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她俯首撿起地上的紅豆糕, 抬眸瞧他,舉著糕點問:你每次都拿著吃的砸我,可每每都掉地上了,吃又不能吃,豈不是浪費 孟淵揪著臉,怎么不能吃了那又沒臟。 她一愣,想起孟家是軍營出身,在外行軍,都是和普通士兵同吃同住,并不搞特殊,吃喝能軟和溫熱已經是極好了,哪里會這般嫌棄。這導致孟安教導后代都是這樣,掉到桌上的飯粒都要撿起來吃了,糕點這等干糧,要是不臟,也要吃下去而非扔掉的。 她拿著糕點小心的踩了草地走過來,孟淵有點緊張,漲紅了臉,想大聲說話增加氣勢,可要是被人發現就完了,鐵定被爹上棍子,便囁嚅道:你可不要過來了,你不喜歡吃便不吃了就是,你,你可不要想著打我!我可是很厲害的! 你為何一直扔東西砸我她站到墻根,抬頭和他對視。 孟淵想了想,我覺得你是最好的,想和你做朋友。你看,綏安公主都沒你長得可愛,那天上大課,大家學那個弦琴,數你彈得最好,一遍就厲害的不得了!還有射箭那回,我覺著你更好,雖然一箭連三丈距離都沒有,可就你姿勢是對的! 就是那些人眼瞎,都去夸綏安公主,所以我才來安慰你的,你不必謝我,咱倆是朋友嘛。 他這人,三兩句話,她和他就成了朋友了,君瀾抿唇一笑,小姑娘伸手將那塊紅豆糕掰做兩塊,將其中一塊遞給他。 那日學的不叫什么弦琴,那是錦瑟,公主彈得也很不錯。而且,大家全去夸她才是對的,若是夸了別人,反而才是錯。她輕聲與他解釋。 你往后若是要給我吃的,只管瞅準了機會悄悄喚我就是,何必每每都砸我腦袋我之前一直以為,你是不滿我呢。 孟淵接過紅豆糕,小嘴抿著吧唧吧唧的吃,聽她這樣說,急忙一口咽下,抻了抻脖子道:我不會對你不滿的!你爹救了我爹,我爹說了,他和你爹是兄弟,要我對你嗯,多多照顧呢!再說了,我若是不滿你,拿好吃的砸你,不是虧死了。 君瀾恍然,她也覺得孟淵如今孩子心性,她先前誤會,對他愛搭不理還躲著走,哪里會耐心一直對著她特別,想來還有這份情況在里頭。 孟淵說完,又覺得自己說錯話,那手剛吃了糕點就要去撓頭,面上懊惱。 君瀾急忙伸手阻止,誒!別了,你雖說不在意落地的點心,可是吃完了東西還是要擦手的吧 說著自袖中抽出手帕,將自己那塊點心吃了,擦擦手然后踮著腳遞給他。 孟淵皺著眉頭,一只手扒著墻,一只手接過手帕,想了想干脆使力騎在墻頭,兩手解放開,看著黑乎乎的兩只手,他撇著嘴,你們女孩子真麻煩,我這手本來就臟了,擦不擦有什么要緊再說了,我很愛干凈的!每日練武之后都會洗浴,這會兒就臟一會,很快就洗了。 這本是自然習慣,你剛剛說了兩家家父的事,想來,你便是鎮國公的長子,孟淵世子了 對對對!我爹和你爹是拜把兄弟,咱倆也算兄妹了,往后本世子會罩著你的,誰也不能欺負你!他又洋洋得意,騎在墻頭昂著腦袋。 孟淵如今不過十一歲,讀書勉強到平均水準,但是軍事天分極高,就是這性子,約么是鎮國公府大都是雷厲風行、殺伐果斷的主人,從上到下都是一副軍營做派,他也實在糙的很。 既然你知道你身份顯赫,更要明白,越在高位,越是要注重行為。鎮國公府不需要逢迎討好,但它的主人,也應當自有風骨。她輕聲慢語的,孟淵難得沒有不耐煩,便聽她一笑,故意又道:而且,世子爺如今靠的是祖蔭得來的權勢,本身只是個小孩子,我可不稀罕你的照拂。 他一下不答應了,偏過頭來,十分認真的鼓著眼,你果然不愧是我看上的朋友,配做我的meimei,敢這樣和我說話! 不過我可不是小孩子了,本世子是男子漢!往后要做聞風喪膽的大將軍! 她微微一愕,搖頭含笑,什么聞風喪膽,明明是讓敵人聞風喪膽! 末了又道:罷了,你如今便是很好的,我不該多說什么的。 誒!你都知道我的名字,我只知道你姓祝,卻是不知你的名字,你說,你叫什么他想到什么,又眼神發亮的來問。 女子閨名不會輕易外傳,但高門大戶的去打聽打聽還是能知道的。孟淵這樣,足以見得他并沒有私下亂打聽,且一直自己偷摸擾她。 君瀾臉頰微紅,抿了抿唇,輕輕垂眸道:我閨名喚作君瀾,君子問蒼生,何妨起波瀾的 啊! 她還沒說完,就聽一聲慘叫,她一愣,抬頭那人已經不在,隔著一堵墻,聽見對面有人在說笑。 哈哈哈,孟淵這小子,又去攀墻頭!本宮倒要看看,你想看哪家的千金。應當是太子在說話。 哪啊,沒見咱們世子爺看見太子來了,一下就從墻上摔下來了嘛,哈哈哈哈 語氣調笑,并不是諷刺,應當是與孟淵玩的好的。 君瀾沒聽見他開口,有些擔心,別是摔壞了。 胡說!我才沒有看什么千金,那些千金小姐有什么好看的那么愛哭還嬌氣!孟淵立馬跳起來否認,做出十分不屑的樣子,同時背著手悄摸將她未來得及收回的手帕塞進袖子里。 這個年紀的男兒似乎都這樣,明明偷偷觀察小姑娘,但是當著其他人的面總是裝的不屑一顧。 君瀾聽他中氣十足,這才稍稍松口氣,看了一眼那墻頭,便就轉身離去了。 下學之后,君瀾出了國子監,再有一年祝老爺子就會病亡,她嘆了口氣,問過長息,祝老爺子已經快要七十了,這是自然命理,改變不了的。 當年祝楓是祝老爺子的四十老來子,還是獨子,祝老夫人也是因為多年來沒能給祝家誕下一男半女才心懷愧疚,畢竟祝老爺子就算都三十大幾了,也沒有提過一句納妾的事,和她成親多年沒去過花天酒地,而她自己身在古代,受的教育讓她更加渴望有一個骨血。所以祝老夫人當年好不容易有孕,這才拼了命要生下來。 后來身子受了影響,沒幾年就沒了,祝老爺子一下就老了許多,但還是將兒子好好撫養長大,一直一個人單著。 結果他沒想到的是兒子和自己是一個命運,不過更不幸的是兒子還中途死在了戰場上,他這輩子苦,送走了爹娘,送走了妻子,又送走了兒子兒媳。若不是孫女幼弱,他怕是一刻都堅持不下去的。 戴好了面紗,已經是八歲的姑娘了,祝家又是大儒出身,更加注重這個,說來,若非她此次回來,她是斷然不會與孟淵說自己的閨名的。 好在,一切還來得及。 【長息君子,多謝你帶我回來,能夠再看一眼祖父,為他盡孝一年,僅僅如此,君瀾已經覺得,十分滿足了?!克谀X海中輕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