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節
書迷正在閱讀:如果能少愛你一點、HP之當教授穿成哈利、大臣們逼我當男后、芥末章魚(食之契約同人)、末世莊園 完結+番外、眼兒媚(作者:小夜微冷)、我是天道爸爸最愛的崽!、侯夫人、火腿送進去了,雞蛋還在外面敲門[nph]、絕色小夭(古代NPH)
他們這里的材料豐盛,基本都是通過正經的渠道進來的,鐘建強是供貨商之一。 來了一次之后,趙力連著三天都來,呼朋喚友的,時不時的讓兩個人過來這邊晃悠一下,看著穿著制服的人在,就沒有人敢在這邊鬧事。 他第一次來是給她捧場,后面來就是純粹的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了。 這么多的鍋底,他不每個嘗一遍也太可惜了。 后面如果不是囊中羞澀,趙力還想再來。 王梅是住在附近的工人,路過的時候被鹵味勾來了心神,加上是新開的店,她就好奇的過來看了看。 鹵味免費試吃,用竹簽子戳了品嘗。 她戳了一塊鹵豆干。 真香! 就著飯吃肯定好。 這一問,價格也不貴。 素菜從兩毛一斤到五毛一斤的都有,豬rou一塊一斤,這里的鹵豬rou一塊五一斤,下水和邊角料就會便宜一些,這比國營飯店便宜。 她想要買一些回去加個餐。 “我者想要買回家里去吃的,怎么弄?” “可以用油紙或者是干葉子包著帶回去,要是你想要鹵汁,就要自己帶一個盤或者飯盒過來?!?/br> “鹵汁免費?” “對,鹵汁免費!” 王梅:“那我回去拿個大碗過來!” 這鹵汁這么香,撈飯吃多美啊。 她加快腳步回去,再來的時候,她的身邊就多了兩個半大的孩子,一起過來買好吃的。 他們早就問到了這里跌香味了,鹵味的香味很霸道,風一吹,路過的人就強勢的被塞了滿鼻子,讓人口水直流。 拍了一會兒隊,到她了,齊小惠問:“大姐,你要來點什么?” 王梅看著豆干:“這豆干來一斤、花生半斤、豬蹄一只?!彼f一個,兩個孩子就咽一次口水,尤其是看到那肥嘟嘟的豬蹄的時候。 “好咧,加起來一塊五,送三勺鹵汁?!饼R小惠利落的接過大碗,分別裝了進去,最后那鹵汁就放進了豬蹄那里。 “這些鹵汁都是用了好材料熬出來的,不然也沒有這么香,要是家里蒸了白米飯,這么澆上去,一口下去,美似神仙兒!” “咕咚!” 有個孩子響亮的咽口水聲音傳來,王梅好氣又好笑,自己接過那碗裝著豬蹄的,其他的兩個碗讓孩子自己端著。 “上心點,要是半道上撒了小心你們的皮!” 孩子嘻嘻的笑了:“媽,不會,我自己摔了都不會讓它撒了……” 小孩子歡快的聲音傳來。 讓其他圍著的小孩子送上羨慕的眼神。 家住附近的小孩子自這里開店那就別提了。 幸福又痛苦。 幸福是這么近,聞著那么香,店里有便宜的素菜,家里大人又不是鐵石心腸,但是吃一次解解饞就算了,想天天吃? 那是做夢。 只有在孩子是在苦惱的時候,才會說舍下一些錢去買點。 很多人節省慣了,花一毛錢買鹵味,然后要求送上多多的汁兒。 這種就會酌情給一點,只有花了五毛錢,才會送上一勺子,不然這送鹵汁就要虧本了。 而且這里在學校區附近,有很多大學生,他們有補貼,偶爾來這邊吃一頓不出格。 有學生就有教職工,他們很多人都得到了補償,在鹵味店和火鍋店里來回橫跳。 這里比國營飯店實惠、態度好,味道也沒的說,吃的滿意又自在,就成了???。 比如劉恒波,他和他孫子兩個人的廚藝都是一般般,做的菜能吃,但不好吃,俞向安這里開店了,他們爺兩個隔三差五的就來這里,時不時的還打包外帶。 第一個月結束的時候,俞向安盤點了一下。 她請了四個人,每個人月薪三十塊,成本一百二十。 進貨rou類五百余斤,成本五百。 素菜一千六百多斤,成本三百五。 調料雜項支出一百,成本合計一千零七十,收入累計收入二千二百三十八,凈利潤一千一百多。 是她月薪的十多倍。 而且這還是開始。 林川柏和她一起盤點的,看到這利潤,都驚了。 八二年的一千多塊月收入是什么概念? 相當多的工人一個月收入三四十。 臨時工和一級工十多二十多。 假如在非繁華路段買個老破小,一千塊也足夠了。 不怪現在越來越多的個體戶入雨后春筍。 俞向安計劃著,“接下來就可以弄起批發了,小攤車也可以,不過這個先推后?!?/br> 批發就是批發鹵味給散戶銷售,她定一個價給他們,他們想自己賣多少,甚至自己定價都是自由的。 小攤車的利潤很明顯,店面地點在這里定的,但是小攤車它是流動的,去人流量多的地方,分分鐘。 但是人手是一個問題。 她現在招收了四個人。 齊小惠,家住附近返城的知青,因為住不開,和丈夫一人帶著一個孩子分別住在婆家娘家兩邊,找不到正式的工作,但為人勤勉愛干凈,算數過關,動作利索,看著是個爽利人,現在負責鹵味店,給人裝盤打包收錢。 顧南風,同樣是回城的知青,他是原配生的孩子,當初的工作給了后媽生的兒子,負責火鍋店的收賬、迎來送往。 魏福妮,回城知青,有兒有女,拖家帶口,同樣生活艱辛,火鍋店和鹵味店的服務員。 陸笑,才滿十六歲的小伙子,跟著俞向安在廚房打雜。 現在的政策不允許私人招收超過六個人,很多人覺得超過了那就是資本家了。 所以俞向安暫時不打算再招收人手。 出頭鳥不好當。 * 每天早上,一大早的就會有人等在鹵味店的門口,手里拿著桶或者盤,都是大容量的。 他們是來批發的。 每次提前一兩天過來登記,說明自己要的種類和數量,到了日子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拿到貨了之后,他們就會分散開,去別的地方兜售。 本錢低也能做這一行。 賣不出去,還能自己吃。 來批發的,大都是知青,也有把工作給孩子頂班了的大娘大爺。 不管是誰,只要是正經做生意的,都賣。 火鍋現階段還做不到,鹵味就不一樣的了,本身冬天就能保存較長時間,帶去哪里很方便,等到批發的行當一做起來,當月的凈利潤就到了三千。 跟利潤形成對比的,就是他們的辛苦勞累程度也翻倍了。 火鍋主要就是材料的清洗、分裝,其他的還好,鍋底調料俞向安都是準備好的。 鹵味也還好,她把最開始的鹵汁做好了以后,就比較簡單了,但是不停地看著火候,還有放入材料也是一件麻煩事。 陸笑一個人是忙不過來的。 俞向安又找了附近一個大娘來打雜,負責洗菜洗盤子,這下子才輕松了。 看到新人來,其他四個人都不是很開心。 俞向安一開始還不明白為什么,后來陸笑問她,會不會給他們降工資的時候才明白了過來。 俞向安給他們四個的試用期工資是每人三十,兩個月轉正,轉正加薪五塊起步,每個月另外還有獎金,包三餐,不包住宿。 這收入比起正式的工人都不低了。 還有獎金,那就更讓他們欣喜,忙碌? 忙碌好啊,這樣他們錢就拿的心安理得。 齊小惠從鄉下回來以后就一直在受嫂子的白眼,她也沒辦法,這還是他們兩口子都是首都人,離的近,不然少不了要夫妻分離,現在雖然也不住在一塊,好歹能時不時的見一面。 她帶著女兒住娘家,丈夫帶著兒子住婆家。 都是打地鋪。 但凡地方大點,都不會這樣艱難。 回來后到處去找工作,到處去碰壁,但一招工,那烏泱泱的人就讓人絕望。 現在是大冬天,不能睡地上,太亮了,娘兩個就睡在用凳子拼成的床上,翻個身都不敢,就怕一不小心掉下去。 她也哭過、罵過,沒用,所以一聽到有工作的時候她十分的開懷。 不管怎么說都能有收入,至于臉,她早就沒有臉了。 天天被嫂子罵,自己女兒也跟著抬不起頭。 現在這是沒臉,但是有錢啊,要是能穩定,還能去租個房子。 因為知道她的困難,所以工作了十天之后,老板就給了她10塊的工資,說是預支的,剩余的在下個月的月中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