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一聽槐仙在此,一眾人比見到大當家的還驚惶,紛紛跪地拜伏,見過槐仙娘娘! 笑書自空中現身,見眾人瑟瑟發抖,不由搖頭,都是些窮兇極惡之輩,偏生見著比自己強的,又做小伏低起來。 不必跪拜,爾等綁來的人都被我送走了,金銀財物也都盡數歸還原主,你等在此占山為王,行強盜之事,要我如何處置 那三當家的是個憨傻的,平日里一把子力氣奇大無比,這才靠武力做了第三把交椅,本沒什么腦子,見此以為旁人都與她一樣。 便道:這既然小人的銀子都沒了,那就剩十來個夫君了,槐仙娘娘若瞧得上,就把他們挑了帶走吧 笑書一愣,去看神色安然的歸塵,他并無什么別的舉動,從她出現便只是默默念經。 那些被三當家搶來的男兒,笑書那會兒就已經給人送走了,這里就剩下歸塵一個旁人。 我一心向佛,不要那些。她隔著幕笠淡淡一笑。 方才我已經通知了本地官府,片刻便有人來拿你們去審問,望爾等,受各自懲罰。 那大當家面色慘白,強忍了腿部劇痛,臉帶恨意,眼中神色狠辣。 你這個妖孽,還敢管起爺爺的事來了看招!說著摘下脖子里的一個佛像,刷的扔向笑書。 笑書探出一縷紗巾接住,裹了送到歸塵面前,這佛像的確能降妖除魔,震懾妖邪,卻于我無用。 歸塵靜靜攤開一只掌心接住那佛像,再次一嘆,阿彌陀佛。 到她這個高度,壓根不會將這大當家的這幅作態放在眼中,只是封了他的口,靜待官府來人。 她鎮住了所有人,歸塵極為自然的上到堂上,盤膝禪定,便自懷中掏出一只精巧木魚,開始了念經度化。 篤、篤、篤木魚聲回蕩在大廳中,伴隨著他清朗低沉的聲色。 只是這些土匪可完全聽不進去,一時之間只覺得頭疼欲裂,心情煩躁的抓耳撓腮。 笑書本認真聽著他念經,見廳中眾人這幅表現,就是極喜歡他的三當家,都是生無可戀之后,也不知怎的,跟著便忍不住笑了出來。 她在幕笠后默默含笑,他顧自念著經,若不是知道這人脾性,她都以為他在故意報復了。 不過一會,官府的人就到了,沖著笑書行了禮,便押著人走了。 人都走光了,歸塵這才慢條斯理的起身,理了理僧袍,笑書打頭走出去,他默默跟上。 兩人一前一后自黃龍山下來,阿彌陀佛,此次多虧槐仙搭救,貧僧感銘五內。 笑書含笑,噢我原還想著,小師父會計較我將他們送往官府呢。 他一愣,阿彌陀佛,貧僧不知槐仙所言何意,槐仙于貧僧有恩,如何會怪罪槐仙呢 你們出家人,不都講究個慈悲為懷,寬于待人嗎她輕笑。 善哉善哉,此卻是我佛家心懷,不過,紅塵諸人有他們的規則,那些人的罪過交予人間官府是他們的規矩,貧僧卻是不好多管。 她眉眼輕挑,是嗎那打頭的作惡多端,可你瞧瞧他扔來的那枚佛像,靈性十足。佛便是如此嗎只因著是人便護著,而不分好惡這難道不是管嗎 非也,如槐仙這般,雖為妖身,卻是佛心,那降妖除魔之物,卻是與你無礙啊。他回道。 可我只是特例,小師父拿我來說這話,卻有耍賴之嫌了。她硬生生的又堵他一回。 歸塵張口,不知該怎么回了,認真思慮半晌,他十分真誠的道:阿彌陀佛,槐仙萬不可誤會,貧僧,從不耍賴的。 她忍不住又是一笑,覺得他一如當年可愛,即便這人本事大了,看著冷清許多,可是本性卻是從未變過。 她一靜一動,幕笠紗質輕薄,眉眼依稀顯露,含著笑意微微。 歸塵只是看了一眼,便再次被遮蓋過去,他雖沒看出什么,卻已經斷定,這人定然是識得的。 黃龍山山路陡峭,這和尚走的磕磕絆絆,時不時就要掉下去。 笑書袖中一抖,飛出一截兒綠枝來,將他腰背纏了,把人扶的穩當,這才笑道:圣僧金貴,不比我們山野精怪粗糙,走不習慣,還是容信女帶圣僧一程吧。 說著綠枝一帶,人便騰空而起,歸塵歸攏兩手并著,腦袋左右探看,難得的愣神。 笑書一聲清凌凌的笑,足尖一點,便衣袂飄絕往山下落去。 細長的墨黑發絲散開,偶有打在他的面上,歸塵微合眼簾默念心經,并無多余的神色。 這一幕畫面委實奇妙,雪衣墨發的女妖帶著一身清正的圣僧輕飄飄落下山巔,因帶著幕笠看不清容顏,但憑著那周身風姿氣度已經可見絕色。 二人氣氛融洽,十分契合,仿似九天之神墮入凡間地獄。 隔著遠遠地對面山中,有一書生正巧上山,偏頭過來便瞧見這一幕,靈感大興,當即回家便揮毫作出一幅度世墮仙圖。 第48章 笑書 笑書一路慢悠悠的往回走, 她之前安撫了尋過來的一眾流民,這次出來第一時間就去了江南地區。 還好那邊的官員不錯, 第一時間就進行了處理,來尋她的那一小股都是自己被嚇破膽,只想著找活神仙的。她也能理解,這些人愚昧而信奉神佛,一遇天災有這樣的行為不算出格, 好在他們一路上并沒有做什么壞事。 江南那邊是正值季節河道破堤,淹沒農田房屋,這些日子已經降了水位。 本身自然之理,與老天爺掛不上鉤, 笑書也就發動自己樹木的本能, 召喚防風固水土的林木前來河堤兩岸駐扎,將堤壩修筑提高,做好疏通, 為城中的人看了康健之態, 這才在諸人俯身恭送中走了。 她沒有做更多,人間自有它的發展狀態, 本不該她這樣的來插手。 給參參傳了信, 讓她給流民發放銀錢干糧, 告訴對方可以回到家鄉了。 走著走著,笑書忽而回身, 看著身后的人, 不知圣僧緣何跟著信女 他平靜頷首, 阿彌陀佛,貧僧此次欲要趕往鹿城,那里有極惡之人,貧僧前去度化。 度化不知是度化往西天我佛,還是度化向地獄她湛然一笑,突然問。 歸塵一愣,緩緩抬首看著戴著幕笠的人,槐仙,世人皆知,出家人不度人往地獄。 她看著他,神色溫柔,輕聲道:對啊,可我知道,圣僧總是不一樣的。 兩人彼此對望,隔著幕笠卻仍是覺得這一刻信念相通,即便不再開口,都能有一個人知道,你全部的想法和表達,她懂得你、明白你、理解你。 歸塵彎起唇角,面上神色柔和,約么是還未到弱冠之齡,看著染上一分少年歡喜,眼眸也流露出喜色。 槐仙果不愧是寺中神樹,心性靈透,與貧僧信念相合,恨不能引為知交。他說著,連話語都有極淡的歡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