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專職男二[gl]、不是人咋了![快穿]、快穿99次我成了全能女神、俠客行GL 完結+番外、美人[快穿]、病嬌拯救計劃[快穿]、撩遍全門派的小師妹、大魔王的退休生活[無限流]、每次穿越都是弱受(快穿)、都市超級醫生
第833章 學針灸 蘇綿學醫的態度和耐心,一直不是袁老爺子擔心的,她記草藥和藥方快,再加上是個女孩子,也夠細心。 袁老爺子除了讓蘇綿背書,閑暇了也會帶著蘇綿一同會診。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這不是個一朝一夕就能精通的學科,現在的孩子學醫,大多是附庸風雅選擇西醫,很少有數十年如一日鉆研中醫的。 眼下蘇綿能靠著書里的知識給狗??床?,在危機時刻做出精準判斷的,在甜水鄉很多人眼里,她就叫厲害,比蘇蕙還本事。 蘇綿現在的名聲如何袁老爺子不關心,他只一心一意要教蘇綿本事,為此,還跟景世那兒借了個人體模型。 了解中醫,自然必不可少的要了解針灸學。 人體的三百六十五個氣xue,袁老爺子拿模型給蘇綿詳細的講解一遍。 他把手里的九針遞給蘇綿,坐在一邊喝了兩口水,用著文人的調調:“針灸學算是華國流傳千年的一門學問,xue位與臟腑經絡相通,黃帝內經有言,“病有浮沉,刺有淺深,各至其理,無過其道,過之則內傷,不及則生外壅?!?,針灸吧,你這光找對xue位還不行,還得知道下針的深淺。所以我說,針灸學是比較復雜的,我手底下有不少學生,但會針灸的,不多?!?/br> 針灸學比抓藥用藥還要考究,袁老爺子也是學了五六年,這才能摸準xue位,他也不強求蘇綿學針灸,甚至直言道:“你現在也就試試找找風池xue,合谷xue,太淵xue這些,你要是能刺對啊,那真是瞎貓碰到死耗子了!” 蘇綿背針經也不過幾天,袁老爺子也就是給蘇綿在系統性的講了一遍xue位,沒指望她能刺對。 正想著呢,就聽見“啪啪啪”三聲,蘇綿回頭,看著坐在椅子上曬太陽的袁老爺子:“師傅,刺完了,您給看看嗎?” 袁老爺子杯子里的茶還沒喝完,就聽見蘇綿說要給看看,他象征性地抬眼,正想著怎么安慰蘇綿,語言已經組織好了,對上蘇綿刺到模型xue位里的銀針,袁老爺子有一瞬間的沉默。 “師傅,不對嗎?”蘇綿看袁老爺子久久不出聲,便又問了一句。 袁老爺子面無表情:“……挺對的?!?/br> 頓了頓,袁老爺子又道:“人體的三百六十五個xue位,你都摸清楚在哪個位置了?” 蘇·瞎貓·綿實話實說:“沒有,還有一部分沒記住?!?/br> 袁老爺子又趕忙考了蘇綿幾個xue位。 又是啪啪啪幾針下去,沒有一絲一毫的偏移。 袁老爺子覺得自己挖到了個寶貝,眼睛里散發著奇異的光彩:“天賦!蘇綿,你就是天生吃這碗飯的!” 蘇綿很靦腆的擺手。 袁老爺子感慨,“你說你這種天賦,也不知道遺傳了誰!” “可能我有這方面的經驗吧?!睂ι显蠣斪拥牟唤?,蘇綿輕緩了嗓音道:“您知道牛排嗎?我們做廚子的烤牛排之前都會給牛排進行xue位按摩?!?/br> 第834章 分rou1 蘇綿話語里,不難聽出她莫名其妙的驕傲。 袁老爺子也不好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只是覺得這種對話很熟悉。 他甚至有一瞬間覺得,醫術和廚藝絕對是殊途同歸。 真是罪過。 日子就在蘇綿跟著袁老爺子學醫一天天過去,大年三十,也就是一年的最后一天,終于款款而來。 甜水鄉的夏天炎熱,等到了冬天,自然也是刺骨的寒冷。 一大早起來,還沒等給窗戶打開,剛從被窩里鉆出來就是一股刺骨的冷。 前幾日甜水鄉下了場大雪,這不,出門一看,路面都是锃亮的冰地。 盡管如此,大伙兒還是樂呵呵的換上了新的衣服,提前幾天就在家里做飯,又是炸麻花又是炸小餅子的。 挨家挨戶都貼上了新的對聯,對聯是蘇老太太給大家伙兒拿筆寫的。 至于窗花,那意義就更加的特殊了,好多戶人家用的窗花,都是蘇綿帶著一群小孩子拿著紅紙跟蘇老太太那學著剪的,當家長的都恨不得把窗花拿出去炫耀幾圈。 這個年過的年味十足。 像蘇家五房,好早之前就已經準備好了年貨,還給蘇老太太接到了家里。 要說一年中最好的一天,莫過于過年。孩子平常日子舍不得吃也見不到的八寶甜米,花生瓜子,大棗紅糖水,在今天可是人人都能嘗上幾口的,孩子們可都幸福壞了。 不光如此,更幸福的是因為甜水鄉上次在洪災做出的貢獻,上頭還多給甜水鄉留了一頭豬。 這可就是天大的好事了! 劉長喜和村支書兩個人一商量,也不摳摳搜搜,干脆就給村子里的兩頭豬都殺了,在大年三十這天給大家伙兒發下去。 至于大家伙兒是自己留下來吃啊,還是把豬rou賣給公社那頭,那就是大伙兒自己個兒的意思了。 分豬rou這種好事,大伙兒都很積極,甜水鄉的公豬母豬都有兩百來斤,甜水鄉的村民不少,這rou怎么分,自然是先到先得,先到先選,畢竟豬身上的rou不是所有地方都值錢。 所以啊,三十這天,大家伙兒天不亮就已經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 蘇家五房也是,早上四點就起了床,簡單的收拾了一番,家里的四個人往大隊上趕。 蘇綿一家差不多是四點半到了大隊上,一眼望去烏壓壓的一群人,那隊伍都排的老長了。 早起的村民手攏在袖子里,每個人都是拖家帶口的,就連一向起不來床的孩子都特地起了個大早來搶豬rou,即便是頂著寒風,大家伙兒心里也暢快的不行。 一見到蘇綿一家,蘇愛華就趕忙招手,“綿綿,快來,你蘇杭哥給你占了個好地方!” 蘇綿抬眼去瞧,蘇愛華一家可是在隊伍的最前頭呢!也不知道是一晚上沒睡還是咋,可比其他人的地理位置好多了! 他這么一嗓子喊出來,大伙兒都聽了個清清楚楚的。 金桔是第一個不樂意的:“大伙兒都是排隊領rou,你憑啥讓蘇綿插隊?” 第835章 分rou2 和蘇愛華站的位置不一樣,金桔基本上是最靠后的一個位置。 豬身上的瘦rou就那么幾處,一年到頭總有那些運氣不好的,被分到的都是肥rou和骨頭。 金桔和她男人是這段時間一直村子里受罰,精神不濟,這才起來晚了,沒排在的前頭。 已經是這個位置了,前面多一個人少一個人也不見得有多少的影響,可要是蘇綿,金桔就是不樂意。 而站在金桔前面的蘇蕙也跟著開口道:“大家伙兒都是天不亮就起來排隊的,蘇綿,你要是插隊,可就是人品有問題了。豬rou多吃一口少吃一口都不叫事兒,一個人要是沒了人品那才是大事?!?/br> “就是,蘇綿,你自己來起不來床,怎么好意思舔著臉去插隊呢?”跟著迎合蘇蕙的就是金桔家的閨女牛翠。 別看牛翠平日里懶,這次為了吃rou,可是下了狠心的,院子里的公雞還沒打鳴,她就先起床給爹媽叫醒,一起來大隊上領rou。 蘇綿看著蘇蕙和牛翠你一言我一語的都無語了。 她什么時候說她要去插隊了? 蘇蕙不光是要她覺得蘇綿人品有問題,更要讓大家伙兒覺得蘇綿有問題,扯著嗓子喊:“大家都是排隊,你一個人插隊搞特殊,蘇綿,你覺得合適嗎?你在學校里學習,老師就是這么教你的嗎?” 牛翠借機又趕忙嘲諷了兩句。 跟著的蘇洵轍臉都黑了,他都沒說過他閨女呢,再者他閨女這會兒也沒去插隊,怎么就人品有問題了? “我閨女哪里搞特殊了?她可沒答應蘇愛華要去插隊!” 關鍵時候,蘇洵轍特別懂推蘇愛華擋刀:“愛華你說是不是?” 蘇愛華:“……” 蘇愛華揉了揉眉頭:“什么插隊,什么搞特殊!是大隊長和村支書讓蘇杭給咱家綿綿占了個靠前的位置,是他們讓綿綿第一個來領rou!” “啥?讓蘇綿先領?”金桔第一個跳腳:“憑啥讓蘇綿先領?咋不先讓我們家閨女心領rou???” 同樣有閨女周雪薇也是這么想的,跟著問出口道:“蘇綿為什么能先領rou?” “憑啥?為啥?因為人家蘇綿的哥哥蘇明賢買了農藥給村子里的水稻治好了!還順帶著幫助了其他村子治水稻!” 蘇愛華與有榮焉的抬著下巴,高傲的像朵燦爛的牡丹花:“你以為公社好端端的,為啥給咱們村兒多拉來了一頭豬?那是感謝人家蘇明賢嘞!蘇明賢能救萬民于水火,你想你閨女先領???也行,你能給咱們村做這么大貢獻嗎?” 行吧,他們當然是不能的。 金桔臉色鐵青,蘇蕙的表情也不好,活脫像是被人打了一巴掌。 眼睜睜的看著村子里的其他村民對著蘇綿招手,讓蘇綿站到最前面。 夸贊蘇家五房的話就沒斷過,又是蘇洵轍生了個好兒子,又是他教女有方。 大伙兒心里都知道,這次要不是蘇家五房,他們別說吃rou了,就是一口熱乎飯都吃不上! 第836章 過年1 今天的蘇家五房格外的熱鬧,除了蘇老太太,盛老爺子,袁老爺子,霍曉曉,蘇洵北,蘇愛華一家可都被叫來一起過年了。 蘇家五房一下子就聚滿了人,熱熱鬧鬧的都是說話的聲音。 男人們幫忙在院子里臨時弄了片地搭了個灶臺,蘇老太太就帶著家里幾個女人一起剁餡搟餃子皮包餃子。 五房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兔子一窩窩的生,蘇洵轍也大方,特地殺了四只兔子留著給自家人過年慢慢吃。 而霍曉曉他們這趟也不是空手而來,過年得做不少好東西,費菜又費油的,心里有數,各自抱著家里的米面上門。 等蘇洵轍給兔子rou烤好切盤分下去了,蘇綿就親自去廚房掌勺了。 蘇綿這次去領rou,剁rou的是老馬,按照劉長喜的指示還多給了蘇家一大塊五花rou。 村民們可沒人覺得不滿意,都覺得是蘇綿應得的。 蘇綿把劉長喜多給的那塊rou剁碎,按照當地的習俗,過年是一定要做個炸丸子的,蘇家現在別的不多,就是rou多,蘇綿也舍得,給rou團子一下鍋,那香味瞬間就飄散出去了。 霍寶寶和蘇楠楠倆爭先恐后的往廚房里跑,蘇綿給丸子一撈,吹了吹,遞到蘇楠楠嘴邊:“嘗嘗,看看這個味道咋樣!” 剛從油鍋里撈出來的丸子都是guntang的,蘇楠楠從蘇綿的筷子上把rou丸叼走,一口咬上去,舌尖上guntang的刺激讓他眼眶都難受紅了,他揪著耳朵蹦了兩下平息熱意,就是不給丸子吐出來。 折騰了好半天,蘇綿看著蘇楠楠好不容易給丸子吞下去,遞了杯涼水過去,蘇楠楠喝了口,實話實說:“好吃!太香了!” 蘇綿這才又夾了一塊,拿筷子捻開了,放到了霍寶寶的碗里。 霍寶寶一口吞下去,砸吧嘴兒,“嗷嗚~” 霍寶寶覺得丸子好吃是好吃,就是一口吞下去沒吃出來它剛吃了個啥。 不知道它配不配再吃一塊。 蘇綿給丸子撈出鍋,留了一半熬湯,剩下的遞給蘇楠楠:“先給你奶她們嘗,嘗完了給咱爸他們拿到樓上去?!?/br> 蘇楠楠點頭,從廚房跑出去,跟著蘇老太太那轉悠了一圈,順帶學著包了個軟趴趴的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