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皇帝繼承人一般都是立嫡立長立賢, 太子元后嫡子身份最為貴重, 然而三皇子沈縉乃繼后嫡子身份也不差, 大皇子雖然非嫡子, 生母卻是繼后,而且是長子,身份也差不到哪兒去。至于lsquo;賢rsquo;,三人個個都是天資聰穎的人物,支持者眾多。 方家一向是純臣,從來不摻和到儲位之爭里,只忠于坐在龍椅上的皇帝。 但當時的皇帝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在三皇子九歲的時候,其中一個伴讀的父親犯了錯被貶,該伴讀的身份也被擼了,沒資格繼續做三皇子的伴讀,空出來的這個伴讀名額竟然被皇帝給了方名巖。 方名巖乃是方家嫡幼子,方老將軍與其妻子伉儷情深,一生未曾納妾,膝下只有嫡妻所生的三個兒子。長子在成親后,妻子剛剛懷孕時便隨軍出征,戰死沙場,只余下一個剛剛出生的遺腹子,而其妻也因難產亡逝。次子也在第一次投軍上戰場意外身亡,連成親都沒有,人就這樣沒了。 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方老將軍夫婦承受不住這樣的打擊,方老夫人撒手西去,方老將軍悲痛之下也意識到方家的危機。 方家的子孫是接受精英教育的,武藝必須勤學苦練,兵書必須倒背如流。只有通過了方老將軍的考試才能去投軍,然而如今優秀的方家長子次子,竟然在幾場普通的戰役中意外死亡,這死亡真的是意外嗎要知道,其他勛貴家族前去鍍金或者歷練的家族子弟可是不少,那些紈绔子弟連方家兩位的一根手指頭都比不上,他們都安安穩穩的差不多都回來了,偏偏方家的兩個優秀的后繼人竟然戰死。 說這其中沒有貓膩,誰信 方老將軍意識到這一點后,又想到自己的幼子從來不摻和儲位之爭的方老將軍最終選擇了站在了三皇子陣營,并且利用自己的死,為幼子鋪好了以后的道路。 方名巖至今記得,父親臨死前拉住他的手,說的最后一句話:恩源,你大哥二哥的死不必去追究切記方家家訓,忠君愛國,莫要貪戀權利 當時還很年輕的方名巖隱約間明白了些什么 方名巖本以為自己會幫助沈縉登基,然后做他的左膀右臂,在他需要的時候為他效忠出生入死,在他不需要的時候放下手中的權利解甲歸田。 然而感情來得太突然,命運似乎與人開了個玩笑,他和沈縉就這樣在一起了,在他成為鎮國大將軍,沈縉成為帝王之后。 自己與沈縉之間的感情,方名巖是覺得沉重的。 方家世代忠良,對祖國盡忠,對帝王盡忠,乃是刻在骨子里的家訓。 他與沈縉從小一起長大,感情從兄弟到君臣到愛人,他是個對感情極為較真的人,無法忍受愛人的背叛,即使這背叛是逼不得已的。而沈縉作為帝王,總會有身不由己的時候。 男風之事在上流社會是一種風雅之事,結為契兄弟的男人不少。然而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兩個男人彼此成家立業,有了后代血脈傳承。 但像他這樣性子倔強較真的人,是決計無法容忍自己的愛人在與自己在一起后再碰其他人的。所以他將大哥的兒子養在膝下,當做方家的繼承人,而沈縉早已經有了三位皇子延續血脈。在這方面,他們沒有阻力,不必為了繼承人鬧矛盾。 方名巖對此是慶幸的,他以為自己和沈縉之間能走得很遠,走到白頭。 然而現實再次給他開了一個玩笑沈縉臨幸李家女,封其為貴妃,李貴妃有身孕一個半月。 這個消息仿佛在他的臉上狠狠的抽了幾巴掌,打疼了他,也打醒了他。 與帝王談感情奉上真心的,似乎古往今來少有幾個有好結局的。 方名巖不懼自己背上佞臣的名聲,但他害怕抹黑方家世代忠良的名聲和危及沈縉這個皇帝的名望,所以他將自己和沈縉的感情藏得嚴嚴實實的,不敢宣而告之。而沈縉也擔心此事暴露出來對兩人不利,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或者挑撥離間,對此也閉口不言。 這段感情是見不得光的,那么他有什么資格去堂而皇之的質問沈縉呢后宮中的皇后比他要有資格得多! 對此,方名巖只能選擇逃離,遠遠的逃開。 這種回避的心思源于他不知該如何面對迫不得已背叛自己的愛人。 大慶與東奕的戰爭爆發,方名巖在國家大事面前也顧不得那點兒女私情,再次變成了那令敵人聞風喪膽的戰神將軍。 大敗東奕之后,他班師回朝,經過這么長時間的冷靜,方名巖等著沈縉來給他一個解釋。 然而這一等就是大半年,最終還是他主動前去尋找沈縉。 這個時候見到沈縉的他,恍惚間只覺得仿佛過去了很多年了,眼前的愛人也變得陌生無比,一時間面面相覷竟也不知該說些什么。 他只得沉默著聽著沈縉的話。 放棄這段感情重回君臣關系這一切說得容易,做起來真的有那么容易嗎 方名巖想說些什么,然而當他看到沈縉那再無半點愛意的雙眸時,幡然醒悟,既然已經不愛了,那么再糾纏也無用,倒不如彼此各退一步。好歹繼續做君臣,他還能站在距離他最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