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節
書迷正在閱讀:顧醫生和他的季寶貝、成了大佬的冒牌白月光、一本正經去修仙、重生設計師:高冷老公寵入懷、[綜英美]雇傭我的人都死了、[綜]蓋總絕贊摸魚中、家有餓郎:囤糧種田好悠閑、盧寶貝在線囂張、七零學霸幸福生活、在下女主,言出必靈
羅舒鈺推他開,將自己的紙往他臉上一按:“不理你,好好想!” 說完,羅舒鈺就離開書房去了正院,叫孫管家過來準備他們遠行的之物,不僅要帶許多物件,還要帶些伺候的人,等于是舉家搬遷了,雖然他們這個家就只有他們兩人。 一開始,羅舒鈺也替李明瑾北行準備了些許衣物、rou干、酒等東西,他也沒想到天盛帝這般好說話,直接同意他北上。 他們和書中的沈明云和四皇子北上還是不一樣的。 兩人北上一事還是提前了些,可能在北邊待的時間會比他們更長,沈明云能夠遇到解百毒,并不能代表他有沈明云的幸運,還是得腳踏實地地替李明瑾尋人。 “解百毒”除了喜愛嘗百草制毒和解毒之外,他還有另外一個愛好,那便是收集美酒。 還得多準備些特別的酒才成。 有了目標,羅舒鈺便立即讓下孫管家去京城尋找口味不同的多種美酒,不用多,但是要精。 李明瑾仔細研究了他的單子,問他要那么多種美酒作何用,酒不應該多帶點么,種類多量卻少,根本不夠喝,將領們喝酒都是按碗算的,這些小罐罐裝的哪里夠用。 羅舒鈺提醒他:“殿下可別打我這些酒的主意,我有用的?!?/br> 李明瑾發散思維:“你想去北邊賣酒???” 羅舒鈺:“想什么呢,當然不是,等它們起作用的那天,你就知道了,可不準打它們的主意啊?!?/br> 李明瑾:“知道了,這些加起來還不夠我解渴?!?/br> 羅舒鈺:“殿下少喝點酒,我聽人說男人酒喝多到了三十多歲會變得大腹便便,可丑了?!?/br> 李明瑾:“我老了你就嫌棄我了?” 羅舒鈺:“是啊,中年美男子才符合我的喜好,殿下難道想變丑嗎?到時候可能連彎腰都做不到?!?/br> 李明瑾想象了一下羅舒鈺形容的人物形象,有點被嚇著:“是有點丑,跟隔壁的賢王一個模樣,他整日挺著個肚子出門,我看著都難受,那我日后還是聽你的少喝點?!?/br> 羅舒鈺心道他家殿下還是挺好說話的:“這還差不多?!本剖潜貍渲镞€是多備點,羅舒鈺又想到梅妃,“對了,殿下,北邊氣候干燥,不易種植水稻,吃的都是小麥,咱們要不要問問母妃帶些什么有用的種子,若是能在開春的時候種下,還能解決百姓冬日的溫飽問題?!?/br> 李明瑾心思百轉:“問母妃可能沒這么全面,要不我問父皇要幾個懂農事的帶過去,父皇那兒要人有人,問他要還最直接?!?/br> 羅舒鈺想起書中關于這段的細節,沈明云因為身負系統,提前知道北方可能會因為戰爭而缺乏糧食,便讓四皇子在前往北方時帶上許多耐旱的種子,不僅解了軍隊的軍糧問題,連帶著在第二天的暴雪來襲時,救活了不少百姓,直接拔高了四皇子在民間的威望,軍中里與他對抗的將士都對他刮目相看,成了他死忠。 而現在,歷史的軌跡變了,北上的是李明瑾,南下的是四皇子,他提前知道未來有可能發生的事情,提早預料也好過一臉迷茫。 羅舒鈺點頭:“也好,殿下真聰明,咱們就寫個單子給父皇吧?!?/br> 李明瑾全然相信他還不多問,如此貼心,羅舒鈺真的全身上下都被感動得暖洋洋的。 李明瑾不住點頭,他媳婦兒的腦瓜子就是好,主要還是被他媳婦兒夸了,心情不錯:“如此甚好,回頭咱們再進宮一趟,父皇那兒肯定有很多好東西,只要想到的咱們都寫進單子里邊?!?/br> 羅舒鈺問他:“成,咱們這算不算恃寵而驕?” 李明瑾突然十分有條理的替自己打算起來:“趁著父皇對我的寵愛還熱乎,咱們多要點兒好處?!?/br> 羅舒鈺笑了下:“殿下這話太有道理了?!?/br> 接下來的兩天里,羅舒鈺努力回憶書中的細節,將需要用到的種子名字全部記下,而李明瑾也通過別的途徑弄來很多新鮮玩意,吃的喝的用的,一呼拉全往府上拉,整個京城都在傳讓三皇子北上簡直是天盛帝決策中的一大敗筆,還有官員上折子要求天盛帝收回成命! 這三皇子哪里是去前線給戰士們加油打氣,他簡直就是像是去郊游! 此事很快傳到天盛帝耳邊,在他把李明瑾叫進宮問清楚事情原由時,李明瑾帶著他讓孫管家重新抄一遍的冊子進了宮。 他把冊子往天盛帝面前一遞:“父皇,可否給兒臣準備這冊子上的所有東西?!?/br> 天盛帝翻開厚厚一沓冊子:“……你這怎么還要人和種子?” 李明瑾再一次理直氣壯道:“兒臣得派人去種地,多種點好吃的,萬一沒吃的,把兒臣媳婦兒餓壞了可怎么辦?!?/br> 天盛帝頭疼地想,李明瑾這不是去打仗也不是去郊游,他這是準備跟他媳婦兒過沒有父母管的小日子! 作者有話要說: 三皇子:媳婦兒,你看我買的這些套套夠不夠路上用! 羅舒鈺:…… 第56章 進城! 天盛帝最終還是派人把李明瑾在冊子上邊寫著的人才和種子等東西備齊了, 體會一把寵任性兒子的感受,看到李明瑾表現出興高采烈的模樣,他覺得準備這些東西也很值。到底是北邊兒, 京城的三四月份春暖花開,那里卻依舊天寒地凍,多備點就多一分保障。 一眨眼, 這年味兒也就越來越淡,知道羅舒鈺要跟著李明瑾北上的人越來越多,連羅仁壽都親自跑到三皇子府見羅舒鈺。外頭都在傳他們去北邊“郊游”,近日來,三皇子府的下人到處買這個買那個,雜七雜八的, 他也拉著一車不知道對羅舒鈺有沒有用的東西過來。 羅舒鈺看了看單子,不是金銀珠寶,是很實際的東西, 倒是還算有些用處,便照單收下, 連羅老太太都他們送來一件厚厚的袍子和一雙給李明瑾厚底鹿皮靴。 收了人家的禮, 羅舒鈺對羅仁壽的態度稍稍好了些。 羅仁壽有點受寵若驚,居然能得到羅舒鈺的微笑,其實他就是見風使舵, 若非近日來人人都看出天盛帝對三皇子的態度, 他也不會這么積極的往三皇子府跑。 他還做了件投桃報李之事,告訴了羅舒鈺關于沈明云的動向,開春后,沈明云也會跟著四皇子南下。 沈明云要跟四皇子南下? 羅舒鈺還真沒想到沈明云這才剛剛流產,身體可能都還沒有恢復, 就想著換個地方重新積攢他商城積分,想來他對四皇子的喜愛似乎也沒有想象中的強烈,若是這兩人之間再出現點什么問題,估計就開始離心了吧,畢竟四皇子第一個孩子沒保住,四皇子肯定產生點心理疙瘩。 就是不知道沈明云去了南邊之后又會在系統的引導下做出什么,若是跟以前在北邊一樣獲得民望,又或者做出政績,豈不是給了他們機會? 待羅仁壽離開后,羅舒鈺直接將此事告知了李明瑾。 南下一事并不簡單,李明瑾琢磨一會兒便將自己的分析告訴羅舒鈺:“四弟身邊也有咱們的人,還有,南下之行并不容易,強龍不壓地頭蛇,他去辦案的地方是林貴妃的母家,林家在當地霸道橫行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當地官商勾結,四弟在路上估計還會遇刺,能不能順利到侗安郡還是一個問題?!?/br> 鑒于羅舒鈺在書中只提到北上一事,對南邊因饑荒而鬧大的起義并不甚了解,當年應該是被侗安的林家壓了下去,并未捅到天盛帝面前,若是因他的重生導致四皇子前往侗安郡,那說明他重生回來還有巨大的意義。 “若是四皇子獨自前往可能會有些困難,可是他帶上了沈明云,你也知道他這人有點邪門,有他在估計能化解不少危險?!绷_舒鈺最怕他們因為各種險象環生事件發現新的寶藏,系統總能定期給沈明云的提供有用的信息,助他和四皇子越走越高。 “放心,我們的人會定時匯報情況?!逼鋵?,李明瑾有時候也覺得奇怪,他媳婦兒對如今已成勢的太子和大皇子關注的還更少,反而是沒有多少勢力的四弟成為他緊張的對象,這個沈明云真的有那么厲害嗎? 羅舒鈺也知道過度關心也沒有用,他即將北上,四皇子和沈明云也在不久后南下,兩方各自發展,就看最后誰更能抓住機遇了。 四皇子若是此行成了,打壓了大皇子一派,替天盛帝出了口氣,得到天盛帝的信任,若是失敗了,那對他和李明瑾絕對是天大的好處。 不知不覺中,時間漸漸與出發的日子重合。 臨出發的前一天夜里,羅舒鈺和李明瑾正要睡下,一位自稱是賢妃的人前來求見羅舒鈺和李明瑾。 他們得到一封信,還有一個屬于鎮北將軍的令牌。 來人是賢妃身邊的太監,羅舒鈺見過他,李明瑾問他:“賢妃這是何意?” 他與魏將軍到現在都還沒有正式見過面,賢妃現在送來這個,那他代表的肯定是魏將軍的意思,一時間,李明瑾不明白從不不站隊的魏家為何會在他走之前送他這個令牌。 太監說:“回三殿下,賢妃說了,北上路途艱險,他與三皇子妃一見如故,此令牌可保他一命?!?/br> 北邊是魏將軍的天下,那邊鎮守的將領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李明瑾現在前往,頂替了他的位置,在他們眼里,李明瑾還毛都沒長齊,那邊的將領自然不服從他的命令和安排。 魏賢妃送來此令牌,是真的宛如雪中送炭。 羅舒鈺與李明瑾相視一眼,對太監說道:“你回去告訴賢妃,舒鈺謝過他的大禮,也明白他的意思?!?/br> 太監帶著羅舒鈺的回復走了。 羅舒鈺和李明瑾將令牌收好,不過他還是有點擔心:“這魏將軍為何會愿意把令牌給咱們?” 有些朝堂上的事羅舒鈺知道的不多,也是想到一點問一點。 李明瑾告訴他:“你可知樹大招風?魏將軍雖世代都替李氏打江山,可是父皇若是再給他升官就只能是鎮北王,如今北邊的百姓只知鎮北將軍卻不知父皇。他以往不站隊,賢妃也不生孩子,就是在給他們魏家找后路,魏將軍現已是花甲之年,他的幾個兒子都頗有才學,在軍中也立下過功績。他們就是太突出了,遭父皇的忌憚,而且魏家屬于武臣與太子一派的文臣是對立的,魏家與林貴妃家早些年也有嫌隙?!?/br> 羅舒鈺嘆喟:“原來里邊兒還有這么多事啊?!?/br> 他記得在書中有提過,四皇子剛到北邊時,魏將軍一派的將領對他態度相當惡劣,后來他和沈明云選擇對魏家報復,魏將軍落的是辭官歸家下場,他那兩個在軍中的兒子,多次與四皇子意見不合,一個沒了性命,還一個則斷一臂,至于賢妃,后期也與沈明云碰過面,還產生了一點些小沖突,他的結局也不怎么好,天盛帝駕崩的那天,他隨了天盛帝而去。 上輩子的魏家人,一個都也沒落得好下場,挺令人唏噓的。 羅舒鈺如今得到賢妃給他的令牌,是真的出乎他的意料,上輩子,沈明云和四皇子似乎都沒有這個待遇,不過也可能是因為賢妃沒看上他們,導致了他們魏家滿門忠烈下場慘淡,換個角度想,帝王的猜忌確實是件令人心寒之事,可帝王卻會有更迭,不站隊、不合群也終將被排除在外。 總算可以出發了。 天盛帝特意找欽天監測算的出發日子,李明瑾問他要的東西越多,他像上癮一樣,越擔心他們前往北邊的路上吃不飽穿不暖,在李明瑾要求的人和物上又多加了五成,能給的盡量都給了。 路途遙遠,天盛帝在他們出發當日,親自帶人到城門口送他們離開。 羅仁壽也跟著出來送行,他還想跟羅舒鈺上演父慈子孝的畫面,但羅舒鈺并沒有給他機會,全程都站在李明瑾身邊。 出發的吉時已到,羅舒鈺上了馬車,李明瑾翻身上馬,在天盛帝等一眾臣子的目前中離開京城。 羅舒鈺推開車窗往外看,兩輩子頭一回離開京城,第一次真正遠離書中的主角沈明云,居然有種說不出的輕松。 不過,他還會再回來的,回來拿屬于他和李明瑾的那份安心。 一路北上。 離開京城后,越往北,路上的氣溫越低,羅舒鈺坐在鋪滿厚墊子的馬車里都能感覺到溫度越來越低。 這些天雖沒下雪,但放眼望去,山上都是積雪。 頭三天,羅舒鈺還會探出頭張望,后邊便覺著無聊。 景確實是美景,就是看多了也就不再覺著無比奇特了,他們現在畢竟是在趕路,而不是開賞雪宴。 羅舒鈺覺得著悶,李明瑾自然也覺著又累又無趣,但兩人都沒有表現出來。 現在已經是他們出發的第七日了。 此時,探路的士兵回來稟報,前方一里處有個平緩之地可以落腳扎營。 李明瑾這回帶人北上,大多都是沒有北上經驗的將領,有經驗的將領不多,原本只帶五千人馬,后來李明瑾跟天盛帝要人后,又多給他撥了多了兩千士兵。 抵達歇息處后,士兵們開始生火做飯,羅舒鈺身邊伺候的人也跟著他們一起,七日來的磨合,也讓他們磨合一套合作方式,一個個都是十分積極,暫時還沒有人敢鬧事,主子們都能吃苦,沒理由下人們先開始抱怨。 他們每日都在趕路,吃得自然不如府上的好,休息也差些,大多數剛出京城的人都清減不少,這七天個個都腰酸背痛。 羅舒鈺同樣全身都發酸,偶爾悶了也會下車走走,有時候會跟李明瑾共坐一匹馬,感受一下這沿途的景致。 下了馬車,羅舒鈺彎腰捶了捶自己的雙腿,問一旁和士兵一起扎帳篷的李明瑾:“殿下,咱們還要走多久才到?” 暗三接過李明瑾的活,李明瑾這才回答羅舒鈺:“慢的話約摸一個半月,快的話可能差不多要一個月?!?/br> 羅舒鈺感慨,一陣寒風襲來,他裹緊裘衣:“比我想象中還要寒冷,這北邊的百姓都怎么過冬啊?!?/br> 林海明不知道什么時候走了過來:“北邊的百姓家里都會盤炕,下邊燒著火,半點兒都不冷,可比咱們用炭盆暖和多了?!?/br> 羅舒鈺:“原來如此,是我孤陋寡聞了?!?/br> 林海明實話實說:“三皇子妃謙虛了,您懂的知識比我都多,我父親成天罵我連詩都作不好?!?/br> 羅舒鈺笑道:“作詩不過是雅樂,那都是和平盛世附庸風雅之物,術業有專攻,何必自我為難?!?/br> 林海明:“您這話我得記下告訴我父親才是,我活這么多年都沒明白的道理,今日被一點就通?!?/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