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節
沒想到所有藥材中,野山參竟然最好種。 山參成熟后,江歲安山參送給了徐鎮長、齊老先生和雷風,當做補品泡水喝。 徐鎮長連連咋舌,這可是大補的野山參,泡水喝也太奢侈了吧。 江歲安但笑不語,如果徐鎮長知道她的園子里有兩畝地的野山參,恐怕會更加驚訝。 至于想要購買野山參的藥店老板們,江歲安一一同他們聊過,最后選定了城北的健康藥鋪作為合作商。 之所以選擇健康藥鋪,并不是因為健康的收購價最高。相反的,比起其他幾家藥鋪,健康藥鋪的報價要低一些,但是江歲安和健康藥鋪的老板聊得最開心。 或者準確的說,和健康藥鋪的老板娘聊得很開心。 沒錯,健康藥鋪的主家,是一位姓葉的老板娘!大約30來歲,東風鎮本地人。 葉老板娘告訴江歲安,她之所以開藥鋪,并不全是為了錢財,而是因為在災荒之中,親眼見到老百姓因為缺醫少藥忍受痛苦,一些本來可以活下來的人,沒有餓死,卻活活病死,這讓她很痛心,所以萌生出了開藥鋪的想法。 而且葉老板娘的夫家,是本地非常有名的善人之家。葉家做的是珠寶生意,天災之后,家境一度下落。 可即便在家境中落的情況下,葉家仍然經常施粥施米給窮人,在鎮上的口碑非常好。 而且葉老板娘向江歲安承諾,她從江歲安這里收走的藥材,將以最優惠的價格,賣給鎮上的老百姓。他們藥鋪有坐診的大夫,在他們那里治病的話,藥材大多免費送。 所以江歲安思來想去,便和健康藥鋪的老板娘簽訂了協議,以后她這里產出的藥材,優先供給健康藥鋪。 其實葉老板娘本來希望江歲安只單獨供給她一家的,不過江歲安也有自己的打算,所以婉拒了這一條件。 兩人相談甚歡,江歲安甚至留葉老板娘在家吃了頓飯。 她做了不少土豆的菜,葉老板娘第一次吃土豆粉,極為驚艷!當場就跟江歲安定下了一百斤土豆。 這事江歲安也沒推辭,只不過告訴她,還要一段時間才能有土豆,葉老板娘欣然接受,并無怨言。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生活慢慢的平靜下來,江歲安的生活富有規律。 每天早上,于成去差役隊,江歲安則是留在家里。 她一般先給土豆澆水,然后侍弄一大園子的藥材,中間回去坊市,買些新鮮菜rou,回家做飯。 而錢小花和錢小草姐妹,則一直留在寺廟里,和江歲安一起住。 錢小花非常懂事,忙前忙后幫江歲安照顧土豆、藥材,幫忙做飯。163 錢小草更調皮些,愛出去玩。江歲安發現,錢小草這孩子有了個愛好,特別喜歡看雜耍,只要外頭有人表演雜耍,錢小草連飯都不吃,要跑出去看,癡迷極了。 同喜客棧的老板張春倒了大霉,徐鎮長審他的那天,客?;镉?、大廚和孫麗娘都到場。三人異口同聲地指責張春虐待他們,意圖下毒毒害他們,請求徐鎮長為他們做主。 張春百口莫辯,又被關了那么久,當場破口大罵。他被徐鎮長和差役們呵斥后,他竟轉頭罵起了徐鎮長。 后來他就一直被關押在了祠堂后面,到現在都沒放出來,也沒人去探望他,漸漸的,大家都把張春的事情給忘了。 同喜客棧沒了掌柜,本來要關門大吉,后被鎮上外來的一戶姓李的人家買了下去。 據說李家原先在京城做官,因為世道不太平,逃到了東風鎮這里來。 雖然說是逃過來的,可是李家來鎮上之后,吃穿用度,出行排場非常大。 而李家的那位老爺,給徐鎮長遞了一封信之后,徐鎮長居然親自登門拜訪,姿態極為謙卑,讓大家不由得對李家的身份無比好奇。 客棧被李家買走之后,改造成了私宅。孫麗娘沒有地方去,回來找江歲安,希望在廟里安身!被江歲安婉拒了。 江歲安總覺得,張春背后的事情不簡單。而之前孫麗娘離開的時候,那番做派和態度深深地傷害了大家的感情,所以江歲安并不打算收留她。 孫麗娘大概也知道,留下的希望不大!只不過沒有地方去,只好厚著臉皮來求。 她被拒絕之后,有幾分惱羞成怒!說了一通諸如“不要瞧不起人”“以后誰過得更好說不準呢,走著瞧”之類的話,不高興地離開了。 再后來,江歲安知道孫麗娘帶著小魚兒,賣身進了李家,成了你家的家仆。 至于過的怎么樣,江山就不知道了。 不過有幾次,她在坊市上碰見孫麗娘,面色紅潤,穿的也不錯,看著倒是比在同喜客棧的時候,過得好得多。 只不過,孫麗娘的姿態更加高傲,并不搭理江歲安他們。 倒是錢小草見了吳小魚,非常高興,想過去同她搭話。但是也不知是因為時間長不見,還是因為孫麗娘教的,吳小魚昂著頭,一副高高在上的大小姐姿態,不搭理錢小草。 這讓錢小草很是傷心了一段時間,失去了自己最好的朋友。 好在小孩子比較健忘,加上家里面的狗子如今都是錢小草在照顧,狗子們的聰慧和調皮剛好合了錢小草的意,她一人帶十條狗子,要么廟里亂竄,要么就是上街亂竄。 好幾次,有人告狀到江歲安這里來,嫌鬧騰。江歲安只好陪著笑臉,拿了不少土豆或藥材賠給人家。 江歲安好好說了錢小草一頓,她才不再繼續帶著狗子出去瘋玩。 日子過得很快,又一茬土豆收下來之后,中秋節到了。 中秋節前一天,徐鎮長忽然宣布了一件大事。 第三十二章 土豆月餅 徐鎮長所要宣布的事情,和江歲安預料的一樣,以后坊市一律使用銅幣和銀錢來替代白米進行交易,此政名為“銅錢令” 消息一出,老百姓一片嘩然,紛紛議論。 徐鎮長讓大家稍安勿躁,新鑄的銅錢,每家都能白領一千文,舊銅錢的話還可以按照一比一的比例來兌換新銅錢,老百姓不會吃虧。 能白得一千文銅錢,還能把以前舊的銅錢換成新的繼續使用,傻子才拒絕呢。 于是,紛雜的議論頓時轉向,人人都在說徐鎮長大方,沒有一個人不愿意。 即便偶爾有些反對的聲音,也被那些想占便宜的人給壓了下去。至于大部分的老百姓,對他們來說,手里多一千文銅錢,比什么都實在。 不過江歲安卻擔心!徐鎮長這么大方,會不會還沒發行銅錢,先虧光了。 因為江歲安賣了幾批土豆,換回來的銅錢和銀子仍然有限,跟徐鎮長兌換過之后,她的手上也不過只有一萬多兩。 這錢看著多,可要是放到鎮上去,別說一人一千文,就是一人一百文她也給不起,不知道徐鎮長是怎么打算的。 就在江歲安擔心的時候,于成告訴她,其實早在兩個月之前,徐鎮長便在東風鎮外發現一座銅礦和一座銀礦,消息一直被壓著,除了徐鎮長之外,只有于成和差役隊的兩個徐鎮長的心腹知道。 江歲安頓時明白,徐鎮長發現銅礦和銀礦之后,一定就開始有了意愿,要讓銅錢和銀子取代白米。 這樣,他有銅礦和銀礦在手,又有江歲安利用土豆回收上來的大量銅錢,同時還有民眾一比一換回去的銅錢,可以重鑄,對于徐鎮長來說,這波不虧。 江歲安不由佩服徐鎮長的深謀遠慮,讓于成多多跟徐鎮長學習。 于成欣然點頭同意,其實徐鎮長不過比于成大十歲,但是眼光和決策力遠在于成之上,就連齊老先生都說,徐鎮長這個人非常聰明,心術智謀極其高明。 跟著徐鎮長之后,于成學到了很多東西,眼光和眼界都開闊了許多,看事情的格局也廣闊了許多。 于是,鎮上平靜而順利的從白米交易,過渡到了以銅錢交易。 坊市更加生機勃勃,因為銅錢比白米在交易和流通上更為方便,保存起來也更加方便,大大的減輕了商人們交易的難度。 不過也有人十分不高興,比如買下了同喜客棧的李家。 李家來的時候,雖然也是一路逃過來的,可是家丁人數眾多,甚至還有一只完整的護衛隊。護衛隊中也有能人異士,不亞于整個東風鎮的差役隊。 這些人護送的財物,并非金銀,大多是糧食和各種蔬菜水果,還有藥材之類的。 李家的家主,原以為憑借這些糧食藥材和蔬菜水果,能夠在東風鎮繼續奢華的生活??墒菦]想到才來不久,徐鎮長便推行了銅錢令,這讓李家的家主十分不高興,要見徐鎮長。 徐鎮長倒也不怕,親自見了之后,利索地說了自己要推行銅錢令的目的。零一讀書網 李家的家主恐嚇威脅,徐鎮長不為所動,態度雖然謙卑,卻也十分堅決。 銅錢令必定要推行,若是李家家主覺得吃了虧,便把自家的東西賣出去,換成銅錢便是,其他的沒得商量。 據說徐鎮長離開之后,李家家主發了好大一通火,可這仍然沒能夠阻止銅錢令的推行。 雖然李家后來搶著時間,把糧食蔬菜水果甚至藥材都賣出去一部分,可比起原先的收益,還是減少了三成。 銅錢令推行之后,江歲安賣土豆的價格降了下來。 本來新舊銅錢比就是二比一,她已經多收了一倍,所以換成新銅錢之后,改為只收一半價。二來土豆在鎮上多了起來,不再是稀罕物,所以價格稍降了一點。 只是土豆的價格雖然降了下來,但是江歲安后種的五畝土豆全部收獲,等于產量上了,而且靈泉因為推行土豆的功勞,每日不僅足夠澆灌土豆,還能夠澆灌藥材。 江歲安把寺廟后的十畝地全部都種上了,每日剛好把靈泉水用完。 有了錢之后,江歲安尋思改善一下生活環境,和于成商量,要不要將寺廟改造成住宅。 于成立馬點頭,巴不得馬上就改,尤其要求把家里的房子造的少一點。 之所以這么要求,是因為之前寺廟里的廂房多。于成找藥材的時候,總是記不住藥材的特征,經常把藥材和雜草弄混了,以至于經常帶回許多雜草來。 而且加入差役隊之后,于成的應酬變多了起來,雖然于成答應過不再喝酒,可是為了人情還是得喝,所以于成有好幾次都是醉著回來。 這兩件事,江歲安跟他說了好幾次,于成雖然嘴上說想改,行動上總是慢一拍,讓江歲安很生氣。 所以這一個多月以來,于成都沒有能夠進江歲安的房間,一直都被罰在廂房里。 這讓于成萌生了一個想法,若家中只有一間屋,以后他在犯了錯,江歲安總不至于讓他睡屋外吧。 江歲安當然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小心思,暗笑他想的美。 要改建寺廟的話,江歲安準備按照之前在冬瓜村住的時候蓋的那棟大院子,房間只多不少。 以后于成再犯錯,就讓他去跟毛驢睡一間屋,看他還長不長記性。 雖然打算改造屋子,但是江歲安并沒有馬上動手,并不是因為缺錢或者是缺人,鎮上有不少工匠,并不遜于原來幫江歲安蓋房子的方家村的人,之所以沒有立即動工,是因為中秋節到了,要先過節。 江歲安突發奇想。準備做些土豆月餅,她和做土豆粉、土豆餅一樣,把土豆磨成細粉,然后像面粉一樣和面。 可是讓江歲安沒有想到的是,她整整嘗試了一天,都沒有辦法用土豆粉做成土豆月餅,要么就是熟過頭變爛了,要么舊書做不熟,成了生的土豆餅。 這讓江歲安很郁悶,無奈只好放棄了做土豆月餅的想法。 第三十三章 燈市沖突(一) 雖然沒做出土豆月餅,但并不影響中秋節的快樂氛圍。 酉時剛過沒等多久,天快擦黑的時候,于成回來了。 “中秋節嘛,徐鎮長讓我們回家過節?!?/br> “所有差役都回家的話,萬一發生點什么亂子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