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節
而青州郡縣的鄉豪們也非??蜌?,一派相安無事的和諧模樣。 畢竟相比他們這些部曲不過百千人的豪強來說,幽州可是坐擁鮮卑,本身還有十余萬精銳的龐然大物,相當的惹不起,只要不是太過分,他們還是想好好生活的。 …… 就在青州漸漸被鞠彭捋順時,狗策劃的網上意見征集,也塵埃落定。 在優秀的貼子里,一名優秀的云玩家得到了內幕號。 除此之外,魏瑾也準備著找時間再收納一波玩家,幽州的玩家太密集了,影響他們發展,遼東、青州都是需要開墾的土地,苦力太少,于她也是損失啊。 于是,在四月中旬時,東萊太守鞠彭便接手了一位客人。 他長得非常好看,差多有三個小時的美貌度,拿著渤海公的推薦書,還有一個“廢鹽再利用計劃書”,一開口就要求三百個仆眾,還有至少一千畝的鹽田。 鹽田很難辦,因為這是青州豪強的命根,比良田還重要。 但這難不倒鞠彭。 “在下家中有三千畝鹽田,愿全數捐出,”鞠彭很誠懇地看著這位叫天涼的青年,“只是如此一來,吾家千余老幼,無田產度日,不知您這鹽坊,可否分吾四成?” 天涼瞬間皺起眉頭。 第156章 遍地開花 四成是不可能四成的。 東萊太守鞠彭雖然想得很美,但這位新來的玩家卻宛如一塊堅硬的石頭,沒有半點答應他的意思。 最后,說來說去,他的三千畝鹽田,只換得了半成的收益。 雖然如此,東萊太守鞠彭還是喜不自勝——他家當然不可能只有三千畝鹽田,他家的良田更多。 至于鹽田,這些年,戰亂不斷,他們賣鹽也賣得很辛苦,還要被各方的零售商克扣、搶劫,這生意也不是很做得。 在談妥之后,鞠彭親自帶著這位使者去了自己在東萊黃縣的鹽田。 然而…… “你說這是鹽田?”天涼一臉問號。 鞠彭正色道:“這當然是鹽田?!?/br> “你怕是不在逗我?!碧鞗錾裆淠刂钢h方的大片樹林,冷冷道,“這明明是森林?!?/br> 只見遠方重山疊翠,郁郁蔥蔥,一片春意,完全看不到哪里一點田的樣子。 鞠彭疑惑道:“鹽水取自海中,起釜以薪火煮之,方得鹽粒,這所謂鹽田,便是海邊林地,并無不妥啊?!?/br> 他還補充道:“這海邊林木,皆是私產,非鹽戶不可隨意伐之?!?/br> 好吧…… 天涼聞言,盤坐于地,閉上眼睛,上網查詢。 發現自己功課做得不夠,要在明朝時期,才有文字記載古代鹽民才開始廢鍋灶、建鹽田,改蒸煮為日曬,從而大大提高了海鹽產量,保護了環境——至于到底是元朝還是宋朝發明的,都不重要,反正不可能是一千七百年前的魏晉。 很快,天涼睜開眼睛,凝視著東萊太守。 鞠彭那微笑如常,還是那么熱情。 “這不是我要的鹽田,”天涼站起身,感覺到責任重大,“來吧,我需要大量的人,還建鹽田?!?/br> 鞠彭露出疑惑的眼神。 …… 很快,黃縣的上千家鹽戶們都被召集起來,在海邊修筑鹵水池,這些水池用方石拼成,修筑在海潮適合的地方,這樣,海潮時,潮水便會自動流入鹽田里。 等到太陽將鹽水蒸發到一定濃度后,再將這里的鹽水導入另外的池水中曬,當然,如果人力夠,還會去海灘上鈀海水浸過被暴曬后沙土,提高鹽池的鹽份。 這些天涼其實都是不太懂了,但玩家的優勢就在這里,有什么不會的,可以找記錄片、有經驗的人手,甚至親自打飛的去山東黃縣,這里后世叫煙臺,很有名。 不止如此,這里還盛產煤炭和黃金,可以說是天然為化工準備的,旁邊還有天然良港。 幾乎是一瞬間,天涼以自己的化工素養保證,這在古代是一個非常適合發展化工產業的地方! …… 鹽池的好處是非常強大的,別的不說,暴曬過后的海水用來煮鹽,產量倍增,耗費的柴禾卻是不變,光是發現這一點后,鞠彭看到天涼的眼神就瞬間不同了,簡直堪稱深情。 鹽田的好處很快傳遍了黃縣的鹽戶,并且以一種病毒般的速度向南北擴散開去,鞠彭和天涼都沒有阻止,畢竟鹽田這東西這太容易學了,不如主動傳播,讓周圍的鹽戶都知道渤海公的恩義。 有需求就有地位,天涼的一切行為再也不是瞎折騰,他隨時的話都被鹽戶們奉為圭臬,恨不得把他供奉起來。 但天涼顯然沒時間給他們上化學課,他要做的事情超多。 首先,他要給在河北承德開鐵礦的玩家下訂單,表示了重金購買釩鈦磁鐵礦的需求。 做為后世和攀枝花同為國內兩大釩鈦磁鐵礦的存在,那里去年就已經被好幾個開礦的玩家占領,可惜人手不夠,產量尤其有限,雖然加點釩就能讓鋼鐵制品變成神器合金,奈如今的工業暫不需要這樣的高的冶煉水平,礦石積壓嚴重,得到訂單后,這幾個快自閉的玩家終于點燃了信心,送去鐵礦。 這里邊的釩是取硫酸必須的催化劑。 天涼看著這些大船運來的鐵礦,感覺信心滿滿。 他就著港口的一棵樹,拿起筆記本和炭筆就開始設計燒結室。 這些礦物要燒結結,燒完還要酸溶法來萃取,其中的銨鹽只能暫時用水煤氣去做一點了,反正催化劑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在他眼中,催化劑才是人類智慧的皇冠,只可惜催化劑的尋找太玄學了。 有五價釩做催化劑,然后還要修筑燒結室,才能做硫酸。 五價釩開始產量肯定不大,少量獲得一些后,就修個燒結室,再獲得一些后,再修個燒結室——雖然不修大的很浪費原料和資源,但這玩意劇毒,修小點哪怕泄漏了,傷害也能少點。 硫酸出來了,那么化工產業的第一步就算跨越出去了。 就可以做純堿。 天涼坐在樹下用炭筆飛快寫著,然后咬著炭筆陷入了思考。 做純堿的話,是用最早的呂布蘭法,還是用侯德榜的侯氏制堿法呢? 思考很久后,他決定還是用最早的呂布蘭法,畢竟侯氏制堿法是因為內地沒有鹽才發明出來的,其中重點是氨氣,自己要是能弄出那么復雜的鐵觸媒,早就大規模做氨氣搞化肥整農業革命了,哪還用得著搞么多麻煩? 呂布蘭法雖然產量不如侯氏的多,污染也重,但原料就容易多了,就是用硫酸、食鹽、木炭、石灰石,當年被各種批評是因為這種辦法弄出來的氯化氫廢氣有劇毒,卻被直接排入空中了。 但后來,這種辦法已經被改革過了,可以用焦炭過濾廢氣,把氯化氫廢氣變成鹽酸——這樣,三酸兩堿中的兩酸一堿都有了,而有了鹽酸,再用一系列反應,燒堿和硝酸也可以弄出來。 甚至做純堿的產生的廢料硫化鈣也可以想辦法轉變成硫化氫,然后用氧氣氧化成硫磺,硫磺再重新做硫酸。 完美! 這才是可持續發展的化工產業。 …… 天涼冷淡著面容,暢想了一番美好的未來,然后繼續畫燒結室。 嗯,第一步,還是要先把催化劑做出來。 天涼并不知道,光是鹽田一項,他的貢獻點就瞬間飆升,達到第一名。 幾乎同時,東萊太守鞠彭推廣均田法也瞬間變得容易無比——因為他不限制各家趕制曬鹽田。 以前,大家都用煮鹽的辦法,費鍋費柴,產量也不是很高。 但鹽的重要性,甚至遠在于鐵之上,只是產量一直上不去,價格自然也居高不下,可這東西幾乎就是古代的石油,古代戰士的戰斗力低下,和鹽有非常大的關系——基本上,古代食鹽是供應不足的,長期攝入鹽分不夠雖然不會死人,但人就力量不濟,只有將士手下的精英嫡系,才有稍微多一點的鹽份供給。 所以,尤其是在戰亂期間,鹽是重點搶劫物資,青州的鹽戶不但不能因鹽致富,反而受盡苛刻。 山嶺被當成鹽田,就是因為這些木頭是燒鹽的根本。 青州的士族豪強們當然懂得良田和鹽田之間收益對比,以如今一畝鹽田收入比得過十畝良田,他們當然不會再于幾分土地上糾纏。 甚至很多士族將之視為將來的進身之階。 這也算是無心插柳了,但鞠彭眼里,這位使者簡直是深不可測,視之為神人,每有大事,必來探討,而這使者只要盤膝閉目數息,便能言簡意賅地提出極為高深的見解。 更重要的是,這位使者精于“點石成金”之術,卻對地方治政毫無興趣,這種放手大干有后臺的感覺,讓鞠彭簡直是如魚得水,感慨自己是遇到諸葛武侯——當然,這話他只敢在心里逼逼,萬萬不敢說出來。 畢竟他可不敢自稱劉備,也不想當劉備。 就這樣,魏瑾在鞠彭發來文書時,都有些驚訝。 在文書里,鞠彭舉薦天涼為青州從事,這是直接給對方便宜行事的權利了。 這才半月不到,這位新玩家,就已經把青州的代理刺史搞定得差不多了? 看來她還是小瞧這位新人了。 “這座大山,總覺得不只如此?!蔽鸿傆幸环N預感,“我覺得他將來可能是最能生事的一位?!?/br> 單秘書一針見血地道:“這位新人沒什么政治天賦,孟嵐等人其實還有些分寸,他看起來便差了些?!?/br> “無妨,”魏瑾愉悅道,“我們現在的底子,可以抗住這些人了?!?/br> 單秘書不置可否,只是低頭繼續給手中的文書做分類標記。 魏瑾心情甚好,又翻到一封文書:“咦,遼東的校尉李臻,舉薦希銀為遼東太守?” 活動都已經過了,這些人要不要這么拼? “我覺得,要不然把每季度的評獎,改為每月一次,”她忍不住嘆息道,“不然我都覺得對不起這些拼命的玩家了?!?/br> 單秘書看了一下冠軍排行,輕嘖了一聲:“你不怕那幾座大山團結一心,從此輪流內定冠軍嗎?” 魏瑾眉眼彎彎:“不會,一山不容二虎?!?/br> 第157章 有借有還 話是那么說,魏瑾還是沒有急著改每季活動,而是順水推舟,把希銀安排成了遼東太守。 她先前沒有直接任命這些玩家身居高位,不是覺得他們沒有能力,而是他們需要時間去了解當地的情況,融入打開一定局面,否則一個不好,天高皇帝遠,這些人直接頂著高高的名頭過去,那就是個靶子,可能莫名就被一波“盜匪”打劫,然后領貢獻獎了。 希銀在遼東一年多,成功打開了局面,不但周邊諸夷都非常信服,連盤踞遼東的李臻都認可了他的才能,愿意托付——不愿意也不行,李臻已經老了,在這個普通人壽命只有三十多歲的時代,他已經五十多了,東邊的高句麗、西邊的慕容鮮卑,北邊扶余十七部,都是極為復雜的局面,而他的兒子并沒有服眾的能力。 又或者說得更明白一點,李臻并不想和渤海公扳手腕,胳膊哪里碰得過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