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節
網友因此吃瓜吃了個大飽,分為兩派。 一派支持原配說女王干的好,一派說女人們要擦亮眼睛。 此事一出,其它玩家紛紛自危,均要求代練簽訂法律合同,絕對不能故意損壞賬號,否則要賠償多少之類的,有幾個給老婆代練的也小心伺候,假意溫存,不敢有一絲冒犯。 …… 這些都沒有影響到游戲里的平靜。 在名單發表出來后,新玩家們便紛紛上線了。 他們的捏臉時間又突破了上一批玩家們——畢竟已經知道了,捏了是無法修改的。 本地人和老玩家們于是就看著一群新玩家進入游戲后,如剛剛出籠的哈士奇,各種表演,都很淡定。 魏瑾們接受了他們的參觀和效忠,就打發他們自己出去接任務了。 玩家們這一批也非常不同——從名單發布后,立刻就有各種勢力接觸,量身打造最適合他們的玩法。 很多人直接用rmb買了一波上黨專用的鋼錢,如今鋼錢兌換rmb價格已經遠沒有先前那么貴,但還是維持在10:1左右,生活是足夠了。 看他們都準備得差不多了。 魏瑾這才不緊不慢地發了更新補丁。 《無論魏晉》劇情1.3版本。 上黨的劇情任務為“南部大開發”。 各位天人們,歡迎光臨晉朝世界,如今,女主得到了壺關縣,這里位置緊要,與洛陽相連,急需發展,請愿意建設的玩家前去新縣令崔淶處報名任務,隨他一起前去赴任。 …… 發布了一會,崔淶并沒有等到幾個玩家,新老玩家們都淡定無比,吃吃喝喝轉轉,并不急著出門。 魏瑾沉思了一下,在劇情補丁下加了一句。 劇情獎勵:上黨潞城城區宅基地200平方米(0.3畝)。 瞬間,崔淶被玩家淹沒。 第70章 將就學習 重賞之下有勇夫,崔淶得以帶著一百多神仙弟子前去壺關上任。 這還是魏瑾及時限制了數量的原因,否則上黨絕大部分的玩家都會跟過去,真不知道他們為什么一聽到和房產有關的事情就那也激動,好像一間房睡不了他們的屁股一樣。 壺關離上黨不遠,路也早就已經修好,至于定品的事情,崔淶都沒有找父親,而是找了還在洛陽的爺爺崔述,這位爺爺在為官上沒什么建樹,但是在嫁女兒上就非常厲害了。 他的三個女兒分別嫁給了劉琨、盧志和溫襜,人脈非常好,為孫兒求個縣令的資格簡直不要太容易,東海王都沒有在這事上糾結,直接當成給上黨的示好。 畢竟這次上黨抵住了劉淵的大軍進攻,而中樞是沒有給他一點幫助的。 所以等崔淶走到壺關時,他的任命已經過來,加上魏瑾給他申請的資格,基本這事就算是板上釘釘,沒有意外了。 而這些神仙弟子們更沒讓他失望,在路上就已經飛快發表了“壺關發展計劃表”,跟據縣里的地形、人口、資源,出具了一份非常行之有效的計劃書。 他們針對縣里的鐵礦、煤、石灰石、白云巖、粘土、大理石等資源做了統計,以一種分贓大會的模樣吵的面紅耳赤,然后各按開采難度和儲量劃分到各自的手里。 他們已經打算在壺關做煤鐵老板,以及燒水泥材料給送過去,上黨水壩修好后,抬高了壺關這邊河道的水位,目前的壺關的幾條河還是能支持小形運力的。 然后就是水利干渠,加強本地糧食的儲備,為明年將來的大旱做準備。 至于本地士族,對不起啦,你們的人口我們都要了! …… 于是又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高潮在壺關展開,這次的玩家們既有經驗又有準備,只是這些視頻如今已經沒有開始時那么紅火了,大家如今關注點只有一個——肖妃和水哥兩位誰才是玩家之王。 當然還有人支持孟嵐,覺得她肯定在憋大招,只是那兩拉玩家太耀眼了,讓其它的群星們幾乎可以算是光彩暗淡。 先說肖曉曉,這位姑娘如今在草會上做的每月交易大會,已經讓五原那邊有了城市雛形,她還在草原上廣泛傳播牧草種子,將大量的游牧民改為定居。 游牧民并不是天生喜歡逐水草而居的,只是草場的消耗支持不了他們在一個地方停留太久,種植牧草讓他們雖然還是要繼續用一些草場補充,但已經大大降低了生活風險。 肖曉曉還開了一個畜牧業常識坐談會,經常給牧民頭子們專授一些牛羊常見病的防治辦法,還出了一些文圖并茂的小冊子,聲望幾乎刷無可刷。 做了這些,她還不滿足。 開春后,她就派人去了鄂爾多斯的東勝,讓人去挖掘那里的煤礦,做為全國最大的露天煤礦,他的儲量也是目前國內探明最大,而且這里的煤熱量高、灰分低、硫少,屬于優質煤,更重要的是,這里交通特別方便,都不用修路,就能馬車四面八方跑起來。 而在有國家隊的支持下,她找到最簡淺的藏煤區域,也懶得燒什么焦炭,直接就向上黨下了燒煤取暖爐的訂單。 上黨的鐵器目前點飽和,當然就好啊好啊,在參考后世的農村燒煤爐后,結合如今的實際情況,很快就把樣品做出來了。 大肚子的鐵爐子上有一個長煙囪,可以將煙排到室外,爐子上方有一個平底鍋,可以烤也可以煮,下方有放煤的入口,可以將碎煤放入其中,而不會有煙熏困擾。 這個樣品一送到草原上,立刻就引起轟動,成為草原頭人貴族最喜歡的商品——草原上的燃料也是非常珍貴的,一般都是燒干牛糞,而冬天的草原冷起來,那是刀子一樣的溫度,這種小爐子,放上碎煤就能暖和很久,還能一直煮著東西,更不會被煙嗆到。 放一個在帳篷里,簡直就像春天一樣。 于是立刻訂單雪花一樣飛來,和訂單一些來的,還有很多鮮卑族里的半成年小伙們,他們都是十三四歲的年紀,正是能吃的時候,肖曉惦記站貢獻點,就準備在草原上招一些人去上黨幫工。 而很多頭人聽說上黨缺人,便主動把這些吃不飯的孩子報上招工的名單,直直送了過來。 這年代沒有童工一說,更何況十三四歲在這年代已經不是孩子了,市政們看著這些體制可以的小伙們,商量一會后,就把他們飛快瓜分了。 就在肖曉曉打造草原商業生態的時候,另外一邊的出國小哥也是cao作牛氣,火到了國外。 在與涼州張家的二兒子張茂結交后,兩人相見恨晚,擅長清談的張小哥完全不是新朋友的對手,在對方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知識面下敗退下來,聽說他想去看世界盡頭的宏愿,聽著他人生有涯所知無涯的理想,幾乎就想和他一起去實現人生的總有一次的壯舉。 當然,他的想法被父親涼州刺史張軌無情地鎮壓了。 就在張茂失望不已的時候,涼州刺史張軌突然中風,涼州全靠他的威望鎮壓,一時間,涼州人心浮動,張軌讓兒子張茂暫時代涼州的大事。 看著這位清談朋友手忙腳亂的樣子,嚴江當然就幫了一下忙,他本身就是極為頂尖的人物,又有后世歷史書這種大外掛,立刻就提醒他小心一個叫張越的涼州大族異動。 張茂聽他的話一查,立刻發現張越已經聯絡了許多權貴,告訴朝廷父親病的不行,讓張越來當涼州之主,張茂立刻將事情告許了父親。 張軌立刻讓洛陽的長子回來,同時讓人去朝廷為自己說情,在這緊急關頭,也接受了嚴江的醫治——視頻看診,大國手出藥,效果可以說是很有效了。 這年代中醫還在艱辛的探索中,既沒有千金方,也沒有本草綱目,很多草藥與病理都沒有展現出來。 在張軌病情略有好轉后,這位晉朝有名的強人便淡定地把張越安排了——以他的威望,只要擺出哀求朝廷告老還鄉的姿態,再用自己的人脈運營一番,就能讓朝廷不動自己地位。 而張越一看計劃無用,竟想起兵用強,可惜他的野心配不上實力,很快就被平定下來。 一番動蕩后,耽擱月余時間,涼州恢復了穩定。 張軌也見識了一下這位上黨派出來的使者,對他的醫術非常贊賞,連帶著對上黨魏瑾也有了巨大好感,專門發文去感謝了魏瑾一番,表示了友好。。 后來,張軌與嚴江幾番接觸,聽他分析了涼州大族與周圍少數民族的處境后,對其才華膽識贊嘆不已,甚至有些不想放他走,提起說可以給上黨魏瑾一封文書把你討要過來,讓人在涼州大展所長——上黨只是郡,涼州卻是州,兩邊的前程,可是大有不同。 嚴江當然拒絕了,說了自己的理想,順便灌了一大碗雞湯。 但這位老人聽說他想去遠方收集種子,帶回能讓天下人不懼寒冷的長棉草后,不但答應放他去西方,還讓人護送他西出敦煌,增送絲絨布匹做路資、親手蓋上通關文書,送他出關。 就這樣,他從一個白身出上黨,兩個月的時間時,就已經脫貧致富,連猞猁都被喂得圓滾滾,看得網友大呼過癮。 于是出中國紀的小哥一路走過玉門關,西出敦煌,帶著那只短尾巴的小猞猁,全然副人生贏家的樣子。 在小猞猁斷奶后,他就一路展現了自己的獵殺技巧,百步穿楊就不說了,還能各種引誘動物,做科研資料收集。 更過分的是,他還在敦煌外拐走了一只小雪豹——雪豹在祁連山一帶目前很多,它們會遺棄太過弱小的幼崽,將生存的機會給強壯者,這是太自然無情的生存需要。 無數網友為那只小猞猁鳴不平,紛紛指責他太渣了,懷里的還沒長大呢,就又找新的了。 然后他們就分成了短尾黨和長尾黨,為自己喜歡的貓貓指責對方,然后又一邊沉迷雪豹咬尾巴的萌態以及猞猁奶兇的可愛,偶爾跳槽到對方的黨派里的,再感嘆一番美貌小哥哥和大貓真是絕配啊。 再看著他在玉門附近換了駱駝,一路左擁右抱,前去西域。 而如今,他已經走到了樓蘭,一點都不拖泥帶水。 如今的樓蘭國叫鄯善國,在孔雀河邊的綠洲地,水草還算豐美,有漢朝當年修筑井渠,而在千百年后,這里早就是一片黃沙之下的遺跡。 小哥哥來到這里后,簡直就像進入大河的鯨魚,幾乎走遍了這個小城的大街小巷。 這里受到佛法東進的影響,官方語言是漢語和佉盧語通用,小哥哥當初結交涼州太子黨的遠見便在這里顯現了出來。 無論是涼州還是鮮卑,都不是這些小國可以抵抗的,他們幾乎是看到涼州長官文書的那一刻,就立刻把他請為坐上賓。 而在他吹噓了一下自己的知識和在上黨的人脈后,樓蘭王甚至明示自己有個漂亮的女兒,如果你不介意的話,可以留下來。 小哥哥當然義正詞嚴地拒絕了,但樓蘭王似乎看出他的愛好,在對方即將離開時,送了一只沒斷奶的里?;⒌男』⒆?。 這正是這期視頻的結束畫面,一時間,連魏瑾都忍不住在彈幕里發了一句“卑鄙!” 發完之后,她繼續寫給涼州張軌的回信,這年頭書信緩慢,她才剛剛收到,張軌選回憶了一下自己與張華的關系,再吹捧了魏瑾的年少有為,然后表示了對上黨商隊的渴望,同時愿意幫她去西域收集更多種子。 這是重開絲路的機會,魏瑾當然也就認真回信與他互吹了一番,然后表示的自己愿意給折扣,但成本太高就不能包郵,你們要買就自己來云云。 …… 打退匈奴后,整個上黨似乎都安靜下來,回歸了平靜的生活。 唯一有點變化的就是原本給草原用的爐子如今供不應求,很多農人也在家里添了一個,北方那些沒有炕的家庭對這東西表現出了強烈需求,成為新的拳頭產品。 可是上黨之外,并不平靜,甚至更亂了,又開始有大量流民從太行山陘涌入上黨。 大將軍茍晞把王彌打得跑到海上去了,本來覺得自己應該升官發財當贏家,卻遭到當頭一棒,被東海王貶到山東。 他心態一下炸了,成為一名酷吏,行法嚴苛,動轍殺人,稍微有點有流民、賊寇有點關系的家族,甚至都不查清楚,就被屠殺,山東半島血流成河,大家怨聲載道,給他起了個綽號叫“屠伯”。 這個時候,一位黃河邊的郡守被流民挾迫,造了反,領著五六萬人沿黃河劫掠,有威逼洛陽之勢,東海王又讓茍晞去平叛。 茍晞讓弟弟留守山東,自己鎮壓民亂,結果他弟弟殺起人來比他還厲害,山東人恨恨地說“小茍酷于大茍”,這個時候,原本已經被攆去當海盜的賊寇王彌覺得機會來了,又回到好客的山東老家,和山東本地人眉來眼去,招新丁,攬舊部。 很多人被茍家兄弟殺怕了,覺得在他們手下討生活太tm難了,于是紛紛投入王彌麾下。 茍家弟弟殺人超厲害,打仗卻不咋的,于是,等茍晞大哥平定叛亂回來時,王彌又拉起數萬的軍隊,和他公然叫板了。 茍晞沒辦法,只能繼續和王彌打,但王彌卻已經學乖了,他不和大將軍打,只沿途搶掠,搶完就跑,每次眼看就要追到王彌了,王彌就泡出青州范圍,沒有東海王手令,茍晞不能去別的州,否則會被視為想搶地盤,于是只能干瞪眼,而很他退兵,王彌就又回來。 大將軍跟在后邊吃灰,心態越發爆炸。 就這樣,在上黨抵抗匈奴時,王彌已經輾轉青、徐、兗、豫四州,從北京到黃河南邊,從山東的海邊到太行山,都是王彌的舞臺,而最能鎮壓王彌的東海王擔心上黨打不過匈奴,怕匈奴渡過黃河威逼洛陽,無視了這波流民。 上黨的玩家們看到這些saocao作,都覺得司馬家的腦了肯定都是被司馬懿那三個透支干凈了。 不然怎么敢這么玩? 就這樣,河北的王彌中原擾得幾無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