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我方反派劇本 第250節
書迷正在閱讀:滴,金手指已到達[快穿]、[綜]異次元修仙、穿到修仙界后,被清冷師尊撿走了、你求而不得的[快穿]、每天都在求cao的女人、冷水、越界(出軌 H)、埃及在逃白月光[穿越]、異種控成為Futajiejie們的專屬派遣員、懷上老男人的崽之后
第138章 失態 仲春十五, 也就是大齊的花朝節這一日,對孟家來說,出了一件大事, 謝原他爹謝幽,請了一位族中的遠房嬸娘, 來替謝原提親。 庚帖什么的早就交換過了, 彼時也不需要女性長輩出面,但這提親, 沒法讓謝幽獨自前往,只好在自家的親戚堆里, 扒拉出來這么一位勉強能走動的。 天壽帝病重, 太子執掌朝政,明面上, 耀武揚威起來的只有孟昔昭,但真正能稱一句闊起來的,還是要屬謝家。 不聲不響的, 謝家透明人一樣的待遇就消失了, 曾經不再聯系的友人,又開始跟他們走動, 而曾經恨不得給他們全家改姓的親戚, 也熱熱鬧鬧的找上了門來。 房陵郡公謝傳依然是閉門謝客,誰來都不見, 謝幽倒是很想效仿老父,但,面對現實吧, 他沒那個脾氣,也沒那個膽子。 苦日子過多了, 即使現在日子好起來,謝幽心里也依然繃著一根弦,不敢讓自己放松,他怕如今不過是曇花一現,不知什么時候,就會有更大的災禍降臨到自己家頭上。 好在他不止一個兒子,謝原幫不上忙,他能擋掉自己身邊的人就不錯了,但謝韻可以,自從去年六月,太子帶著南詔皇室凱旋,謝原跟著一起回來,然后關上門,和謝韻談了一個晚上,第二日,謝韻眼底青黑、一臉煩躁的走出大門。 雖說看起來十分的不耐煩,但他還是聽了謝原的話,推掉大多數的紅顏之約,老老實實的開始在家里念書,當然,狗改不了那啥,他還是會偷偷的出去約會美人,至少次數已經大大降低了。 謝韻也是有天賦的,曾經荒廢的書本,到他手里,不過兩個月,就重新撿了起來,他這個年紀正是精力旺盛的時候,發現自己水平還可以,他頓時就膨脹了,決定參加今年的鄉試。 他是童生,但沒有考過秀才,在他看來,他去考,絕對是手拿把掐的。 然而謝原回家以后,聽到弟弟的雄心壯志,皺了皺眉,又把他叫到自己的屋子里,跟他耳語兩句。 可憐的謝韻,再一次受了打擊。 原本還挺親熱的書本,此時也不能讓他提起興趣了,正好,撞上那群厚著臉皮回來、企圖繼續跟他家走動的白眼狼們,謝韻擼起袖子,把他爹推一邊去,自己就沖上了戰場。 普通人怎么可能說得過在歡場混過的謝韻,幾乎所有人都是被他羞辱走的。 即使這樣,謝家也沒有再冷清過了,被罵兩句算什么,只要能和未來皇帝的母家交好,別說罵兩句,就是打兩下,他們也高興啊。 …… 甚至有那急功近利的,都開始琢磨著私底下去跟太子建議,讓戶部撥款,把謝皇后的陵寢好好修一修。 孟昔昭得知這些事,滿臉都寫著無語。 真是用實力演繹,什么叫做人走茶涼啊,而且天壽帝還沒走呢,這茶就已經涼透了。 作為一個上過九年義務教育,又陪著家里人看過好多好多古裝劇的人,孟昔昭其實一直都有種誤解,他總覺得古代皇帝地位非常高,跟神一樣,人們不敢推翻他,所謂造反,是非常艱難而且非常講究時機的事情。 但實際上的情況是,確實,皇帝地位非常高,然而普遍之下,大家效忠的是“皇帝”,那就是那個皇位,一旦現任皇帝離開了那個皇位,大家的目光,依然會繼續停留在那個位置上。 反正這是家天下的世界,先皇下去、新皇上來,從古至今,一直都這樣啊,這個邏輯沒什么毛病。 要是天壽帝的品行好一點,說不定愿意追隨他這個人的臣子,也會跟著多一點,但……唉,誰讓他這些年盡造孽了呢,哪怕是最忠心大齊皇朝的人,在聽說他病重以后,第一反應都不是為他難過,而是尋思著,太子是個什么脾性呢?他能把天下治理好嗎? 其中典型,就是孟昔昭的外祖父,作為跟著父親、與開國皇帝一同南征北戰的老臣,吳國公是絕對的?;庶h,這大概也是原書劇情中,得知自己女兒女婿一家被皇帝盡數殺掉以后,他被活活氣死的原因之一。吳國公厭惡一切企圖動搖大齊皇朝的人,之前誰都不在乎江州動亂的時候,他老人家就發過言,說要不是他閃了腰,他絕對要上戰場,宰了那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人。 但是,同樣也是他,在得知太子掌權了,還把他外孫子提成正三品左散騎常侍之后,哈哈大笑著捋胡子,吩咐廚房,晚上給他烤只羊吃。 …… 幸虧國公夫人還算精明,一聽他笑,就把他嘴捂上了,這才把這事只控制在李家與孟家之間,要是傳出去,他老人家肯定是沒事,畢竟地位高、也退休了,但孟舊玉、孟昔昭等人,估計就要受攻訐了。 孟昔昭意識到自己的認知有差錯之后,挑了挑眉,盯著自己寫好的那份罪己詔,然后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他把罪己詔發布的時間推前了。 就是花朝節這一日,本來他應該回家去,跟其他人一起,帶著禮貌的微笑,聽謝家那位嬸娘夸贊自家的嬌嬌,但他留在東宮當中,作為天壽帝“懺悔”的見證人,慌慌張張的跑去文德殿演了一場戲,說天壽帝要下罪己詔。 他表現的十分驚慌,而且說的特別嚴重,仿佛天壽帝是回光返照了,得知這個情況,大家自然顧不上去思考罪己詔是怎么回事,而是集體前往華寧殿,準備聆聽天壽帝最后的遺言,額,準確的說,是聽蘇賢妃轉述天壽帝的遺言。 然而等他們過來的時候,華寧殿里人來人往,蘇賢妃在一旁默默垂淚,竇院判則背對他們,一直診脈,就是不說話。 好不容易出了結果,竇院判卻告訴他們,陛下脈象有些紊亂,如今已經平靜了,就讓他好好休息吧。 被遛了這么一圈,眾人全部懵逼起來,心情大起大落之下,他們這才想起罪己詔,皇帝不會說話已經是板上釘釘的,哪怕回光返照,也不能讓他重新開口了,那罪己詔到底怎么來的? 蘇賢妃擦干眼淚,哽咽的告訴大家,是陛下醒來之后,強逼著自己抬手,然后在她手中,一筆一筆的寫了一句話。 ——朕錯怪他了,朕要為他平反,下罪己詔,詹慎游,朕不想再看見他了。 滿朝文武:“…………” 這是都開始出現幻覺了啊。 不難想象皇帝看到的幻覺到底是什么,畢竟他把詹將軍害得那么慘,這人一心虛,夢里的形象也會跟著丑惡起來。 大家互相看看,都感覺心情十分微妙,罪己詔這種東西,一般都是出現天災、或者人禍達到某種巔峰,皇帝才會不情不愿的寫一份這東西,如今天下太平,卻要來這么一出,會不會有什么問題??? 一般的大臣是不反對也不支持,司徒桓和閆順英則在思考這事能給他們帶來什么好處。 真正強烈反對的,就是耿文錦一個人。 沒錯,就他一個人。 自從過了年,尚西關就沒從鵪鶉的狀態里脫離出來過,此時聽了這么恐怖的事情,他居然一點反應都沒有。 也不能說沒有反應,他把頭低的更低了,身子也顫了一下,似乎他聽到的不是別人說的話,而是第二只靴子落下的聲音。 耿文錦沒他這么喪氣,在華寧殿當中,他就大聲反對,全然不顧天壽帝還在那邊躺著,崔冶做足了孝子的模樣,正坐在床邊看著天壽帝,那藥只是讓他躺著,不能動,下多大的劑量都是不能動,意識卻仍然清醒,也就是說,剛剛這群人說的話,他全都聽到了。 崔冶望著他,聽見耿文錦如此失態,他登時扭過頭,訓斥耿文錦:“耿樞密,在御前大聲喧嘩,你是不想要命了嗎!” 臉紅脖子粗的耿文錦這才反應過來,像個被掐住脖子的雞,頓時發不出聲音來了。 詹慎游平反不平反,對這些活人來說,關系不大,一來他是武將,他那唯一的兒子,如今也是武將,二來他們也知道,大齊皇朝如今名聲真的太差太差了,雖說還影響不到朝臣實際的利益,可誰又想跟著背罵名呢。 最慘的孟舊玉不提,他們這些孟舊玉的同僚,其實也挨罵了啊,老百姓可不管他們有沒有幫著抄家,他們就認一句話,天下烏鴉一般黑。 …… 也就是跟耿文錦平時交好的那些大臣,想要幫他說句話,然后就是給他送過賄賂,不想打仗只想升官的廢物武將們,想要把他給保下來。 耿文錦之前就有預感,現在更是覺得預感成真了,他以為自己死定了,回到家里以后,恍恍惚惚的,甚至開始思考是逃、還是奮死一搏。 管著樞密院的他自然知道應天府兵力如何,也知道丁醇看上去風光無限,其實他領的都是外面的兵,比不上一直留守在應天府的真正精銳。 但是在應天府里面起事,太難了,名不正言不順,而且一不留神,手下的人就容易反撲,不如找幾個靠譜的人,帶一部分兵力出去,跑到太子暫時無法控制的地方,然后再慢慢籌謀…… 即使那樣很可能也只是延長他的死期,那他也不想明日就死。 耿文錦的腦中有模糊的計劃開始成型,他甚至想好了自己要去找誰,尚西關他不考慮,就讓他死在應天府好了。 而就在他過著腦袋里的名單時,東宮侍衛到訪,說是太子請他進宮,有事相商。 毫不夸張的說,耿文錦頭發絲都要豎起來了,他以為他要去赴鴻門宴,連明天的太陽都看不到了。 但不去又不行,時間太短,他連正經的計劃都沒想出來。 最后,他戰戰兢兢的到了東宮,卻見到了一個對他溫和有禮的太子。 太子把他扶起來,周圍沒有第二個人,他對耿文錦推心置腹,表示他已經打算完成天壽帝的心愿,將那罪己詔發下去了。 既然要平反,就必須有替罪羊背鍋,而他,作為儲君,大齊的下一任皇帝,實在不愿看到朝中人才凋零,也不愿看到酒囊飯袋占著好位置,所以,他希望耿文錦能幫他一把,將這件事,變成肅清朝廷的好時機。 耿文錦呆呆的看著他,好半天才反應過來,太子這是不打算動他了,而是打算動尚西關。 太子還一再的暗示,說過去的就讓他過去,他欽慕詹慎游將軍,卻也敬佩耿樞密的本事,而本事,就是一個合格的儲君,最為看重的。 耿文錦的表情漸漸變化,他同樣是對天壽帝沒什么忠心的人,如今新主已經向他拋出了橄欖枝,不接是傻子。 他以為太子只留他一人對話,是信任他,也是看重他,其實,太子只留他一人,是因為這話不能傳出去。 他可不是天壽帝,從不在乎什么朝令夕改,他要臉,他還想和二郎做名傳千古的明君良臣呢,可不能因為一個耿文錦,就留下說話不算話的黑歷史。 命保住了,耿文錦狂喜,連忙答應了太子的請求,甚至第二日,瞬間就改變了態度,開始做他最熟悉的事。 當年,他踩著詹慎游上位,獲得天壽帝的信任,如今,他踩著尚西關上位,獲得太子的信任。 對尚西關的清算是后面才要做的事,如今,首要的任務,是把罪己詔發下去。 罪己詔一出,整個大齊如同一片池塘,以應天府為中心,咚的一聲,水波紋一圈一圈的傳遠,震驚了每個聽到這個消息的大齊人。 百姓有多震驚,又有多感慨,詹家人是不知道的,詹家的三口人,此時,只是坐在外城的那間破屋當中,沉默的坐著,誰也不開口。 詹不休看看寂寥的祖父,與安靜的meimei,然后說道:“太子賞了咱們家一座新府邸,所有物什一應俱全,連仆役都是宮里出來的。至于爹娘的墳塋,也要被打開,重新厚葬,祖父,往后咱們可以搬回內城去了?!?/br> 詹老太公卻沒有動靜。 當年是他一意孤行,非要破碎的全家繼續留在應天府,分明孫子孫女都有意離開了,但他為著那點看似清高、也看似可笑的堅持,讓這兩個孩子,在窒息又貧苦的環境當中長大。 如今他的堅持有了回報,他們家可以回去了,但他根本沒有揚眉吐氣的感覺,反而心中更加的悵然。 心里的感覺太復雜,面對著讓他們重返內城的孫子,他真的不知道自己該說什么。 最后,他只能站起身來,沉重的拍了一下詹不休的肩膀,想要像詹慎游還在的時候一般,對他爽朗的笑一笑,然而太多年沒笑了,那鼓勵的笑容,如今變得難看又僵硬。 詹不休卻從這個笑容里明白了祖父的意思,他也淡淡的扯了扯自己的嘴角。 而這,就是今天詹家表現得最高興的時刻。 詹茴望著他們兩人,慢慢垂下了自己的眼睛。 第139章 大招 詹不休當初說想要回那個原來的府邸, 但在尚西關沒被抄家之前,那座宅院還是在尚西關的名下,況且那里都被租出去當行院了, 孟昔昭著實覺得,不給里面消毒個三年五載, 根本沒法住人。 …… 所以他試探的問詹不休, 先以太子的名義賜給他家一座新宅院如何,孟昔昭是做好了被拒絕準備的, 誰知道,詹不休居然一口答應了。 這就搞得孟昔昭有點愣, 但不管怎么說, 能答應就好,這也代表著, 詹不休已經漸漸走出當年的陰霾了。 不再執著,就是好事啊。 詹家搬回內城這一日,除了孟家夫妻沒來, 剩下的幾個郎君娘子, 全都來了,孟昔昭和孟昔昂在前院說話, 孟嬌嬌則來到后院, 打量詹茴的新院落。 這座新宅子,是天壽帝準備賜給他另一個老丈人, 也就是現任淑妃娘娘父親的,淑妃年輕且嬌縱,家世又高, 對天壽帝來說,也是別有風味, 所以這宅子,他還算下本錢,如今被崔冶截胡,孟昔昭又去內藏庫,大大方方的挑了一堆物件出來,擺放到新宅子里去。 旁人不知道他挑的這些都是什么,但詹家人是知道的,這都是當年,從他們家抄走的東西。 詹家是武將世家,家底也相當豐厚,孟昔昭認真搜羅半天,卻只找回來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不是被天壽帝賞給了別人,就是不知道被誰暗中扒拉回自己家去了。 這些內情孟嬌嬌自然是不知道,她只是挑剔的看著周遭,半晌,才終于勉強的點點頭:“如今這院子,總算是稍微配得上阿茴了?!?/br> 詹茴聽了,輕笑一下,“你知道我從來都不在乎這些外物?!?/br> 孟嬌嬌眨巴眨巴眼,提裙小跑兩步,坐到她身邊來,“我知道你不在乎,可就像我阿娘說的那樣,不喜歡歸不喜歡,可是不能沒有?!?/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