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書迷正在閱讀:這屆宿主超兇的(快穿)、快穿女配逆襲:男神,寵上癮、每天都在勸反派改邪歸正[快穿]、渣受改造游戲[快穿]、直播綜藝之旅[快穿]、十惡不赦感化系統[快穿]、快穿美人白月光、萬人迷又在摸魚[快穿]、(快穿)少年你圖樣圖森破、穿越,攻略,撿節cao
自己何不利用這個特長,開一家做衣裳的店鋪呢! 沈凌有了這個念頭后,就對著布料比劃起來。她雖然沒有學過服裝設計,但是做了這么多年衣裳,比那些專門做衣裳的裁縫也不差了。就是不知道現在的流行趨勢是什么,畢竟陸萍一直生活在鄉下,而鄉下女人們在衣著上又不是太講究,不能給沈凌什么參考。 沈凌只得依照陸萍原來的衣服,簡單裁剪了一下,然后準備縫制的時候,在細節之處做一些小的改動,讓衣裳更為貼身一些。 三天以后,衣裳就做好了。正值沈凌娘家那邊過廟會,沈凌征求了一下衛太太的意見,就坐著驢車回了娘家。 作者有話要說: 當年文學史學到魯迅的時候,教我們的老師說了很多魯迅發妻朱安的事,當時就特別同情她。 第71章 沈凌的娘家是江浙一帶典型的一個小鎮, 廟會那天, 鎮上的仙女廟前就像是集場一樣,處處都是貨攤,吃、穿、用、耍應有盡有。 陪同沈凌趕廟會的是她的嫂子還有幾個堂姐妹, 幾人簇擁著沈凌立在一個雜耍攤前,看場中的人耍猴。沈凌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民間表演,不由看的津津有味。 接下來,她們一行人又看了半個多時辰的戲, 沈凌聽不懂戲文唱的是什么,她的注意力在那些周邊擺著的攤位上,那里有各種各樣的民間小吃。 在沈凌吃了兩塊糕和一串糖葫蘆后, 一行人又去了廟會的貨攤前。沈凌的嫂子想買一件窯貨,就在一處貨攤前停了下來。 嫂子徐氏蹲在攤前選砂鍋,沈凌和幾個堂姐妹在邊上等她。幾人正說些閑話,就聽后面有人說道, 你這件衣裳上繡的花紋真好看, 是在哪做的啊 沈凌身上穿的是其中一塊杏黃色春綢做的夾襖夾裙。夾襖的腰身處稍微收了一下,下擺袖口處則用金色緞條滾邊。裙子上則繡著一種淡綠色的小花, 疏疏淡淡的點綴在上面,看上去清新雅致。 她穿這身衣裳純是出于愛美的天性,如今聽到有人贊嘆, 便轉過頭,看見是一位年輕的少奶奶,頭上戴著金簪, 穿著海棠紅的對襟衣裳,身后還跟著幾個下人。 沈凌客氣的答道:當不起你的夸獎,這衣裳是我自己做的。 那位少奶奶不禁好奇的打量了她一眼,然后試探的問道:你這衣裳上繡的小花,可不可以描個花樣給我我可以付你銀元的。 沈凌就笑了笑:對不住,這花樣我以后還要留著做衣裳,不能給你。不過你若實在喜歡,我倒是可以幫忙縫制一套這樣的衣裳。 那位少奶奶要來花樣本就是為做一身這樣的衣裳,如今聽到沈凌可以幫忙縫制,當即喜出望外,那就這樣說好了,我也有塊杏黃色的緞子,比著這個做一套襖裙,至于報酬,就比著城里的裁縫來,你看如何 沈凌自然沒有什么問題,兩人交換了雙方的地址,約定了時間,那位少奶奶就帶著下人們走了。 沈凌接了這單生意后,再沒了逛廟會的興致,在娘家只待了兩天就匆匆返回了衛家。 第三天,許少奶奶依約讓人送來布料并她的尺寸,沈凌告訴來人讓她五天以后再來。這一番來往,自然被衛太太問起,沈凌就實話實說,告訴了衛太太實情。 衛家在當地只算得上小有薄產的人家,一年的出息全靠祖傳的幾十畝地。又要供衛臨在學堂念書,是以衛太太有時也帶著吳嫂替人家做一些針線活。 如今聽見沈凌替許家的女眷做衣裳,衛太太記得那許家是當地有名的大戶人家,就放下了心,叮囑了沈凌幾句,回房去了。 沈凌花了三天的時間將那套杏黃色的夾襖夾裙做好,剩下的那兩天時間則另外用一塊淡綠色的料子做了一件對襟長褂,上面繡的卻是白色的蒲公英。 許少奶奶派人帶著銀元過來拿衣裳時,沈凌告訴那人,那件對襟長褂是她額外贈給許少奶奶的,希望她能替自己多介紹幾個客戶。 那人拿著衣裳走后,沈凌將錢袋的銀元倒出來一數,一共有十塊。雖然這點銀錢在她看來,根本不算什么,但是畢竟是自己依靠雙手得來的,也就十分高興。將銀元仍舊放進錢袋,收到箱子里。 過后幾天,許家少奶奶那邊并未派人上門,沈凌索性將自己穿過見過的衣裳撿那些樣子雅致的通通畫到紙上,然后再加以修改。 衛臨的大姐給的布料里除了那塊杏黃色的春綢,還有一塊藕色的緞子和一塊輕灰色的春縐。 沈凌打算用那塊藕色的緞子做一件對襟褂子,上面可以用銀線繡幾叢蘭葉,至于花瓣花蕊則可以縫上細碎的米珠拼成相應的圖案代替。 而那就輕灰色的春縐,沈凌則用它做了一條百褶裙,顏色正好配藕色的對襟褂子,至于在款式方面,沈凌也借鑒了現代的樣式,進行了一番修改,比舊式的百褶裙要稍微合身一些。 這兩件衣裳做好以后,沈凌就借口有事和衛太太說了一聲,穿著這兩件衣裳由吳嫂陪著去了城里找陸萍的一個表姐。 陸萍這個表姐嫁給了城里的一個商戶,是陸萍的親戚里唯一一個有錢人。沈凌覺得與其等許少奶奶給她介紹生意,還不如自己主動去找幾個潛在的客戶。 陸萍的表姐馮梅,就是她的第一個潛在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