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書迷正在閱讀:這屆宿主超兇的(快穿)、快穿女配逆襲:男神,寵上癮、每天都在勸反派改邪歸正[快穿]、渣受改造游戲[快穿]、直播綜藝之旅[快穿]、十惡不赦感化系統[快穿]、快穿美人白月光、萬人迷又在摸魚[快穿]、(快穿)少年你圖樣圖森破、穿越,攻略,撿節cao
原來白朗中舉以后應酬漸多,幾天前從一個同年口中得知,京城的明遠書院正在招生。他有意想要去那里讀書,將來考會試的時候也會方便許多。 沈凌自然是非常支持的。所以當白朗告訴她,白老太太肯定不會同意他們到那么遠的地方,所以將來銀錢方面會有些拮據后,沈凌痛快的表示,她手里還有不少私房銀子,支撐個幾年完全不是問題。 事情果如白朗所料,白老太太不同意他們到京城求學,放話出來他們想去也可以但她一分錢都不會出。她本以為這么說了以后,小兩口會知難而退,哪知過不多久,下面的人就回報小兩口已經打包好了行李,雇好了車馬,即刻就要出發了。 白朗帶著沈凌來辭行的時候,白老太太氣得連摔了三個茶杯。但是這一次大老爺堅定的站在了兒子這邊,所以白老太太又哭又鬧,最終還是無濟于事。 路上,白朗從懷里取出一沓銀票,那是大老爺出發前交給他的。沈凌接過一數,一共有一千八百兩銀子,足夠在京城買個不錯的宅子了。 加上沈凌自己還有五千兩銀子的私房,她覺得在白朗考中進士以前,應該足夠日常開支了。 只是沈凌到了京城以后才發現,她還是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 白朗所進的明遠書院與茂林書院完全不同,不僅每年需要交一筆不菲的束修,日常應酬聚會也得花錢。 大老爺所給的那一千八百兩先是在書院附近買了處宅子便花去了一千兩,剩下的八百兩用來交束修置辦各種生活用品,加上日常開支,不到半年便沒有多少了。 沈凌手里便只剩下了壓箱底的五千兩銀子。至于老太太給她的田產和鋪子,因為路途遙遠,沈凌來京之前,已經吩咐管事和掌柜的將每年的出息存到錢莊,等她回來再算。 而她空間內雖然還有前面那幾世攢下來的財富,但沈凌卻暫時不想動。她覺得目前的花銷之所以這么多,一個是京城的物價太貴,另一個則是自己現在沒有產業,只出不進。 沈凌思量了一番,決定在附近買個莊子,這樣每年也有個進益,同時有這個做遮掩自己到時也好從空間里拿一些東西出來。不說其他,就說空間里自產的碧粳米和蔬菜瓜果就能省下好大一筆銀子出來。 白朗晚間歸來,沈凌便與他商量此事。白朗在晉城時因為白老太太把持家業,所以他對這些俗務一概不了解,聽得沈凌說置辦莊子的種種好處,便點頭道,那就聽你的,先買一個莊子看看。 沈凌接下來就開始打聽起來,過了幾日,便找到一處位置不錯的田莊。莊子的主人是一個六品京官的太太,如今老爺告老還鄉,她便將名下的產業盡數出售。 除了幾處田莊外,她還有一家雜貨鋪。 沈凌打聽到那家雜貨鋪除了日常百貨外還出售一些活魚活蝦等水產品,便動了心思。 最后沈凌花了兩千兩銀子買下了這位太太名下的一處田莊和那家雜貨鋪。 有了這兩處產業,沈凌時不時的又找機會從空間里拿出一些糧食蔬菜和水產品,頓覺家里的開銷少了許多。 半年多下來,家里甚至還多了一些進益。沈凌看白朗的意思是要在書院讀個兩年書才會去考會試的,即便將來中了進士,也有可能會留在京里。 所以她手頭有了余錢后,便準備再多置辦些田地。 秋天的時候,莊里的管事呈上的賬本有些小問題,沈凌便與白朗說了一聲,借著這個機會帶著如眉去了鄉下,準備在那里住上幾天,打聽一下附近的田產有沒有要出售的。 沈凌買下的這處田莊共有一百多畝地,從書院這邊往東走上幾十里,便會望見她名下的這片田地。在田地的盡頭之處,則是一片寬廣的山林。山林往南十幾里處有一座兩進的青磚大瓦房,便是沈凌這次要去住的那個莊子。 沈凌花了半天時間與管事對了下賬本,弄清了其中的問題后便問管事附近可有什么田產要出售。管事想了想,回說附近并沒有什么田產要出售,倒是莊子北邊有一片林地至今無主。 沈凌并沒有購置林地的打算,對管事所說的林地自然不感興趣,便打發他下去了。既然附近沒有田產要出售,沈凌便只在莊子里住了兩天,吃了一些山里的野味,就打道回府。 回去的路上,沈凌本來靠在車廂里閉目養神,忽然聽到遠處有幾個人的吵嚷聲,她也沒放在心上。直到馬車停了下來,如眉詢問怎么回事,車夫說前面有一個小子跪在車前,任他家的大人怎么打罵都不起,沈凌才覺出不對,扶著如眉下了車。 那小子有七八歲大,生得細皮嫩rou,穿著一身普通的粗布衣裳,看見沈凌從車上下來,那雙黑亮的大眼睛忍不住升起一絲期冀之色,請夫人救我。 那小子身后圍著三四個大人,都是三四十歲的粗漢,哪一個看上去都不像是能生出這等兒子的人,心里便有了數。她看向眼前求救的男童,溫聲道:看你的樣子不像是貧寒之家的孩童,可是被人拐賣至此 那幾個粗漢想要張口,卻先后感覺到心口處一痛,便說不出話來。 那男童在沈凌的下方,將沈凌的動作看得清清楚楚,眼中不由閃過一絲神采,夫人猜的沒錯,我原本是京城人氏,昨天晚上外出時被人套了麻袋。等醒來,就被這幾人塞到了一輛馬車上,聽他們的意思想要將我賣到南邊,便趁他們吃飯的時候從馬車上偷跑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