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書迷正在閱讀:過分占有欲、宇宙級寵愛、檸檸寶貝、haitangshuwu.com出老千、ABO世界里的bg(h)、說好的是情敵呢、善良有罪[快穿]、快穿之宿主不當NPC、局中人、[快穿]女主在撲街的路上
赤芍不等說話先規規矩矩朝著帳內蹲了個禮,“給夫人道喜,咱家四房的璿哥兒高中了,二甲第五名,賜進士及第?!?/br> 紫棠壓住驚喜,趕忙代孟芫追問,“那大房二房呢?可見著名姓?” “除了二房的玠哥兒中了三甲第十七名,旁的均不在榜?!?/br> 孟芫雖早有預料,但聽到結果還是松了口氣。 紫棠卻覺揚眉吐氣,仿似比孟芫更得意,“真不枉咱們夫人這些年不計回報地幫襯他們一家子,如今有了這番結果,才叫個皆大歡喜?!?/br> 歡喜嗎?于沒落了多年客居他鄉的四房來說或許是。 長房、二房的人可不覺得。 此刻忠毅伯慕汯正同嫡妻周氏坐了永晝堂正廳,看榜歸來的小廝戰戰兢兢立在堂下。 他本以為得了個白討賞的巧宗,哪知陰溝里翻船,到嘴的鴨子還飛了。 周氏朝著他再一次確認,“你當真瞧清楚了,那榜文上的慕璿果真是咱們同宗四房的那一個?不會是撞了名姓吧?當初四房老五因言語不敬得罪了權貴,整支被駁放出京,怎么可能有人肯做他家應考的保山?” 小廝頭越發低了,且不敢說話。 那榜文上登的可不止名姓,連著籍貫、三代世系都羅列在上,名字或許能撞,但這開國忠毅伯的先祖,普天下是再尋不到重樣了。 周氏這也是擎受不得如此結局才問了蠢話。 慕汯見周氏在下人跟前失態,佯作咳了一聲,只擺手將小廝遣了出去,隨即又不以為然道:“夫人也不必太過抱憾,四房雖是庶枝,但也是咱們沒出五服的至親,如今璿哥兒小小年紀便能一舉登科,也是光耀了咱們慕家的門楣不是?” 周氏和二房的謀劃事先并沒和慕汯商量,聽他這話怒懟了一句“你懂什么?” 一想到從前被個亡國降臣家的幺女壓在頭頂十多年,好不容易要將她熬走,如今又將被庶枝旁脈占了頭籌,就連眼下逢迎的二房說不定也要倒戈,周氏不由得心火大熾。 她對著慕汯把眼一瞪,“你既知道慕家的門楣無光,怎地不自己上進一番?成日里流連秦樓楚館,還被御史臺的端公給參了一本,以至于連著數年銓選都不得補官,連我在外應酬,都不知要受多少人的指指點點,你竟還妄想著旁人給你往臉上貼金呢?” 慕汯出了名的懼內,聞言只一縮頭,“你瞧瞧你,又拿這陳年舊事說嘴,我不都說了那次是被人強拉去的,連酒盅都沒碰過……要我說,這沒有實職也好,省得和那幫長了九個腦袋的人精們勞神斗志,以咱家如今的爵位,便是不做實官也比旁個高了一頭,你何苦庸人自擾?!?/br> 周氏聽不得他大放厥詞,又不當青天白日打掐他出氣,只氣得拍案而出。 想來想去,她決定再往東府去一趟。 博望侯府里眼下卻有客。 其實也不算客。 新鮮出爐的二甲進士慕璿此刻正跪在正院暖閣的堂簾外,雖見不到人,但仍是畢恭畢敬地給內室里的人磕了三個響頭。 紫棠守在簾外替孟芫待客,見狀趕緊上前去攙,“璿哥兒這是做什么?你如今已是半個官身了,這樣的大禮可不能亂用?!?/br> 在簾內的孟芫聽聞慕璿這樣重禮,也出聲勸,“自己家里,可不興這個,回頭我見了你母親,都不好說話了?!?/br> 慕璿起了身,卻還是不肯落座,只站在地上答話,“六嬸娘待我全家有再造之恩,又替我尋了故交做保,我才能在外省參加寓考,莫說叩幾個頭,便是讓我舍了身家性命也不足為報……我如今只恨自己空塞了一肚子草莽,竟不能學那扁鵲仲景活人救命,讓嬸娘久耽病榻不得大安?!?/br> 孟芫卻顯然不想說這個,只岔開話題,“你此番高中的消息,我已經托人往荑州報信,且邀了你母親帶著珃哥到京一見,事先沒商量你,你可別著惱?!?/br> 慕璿有一瞬怔忪,隨即又道謝,“小侄感激還來不及,怎會見怪?且我母親也非常掛念嬸娘,一別十載,在這有生之年終能得見,只有歡喜的,若我此番能入了館閣,更是有意讓母親和珃哥兒回京久居,六嬸娘這安排再妥帖不過?!?/br> 孟芫仍是淡淡的,“這樣便好……我今日有些乏了,就不多留你了,你且先回南六巷的宅子。過幾日宮里將有瓊林宴,屆時天子圣駕親臨,又是一場大比,那日若能得天子賜花,御街打馬,你也就真算出人頭地了……” “嬸娘放心,這幾日我定不會荒廢?!?/br> 慕璿說完,有些猶豫地從袖口掏出一個油布包袱,“我路上特從百善堂買了些當日新成的枇杷膏,聽說能生津止咳。還請六嬸娘不要見棄?!?/br> 赤芍在他身后笑著搖頭,卻沒說話。 孟芫一吃枇杷就起紅疹,不然栽花移木時也不會棄枇杷而選鄢陵了,這位的禮真是選錯了。 孟芫沒有當面駁慕璿的好意,只吩咐紫棠代她收下,又讓裝了幾匣子點心給他帶回居處,也好讀書時祭了五臟廟。 待慕璿走后,孟芫強打著精神著紫棠進來說話。 紫棠知道她要問什么,索性倒豆子一樣自話起來。 “咱們這位新鮮出爐的進士老爺可真是儉省,雖然身上沒打補丁,但那袖口磨得泛了白,方才他掏枇杷膏的時候,露出的袖袋竟然是麻布做的,想來這些年一直過的儉省,沒將您送去的銀子隨意揮霍?!?/br> 赤芍沒有紫棠穩重,口也快,不由插話,“也不好說,許是他故意穿成這樣給人看的?!?/br> “我覺得不像,方才我瞧見他虎口上有繭,想他一個文弱讀書人,又不習武,那繭子便極有可能是務農握農具積下的……” 孟芫聽到這里,也不再繼續問,直接有了定論。 “五嫂是我閨中舊識,她的的人品我是知道的,最心善、要強不過。都說生子肖母,想來璿哥的性子是隨了她……如此,我也便能放心閉眼了?!?/br> “紫棠,我先頭交給你收著的紅木匣子,你待會兒得空就幫我送到武興侯府上吧,待見了姑母,就說是祖母生前點過頭的……我身子不中用,旁個又不好驚動,只得勞煩她老人家幫我進宮一趟了?!?/br> 孟芫沒說破,紫棠卻知道,那匣子里是請封承爵的奏表,需外命婦到宮門呈送。 紫棠臉色立即沉郁了下來,知道孟芫是身感大限將至,才會做此安排。她忍住鼻子酸意,低頭應了聲“是”。 外間此刻卻突地喧嘩起來。 銀染慌慌忙忙來報,“夫人,不好了,西府大夫人突然造訪,不想遇上了璿少爺提著食盒出門,兩邊也不知為何起了爭執,大夫人錯把璿少爺當成了打秋風的下人,竟當場命仆婦將人打了……” 作者有話要說: 下一章是慕家的人物關系表,有需要了解的請選擇閱讀,另勞煩鄉親們動動金手指,收藏本文(還有專欄和預收,多多益善),作者菌會更家努力碼字的~ 第4章 慕家譜系(陸續補足) 慕家東西二府譜系(架空私設,勿代入、勿考據) (開國忠毅伯爵位五代始降、博望侯爵位五代始降) (以本文第一章開篇時間為節點,大部分未出場外嫁女還設定完全,暫時不錄,后面若涉及再陸續補足) ¤第一代: 初代開國忠毅伯慕景(從龍之功獲封,有實職武將,正三品上) 原配畢氏(小戶女,慕景未發跡時所娶) 繼室顧氏(中山侯府庶女,慕景同袍之妹) 妾于氏(皇帝所賜滿齡獲放宮婢) ¤第二代: 長男二代忠毅伯:慕岳(畢氏所出),娶妻張氏(某官員之女),妾左氏(落難官家女) 次男:慕雄(畢氏所出),原配宋氏(某文官之女),繼室楚氏(禮部主事庶女) 三男初代博望侯慕望(顧氏所出),原配謝氏(兩浙路總兵之女),繼室符氏(商賈之女) 四男:慕揚(于氏所出),娶妻白氏(言官之女) 長女:慕晴(顧氏所出)(現武興侯府太夫人) ¤第三代第四代:(大序齒) 長房(慕岳后代): 大老爺慕汯三代忠毅伯:張氏所出,娶妻周氏(戶部侍郎嫡長女),納妾鐘氏,育有嫡子lt大少爺gt慕琛、庶子lt三少爺gt慕珝,嫡女lt大姑娘gt慕芳、嫡女lt六姑娘gt慕錦; 三老爺慕江:左氏所出,娶妻梅氏(三房符氏外甥女),納妾孫氏,育有嫡子lt四少爺gt慕坤,庶子lt七少爺gt慕玌,嫡女lt二姑娘gt慕秀,庶女lt九姑娘gt慕姍; 二房(慕雄后代): 二老爺慕濤:楚氏所出,娶妻韓氏,育有嫡子lt二少爺gt慕玠,嫡子lt六少爺gt慕玹,嫡女lt三姑娘gt慕芝,嫡女lt五姑娘gt慕靈; 三房(慕望后代,男主這一枝): 四老爺慕汛第二代博望侯:(已故下殤無繼),謝氏所出; 六老爺慕淮(男主)第三任博望侯,謝氏所出,娶妻孟氏(女主承平侯嫡幼女); 四房(慕揚后代): 五老爺慕汮:白氏所出,娶妻林氏,育有嫡子lt五少爺gt慕璿,嫡子lt八少爺gt慕珃,嫡女lt四姑娘gt慕塵 七老爺慕江:白氏所出,娶妻溫氏,育有嫡女lt七姑娘gt慕玉,嫡女lt八姑娘gt慕婉 第5章 【報深恩】 周氏在院子里鬧出的風波并沒有掀起太大浪花。 到底是樁家丑,雖理虧的明顯是周氏,但她作為長輩,從身份上便壓慕璿一頭,就算是能把是非曲直、恩怨對錯算個一清二楚,最終也無法落到實處——畢竟沒有長者向小輩端茶認錯的理兒。 孟芫作為東府的當家人,并無意縱容周氏,但礙著投鼠忌器不便出手。 周氏的名聲壞了也就壞了,但璿哥兒可是今歲才登科的進士,若有什么不善的訛傳流到坊間,他也不須赴天子設下的瓊林宴了,直等著言官老爺們彈劾奪名去吧。 但周氏那里,也不能一味忍讓,孟芫回頭就吩咐,往后逢年過節貼補小輩們的“零散節禮”再不許支了,且西府再有人登門,也要像外人一般持了帖子才給通傳。 與此同時,孟芫怕璿哥兒因受了無妄之災而覺得委屈,又特把他叫回暖閣寬慰。 璿哥兒卻沒表現出任何嫉恨或憤憤不平,反倒言辭謙卑,“勞動六嬸娘替我cao勞,實在不該。也怪我一早沒和伯夫人講明身份,才遭她誤會……” 他口稱的是周氏誥命,而不是大伯娘,毫不掩飾的疏離隔閡,已道明他對待長房的態度。 孟芫知道,四房和長房之間不止是眼前的沖突,還有積年的夙怨,不怪璿哥如此冷淡。 當初四房被貶離奉京的時候,曾想過讓周氏娘家幫忙做個和事佬,且姿態放的足夠低,還是彼時尚未離世的四房老太爺慕揚拉下臉親自上門求告。 但周氏一向不大看得起四房庶出的身份,且也不愿意讓娘家人蹚這渾水,索性就關門閉戶,稱病不見,連碗熱茶湯都欠奉,甚至連四房走那日都沒有露面。這些年下來,長房眾人更不曾伸過半回援手,些許親情不論。 如今璿哥兒不愿意和周氏主動相認,也在情理之中,孟芫自不會責難,且明白四房和大房的嫌隙,只會日久彌深,她也管顧不來。 又安撫幾句,孟芫便安排車馬將璿哥兒送回南六巷的宅子,以便他繼續為瓊林宴做籌備,而周氏這一回沒等見到孟芫便在下人跟前瓷了一頭灰,也沒臉再入內宅,總算給東府換來幾日清凈。 經這一出好鬧,孟芫對璿哥兒不免又高看了一眼。 端看他事后從容不迫來致歉,半點沒有狂郁露相,就知道這孩子是個能隱忍的,心性也堅韌,日后在官場上也不會輕易著了旁人的道。 將來若把侯府交到他手里,至少不會像大房那樣,就此沒落下去。 這也算,對得起慕淮的苦心回護了吧…… 又過得幾日,四房的人終于舉家抵京了,孟芫著了外院大管事戴黎親自駕車去接。 連著璿哥兒在內,這一支總共還有七口人,先頭給璿哥兒讀書的那處宅子就顯得淺窄了,且也不便久居,孟芫索性把人直接安置到侯府第一進的兩個跨院。 七老爺慕沛帶著一雙女兒和孩子們的乳母住在西跨院,寡居的五夫人林氏帶了女兒并兩個兒子居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