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暗合龍脈
原來那天羅刀絲本來不懼水火雷電,但是因為煉制的時候,加入了天蠶絲,天蠶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硫酸銅作為一種劇毒化學鹽分,專門破壞蛋白質的結構。天羅刀絲中的蛋白質成分被破壞以后,整個天羅刀絲就變得脆而且容易崩斷。 在經歷了硫酸銅這么一次打劫之后,這天羅刀絲又迎來了干冰滅火器的一次洗禮。那干冰滅火器干冰瞬間升華從周圍的空氣中吸走的大量的熱,致使溫度迅速下降,其程度,早已超過了冰點。 而天羅刀絲的另一個弱點,就是不能接觸冰點以下的溫度。典籍上對這玩意兒的記載是,“天羅刀絲雖利,不懼水火雷電,然置于寒冰之中,須臾靈氣盡失,化為凡鐵?!?/br> 也就是說,在經歷了硫酸銅和冰點這兩重大劫之后,本來神器一般的天羅刀絲,徹底的失去了原本的屬性,變成了脆而且容易崩斷的一截凡鐵,所以楚昆陽輕輕一碰,就斷為了幾截。 只是這天羅刀絲的屬性如此逆天,但是煉制方法和煉制材料現在早已失傳,即使袁守誠復生,又從哪里再來那天外隕鐵作為原材料?莫說馮軼和蘇玨心疼這存世不多的神物,就連楚昆陽看了這東西現在變成了這副不可修復的樣子,也是十分惋惜。 費盡千辛萬苦打開了這陰槐木哨子棺,三個人朝著那棺中一望。除了那哨子棺棺壁上那些已經結銅的機關器械意以外,整個母棺上面,就只有九個裝著杯影的爵杯,杯影已經死的不能再死失去了研究價值,剩下可以研究的東西,就是這九個爵杯。 那九個爵杯上,分別蝕刻著一些奇怪的花紋,還有一些規則的筆順筆畫,像是某種古文字。但是由于在場的幾個人見識有限,不能分辨這爵杯上面的文字,寫的是些什么。 但是不能分辨,卻不代表這些東西,就沒有價值了。楚昆陽看那九個爵杯的排列,似乎對應某種規律,但是又不能明確的看出到底是什么規律,破解其中蘊含的文字信息。 馮軼和蘇玨對著這九個爵杯,跟里面已經死硬了的杯影毒蛇,大眼瞪小眼,也是半天看不出個規章來。好在杯影已經死了,不然這么看著它,只怕它要是活著,上來就是那么一口了。千辛萬苦,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把這東西打開,卻研究半天也得不出什么名堂。 他們沒得出什么名堂來,只好轉過頭來征求楚昆陽的意見,“楚兄弟,你有天書輔佐,能推演先天八卦,又學了古漢語文學專業,在文字方面見多識廣,可識得這爵杯上面的文字,說的是什么?” 楚昆陽見這兩人竟然把自己當成了無所不知的萬能寶寶,自己卻也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只好苦笑道,“這爵杯上面的文字,我卻是不識得,但是這爵杯排列似乎暗合某種規律,像是九宮,但又不太像?!?/br> 馮軼聽了,也是皺眉點點頭道,“你說的也不無道理,我也覺得這九個爵杯,分別與九宮之間,有那么一些相似,但是排列上,卻又似乎更復雜。生死驚休離位,都有所偏差,又似乎與八卦推演有點關系,深奧難懂?!?/br> 蘇玨聽了以后也附和著說道,“老馮說的,與我想的也是一樣。我們兩個雖然都是出身青烏世家,但是所學的風水,并不精髓,祖上的推演之道,傳到我們這里來,已經遺落得七七八八了。反倒是楚兄弟你夢得天書,參悟先天推演之法,不如就推演一下這爵杯排列有無深意?” 楚昆陽聽了,看一眼馮軼,只見得馮軼的目光之間,也是含著一股子期待。他們兩個都有此意,楚昆陽自然不好拒絕,只好點點頭道,“好,我且用先天八卦推演之法試試看,能不能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br> 誰知道楚昆陽剛剛準備自己看看那九個爵杯的排列位置,再用先天八卦來細細推演之時,那九個爵杯之間,漸漸的出現了晶藍色的九條連線,若隱若現的在那母棺之上。 原來那母棺上,本來就刻有這九條連線,只是之前蘇玨把硫酸銅導進去之后,迅速降溫,硫酸銅在母棺底部,形成了一層厚厚的膠體物。先前馮軼開棺之時,震動了這一層附著物,所以排布均勻,把那九條線索,都給遮住了。 而隨著時間慢慢過去,那棺中guntang的硫酸銅慢慢的冷卻了下來,結晶出來了更多晶藍色的硫酸銅。而均勻混合的附著物也開始沉淀下去,中間刻線的部分更為深湛,所以線索也就顯現出來了。 這么一來,這九個爵杯之間的聯系,一下子便豁然開朗。楚昆陽夢中所得到的那卷“山海尋龍訣”,其中專門講解各種龍脈走勢??催@九個爵杯的位置,被那連線連起來以后,赫然一條縮小版的龍脈! 楚昆陽看出了門道,急忙把自己的發現告訴了馮軼和蘇玨道,“你們看這九個爵杯的排布,乃是一條龍脈的走向!此龍頭銜西南,尾收東北,展鱗舒爪,然龍骨不齊,龍威不振,有封王之兆,無封皇之相。結合云州和蜀州的地理特點,條條暗合!多半是這云州龍脈!” 聽了楚昆陽的話,蘇玨和馮軼對視一眼,再自己湊上去仔細觀察那九個爵杯的排列,果然如此。云州此地,南鄰大理,北接蜀山,大理和蜀山都有王者龍脈所在,如此密集的大龍脈分布,這稍顯羸弱的云州龍脈根本放不開手腳,所以楚昆陽說,“有封王之兆,無封皇之相?!?/br> 結合歷史來看,這話是完全有道理的,云州此地,封王的諸侯出了無數個,卻沒能出現一個皇帝級別的人物。其中最出名就是獻王劉德,他的爵位往后傳給子孫后代十數代都還依舊穩固,不過最后還是難免被馮守擺這么一道,掘開王陵盜走珍寶。 再往前推,就只有一個“夜郎王”“夜郎自大”之說了。夜郎自大是說此人目光短淺,不知天下之大,只知道固守一地。是因為這里的龍脈風水,致使他只知道固守一地,而無天下之志,所以這里的人,“只有封王之兆,而無封皇之相?!?/br> 事情至此終于出現了一次巨大的轉機,因為燭九陰所在的地方,就正好是云州龍脈中段的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