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書迷正在閱讀:如果能少愛你一點、HP之當教授穿成哈利、大臣們逼我當男后、芥末章魚(食之契約同人)、末世莊園 完結+番外、眼兒媚(作者:小夜微冷)、我是天道爸爸最愛的崽!、侯夫人、火腿送進去了,雞蛋還在外面敲門[nph]、絕色小夭(古代NPH)
毫無疑問,鄧霞紅是不想調出去的,掉出去還能坐辦公室嗎?在辦公室里坐著多舒服啊,而且還能得到別人的尊敬,說出去也體面,她可不想換一個崗位,這下她只能安生了起來。 在廠里鄧霞紅找麻煩俞向安都能解決,說的上是順風順水,但是在家附近,就有些麻煩了,紙是包不住火的,當初俞家和周家談親論嫁,住得近的人多少知道一些,當初也沒預料到現在的情況,不會避諱這樣的喜事。 一開始俞向安早出晚歸,大家以為她是去上學,但是有人突然知道她有段時間沒去學校了,問了起來,才知道俞向安現在在食品廠上班。 她的工作怎么來的? 有些人有在食品廠工作的親戚,一問,知道楊細枝退休了,而俞向安又剛好進了食品廠,自然就認識俞向安頂了楊細枝的班,這樣看來,喜事也將近了,田嬸出門,看到俞向安回來,就叫住了她:“你和周家的好事什么時候辦???有沒有看好的日子?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別跟嬸子客氣?!?/br> 俞向安搖頭:“沒有,我現在沒談對象,距離辦好事的時候還遠著呢?!?/br> 田嬸聽了這話驚訝:“什么,你和周家的小子沒談?” 俞向安否認:“以前那是兩家的戲言,不當真的,嬸子你可別當真啊?!?/br> 田嬸反應慢了半拍:“……這樣,哦,好,那你這工作怎么來的???”這其中肯定有什么內情。 俞向安也不虛:“我是考進去的,有個老會計退休了,我是高中,符合條件,知道這個消息,就去參加考試,成績優秀,就被招進去了?!?/br> 田嬸大驚:“食品廠對外招工了?” 俞向安:“沒有貼告示,就招一個人?!?/br> 田嬸:“是正式工嗎?” 俞向安點頭,她羨慕了:“這下你不用愁了?!?/br> 羨慕的情緒占了多數,沒有仔細問周家的事,但是有的人相比起來,更關心八卦,比如陳大娘,攔著俞向安強勢逼問:“小安,聽說你和周家的出問題了,是假的吧,什么時候給我們發喜糖啊?!?/br> 俞向安心里不耐,不過臉上還是露出禮貌性的微笑:“我沒對象,發什么喜糖?!?/br> 陳大娘夸張的哎喲了一聲:“你不是和周家的小子指腹為婚啊,我之前聽說你們吹了,怎么是真的啊,是不是彩禮沒談攏,還是你看中別人了?沒道理啊,你工作都頂了,周家人能愿意?” 俞向安臉上露出苦笑,“大娘你誤會了,你這哪里聽來的,我們現在都是什么社會,不講究指腹為婚的,之前那是說笑,我工作也不是頂班,你去打聽打聽,我是在食品廠當會計的,正經考試進去的,跟周家沒關系?!?/br> “沒有周家的關系有你這么好的事?”陳大娘不信,“你跟大娘仔細說說,要是你遇到什么事了,跟大娘說,大娘給你出頭?!币桓笨礋狒[不嫌事大的興奮樣子。 第十三章 俞向安嘴巴嚴,不管陳大娘怎么說都沒辦法撬開嘴巴,心里抱怨這人不識抬舉,她好心想要幫忙,這人都不聽,正想放棄,她突然想到了丁敏秀,隨即又興奮起來:“你meimei哪去了?有一段時間沒見著她了,她不是也考進去了吧?!?/br> 俞向安態度冷淡了下來:“她回她親爸那里去了?!?/br> 陳大娘恍然:“她回去小住啊,怎么不上學了,你們還沒畢業啊?!?/br> 俞向安搖頭,看準機會閃開:“這個我就不清楚了,陳大娘,我要回去了,家里還等著一起吃飯,不聊了?!?/br> 這些都是一開始的時候就想過會面臨的場景,俞向安有心理準備,很淡定,不過逐漸也被問起的俞青山他們沒那么淡定,隨著留言漸漸傳播,對著俞向安都有些小心翼翼起來,俞青山:“小安,外面那些碎嘴的人你別管?!?/br> 俞向安很淡定:“爸,你看我像是介意的樣子嗎,之前不是就想過,肯定會被人傳話的,我沒事?!?/br> 等到附近的鄰居知道丁敏秀嫁去了周家,那才是最熱鬧的時候呢。 俞青山頓時長談了一口氣,趙巧娘默然。 俞家會被人問,但是等到大家知道敏秀嫁去了周家,那時候,才是最大的波浪。 除了家里這些大人,就連俞向居和俞明杰都被一些人打探起了消息。 他們在俞向安這個當事人的面前,還是收斂過的,有些話不好說出口,不過對著俞向居這個小孩問的就肆無忌憚了很多,畢竟小孩子不懂事嘛,不過具體經過俞向居也不清楚,大人怎么教他就怎么說,要是問的急了他就跑,反正他就一個6歲的小孩,誰也不能多說什么。 更多的人還是會問俞青山和趙巧娘,俞青山四兩撥千斤,否認當初兩家結親的事,一概說是誤會,一句不該說的都沒說,他這樣,有些人已經有所猜測了,肯定是出了什么變故,不然不會這樣,這樣一想,有些人就不問了,俞家的人緣還是不錯的。 趙巧娘還遇到了不少帶有惡意的詢問,有的時候不得不把問題拋給俞青山。 她是后媽,有的時候,不需要她做什么,這個身份,就很容易就被打上各種標簽。 縣城說大也大,說小也小。 除了他們家附近的鄰居,就連和趙巧娘一起做臨時工的紡織廠同事,都有人問起了這件事。 劉菊打開了話頭,“聽別人說了一些情況,你家現在家里有兩個女兒對吧?聽說大的那個找到工作了,她怎么找到工作的?有沒有什么內部消息?我兒子也要畢業了,要是他也能找到工作留在城里,我們一家人一輩子念著你的好?!?/br> 趙巧娘只能苦笑,“劉姐,我能有什么關系?你也太高看我了,要是有的話,我家前面那幾個也不會下鄉,這次就是撞了個巧?!?/br> 劉菊嘆氣,這倒也是,想到她家之前下鄉的那三個孩子,也沉默了,隨后好一會兒,才開口,“我是真不想孩子離開我?!?/br> 也就是能這樣說一說了,在外面都不敢多抱怨幾句,只能說說這樣舍不得的話。 這話引起了普遍的共鳴,誰不是呢? 家家戶戶就沒有哪個計劃生育的,懷上了就生,生下來了只要養得起就養,少的一兩個,兩三個,多的甚至有生養了十幾個的。 但是這十幾個孩子,能留在城里的就一兩個,除非有工作單位接收,但是他們就是平平凡凡的老百姓,哪里來的那么多工作崗位讓孩子接班? 至于說讓他們老的退休讓孩子頂上,這也不太好辦,工作這么久,大部分級別都升上來了,工資和福利都比較高,要是退休讓孩子頂上,那就要從頭開始,而且孩子多了還不好分配,給了老大老二,老三老四怎么辦? 給誰不給誰都不好說。 趙巧娘在紡織廠做臨時工也有幾年了,在忙不過來的時候,紡織廠會優先招聘她們這些熟練人手,一年中有幾個月在這里做臨時工,時間久了,她們三個也混熟了,對彼此家里的事知道得七七八八,她們也都知道趙巧娘是二婚的,老家在縣城下的公社,之前嫁的人不行,娘家也靠不住,現在過來說的上是享福了。 錢來弟忍了忍,沒忍住,“我記得你之前說你女兒要辦喜事了吧?現在談好日子了嗎?怎么最近我聽到一些說婚事不作數的傳言?” 趙巧娘只慶幸她們不知道之前說的是哪一個女兒,所以她現在可以低著頭糊弄,“這是當初說笑的,別當真,孩子現在年紀還小,他爸爸不舍得她這么早出嫁,之前一直覺得孩子還小,沒怎么避諱,現在看著孩子大了,說這些就要注意了,你們以后不要再這樣說了?!?/br> 錢來弟嗤笑出聲,“哎喲,你就別瞞著我們了,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不能說的?我聽說,你的女兒,就前頭的女兒,是不是頂了她未來婆婆的班,不然這好端端的,哪里有工作單位接收?是不是那家人做了對不起你們家的事?” 這是得了半桶水消息的,趙巧娘當然不會承認,搖頭,“你哪里聽來的,她是考上去的,你可別瞎說,就是巧合在同一個廠而已?!?/br> 錢來弟將信將疑,“真的是考進去的,我們怎么不知道招工了?!?/br> “人家沒公開貼告示,就招一個人?!?/br> 劉菊,“你們是有內部關系吧,不然你們家怎么知道的?!?/br> “這是孩子舅舅那邊傳來的,我也不清楚?!?/br> 錢來弟撇了撇嘴,“這個是前頭的吧,你親的那個怎么辦?” 趙巧娘處理著手上的布料,心里就跟泡在苦水里一樣,怎么辦? 她也想知道,以后她該怎么辦。 她現在在家里,就算當家的說相信她不知情,但是她也有些尷尬,老太太指著她的鼻子敲打,還有當家的終究防著她了,那些錢票看的更緊了,她知道,他是怕自己補貼給了敏秀,家里也就只有小居跟以前一樣對待她了,她不委屈嗎? 委屈,但是根本做不了什么,只能靠時間慢慢的將這事平復,除了這邊之外,還有女兒那一邊,她的肚子是瞞不住的,所以前不久她悄悄的去周家參加了婚宴。 婚宴很簡單,就只有周家人和幾個親戚,再請周圍的人吃了一些花生糖果,再對著主席的畫像背了語錄,共同進步,就沒有其他了,這就是他們兩個的喜宴。 很突然。 她在那里都聽到了有些人的竊竊私語,說周家這事兒辦的急,事先沒有打過招呼,而且周家都沒有請他們廠里的人來做主婚人或者見證,新娘也沒有嫁妝,沒有工作,什么都沒有,她的娘家人只有她,她這當媽的只能默默的在旁邊當根柱子。 這是女兒一輩子的大事,但是她也沒辦法啊,女兒身上那身新衣服都是周家人出錢買的,她只能把她手里攢的那些錢給她壓箱底,以備不時之需,至于娘家人單薄,只有她一個撐場面的她也沒辦法,俞家那邊不用想了,難道還能叫女兒的親爸過來嗎? 他們都不敢告訴他,只能趁著現在月份還淺,快些張羅起來,等到時候孩子出生了,說早產糊弄過去,要是讓他知道了,他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肯定會狠狠的敲周家一筆。 每每想到這里,趙巧娘都有些慶幸,女兒她們年紀不到,還不能去領證,等到了年紀了,孩子已經出生了,木已成舟,就算他不滿意,想要收彩禮也遲了,不過可以預見的,到時候跟他拿戶口把關系轉出來,要費一番功夫。 “巧娘,巧娘,你在想什么?怎么跟你說話你都沒反應的?!眲⒕战辛撕脦状?。 趙巧娘回過神來,“你說什么?抱歉啊,剛剛想家里晚飯要做什么,沒留意?!?/br> 錢來弟呵了一聲,“我剛剛在問你親女兒的事,俞家不會厚此薄彼吧,親女兒有了工作,你女兒呢?!?/br> 趙巧娘淺淺的笑了笑,“她嫁人了?!?/br> 錢來弟愣了,“嫁人了?嫁到哪里???” “就在我們縣城?!?/br> “有工作?家里幾口人,做什么的?”她們興致勃勃地追問起來,“這么大的事你都沒跟我們說,當不當我們是朋友,我們紅包都沒給?!?/br> 趙巧娘:“一切從簡,一切從簡,沒有怎么辦,就一家人吃了頓飯,誰都沒請……” 好不容易糊弄過去,趙巧娘只覺得筋疲力盡,要是她們知道了俞向安之前說親的人姓周,現在她親女兒嫁的人也姓周,肯定會有聯想的,有那些消息靈通的,比如鄰居,已經懷疑上了,她也只能盡力的否認,只要她們不承認,空口無憑,他們也不能做什么。 她又想到了丁敏秀,沒有娘家的女人,會過得很難,以前俞家就是她的娘家,俞家也對她們娘倆很好,不愁沒有依靠,她是真的想不通,為什么她會做出這樣的事? 就算是周家的小子先喜歡的,但是她不知道她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嗎? 到了現在這地步,她只希望,她這一胎生個兒子,生女兒的日子太苦了,那時候她生了敏秀,不知道是壞了身體,她爸媽還在,可以依靠,丁家不敢太過分,她都過成那樣,女兒因為這種不光彩的事兒進了周家的門,要是子嗣這方面不順利,她一輩子在周家人那里都抬不起頭來。 第十四章 鄧霞紅被王運來說過之后,安生了下來,俞向安在廠里的生活越發如魚得水,然后,她趕著時間去學校參加了考試。 對她這種情況,老師是不會多說什么的,只要她在考試的時候回去參加,成績不是太差,就會給她畢業證書。 俞向安沒有發現丁敏秀的身影。 這樣她如果沒有合適的理由,畢業證書就沒有了。 俞向安覺得可惜,不過轉念一想,就大概知道了緣由,按照一般的情況,現在她應該正處于孕吐階段,要是吐的嚴重,當然不會來參加考試。 學生人數不多,學校效率很快,給了他們一張畢業證書。 俞向安把畢業證書收好,同時終于拿到了第一桶金,二十七塊五,隨著工資一起發下來的,還有票據若干。 二十七塊五,看上去很少,或許就是一杯奶茶錢,但要看這時候的物價,一斤豬rou七毛多,一斤大米,一毛二,這要是全部買大米的話,能夠買二百多斤,二百多斤的大米,假設一天吃四斤,一個月也才一百二十斤。 這要是換成鄉下,鄉下除了鹽和布等必需品,其他的都能自給自足,二十多塊錢,沒有遇上嫁娶、生病,足夠用一兩年。 這是一筆“巨款”。 除了荷包鼓了起來,西西農場也越來越好了。 俞向安每天都會在睡覺前進去,現在里面的變化不小,一開始,黃豆大概種了兩分地,現在變成了一畝地,果樹一開始只有四棵,蘋果、板栗、葡萄、梨各一棵,現在蘋果種子已經在抽芽,葡萄多了五棵,板栗即將成熟,等到板栗成熟,她要種多一些,板栗的淀粉含量可不低,吃法又多又容易保存,溪流里,現在可以看到里面游動的魚兒,粗略估計,有十多條兩三斤的大魚,在一側有一塊專門圍起來的小池子里,可以看到里面的小魚,這里是為了不讓鴨子糟蹋,這要是不圍起來,沒多久就要進了那些鴨子的嘴了。 鴨子一開始只有兩只,都是肥嘟嘟的,能有七八斤,現在多了十二只小鴨仔,其中有三只個頭稍大一些,是她一開始買來的。 進去倉庫,里面有之前收的兩百多斤蘋果,還有一些黃豆,在倉庫旁邊,有一個已經搭建好的灶臺,灶臺上現在放鐵鍋的位置空著,旁邊放著一個瓦罐,俞向安打開,里面是一鍋魚湯。 俞向安享受的拿起碗筷,經過這段時間的試驗,已經證實這里的東西吃了無害,她現在可以放心的入口了。 把一整鍋魚湯,并著里面的魚rou吃的干干凈凈,俞向安滿足的摸了摸肚子。 因著這里,她最近沒有半夜餓醒去廚房拿紅薯,還被小居關心的問了,是不是最近胃口不大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