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行GL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264
書迷正在閱讀:美人[快穿]、病嬌拯救計劃[快穿]、撩遍全門派的小師妹、大魔王的退休生活[無限流]、每次穿越都是弱受(快穿)、都市超級醫生、每次穿越都畫風清奇[快穿]、[綜]只不過是個管家而已、垂涎(現代glH)、他豐神俊朗
“自長安會盟起,二十年來,天下日漸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各家蓁蓁向嶸,盛世將至,大家共飲一杯!”萬尊主笑得如同一尊彌勒佛,瞇眼抬起酒杯。他今日突然出現廣陵城,各家都甚是吃驚。 “太平好啊,老夫常對小輩說,太平啊,你們要珍惜,收斂性子??烧f句實在的,老夫是個江湖人。人老了江湖不老,江湖不老,江湖人就不會老。我就常懷念年輕之時,托身白刃里,殺人紅塵中。江湖人沒那么心眼,沒那么多規矩,前輩晚輩攀親論故的。強者為尊,弱者謙卑,這就是江湖的道理。要不然大家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為什么?你比別人多吃三分苦,就比別人多享七分福!” 扶槐跟著眾人舉杯,敬了萬尊主一杯。側頭見李昭雪咕嚕一口氣喝完,詫異笑道:“平日怎不見你這般豪爽?!?/br> 李昭雪被酒氣嗆得滿臉透紅,小聲道:“這位萬尊主說的真好,嗯,是最后一句講得好。前面不對的,弱rou強食是天道而非人道,君子以人道立天地間?!?/br> 扶槐被她逗笑,心道:萬老頭子不過是給景家設套,一頭老狐貍怎么會沒心眼,他的心眼多得心都沒了。這老東西慣來愛擺架子,這次親至打破走火入魔的流言。莫非傳聞有假?除了天書秘卷,什么能讓他興師動眾而來。 難道他是景家的盟友? 扶槐鳳眼微斂,望向上座。 萬尊主雙目精光內斂,樣子如尋常鄉下地主一般,可無人敢輕視。他端著酒杯笑盈盈的站著,滿堂豪雄皆仰首。 “今日景家主設宴,老夫偏在這嘮嘮叨叨,想來討人厭了。唉,我是真開心,今日不但見著從前的兄弟,還有小輩們。個個少年俊杰!江湖后浪推前浪啊,我三十歲才會一套拳法,東君如今已經是十二城盟盟主。你們再看看,君家小丫頭今年才多大,這氣派,比她老子也不差??!” 扶槐勾唇一笑:來了。 君瀚府的底子,江湖上誰不知道。要不是有個遲岳,逆臣冊上就是他家排第一。君烈為何不親自來?大家心底多少都明白。 扶槐見對面席間一人站起,似寒槍佇立,端凝如山。 群俠皆暗暗心想:江湖人道君家姐弟,天祿石渠,今日一見,果實盛名之下無虛士。我家怎不曾生出如此后輩。 只聽她不卑不亢,從容說道:“萬尊主盛贊,晚輩愧不敢當。家父常言,前浪雖墮,曾有鋪天之勢。老鳳聲啞,不改岐山之音??v有一日登高凌絕,亦是因立于山岳之上?!?/br> “好!” 扶槐見遲否出聲,琢磨起十二城盟的態度。 建鄴城主在江湖上聲望極高,在十二城盟中僅次于盟主青飛疏。眾人見她起身,紛紛揣測起來。 遲否抬起手中酒杯,對著眾人一禮,仰頭一口飲下。她一言未發,卻叫廳中轟然一震,群雄紛紛舉杯。 李昭雪幾杯酒入腹中,如一團小火燃起。燒得臉上發燙,心里滾熱。她大著膽子望向四周——武林豪杰云集于此,仿佛一個江湖在眼前。 這就是江湖,這就是江湖人。不分老少不論男女,他們都是這般意氣風發。眼里透著亮光,身體里像藏著一只老虎一只豹子一柄劍一把刀一團火.....不像那些尋常百姓,總是低著頭僂著背,好像身上時時刻刻壓著千斤重擔。 李昭雪伸手摸摸腰間的匕首,冰涼的觸感讓她忍不住一顫。由重到輕,如今也算得心應手,這種感覺正美妙。她感慨萬千,忍不住抬手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扶槐見遲否沒開口,知道十二城盟要和稀泥。果不其然,青飛疏開口沒兩句就提到長安會盟,從廬巢大俠吳不用,說到如今太平盛世的不易。 景家家主含笑端坐著,不論江湖豪俠們說什么,都是一番怡然自若的模樣。不用猜也知道,他定然早有一肚子錦繡腹稿。 牛鬼蛇神里放唱罷我又來,輪番登場好不熱鬧。扶槐似笑非笑的看著,偶爾抬杯,偶爾勾唇。敬酒來者不拒,試探一概不理。規規矩矩的吃酒,安安分分的做客。斂去諸宜宮宮主傳聞中的桀驁不羈,她像是最安分的客人。 扶槐早料到這場酒宴將十分漫長,而且多半乏味。 唯一讓她意外的是:李昭雪顯得很喜歡。 那種喜歡昭然若現,與一群江湖人坐在一起,捧著酒杯聽他們高談闊論,吹噓調侃。她依舊是平日文弱安靜的模樣,但眼底光芒四射。 扶槐晃晃酒杯,暗暗尋思,這難道就是李昭雪很快接受她的原因?文文靜靜的小姑娘,有顆向往江湖的心? 江湖有什么好。 江湖可不止豪情壯志,意氣風發。更多的是刀光劍影你訛我詐,六親不認骨rou相殘...... 扶槐低笑一聲,將杯子的酒一飲而盡。 晉江獨家 一場宴席,一事無成。 這是理所當然的。大家都明白,這么大的事情,怎么會吃一頓飯就能解決。 宴席散了,人沒有散,群雄依舊聚在廣陵城中。交情好的聚在一起暗暗商量,不相熟的拿著名帖私下打探。大家都極忙,像一群蒼蠅,又像一群螞蟻。 扶槐門前羅雀,暗地里卻熱鬧的很。東君和萬尊主都派掮客來探過口風,她一概不理不知不問。 諸宜宮到她手上十數年,早撇清了魔宮的名頭,越發不愛搭理江湖閑事。倒讓江湖人忘了從前的血雨腥風,只記得那是一處酒池rou林的銷金窟。但還是有人會記得,會惦記——那縱橫四海的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