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的誕生[美娛]_分節閱讀_35
書迷正在閱讀:非正常召喚[全息]、[綜英美]今天可以退休了嗎、亡國美人(NP SM)、非妳莫屬、快穿之打臉計劃、快穿之炮灰反攻戰、一不小心就成了白月光、女配逆襲系統[快穿]、男神他帥裂蒼穹[快穿]、誰寵我就跟誰天下第一好(快穿)
上周格雷約凱特去聽搖滾音樂會,結果聽到一半凱特說音樂太吵她耳朵疼,中途告辭離開了。 因為感覺到凱特并不喜歡前衛音樂,昨天格雷又特意按照凱特的喜好,通過朋友買了兩張歌劇《奧賽羅》的門票,邀請對方去看,凱特果然很喜歡歌劇,高高興興的來赴約,但是這次水土不服的變成了格雷,歌劇演出到一半,他就很丟臉的睡著了…… “當我打了個盹兒醒來后,凱特的臉色陰沉的像是快下雨的天空,哪怕我提出用燭光晚餐做補償,她也沒有多云轉晴,反而像是第一次約會那樣,演出一結束就提出告辭了?!备窭拙趩实哪税涯槪骸斑@幾次約會我們之間的關系不僅毫無進展,反倒有倒退,難道神婆是在胡說八道?” 威廉摸下巴:“聽起來你們是不怎么適合,神婆是怎么跟你說的?” 威廉和格雷的友誼是后者主動開始的,剛進劇組的那段時間,格雷經常向威廉旁敲側擊當下年輕人的喜好,有幾次還大膽的問威廉現在那些年輕女士們都喜歡怎樣的約會方式,威廉見他在片場時目光總圍著二十歲的凱特·溫絲萊特打轉,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熟稔之后,威廉忍不住問格雷,他這頭老牛為何對凱特·溫絲萊特這顆嫩草情有獨鐘?(格雷·懷斯生于66年,凱特·溫絲萊特生于75年,兩人相差足有9歲) 然后格雷就給威廉講了一件頗有迷信色彩的事—— 成為演員已經七八年,格雷·懷斯的事業卻一直沒多大起色,不是在迷你劇里客串,就是在電影里扮演默默無聞的角色,就在對未來產生迷茫的時候,格雷經朋友推薦去找了倫敦的一個神婆算命,神婆告訴格雷他很快就將迎來人生的轉機。 格雷起初似信非信,但等他突然獲得《理智與情感》的試鏡機會,并成功獲得約翰·威洛比一角的時候,立刻就對神婆深信不疑了,開機前,格雷又去找神婆算了個命,神婆告訴他會在劇組遇到命中注定的妻子,于是格雷一進劇組就瞄上了年輕美貌且單身的凱特·溫絲萊特。 不過這段戀情的進展完全不像格雷現象中的那么美好,雖然這幾次約會凱特都答應了,但格雷感覺的出來,自己和她之間完全不來電。 “為什么是凱特,而不是其他人?”聽完了格雷的故事后,威廉問。 “因為她最漂亮不是么?”格雷有些奇怪威廉的問題:“你瞧,她演瑪麗安,我演威洛比,劇本里我們就有一段羅曼史,而且她單身……” 威廉聳聳肩,沒有說話。 “威廉,我們來對一下臺詞吧?!被瘖y間的門突然被人推開,穿著戲服的艾瑪·湯普森拿著劇本走進來,卻在看見格雷的時候嚇了一跳:“噢!你,你也在這兒?!?/br> 格雷從座位上站起來,局促的打了個招呼:“嘿,早上好?!?/br> “早上好?!卑數皖^整理了一下裙角,又將碎發攏在耳后。 “你們對臺詞吧,我不留下來打擾了?!备窭c點頭,離開了。 “……好吧。再見?!卑攲⒛抗廪D過來:“威廉,我們對一下今天要拍的這幾幕?” “沒問題?!蓖斓膽椭?,表情如常,心思卻活躍起來。 他看出艾瑪·湯普森此刻有些心不在焉的,完全沒了剛進門時的興致勃勃。 威廉想如果有機會,他要暗示一下格雷:劇組里未婚的女士可不只有凱特·溫絲萊特一個人。 第21章《理智與情感》拍攝記事二 《理智與情感》的拍攝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從五月到六月再到七月初,劇情已經完成了大半。 在很多方面,威廉都自覺成長了不少。 李安是個很挑剔的導演,電影的每一個鏡頭他都追求完美,為了完美重現十八世紀英國鄉村的很多場景,他要求所有人都要保持寬松的心態,以便隨時能入戲,重現中上階級鄉紳貴族的儀態風貌,還要求所有男演員都弓馬嫻熟,能少用替身就少用替身。 所以演員們在拍戲之余,每個人都參加了不少修身養性的課程,比如英國古典禮儀,比如馬術和打獵,比如鋼琴和古典音樂,甚至還有瑜伽和太極拳。 在騎術越發精湛的同時,威廉發覺自己身體的靈活性和肌rou強度度也增高了許多,這讓他想到了自己曾經擁有過的那匹紅棕色的純血馬,也有了回美國后堅持馬術練習的想法——不過暫時也就想想罷了,在洛杉磯練習馬術,成本比在英國高出太多了。 當然,增長最多最快的,還是演技。 李安不是個冷酷古板的導演,雖然他在拍攝之余經常沉默寡言,看起來很不好接近,但那其實是亞洲人特有的矜持禮讓的氣質帶來的錯覺,威廉了解這點,所以哪怕起初的幾次接觸李安都是用不茍言笑、公事公辦的態度對待他,他還是堅持有問題就主動向對方請教,親密度慢慢的就給蹭到了友好。 李安給了威廉很多指點,讓他的表演變得更加內斂,更有神韻。 對用眼神演戲越來越得心應手,是威廉最大的收獲。 西方人和東方人的文化不同,風俗不同,性格不同,表演方式當然也有很大不同——東方式表演更加內斂,講究眼神傳情,而好萊塢式表演則比較外放,演員們表演的時候常常眉毛鼻子嘴巴一起跟著動,偶爾還配以夸張的肢體動作。 當然了,無論東方西方,表演的最終追求都是一樣的——形神合一,將自己和角色從rou體到靈魂融為一體。 但這個從起點到終點的過程,有人走了幾年,有了走了幾十年,還有人終其一生都在門外徘徊。 美國演員工會經常定期舉辦一些培訓班,請講師輔導演員們表演,可是這些講師傳授的基本上都是一些通俗的、模式化的、沒新意的東西。 演技是很個人的東西,深層次的表演方式,始終需要演員個人去了解、學習、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