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的誕生[美娛]_分節閱讀_490
書迷正在閱讀:非正常召喚[全息]、[綜英美]今天可以退休了嗎、亡國美人(NP SM)、非妳莫屬、快穿之打臉計劃、快穿之炮灰反攻戰、一不小心就成了白月光、女配逆襲系統[快穿]、男神他帥裂蒼穹[快穿]、誰寵我就跟誰天下第一好(快穿)
“我為你感到驕傲,喬?!边_斯汀·布萊克欣慰又贊賞的看著自己的朋友:“無論你以后想做什么,演講、出書、做節目,哪怕是像米爾克一樣參加競選——開個玩笑,我當然知道你對政治不感興趣——我和其他人都會站在你身邊支持你?!?/br> 米爾克? 米爾克! 又一道突如其來的靈感擊中了威廉。 第237章《米爾克》 哈利·海伊和洛克·哈德森都沒有成為威廉的最終選擇。 不僅僅是因為威廉發現了哈維·米爾克這個更好的選項,還因為比起米爾克來,另外兩人身上都有著太多的爭議。 哈利·海伊自不必說,就像亞蒙·高夫曼向威廉建議的那樣,要拍哈利·海伊,電影里就必然會涉及到大量的意識形態問題,而這些問題一向是最難處理的。正如人人都知道麥卡錫主義是一場悲劇和鬧劇,但為什么水門事件過去沒幾年好萊塢就拍了部《總統班底》出來諷刺白宮的政治黑暗,卻沒有一部真實描寫麥卡錫時代的電影?因為制片廠們知道這樣的電影不僅討好不了觀眾,還會得罪政府。 至于為什么不選洛克·哈德森,有一個原因是這會有點像是一部同性戀版本的《飛行家》——是的,就是馬丁·斯科塞斯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主演的那部《飛行家》。 洛克·哈德森是黃金時代最知名的電影明星之一,如果要展現他的人生,也勢必要重現詹姆斯·迪恩、馬龍·白蘭度、伊麗莎白·泰勒、加里·格蘭特等一眾巨星,和那個年代好萊塢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種種場景,這簡直是要把《飛行家》已經拍過的一些鏡頭重新拍一遍了。 而且,雖然《飛行家》里沒有洛克·哈德森,霍華德·休斯和哈德森生活的年代卻是有一部分重疊,兩部電影如果有太多相似,后上映的那部總是要多吃點虧的。威廉也不準備花大量的預算去拍一部聲勢浩大同性戀電影,在社會環境還不算寬松的當下,這樣只會起到反效果。 另外,“柜子里的好萊塢巨星”、“英俊的代名詞”、“大眾情人”、“票房保證”這幾個詞聽起來是不是特別的耳熟?威廉為自己和洛克·哈德森的重合點感到心驚,也突然失去了扮演對方的興趣,因為他們除了銀幕形象上的相似外,其他地方又是那么的不同,這些不同讓威廉感覺到,他并不能真的對洛克·哈德森每一個時期的心理狀態和選擇都感同身受,他或許很難會扮演好這個人物。 所以相較而言,要拍一部純粹的LGBT電影,最好的選擇就是米爾克了。 哈維·米爾克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公開同性戀身份參加競選,并且競選成功了的政府官員,是七十年代北美同性戀運動先驅人物,在舊金山市政府擔任監督委員會議員期間,他推動了舊金山同性戀就業平等法案的通過,又帶頭對抗禁止同性戀擔任教師等公職的加州六號提案。不夸張的說,在那個年代,米爾克就是美國同志群體心中的燈塔,他的所作所為鼓舞了無數人,但是就在他入職還不滿一年的時候,卻和市長喬治·莫斯康尼一起被同事丹·懷特槍殺。 只是有一點,哈維·米爾克在世時就已經是個英雄般的人物,去世后更是被捧上神壇,如果美國同志群體能像梵蒂岡一樣冊封圣人的話,那他肯定也早就有了封號,拍這樣一位和政治聯系緊密的人物的傳記電影,和拍莎士比亞、約翰·納什或霍華德·休斯都是完全不一樣的,特別是在他曾經的同僚朋友大部分都還活躍著的時候,不能太嚴肅像是部科教片,也不能太戲說偏離了真實。 這就必須得找熟知那個年代那段歷史的人來做編劇了,一位同性戀作家或者編劇,最好是親自經歷過那些事件的,還要找哈維·米爾克競選團隊里的人來做劇本顧問。 猶太經紀人給威廉推薦了一位他的同胞,也就是獲得過奧斯卡最佳編劇提名的拉里·克萊默。 克萊默在一些領域里算是鼎鼎大名,他不僅是電影編劇,還是名小說家、劇作家和LGBT權益活動家,他參與創立的公益團體艾滋病患者聯合起來發揮力量組織和男同性戀健康危機組織,如今的發展規模都稱得上是龐大,而且他親自經歷了八十年代席卷美國的艾滋病危機,在LGBT群體如何進行平權斗爭、如何參與政治競選等事情上都很有經驗。 拉里·克萊默對于自己能接到邀請,為哈維·米爾克創作電影劇本這件事感到非常榮幸,但他也有自己的顧慮:“我清楚石墻運動的每一段故事,因為我親身經歷過,我對艾滋病危機感觸很深,因為它在八十年代奪去過我兩個朋友的生命。但我一直生活在紐約,對西海岸的關注實在不多,七十年代我時常從報紙上看到哈維·米爾克的新聞,不過從沒和他接觸過。說實話,我非常想要接下這份工作,我有預感這會是一份非常偉大的工作,但我出柜幾十年了,我知道哈維·米爾克在同性戀者心中的地位,不亞于馬丁·路德·金對于黑人群體。如果要創作一部關于米爾克的劇本,我需要足夠的時間去準備——” 問題是,沒有足夠的準備時間。拉里·克萊默已經快七十歲了,目前每天只工作三到四小時,按照他的寫作速度,威爾洛特不可能單為劇本就等待幾個月的時間。 威爾洛特還聯系了哈維·米爾克曾經的競選團隊成員,米爾克的競選經理克里夫·瓊斯,現在是一名同性戀平權活動家,助手安妮·克倫伯格,目前任職于舊金山市政府,政治顧問托莉·哈特曼,仍然在為不少民主黨候選人提供政治咨詢服務,還有其他一些目前能聯系到的人,他們聽說了米爾克的事跡可能會被搬上大銀幕后都很興奮,也十分樂意提供自己知道的一切和米爾克有關的事情,甚至愿意無償參與到電影制作中來,但指望他們創作劇本這顯然不太可能。 一籌莫展之時,威廉突然想到了之前在醫院中曾見過的達斯汀·布萊克,喬納森·貝茨推崇至極的朋友,他自編自導的那部《同志穿行美國紀事》在威爾洛特的影視資料庫中居然有收藏。威廉專門找出來看完后,發現達斯汀·布萊克確實如貝茨所說的那樣是個非常有才華的人,他的紀錄片風格獨特,主題明確、敘事流暢,紀實中不乏細膩動人的情感流露,倒像部手持DV的偽紀錄片電影,而且他寫的戲劇聽說在百老匯的上座率也非常高。 于是威廉嘗試著聯系了一下達斯汀·布萊克,而對方在聽說自己有機會能為哈維·米爾克的傳記電影做編劇時,簡直激動的立刻要買票從紐約飛來洛杉磯了! “請一定讓我參與進來!”達斯汀·布萊克的語氣簡直比新娘在婚禮上說我愿意時還要熾熱堅定:“我就是在加州出生長大的,我對那里的一切都很熟悉,而且我十幾歲的時候就知道哈維·米爾克了,其實我的家庭是很傳統的摩門教徒家庭——” “摩門教?哇哦?!蓖陔娫捙缘膩喢伞じ叻蚵滩蛔“l出了一聲驚嘆。 ‘別大驚小怪的?!疅o聲的對經紀人做著手勢。 達斯汀·布萊克倒沒有對猶太經紀人的行為進行指責,說實話,每當他對別人說起自己的家庭背景時,得到的都是差不多相同的反應,所以他解釋起來也是駕輕就熟:“不是一夫多妻制的那種摩門教家庭,這在正統摩門教教義中也是被禁止的,堅持一夫一妻制的是十九世紀就分裂出去的摩門教分支。我想說的是,我成長的背景和其他天主教、福音派、猶太教家庭沒什么不同,都非常的傳統保守,我五六歲的時候就意識到了同性別的男孩比異性的女孩兒更能吸引我,而家庭的信仰又告訴我這是錯誤的,之后的十幾年里我都在掙扎痛苦,直到我偶然看到了一段關于哈維·米爾克的紀錄片,那是我解放自己道路的起點,我不再壓抑、不再為自己的性取向與眾不同而感到痛苦,甚至還在成年后脫離了家庭和教會——在很長的時間里,哈維·米爾克就是我的精神信仰。我敢打賭,你們不可能再找到第二個像我這么了解他的編劇了,起碼又了解米爾克又了解同志生活的,在紐約我肯定是獨一無二的?!?/br> 威廉和亞蒙·高夫曼對視一眼,都有點被打動,猶太經紀人開口說:“其實我們之前聯系過拉里·克萊默——” “所以是要在拉里·克萊默和我之間二選一?”達斯汀·布萊克的聲音沮喪極了。 “拉里也非常愿意擔任電影編劇,但問題是,我們需要在幾個星期內就見到劇本,而拉里一個人無法完成全部的工作?!?/br> “我可以跟他合作!拉里·克萊默其實也是我的偶像,他編劇的《平常的心》獲得過托尼獎,也是我非常喜愛的戲劇,而且他還參與制作了紀錄片《石墻之后》,那是部了不起的作品。所以,我是非常期待能和他一起工作的,雖然我還沒和人合寫過劇本,但這應該不會成為什么問題?!?/br> 有了達斯汀·布萊克的回答,猶太經紀人又聯系了拉里·克萊默,詢問他排不排斥跟人合寫劇本,幸運的是克萊默一點都不介意,所以電影劇本的事就這么敲定了,威爾洛特在最短的時間內和他們分別簽了編劇合約,劇組的籌建也同時開始準備了。 …… 圣誕節前夕,萬眾矚目的哈利·波特電影系列第三部《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在倫敦舉行了全球首映禮后,又在紐約林肯中心舉行了北美首映禮。 因為忙著哈維·米爾克傳記電影的籌備,也因為在《阿茲卡班的囚徒》這一部電影里戲份較少,更像是客串出鏡,威廉沒有飛去倫敦參加全球首映,而是出現在了紐約的首映禮現場。 然后威廉一走上紅毯,就立刻吸引了所有的鎂光燈,媒體們爭先恐后的包圍過來,場面熱鬧壯觀,連帶解放了丹尼爾·雷德克里夫等三位小主演。他們都剛剛進入青春期,記者們前兩年還只能問問學習學業或拍戲體驗,現在就敢追問戀愛問題并有意制造緋聞了,美國娛樂記者的熱情讓三位小明星實在有點招架不了,現在看到有人將媒體的注意力轉開,都忍不住大大的松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