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頁
這種感情不受理智控制的感覺太讓人無措了,但葉君良畢竟不是那種絕對理智的人,他并沒有想太多。 來到白龍山,他并沒有找到沈縉,心中的恐慌漸漸蔓延開來沈縉是不是已經死在白龍獅爪下了是不是連尸骨都無存了 越害怕什么情況,就越忍不住去想那種后果。 當他看到白龍山一片狼藉時,他沒有認出這是資料上所描述的lsquo;巍峨高大rsquo;的白龍山,也沒有認出那似蛇非蛇似獅非獅的白龍獅,但當他將這片區域都轉了個遍,也最終能確定了白龍山的所在之地。 能將白龍山變成這副被削去峰頂的狼藉模樣,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兩個強者在這白龍山上進行了一場大戰。 葉君良很清楚沈縉的實力,才分神期,根本不是合體期巔峰的白龍獅的對手,這種一面倒的戰斗是不可能造成如此盛況的。 他心底有了一個欣喜的猜測定是在沈縉之前有一個強者與白龍獅大戰過一場。 沈縉極有可能依舊安然無恙的猜測令他心情好了許多,即使第三青衣使也來了,對他冷嘲熱諷,都沒有半點影響到他的好心情。 回到清風澗,葉君良滿心以為很快就能看到毫發無損的沈縉,然而現實給了他狠狠一擊沈縉依舊沒有回來,下落不明。 若是平時,葉君良也不會認為沈縉失蹤個幾天就會出什么事,但在這個關頭,他關心則亂,就難免提心吊膽,更何況旁邊還有一個說風涼話的第三青衣使。 一直到收到沈縉安然歸來的確切消息,他親眼看到他無恙后,高高懸起的心才落了下來。 即使沈縉后來給了自己一個大驚喜他得到了教主所需的九龍連珠,也不及他安然無恙歸來更令自己歡喜。 不過沈縉立了功,他總是為他高興的。 這功勞不小,葉君良擔心第三青衣使會冒領他的功勞,便提出幫他將這九龍連珠獻上給教主,并且為他請功。 可被沈縉拒絕了即使他拒絕的理由已經說服了自己,自己卻依舊心情低落了起來。 如他所料的那樣,第三青衣使就是個徹頭徹尾沒有底線廉恥的小人,他毫無愧疚感的將沈縉的功勞據為己有。葉君良氣憤的想要拆穿這卑鄙小人的真面目,卻被沈縉阻止了,不光阻止他說出真相,還要他附和這個小人的說辭。 葉君良很不解,明明這九龍連珠是沈縉費盡心思得到手的,為什么要輕易的將功勞讓給老三難道是畏懼老三的實力或權勢應該不可能啊,單論實力和權勢,他可比老三強多了,而且沈縉天資過人,素來高傲,怎么可能會屈服于第三青衣使 他敏銳的察覺到沈縉這離奇態度背后的不對勁,但他卻什么都沒說,什么都沒問,默默的按照沈縉的要求去做了。 既然是沈縉希望的,他又怎么會拒絕,怎么舍得讓他失望 然而很快,他就知道了沈縉這離奇舉動背后的用意。 教主在用壓抑著怒火的語氣問他這九龍連珠究竟是誰摘的,老三狼狽的跪在旁邊拼命的把這lsquo;功勞rsquo;往沈縉身上推,他頓時意識到這九龍連珠可能是出了什么問題,采摘到九龍連珠不一定是功勞,而是禍患了。幾乎是下意識的,他將之前沈縉叮囑他的那個說辭對著教主說了出來,不管九龍連珠出沒出問題,采摘人始終都是第三青衣使,為此他還特意編出了一段老三是如何采摘九龍連珠的謊話來欺騙教主。 教主似乎信了 在離開魔君殿的時候,他深深的為自己之前竟然欺騙了教主的行為感到痛苦,他對教主的忠誠似乎受到了考驗,并且不過關。 然而在看到沈縉那松了口氣后釋然的笑容,葉君良覺得他心頭上壓著的那塊lsquo;不忠誠rsquo;的巨石似乎輕了很多。 人生在世,總會有所取舍的。比起沈縉在他心中的地位,第三青衣使這個lsquo;三弟rsquo;的地位就太低了,低到他毫不猶豫的就選擇放棄他保全沈縉。 他很快就收到了第三青衣使觸怒教主被處死的消息,然而他的心情卻很平靜。 他清楚第三青衣使的死是怎么回事,九龍連珠上的手腳不是老三做的,否則他絕不會這么蠢的在教主面前邀功說九龍連珠是他親手采摘的親自獻上的。 老三的死,不光是因為沈縉在背后的設計,也不光是因為他作了假證,究根到底還是老三他那貪功的貪婪性子害了他。 想到這里,便是葉君良他也不禁為沈縉的智計贊嘆。 利用老三那貪功冒進的性子,暗中將做了手腳的九龍連珠給老三,如此大的功勞放在眼前,以他那貪婪的性格如何肯放過他必定會冒領這份功勞,那么除了葉君良自己和沈縉,其他知道真相的人肯定被他滅口了,畢竟欺騙教主是很大的罪名。九龍連珠真正采摘者是誰的真相就這么被埋沒了那么九龍連珠出現了問題,首當其沖的自然就是冒領功勞的老三。 在被教主問罪的時候,冒領屬下功勞和意圖謀害教主,兩個罪名哪個更嚴重 兩害取其輕,老三必定會選擇說出真相。但教主卻絕不會相,只會以為是老三推脫罪責。因為葉君良他從頭到尾都是說老三才是真正的采摘者。 本就憤怒的教主被老三lsquo;推脫罪責亂誣陷他人rsquo;的行為一刺激,必定更加怒火高漲,很可能一怒之下直接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