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節
東海王治下的大軍,是八王之亂中的勝利者,而且都是青壯男兒,哪怕不能打,那也是足足十七萬的漢人健勞動力呢,要知道如今整個北方也才三百來萬人,扣除老幼和的女人,也才百萬男丁,這十七萬一死,那損失下來,北方就基本只能是胡人士卒說了算的。 哪怕有鮮卑雇傭軍,也不能這么玩,無論是上黨還是渤???,都需要有自己的武裝?!?/br> 蒼秀兒解釋道。 上黨能安穩發展至今,靠的就是晉朝這個腐朽的龐然大物拉著仇恨,吸引火力,一但晉朝崩塌,上黨就是北方諸胡共同的敵人,絕對會被重點對待。 一個地處緊要、富庶無比、沒有軍隊、女子持政的地盤……沒有勢力能夠抵抗心中的欲望。 如果到那時上黨還沒有自己的武裝,北邊的鮮卑還會不會是朋友,恐怕就要看肖妃能不能成功進化成肖則天了。 另外,若說蒼秀兒最喜歡這個游戲哪一點,肯定就是女神對他們這些玩家們的支持了,看看,這才是善戰無赫赫之功,沒有女神,他們這些秀兒想秀也秀不到如今的程度。 “這次,我們的目標,就是保住晉軍主力,”蒼秀兒微笑道,“至于其中的的一些人,不需要?!?/br> 東海王這只大軍不但有軍隊將領,還有順便帶走了洛陽的大部分高級官員,讓小皇帝根本無人可用。 這“一些人”,都是東海王的嫡系,還是跟著他,一起被石勒殺了的好。 徐策平靜點頭:“我知道該怎么做了?!?/br> “嗯?!鄙n秀兒平靜地離去。 同時盤算著,肖妃目前遇到瓶頸,暫時沒有威脅,倒是孟嵐后勁很大。她家的墻角有點硬,看來得多費點心。 第109章 明修棧道 在渤海商討著怎么拿下晉朝最后一只大軍時,項城這小地方,也處于天塌地陷之中。 低矮的城墻之中,街道上行人稀少,官員的牛車來往時,都掛有喪儀。 而士卒們士氣低迷,惶惶不安。 這是必然的,因為前面的路該怎么走,全軍上下,沒有一個人敢開口。 去年十一月時,東海王帶著大軍離開洛陽,朝中文武百官跟隨而出,他先去洛陽南邊兩百里外的許昌鎮守,然后又去許昌東南邊兩百里的項城,便像冬眠的烏龜一般,乖巧地縮在里邊不動了。 項城是楚地,曾經是楚霸王的祖地,但如今只是一處小城,這里唯一的好處,就是離淮河很近,江南的糧食可以供應上來。 而到十二月時,石勒在河內郡被上黨軍大敗后,不知是想通了,還是羨慕起了上黨的強大,他不想再過流浪的日子,準備南邊打一片根據地。 他收拾殘兵,在江淮一帶,也就是東海王駐扎的項城附近,攻城奪地,而東海王就像沒看到一樣,默默縮著,從十二月到次年的三月,都在和朝廷打著嘴仗,還讓江南的瑯琊王打徐州的刺史,只因為后者是他的老對手。 東南邊的瑯琊王沒有兵去救洛陽,打徐州倒是積極得不行,因為只要滅了徐州的刺史,就能把江西一帶納入手中,勢力再漲一波,占據整個東南。 到了二月時,石勒的重新糾結起的大軍攻陷了許昌,東海王還是和死了一樣,不敢出兵。 而到三月時,東海王都真的死了。 大軍總要有個頭啊。 宰相王衍就很有自知之明地推脫:“哎呀,我從小就不想當官啊,混到今天的地位只是運氣和時間的積累而已,現在這局面我這無能之輩抗不住啊,我覺得襄陽王血統高貴,你們找他吧?” 襄陽王才二十多歲,以前都坐得冷板凳,當然不接這茬,而百官還是推舉王衍,耽擱了七八天,東海王都放臭了,后者知道躲不過,只能說先一起回東海封地,為他辦喪事。 于是今日大軍將出,但如何走、怎么走,王衍卻是說不出來。 在將領們反復詢問后,他才勉強回說大軍同出,一起去東海,向東走便是。 將領們也擔心得不心,人心惶然之下,也沒安排戒備,東海王一死,將領們各自不服,王衍又沒有統合將領的本事,只能讓他們各自為政。 一個和尚挑水,兩個抬水,三個沒水。 同樣的,東海王手下的四位將領們,誰都不想當探查敵情的前軍和斷后的后軍,當然也沒有護衛兩側的翼軍,于是十幾萬大軍都圍繞在一口棺材周圍,簇擁著棺材東出,像一群沒有頭領的肥羊,游蕩在路上。 沒有前軍,也沒的指揮,這只隊伍的速度極慢。 每天能走二十多里,就已經是厲害的一日了。 加上三月春寒,不少官員受不了這遠行的苦,一步三停歇,王衍更是覺得大軍在旁,走慢一點,避免軍隊拉長,這樣更安全。 也因此,東海王死了十幾天,他們還沒有走出一百里。 而這時,石勒來了。 在另外一邊,因為東海王才死不久,所以蒼秀兒并不急。 怎么也是十幾萬大軍,熬上十天半月沒有問題。 徐策也需要時間來統合手下這三方匯集的雜牌軍。 他定下的目標的兵貴精而不貴多,將手下的將士都換了一身裝備。 這種財大氣粗的手買人手辦法可以說是瞬間生效,雖然只是給普通步卒一件四個薄鐵片相連的簡易板甲,但這種東西在渤??け镜氐氖孔淇磥?,這些都是比他們性命還要貴重的東西。 別的不說,士氣大震是肯定的。 然后便是cao練配合,徐策要求也不高,把跟著戰旗幟改換戰陣的速度再提高一點,就已經是超過如今戰斗水平線了。 這些都準備好之后,大軍便開拔南下。 蒼秀兒選的路線并不是走陸路,而是走水路。 渤??び幸粭l河叫清河,這河在古代非常有名,旁邊的郡叫清河郡,河水可以從渤海直到黃河,然后順著另外一條河到項城,在這兩條河一條順水,一條逆行,但速度肯定是比人走著快的。 因為如今渤??げ⒉荒軓年懧飞媳Wo運送近兩萬大軍的糧草,這是需要很長的補給線的,而渤海南下項城有千里之遙,這樣的距離,都是王彌和石勒的亂軍范圍,很容易受到攻擊,若糧道被截斷,結果就不是救人,而是送人頭了。 因此,走河水雖然慢一點,至少穩當。 但徐策果斷拒絕了這一方針。 這位在幾座大山面前乖巧的小哥哥在說到行軍打仗時,鋒芒畢露,淡然表示:“不需要?!?/br> 他讓步卒后軍隨船而來,讓輕騎每人只帶二十斤的食物,從渤海南下。 他們的糧食不是粟米,而是上好的魚松,一袋十五斤的魚松,外加五斤奶粉,足夠吃十天了。這也是后世蒙古鐵騎的標準配制,奶粉是直接用鮮奶煮干,純天然無污染,相比之下,保質期不長這點跟本算不上缺點。 他按當年蒙古鐵騎的打法,每人都帶兩匹馬,一路換馬,七日之內,就已經從黃河北方到了淮河邊的項城周圍。 他到來時,晉軍已經被石勒包圍在了項城外不到一百里的寧平小城。 嗯,十幾萬大軍被石勒四萬多人包圍,打仗打到這種程度,也是很厲害了。 徐策讓士卒就地休整,注意隱蔽,然后便親自去擦查了敵情。 古代的野外叢林茂密,雜草灌木阻路,縱是平原也情況復雜,但這些都阻擋不了徐策。 甚至,還很享受,就像一只野獸脫離了樊籬,回到它最自由的天地。 用一個俗氣一點的字來的形容,就是,爽! 他帶著自己訓練的手下圍繞著寧平小城附近走了一圈,根據痕跡和沿途馬糞的分部,粗略地判斷出石勒的手下人數與騎兵數量。 再探查出了他們的駐地,便心里基本有了譜。 在小城之外的田野地里,石勒已經和這只大軍交過手,晉軍大潰,躲在小城中,但這小城連城墻都沒有,說是村也不為過,只是躲在一起,兩邊的出路都已經被堵住,一出來就會遇到石勒的箭羽打擊。 其實如果有將領帶領強令出擊,石勒的騎兵未必就能全數堵住這些人,但沒有一個官員敢于沖鋒,他們縮在大軍之中,像將頭埋在沙土中的鴕鳥,跟本不敢抬頭。 徐策估算了一下,上司給的兩個命令,收攏晉軍,不要官員。 可以做到。 他立刻回到營地,為手下的軍頭們做了一番動員。 “前邊有一群流民軍,我們不需要將他們殺死,只需要將他們沖散?!毙觳吣脴渲υ诘厣袭嬃艘粋€簡易地圖,就是一個圈,加一條線,在圈那指了指,道,“這就是寧平城,旁邊這是潁河,城中的晉軍的只有東和北兩個出口,都被石勒堵上了?!?/br> 城外的荊棘灌木林區沒有路是出不去的,古代的灌木林密度根本不是后世可以比的,需要拿刀來開路,否則走兩步就會被刮的遍體鱗傷,讓人看到一箭就收拾了。 “我們需要開一個口子,晉軍……” “晉軍就會逃出來?”段文鴛年少氣盛,立刻就覺得自己明白了他們的戰略意圖,“到時我們就和晉軍和圍,攻擊石勒?” “不,他們不會逃出來,”徐策微微一笑,“這些人要是能有這么果斷,也不會落到現在這個地步?!?/br> 段文鴛一滯,輕咳一聲,有點臉紅地繼續聽了。 “到時,我們就沖進晉軍之中,拿出這個?!毙觳吣贸鲆痪砦臅?,上邊蓋著丁紹的印鑒,“到時,那些權貴就會相信我們……” 他簡單地說出接下來的計劃。 段文鴛越聽越興奮,目光變得躍躍欲試起來,恨不得立刻沖進去大干一場,這太tm有意思了,仗居然還可以這么打?。 “好了,咱們出動吧?!毙觳咂鹕淼?。 …… 寧平小城中,糧草被斷已有兩日,先前城外的大敗,死了萬余士卒,將他們反抗的心思全然給打碎了。 又讓軍心惶恐,城內的唯一的一處大點的廳堂里,頹廢的文武百官們一片慘淡,幾乎是等死之境,無一有脫困之計。 就在這時,突然有一小將幾乎是連滾帶爬地沖進來,大聲嘶吼道:“報、報司徒,匪寇退了、退了!” 廳中百官一時雞飛狗跳,紛紛起身圍著那小將,詢問是怎么回事。 只聽那小將興奮道:“方才有一只胡騎,不知從何而來,領兵沖殺了進了賊軍之中,賊軍不敵,都退去了,已將出路讓出,大軍可以沖出去了!” 百官頓時都看向王衍。 這老頭一時心慌,勉強鎮定道:“如此奇事,真是天佑我朝,只是、這敵軍忽退,怕是有詐,我等且先等等看?” “不可,”襄陽王反對道,“機不可失,若是等賊軍再圍,我等焉有命在,還是快帶兵沖出的好?!?/br> “不然,若是有賊軍誘敵之計,我等死得更快……” …… 于是一番爭吵了半個時辰,都還沒有結果。 就在這時,又小一名校尉舉信沖來:“報,報王司徒,那支胡騎自稱是冀州刺史丁紹治下,還派將偏領前來求見,說有要事?!?/br> 頓時,廳中人大喜。 王衍更是親自起身拿起信件,飛快拆開后,發現是一份哭喪的文書,也顧不得沒有什么內容,立刻激動道:“這是丁公文書無疑,快、快將這位將軍請來?!?/br> 于是進入了這狹窄的小室,上前做勢要拜。 生死關頭又有求于人,王衍哪有時間再顧及這些虛禮,不等膝蓋著地,立刻上前將他們扶起:“壯士快快請起,爾等千里來援,虛禮便暫且放下,先說說城外如何?” 徐策抬頭道:“稟報司徒,我等兩千騎本是奉丁紹大人之命前來奔喪,然至此才知賊軍勢大,累諸公失陷于此,若諸公遭難,家國豈有幸哉?吾一武夫自當舍命相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