,這些書生一想,是了,世家不同意,不配合,朝廷的文書也下不來,所以說這個藏書樓還是世家的功勞,他們受的也是世家的恩惠。 有那家中長輩在朝為官的,明白的多一點,但也不會說透,只是看著那趙姓書生的目光就閃了閃。 這人定然是顧氏之人。 不然也不會在有人說顧氏的壞話的時候出現,也不會故意引著這些書生的思想走,把功勞都拋給世家。 顧清麟將這一切看得分明,不禁暗自咋舌,難怪祖父讓他跟著九姐,這手段可真是高明,他敢打賭,祖父肯定有什么瞞著他,也不能說是瞞著他,只是有些事情他不夠資格知道,而很顯然,他的這位九姐是知道的。 他在腦子里轉了一圈,祖父讓他跟著九姐怕不止是讓他學習,還是存著跟九姐處好關系的心思,說不定他日后能不能成功上位還要靠九姐,這樣想著他對顧長安的態度就變了,以前是尊敬,現在還要加上親近。說到底,他們也是嫡親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