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節
王敦甚至忍不住站起身,在房中來回踱步。 這些年來,日益崛起的北方給了他們無數的壓力,從洛陽失陷自今,他們王氏兄弟費了無數心力才在江南站穩腳跟,只要能繼續穩住,他們王家最差也必然會是最頂級的士族,甚至有問鼎天下之機。 可是北方膨脹的太快了,太過恐怖。 另外不知道,但沈充是他的手下,關于北方的情報他了如指掌,這兩年來更是為些愁掉了無數頭發。 好在當年留下的后手終于有點效果,不求用那張輿自保,但拖慢一下北方擴張的速度,就足夠讓他滿意了。 接下來的時間,需要抓緊時間,打敗那些荊州流民,只要占據襄陽重鎮,便可以長江天險阻擋北方鐵騎,如此大事定矣。 忍不住心中得意,王敦吩咐屬下,讓人請來張輿,為他接風洗塵——圍觀張輿在他們面前低伏謙卑的姿態,素來建鄴權貴的一項愛好,誰讓他的阿姊不愿發還北方貴族的土地就算了,甚至連尊重他們都不肯呢? …… 張輿收到錢鳳通知時,早就淡定了,王敦不是個大方人,這事天下人都知道,當年他娶了公主后,在廁所里發現一個匣子里放著干棗,就順手吃光了,出來才知道這干棗是用來塞鼻孔的,后來婢女端來金澡盤、琉璃碗,里邊洗手的水與澡豆,他卻把這些也吃了,婢女看得直笑,結果后來大亂之時,晉室失勢,他直接把當初笑他的公主婢女們賜給了手下的軍卒,一個不留。 到了宴上,王敦請他吃的是北方傳來的吃食,有烤全羊、湯餅、還有各種菜蔬,均是他未見過的,也叫不出名字。 “這的王家小侄從薊城不遠萬里送來的好物,尤其是瓜果,在未熟之時,便要放上木盆中栽種,搬上海船,每日澆水曬日,小心伺候,一路至江南,耗費萬金,便是陛下,都能吃不上?!蓖醵匾鈶B逍遙,仿佛在說什么小事。 張輿不說話,只是默默吃東西。 王敦看著他的模樣,突然便覺得無趣,沒再為難他,換了話題,說起當年張華大人風采。 張華的趣事很多,張輿對此倒沒有抗拒,兩人說起這個話題后,氣氛總算顯示和樂了些。 一飯吃完,王敦派人送張輿回去。 …… 張輿如往常一般換了便衣,拿了一本書,坐在榻上閱讀,老實說,這幾天日子過得清閑愜意,被一個人圍觀總好過伺候一群大爺,還有書看,只是給阿姊添麻煩了。 但阿姊當年欺負他得那么快樂,現在自己添一點點也算是天意輪回吧。 他又翻了一頁書,突然間看到一張紙條飄出來。 上邊寫著晚上子時之前,將來拜訪,落款是肖曉曉的印鑒。 張輿捂住嘴,那瞬間,整顆心都雀躍起來。 …… 他早早地熄滅燈,遣退了奴婢,在黑夜里靜靜等待。 月光透過窗棱,照耀在他眉宇之間,仿佛黑夜里的鬼魅,有一種別樣的詭異。 時間一點點過去,他有些困倦地打了個哈欠,再睜開眼,便聽到一聲清響,一個修長的身影緩緩走到他面前,淡然坐下。 “想離開么?” “想?!?/br> “不后悔?” “絕不?!?/br> “哪怕會死?” “人總要有夢想,阿姊這樣說過?!?/br> 徐策忍不住笑了笑:“那就跟我走吧?!?/br> “現在?”張輿有些驚訝。 徐策笑而不語,起身出門,他只是來試探一下對方的態度,張輿想不想走,其實都由不得他。 張輿激動又緊張地跟在徐策身后,腳步極輕,生怕被守衛發現。 但他發現門口的守衛都已經不知何處去了,更不知道徐策早就計算出了守衛換班的空隙,用假手令調走了守備,那個手令絕對不會和白天看到的有一點不同。 出城的通道都早就準備好了——這里的縣城土墻有很多房屋都是靠城墻修的,這樣可以省下一面墻的材料。 這種情況下,在城墻下打一個小洞再容易不過了,只需要用水泡軟一塊墻基,再用小鏟細心挖向個時辰,一個四十公分的小洞,就能讓人通過。 此時正是雜草叢生的季節,一個小洞湮沒其中,無人可以發現。 只要出了城,徐策有把握搞定一切。 并沒有什么驚魂和意外,古代的軍隊沒有夜視能力,可視范圍很小,而張輿住處的守備已經被他用錢鳳的命令暫時調走——他只需要打一個比較精準的時間差就好。 真正麻煩的是,最多半個時辰,追兵就會過來,而張輿只是一個連跑一百米都跑不下來的病弱公子。 這個問題,他的后援給的辦法是,化妝術。 他對化妝術不太熟悉,但沒有關系。 找個會化妝的專業代練上線就好,順著江水就能去武昌,交通很方便了,交給肖妃,自己就找借口離遠點,免得被按排送人去廣州。 萬萬不能和她碰面,否則她不用醬油都能把他生吃了。 “洵水城一過,便是武昌城了?!绷硗庖贿?,也有一行人翻越了廬山山脈,來到了江水邊緣。 孟嵐遮著陽光,看著滔滔江水,神采飛揚。 好久沒見到肖妃,又要送他一件大禮,想想就很刺激啊。 第193章 一山不容 武昌城外,新的山寨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 不需要其它貨品,山蠻對鹽的需求才是剛需,肖曉這里的細鹽能讓所有山蠻人心動,甚至遠到湘水都有人千里過來跨省換鹽——順著湘江就能到武昌,比翻過危險難行的五嶺去廣州買方便多了。 當然,如果能順便帶著一些糧食和種子、布匹回去,也是很幸福的事情。 只不過大部分的山蠻人都太窮了,他們只能拿得出獸皮和一些干果,愿意千里來換就是因為肖妃這里換得多些。 但是就算如此,山蠻人相對能換得的東西也不多。 肖曉曉為此允許他們留下一些人,用工作來換鹽。 大量山蠻人為此感激不盡,愿意留下的人極多,加上武昌這里交通便捷,石山峒人口上漲超快,糧食儲備很快見底,肖曉曉為此還去找陶侃幫助,借了些軍糧支應,但陶侃剛剛大敗,自己的軍糧也不夠,肖曉曉得到的幫助有限。 肖曉曉為此將長江中游的產糧區都翻看了一遍后,發揮了蚊子腿上刮精rou的精神,決定壓榨一下南邊富戶分們,荊州很多南渡的士族,居住在西北邊的漢江平原處,據塢堡自守——先前這些士族很多都送了家族里能干的兒孫來她手下投奔。 嗯,有需求就有用處,肖曉曉只表態了需要糧食來修筑小城,他們就主動送了近萬斛糧過來,足夠他們這的人吃上半年。 不過光有吃的不行,肖曉曉組織了手上所有的蠻人,開始在武昌北邊恢復生產,武昌做為兵家必爭之地,已經被人來回犁了無數次,本地的大戶早就跑了,剩下沒跑的貧民,也大多被殺,良田荒蕪。 有人不理解肖妃為什么在局勢不穩定的情況下就重墾田地,這樣不是給別人做嫁衣嗎? 肖曉曉的回答是天時不等人,今年不弄好田地,等明年開春就來不及種莊稼,至于會不會被別人收割了——真要有人敢過來搶,我就帶草原的兵馬把搶的匪和糧一起搶回來就好。 這個回答讓所有人都閉嘴了。 于是在徐策出門的日子里,肖曉曉就全力組織生產,恢復秩序。 她手下的工作主力就是各地來的山蠻。 很多山蠻民眾并不習慣于這種機械的勞作,他們多是采摘漁獵為生,搬磚推車挖土都是很辛苦的事情。 他們更喜歡挑揀草藥之類的精細活,可做這些時,又不會太精細,經常撿不干凈根上的土,或者莖葉花分不干凈,被質疑工作得不好時,還會無理也聲高地表示監工是故意挑刺找他們麻煩。 這些都是小事,管理嚴格一點,做的好的賞,差的罰,肖妃很快就教會了山蠻們什么叫工作質量。 然后又有了新的麻煩。 這些來做活的山蠻有男也有女,他們經常在吃飯休息時聊著聊著就對起歌來。 石山峒在成為山蠻的交易打工地后,居然開發出了同城交友功能,這是肖妃萬萬沒想到的事情。 由此因果,還經常發生搶婚和走婚的事故——或者也可以說是故事? 南方和北方不同,洶涌水系和高深的山脈將大大小小的蠻人切割成無數部落,交流有限,半封閉的聚落生活,讓很多蠻人都有不同的習俗,在后世,因為漢人對南方的開發,很多部族都消亡同化在歷史大潮中,只有一小部分在邊遠地區繼續生活。 但現在,并沒有這個問題,肖曉曉在所有過來交易的山蠻人入市前,就已經告知不能在城里用他們規矩,否則不許進城,但說者自說,聽者自聽,每天還是有大量引起沖突的山蠻人被暴打一頓,轟出城去。 就算如此,山蠻們還是會悄悄你來我往,搞出了無數糾紛。 …… 十月下旬時,天氣開始冷了起來。 南方強大的濕度讓陰冷的溫度如鬼魂一樣徘徊不去,肖曉曉難以適應,出門的次數大減。 好在這時,徐策回來了。 徐策等人在南昌坐船順水入長江后,便棄船上岸,順著湖北的丘陵帶,翻山回到了武昌外的石山峒。 還帶回了張輿。 這位不滿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是很激動的。 張輿摸著城墻的目光都仿佛在看情人,他在這座小城里看什么都很新奇。 “雖然僅僅是一座小城,卻與其它小城大大不同,”在肖妃面前,他感慨道,“這里生活的庶民百姓,皆無畏懼不安之心,井然有序,這才僅僅是修筑數月的小城,真是難以想像阿姊經營多年的上黨薊城會是何等模樣?!?/br> 這暗示的太明顯了。 面對這年輕人期盼的目光,肖妃卻是鐵石心腸地道:“如今荊州與北方隔著一州之地,沿途危險,為免意外,公子暫時還回不了北方?!?/br> 張輿目光一下子就充滿了悲傷。 肖妃直接了當地道:“女、渤海公如今未有子嗣,你若回到北方,是禍非福,這次請你來,還是我自做主張,所以還請公子先暫居廣州,待我回稟了渤海公后,再議去留?!?/br> 被嫌棄的張輿懨懨地走了,看這小城的目光就像失戀了一樣。 肖妃卻不以為意,反正沒有人能阻擋她的大業。 她幾乎可以看到肝娘得到這禮物會有多頭痛——更重要的是,肝娘她還不能拒絕,因為這是目前最優的解決之法,便是女神也不會說出什么不對來。 我真是個天才。 對自己一番夸獎后,她坐在茶室里,滿意地給自己沏了一壺好茶。 就在這時。 “主公,”一位侍者悄悄探頭過來,“有人求見?!?/br> “今天的號不是已經見完了么?”肖妃抬頭,微有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