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后事已定
馮恪自己心中所想之事得到了印證,當下里更不遲疑,立馬就答應了蘇野被他收編。兩個人秘密商量到了半夜,馮恪被蘇野收編,成為他師團的編外加強團。馮恪的民團在當地才能發揮最大威力,鄉鎮也需要這股武裝力量的保護,就命他駐守鄉鎮。 另一方面,馮恪不需要對蘇野繳納槍械,蘇野也不需要給馮恪軍餉。只需要馮恪在必要的時候給予一定經濟和火力上的支持,兩者互成掎角之勢,相互支援,相互保護。 兩個人商量了許久,把各方面的細節都敲定得清清楚楚,第二天,馮恪就宣布他的民團歸順了蘇野所在的新四軍,徹底把自己的站位劃清楚了。 這種消息在當時還是比較爆炸性的,那位國軍的特派員很快就聽到了這個消息。頓時氣急敗壞,再次上門質問馮守道,“你那天對我說得清清楚楚,回去考慮,這就是你考慮的結果?” 當時華夏內戰已經全面爆發,雙方撕破了臉皮打得死去活來。馮恪暫時還不想跟國方徹底撕破臉,就只是婉言說道自己只是欠人人情,迫不得已,以后的天下事,都由天定,要是天注定今日有錯,那我馮恪自作自受,也是認了。 那國軍特派員聽了這話,頓時冷笑道,“你大哥馮守一界土夫子,坑蒙拐騙,靠著挖墳掘墓起家,才有了今日,機緣巧合得了抗日功勞,如今不思精忠報國,反而與共匪沆瀣一氣,果然蛇鼠一窩,我回去稟報長官,點起兵馬,就要你粉身碎骨,此地化為烏有,看有什么天生注定?!?/br> 就是個泥人也有三分土氣,更何況馮恪英雄一世,不是那只有三分土氣的泥人。馮恪一生之中,就算是袁守誠再世他也不買賬,只服從小到大教他養他的馮守。馮守慘死時候的情景,至今還歷歷在目,如今被人說成是那下流不堪的盜墓賊,實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那特派員幾句話算真是說到了馮恪的痛處,當下里火冒三丈,立馬就還口道,“你這孽障好生無禮,我馮恪好言相勸,竟然敢出此惡言辱我大哥,我倒要看看,你今日怎么叫我化為烏有!” 兩人一言不合就立馬翻臉,那國軍特派員是個沒頭腦的,看不清楚形勢,連強龍不壓地頭蛇的道理都不懂。他只帶了二三十個警衛員在馮家大院里面,看馮恪手無寸鐵,馬上就喝令周圍的人手拔槍,把馮恪這逆賊拿下。 他想的是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拿下了馮恪,以此為要挾,就能拿下馮恪的鄉鎮。哪里想得到,馮恪英雄一世,武功絲毫不弱兄長馮守。只借著那國軍特派員拔槍的動作,閃電般出手,一把按住了他的手腕,反手一抖。 這一手乃是馮恪的修習了多年的鎖骨擒拿手,是馮守傳給馮恪的,日日修習未曾懈怠。馮守盜墓起家,這手鎖骨擒拿手原本是他結合祖上的武功和墓中拆卸僵尸大椎的動作自己領悟的,就算是真有個僵尸在面前也是骨斷筋摧,何況那特派員的血rou之軀。 那特派員被馮恪一手抓住手腕,翻手一抖,只聽得一陣噼里啪啦骨骼爆響的聲音,腕骨竟然像是朽木一般被馮恪一把抖斷,槍借勢就到了馮恪手里,一把抄住,指在那特派員的眉心。 那特派員的手下本來先發制人,馮恪待客的院子里面是有人的,反應絲毫不弱,兩方這就把槍都拔了出來對著。這邊還沒開打,那邊馮恪反手就把那特派員拎了出來,厲聲喝道,“今天我看誰敢造次!” 眼見自己的長官被人拿住,這里又是馮恪的地盤,一有響動,幾十上百個武裝到了牙齒的民兵就沖了進來,黑洞洞的槍口一片片指了過來??粗鴮Ψ綒鈩輿皼暗臉幼?,那二十多個警衛員也慫了,只好乖乖棄械投降。 馮恪見這幾個人投降,用槍指著那個特派員,冷笑道,“就你們這些個廢物,也想在我馮恪的地盤上造次,我且不殺你,就讓你回去點起兵馬,看看如何叫我馮恪粉身碎骨,此地化為烏有!” 馮恪說到做到,果然放那特派員回去,只是那特派員出言侮辱馮守的事情他還懷恨在心,此仇不報怎生解氣?于是用一手擒拿手,將那特派員渾身上下,四肢上的骨骼,全都拆得粉碎,痛得他死去活來,哭爹喊娘,被那二十多個警衛員像抬死豬一樣抬著灰溜溜的走了。 這樣一來,馮恪算是徹底與國方撕破了臉皮。那特派員被抬回去以后,上峰一看他如此慘狀,又聽他添油加醋一說馮恪目中無人,自高自大,不把國方看在眼里,頓時也是怒從心頭七,惡向膽邊生,當真點了加強師,發言要徹底清繳“馮匪”。 那國軍長官也是失了計較,馮恪當年敢以三千民團吃掉幾乎十倍的日軍,怎么會怕他這小小的一個加強師。更何況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馮恪鄉鎮凡是青壯年,幾乎全民皆兵,家家有槍,號召起來,同樣不下萬人,就算沒有地形優勢,平面戰場上真刀真槍的干起來,那也是誰都不虛。 那個加強師搞不清楚狀況,大張旗鼓的打著“剿匪”的旗號去找馮恪的麻煩,扎扎實實的吃了個偌大的虧。馮恪幾乎動員了所有手下的戰斗力,正面將這一個國軍的一個加強師,徹底擊潰,以微小的損失幾乎將這些人全殲,搞得后來這個師的編制都沒法保留。 這個加強師,是當時國軍在川蜀方面的一股重要力量,就因為得罪了馮恪,不明不白的就被吃了個干干凈凈。國方在這一帶的勢力大大被削減,蘇野那邊的壓力也相對減輕了很多,對整個局面都有很大的幫助。 馮恪在這邊礙著,擺明了態度要跟國方對著干,國方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派遣了無數軍隊進行清繳,還是只有吃虧的份兒,越打越沒有脾氣。到了后來說起清繳馮恪,都只是雷聲大雨點小,干脆部隊大張旗鼓的開過去趕緊就回來,說道,“馮賊狡猾,此次清繳未見蹤跡?!?/br> 這種情況一直到了后來內戰結束,新華夏建立,馮恪作為抗日英雄和內戰的卓越功臣,收到上方的嘉獎,身居部隊的高位。后來年事高了,就從部隊退隱,從背后扶持兒子馮驥上位,到此為止,馮家兄弟幾十年的精忠報國,算是告一段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