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的誕生[美娛]_分節閱讀_516
書迷正在閱讀:非正常召喚[全息]、[綜英美]今天可以退休了嗎、亡國美人(NP SM)、非妳莫屬、快穿之打臉計劃、快穿之炮灰反攻戰、一不小心就成了白月光、女配逆襲系統[快穿]、男神他帥裂蒼穹[快穿]、誰寵我就跟誰天下第一好(快穿)
這也給其他好萊塢電影做了一次完美的示范,無數制片廠和發行商都意識到,借助互聯網進行宣傳似乎投資更小,而受益更高,他們都逐漸將目光投向了Facebook和Youtube,未來將有包括《斷背山》在內的許多電影,將自己宣傳的第一站放在社交網站和視頻網站上。 …… 《米爾克》的北美首映禮是在卡斯特羅劇院舉行的。 沒錯,就是電影里的經常閃過鏡頭的那個卡斯特羅劇院,就在舊金山的卡斯特羅大街上,建成快要有一百年,西班牙殖民風格建筑,承載了舊金山電影史上過去的輝煌,是如今全美LGBT群體心中的圣地。 哈維·米爾克是屬于卡斯特羅大街的,是屬于舊金山的,所以《米爾克》當然也是屬于卡斯特羅劇院的,這座城市的人不會允許電影首映禮舉辦在其他地方。 早在電影首映前一周,本地居民就將巨幅的電影海報掛在了卡斯特羅劇院的外墻上,任何一個走進這條街的人,第一眼就能看見它,一到夜晚,威廉的臉就和劇院的霓虹燈牌一起閃爍,十足的七十年代氛圍。 劇院的一千四百個座位完全不夠用,首映當晚,大概至少有一萬四千人在這條大街上,為《米爾克》的首映制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火熱氣氛,這場首映禮,不僅僅是卡斯特羅大街的狂歡,也是舊金山的狂歡。 喬納森·貝茨被邀請去了《米爾克》在舊金山的全球首映禮,還在放映結束后的主創與媒體影迷見面會上,和人們分享了他一直以來的心路歷程,包括他是什么時候意識到自己是同性戀并勇敢出柜的,被反同人士襲擊重傷后經歷了什么,以及未來的打算,他會繼續努力驕傲的做自己。 對《米爾克》這部電影的誕生產生過重要影響的喬納森·貝茨在首映禮當晚好像一個英雄,無數人為他鼓掌歡呼,儼然把他當做了新一代的群體名人和同志偶像。 但只有喬納森·貝茨自己知道,離開了卡斯特羅大街,離開了舊金山,他身上的“英雄”光環不僅會蕩然無存,那些知道他性取向的普通人,大多也會對他敬而遠之,甚至充滿敵意。而他,其實在受到襲擊之后一直有PTSD的癥狀,至今仍然需要定期去看心理醫生。 喬納森·貝茨也將這些想法告訴給了男友,男友安慰他說:“社會在進步,會越變越好的?!?/br> 仔細想想,這句話也沒錯,就拿好萊塢電影來說,同性戀角色從隱形人、兇手、變態到喜劇角色、普通配角,再到如今甚至能以正面形象成為一部電影的主角,世界對待同性戀群體的看法的確是越來越寬容平等。 過去一年多里,喬納森·貝茨和男友一起經歷了很多,感情也愈發深厚,他們原本準備等周年紀念日去馬賽諸塞州登記結婚的,現在他們決定等到紐約州立法通過同性戀婚姻后,再在本州登記。他們相信自己終究能等到這一天的。 喬納森·貝茨參加了電影首映,男友卻還沒看過《米爾克》,回到紐約后,喬納森決定陪男友再去一次電影院。 他們開車從下城區出發,經過布魯克林大橋進入布魯克林區,那里有一家他們常去的電影院,也是現在紐約放映《米爾克》場次最多的電影院。 距離電影院還有一個路口的時候,他們已經看到了遠比平時多的人流,貼著《米爾克》海報、亮著“24小時放映”燈牌的電影院大廳里更是大排長龍,隊伍延伸到了外面的馬路上,甚至連轉彎的街角處也在排隊。 喬納森·貝茨沒有說話,男友也沒有說話,他們只是沉默著將車開往了另一家放映《米爾克》的連鎖電影院,然后是又一家……每家電影院前都排著整齊又擁擠的長龍,后來天空中下起了蒙蒙細雨,也沒有人轉身離開,而是撐起了一把又一把雨傘,繼續排著隊。 還有幾個記者在拍照,一家電視臺在采訪排隊的觀眾,是FOX新聞臺的記者。 “FOX的新聞主播肯定會在明天的晨間新聞里說,是《米爾克》把美國的所有同性戀都吸引進了電影院才能制造出這樣的情景?!眴碳{森·貝茨忍不住開嘲諷說。FOX新聞曾針對他的遇襲事件做過一系列專題報道,但卻是站在同情兇手的角度上,還引用了大量的《圣經》原話,這無法不讓人覺得這家電視臺存在著偏見。 “但是我們都知道那不是真的?!蹦杏颜f,他的聲音里帶著堅定的希望:“《米爾克》會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的,我從未見過哪部獨立電影有這樣的排隊盛況——那些B級片除外——這肯定會改變很多事情?!?/br> 喬納森·貝茨看向窗外,雨還在下,電影院大廳內也依舊人潮擁擠,不停有人走進去,也不停有人續在隊伍最后,整個隊伍的長度始終維持在一個恒定的水平。 “是的,這肯定會改變很多事情?!眴碳{森·貝茨緊握住男友的手說:“或許這會促成一些巨大的轉變,說不定,我們正在見證歷史?!?/br> 第245章《米爾克》上映群像 羅杰·埃伯特像回家一樣走進他熟悉的放映室,在有微光的漆黑環境里,準確無誤的找到了他的座椅——就在最后一排、緊挨屋門的過道旁邊,那張椅子經過常年使用,已經有點傾斜,連海綿塌陷的形狀都非常契合他的身體,既柔軟又舒服。埃伯特喜歡坐在上面,度過幾個小時愜意的觀影時光,他還經常把腳伸到前面椅子的扶手上,這能讓他經常酸痛的肩膀和后背舒服很多。 “要來點兒嗎?”緊挨著他坐的,主持著一檔電影評論節目的老友邁克·菲利普斯遞過來一塊涼了的三明治。 “不,謝謝,我在家吃過了?!绷_杰·埃伯特推了推老友的手以示拒絕。 “好吧?!边~克·菲利普斯將三明治收回,放在了餐盒里。他的座椅旁邊還散放著飲料、眼鏡、毛毯、筆記本電腦等物品,事實上不只是他,放映室里的其他人也差不多,他們將自己的大衣雜物堆的哪兒都是,活像是來野營的。 這間放映室位于芝加哥雷克街,歷史悠久,面積狹小,只能擺放五十個座位,還往往坐不滿,因為二十多年來,這里的固定來客只有十幾個人——羅杰·埃伯特和他的朋友們,都是本地有名的影評家——但也不至于冷清,因為對有些影評家來說,他們已經是把第二個家安在了這里。 雖然這些影評家們偶爾也會去外面的電影院,去體驗一下更大的銀幕和更新的技術,但他們還是習慣于駐扎在這里,這間小小的放映室在好萊塢也非常有名——不夸張的說,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的得主們經常在此誕生——電影公司們總是會殷勤的第一時間將最新的電影拷貝送來,這是受人尊敬的影評家們理所應得的福利。 羅杰·埃伯特看了眼銀幕,正在播放的這部電影已經到了尾聲,是妮可·基德曼與西恩·潘主演的《翻譯風波》,上映沒多久,聽說首映票房很不錯。 片尾字幕一出現,放映室就熱鬧起來,影評家們紛紛抱怨:“剪輯太差了?!?/br> “有點像《本能》,還是低分版的?!?/br> “我差點睡著?!?/br> “畫面精美,內涵空洞?!?/br> 有人問:“接下來我們看什么?” “看《米爾克》?!绷_杰·埃伯特說:“電影拷貝已經送來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