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她將人抱緊在懷中,明明早已有心理準備的,可到了這一刻,她仍是顫抖著哭喊:歸塵歸塵,歸塵,我的佛,我的佛啊 你說人人都有自己的佛,佛是人自己的心,可是我的佛,從來是你啊,我的心上那尊佛,他是你啊 第46章 笑書 江南水災, 百姓流離,但人們卻不去京城逃難, 反而直往槐城而去。 還好,身體底子算不錯,去領了粥和饅頭用了,再喝一副藥,便沒有大礙了。女子的聲音從幕笠后傳出來, 隨后收回搭在男子手腕的雪白指尖。 多謝槐仙娘娘。那人急忙道著謝將位置讓給了下一個人,轉頭去了另一邊領粥和饅頭。 如今已是百年后,現在是第六世。 當年歸塵死后,笑書卻一朝破而后立, 與木靈佛心相融, 法力大增,成了真正的大妖。 長息告訴她,這個世界規則強大, 若是真想改變, 讓他和樂度過,而非慘死, 便要她自己悟, 自己積功德, 若是她在他這一世過了劫難甚至直接飛升成神,自然便可以算作他度了她, 而不需要他付出性命代價, 往后三百年, 也就此斷絕。 她干脆將歸塵埋葬在曠野,扎根于此,將他軀體護住,不準蛇蟲鼠蟻侵犯。 不再掩藏妖的身份,與周圍村民托夢,讓他們來尋她解救。 百年來,她在這兒早已出名,亦有不少除妖士被她治療,因而如今她的聲名,早已傳遍天下。 成為人人皆知的槐仙,雖是槐樹所化,但一心向佛,拯救蒼生,這么多年來,人們已經對她十分敬仰。 便是當今圣上,也被她醫治過,只是她從不參與人間政事紛爭,否則一個國師之位,亦或是凌駕皇朝,也不是不可能的。但也由此,她一心佛門,才讓帝王放心不少。 因為她拯救過不少人,也有不少人為了積累福報,便連著捐獻銀錢米糧。 她招來無處可去的孤魂野鬼,做了木頭身軀讓她們幫她將這些東西都布施出去,座下也有不少精怪投靠,受她點化向善。 這一世,她要更厲害,不止是力量,更是聲名,她要比歸塵還要強,到了天災之時,所有人想的就不會是他去死了。 這兒因她所在,百年之內起了一座城池,喚作槐城。 那小皇恩寺多少年了,漸漸地,人們也跟著叫槐恩寺,只因一則前朝帝王當初建此寺廟就是為了一顆槐樹,二則槐仙在此,那古代語言各有不同,有的念快了,皇恩寺皇恩寺,恍惚聽著就像槐恩寺,口口相傳的,也就成了如今這樣。 有她在,那些流民們反而不敢鬧事,她給了飽腹吃食,又幫著瞧了病痛,安置了休息的地方。都是受苦了的,也都安穩睡了。 天色暗下去,總算是做完了,笑書搖了搖頭,近一個月都沒有好好休息,實在頭疼。 槐仙娘娘,粥飯都發放完了,饅頭還剩下些,我派人送去了槐恩寺布施,您瞧瞧還要做些什么來人是個嬌俏的丫頭。 她是山中一顆人參精,當年被人用紅繩套牢了跑不掉,哭了一整夜,引得笑書過去瞧見救了下來,便從此賴在她這兒了。 那戶人家無意發現她,用紅繩套牢了,卻是盤算著等幾日她葉子再長長再來,到時候帶著工具,細細挖掘,每一絲根須都是不能有損的。 笑書帶走她,去了那戶人家,給治好了臥病在床的老人與妻子,又留下百兩紋銀,全當抵了因果。 你怎么也跟著那些凡人胡亂叫人她淡淡一笑。 嘻嘻,書jiejie本就是槐仙人嘛,我看jiejie,可比那些真神還要好呢。神仙們受著香火,人間有難卻是冷眼旁觀,要么便收了法相不受香火,要么便拿人手軟做些實事才是正經。她撲過來抱住她一只手臂。 笑書卻笑著搖頭,他們本就沒逼著誰供奉,凡人哪,一有不順心的,便只知道求神拜佛,讓神佛都幫他了了,自己只需要跪地上供便能快活度日,哪有這樣的,神佛自己又沒許下什么承諾。 參參皺著鼻子,又覺得她才是對的。 行了,你下去吧,我去小皇恩寺轉轉。她笑著打發人。 jiejie又去槐恩寺,年年月月都去,也不知那里有什么勾著jiejie的魂兒。參參嘟嘴,又轉轉眼珠,湊到她面前,莫不是,有個俊俏小和尚jiejie看上人家,這才成日里去晃。 渾說什么,那兒是我棲身之地,我最初,便是生長在此處。她輕笑。 待到打發完了人,她戴著幕笠便上山了。 今生,她并不打算和歸塵再次相見,便是遇著了,他也不會知道是她。 只因此生的歸塵,修為更甚,能看破前緣,她不會讓對方相自己的面。 一步一步走在青石臺階上,這臺階都是幾百年了,上面布了細微的青苔,一到下雨便濕滑的很,因而小皇恩寺的和尚們便在兩邊做了圍欄,讓人們上下也好有個依靠。 等到她走完臺階,抬頭一瞧,皇恩寺門前這會兒沒有守門僧,只有一個孩童盤坐在門前,抬眸和她對視。 隔著幕笠,她眸光輕顫,于他只是輪回走一遭,于她,卻已是百年時光。 阿彌陀佛,小僧歸塵,見過槐仙人。他站起身來,小小的身軀微微頷首行禮。 與之前都不一樣,他此生修為高深,幼時便已經極為成熟明事,再沒有那份童兒稚氣了。 不敢當槐仙之名,信女見過小師父。頓了頓,幕笠輕動,她也跟著合十回禮。 小僧于三日前逃難而來,父母雙亡,被寺中收養,生來會辨因果,算到今日有一有緣人要來,便在此等候。他小臉上一團孩氣,只是眼眸平靜。 小師父是生來的神佛,信女不敢。她輕聲回。 小僧與仙人冥冥中頗為有緣,只是未見仙人面目,難以辨別,可否他提出要求。 信女亦是心向我佛,曾發下宏愿,不讓任何人見信女容顏,還望小師父海涵。她如此道。 聞言,他不是強求之人,只得作罷。 算人者算不了自己,歸塵亦是,他只能通過笑書去看前塵,卻無法看透自己。 她向他走來,雪白幕笠長紗飄飛,拂過他的肩膀,他垂眉斂目由她進入。 擦肩而過,笑書眉眼依稀,他卻未曾見到,只聽那女子聲色輕柔,且,信女為妖,本不該與小師父有什么緣法的,想來許是小師父認錯人了。 她隨之走遠,小和尚抬起頭來,轉身看著她的背影,蹙眉疑惑,他能明顯感覺到此女與他命盤牽扯相系,兩人之間十分緊密,緣分厚重難以忽視。 她隨意逛著,又經百年蹉跎,小皇恩寺早已不復曾經輝煌,但約么是山下的槐城,它的香火還算鼎盛,只是人到底是少了很多了。 墻面上留下斑駁的痕跡,腳下踩碎了枯葉,發出輕輕沙響,她一寸寸丈量過來,抬眸望向寺中的天空,只覺得心神安寧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