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頁
書迷正在閱讀:這屆宿主超兇的(快穿)、快穿女配逆襲:男神,寵上癮、每天都在勸反派改邪歸正[快穿]、渣受改造游戲[快穿]、直播綜藝之旅[快穿]、十惡不赦感化系統[快穿]、快穿美人白月光、萬人迷又在摸魚[快穿]、(快穿)少年你圖樣圖森破、穿越,攻略,撿節cao
王大夫太客氣了,你治好了家母的頑疾,我才真是感激不盡。 兩人在門口寒暄了好一會兒,于御史才將沈凌讓進那間小小的廳室。廳室里擺著書架書桌,看來平日若無客人,這里就是于御史的書房。 沈凌等小丫鬟上過茶,方才將謝禮拿出來,是一只不大的瓷瓶。 這里面是二十粒新制的養生丸,于大人先讓老夫人吃著,過幾天我再著人給府上送來幾瓶。 于御史雖然清貧但并不孤陋寡聞,養生丸的大名他也是聽過的。知道這時正是千金難求的時候,沈凌肯在這個時候送給他一瓶養生丸,可見感激之情。 他忙擺擺手,這怎么敢當 沈凌道:大人不用客氣。這養生丸所需的藥材并不珍貴,就是炮制手法有些繁瑣而已。再說大人幫了我那么大忙,我送些東西也是應該的。若是大人不收,以后我怎么好意思常來 這最后一句話說到了于御史心里,他對沈凌的醫術人品都非常欣賞,很想交她這個朋友,所以猶豫了一下,最后還是收下了藥丸。 沈凌就道:這藥丸別的不敢說,調理脾胃卻有一套。不只老夫人可以吃,小孩子若是有些積食或是胃口不開,也可以吃上幾粒,有利無害。 沈凌將養生丸送到,又說了用法以后,便跟于御史告辭。 于御史卻不肯放人,他今日休沐在家,妻兒和老母都去城郊上香去了。正覺得獨自一人吃飯有些孤寂,便竭力挽留沈凌吃了午飯再走。 沈凌推辭不過,便留在于御史家吃飯。 于家的飯菜極其簡單,只有三道菜,涼拌王瓜,紅燒茄子,rou絲炒豆角。全都是用應季的蔬菜做的,味道還好,看來于家的廚子廚藝還不錯。 飯后,沈凌又與于御史閑聊了一會兒,方回到藥鋪。 藥鋪的登記薄上早已密密麻麻寫滿了一頁紙。沈凌粗粗掃了一眼,找她看病的權貴世家有好幾個,有大長公主府,也有皇后的娘家永順侯府。沈凌按著順序,先去了大長公主府。 大長公主是先帝最小的一個meimei,不過其母出身并不高,加上大長公主未出嫁時在宮里也并不得寵,所以駙馬爺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勛貴子弟。 論起來,大長公主府還比不得皇后的娘家永順侯府在京城的地位。 不過沈凌眼光放得長遠,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事她見的太多,保不齊有一天大長公主府能一飛沖天呢! 沈凌到得大長公主府的時候,大長公主剛剛在兒子兒媳勸說下用了點飯,就又去了清梧院。清梧院里住的是大長公主的嫡長孫清哥,清哥幾天前睡覺的時候貪涼開了窗戶,第二天起來時便發起了燒。 初時,府里請來了王太醫為清哥問診,兩劑藥下去,燒便退下去了。哪知過不到一天,清哥就又燒了起來,如此反反復復好幾天,病情始終不見好轉。 大長公主擔憂孫子,聽說沈凌醫術不錯,便動了讓沈凌給孫子看病的念頭。 如今聽說那位王大夫來了,大長公主馬上就派人將沈凌接到了清梧院這里。 清梧院既帶了一個梧字,院子里自然種了不少梧桐。當時正好是炎炎夏日,院中幾棵大梧桐樹枝繁葉茂,將日頭遮去了一大半,因此這院中清涼的很。 沈凌在花廳時,就已從管家那里得知患病的是大長公主膝下只有九歲的嫡長孫清哥,如今再見到這院中的幾棵梧桐,她便微微皺起了眉頭,不著痕跡的打量了一下院子的風水。 小丫鬟打起上房的簾子時,沈凌已經隱去了臉上的表情,平靜的跟著小丫鬟去了最東首的臥室。 大長公主連帶她的兒子兒媳聽得動靜,忙轉過頭來,就見一個穿著深青色衣裳的人朝他們施了一禮。 大長公主抬了抬手,王大夫不用多禮,還是先來看看我這孫兒吧! 沈凌上得前來,就見雕漆床上的男童乖巧的躺在那里,她試著伸手摸了摸男童的額頭,guntang的很。再一把脈,明顯是受了風寒,而且寒氣已經進入到了體內。 沈凌收起脈枕,聽管家說這個名叫清哥的男童已經燒了好幾天,當務之急還是先退燒吧! 沈凌從床前轉過來,府上可有廢棄不用的水井 大長公主微微一愣,她不知道沈凌好端端的提廢井做什么,但還是按捺下焦慮的心情,吩咐丫鬟去問。 須臾,丫鬟回來了。 張瑞家的說府里的東花園里曾有一口廢井,好多年不曾清理過了。 沈凌很快道:那就命人去廢井的井底,挖一些井泥回來,我有妙用。 大長公主秉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則,吩咐丫鬟交代下去,趕緊派人去挖井泥。 有大長公主發話,井泥很快就弄來了。 沈凌著人弄來木盆,將井泥倒進去加清水和成泥狀,然后將清哥脫去衣服,全身抹上這種成稀泥狀的井泥。 半個時辰以后,沈凌命人準備好溫水,洗去清哥身上的井泥。 清哥沐浴畢,沈凌再給他把脈的時候,燒就退了下去。 大長公主不由松了口氣,看來將沈凌請來是對的。清哥的父母在旁也松了口氣,接著看沈凌如何治病。 沈凌把了脈以后,寫了個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