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我方反派劇本 第216節
書迷正在閱讀:滴,金手指已到達[快穿]、[綜]異次元修仙、穿到修仙界后,被清冷師尊撿走了、你求而不得的[快穿]、每天都在求cao的女人、冷水、越界(出軌 H)、埃及在逃白月光[穿越]、異種控成為Futajiejie們的專屬派遣員、懷上老男人的崽之后
為什么聽著這么熟悉。 那個匈奴大王子,當初就是這么想的吧。 果然,厲害的皇帝連腦回路都是一樣的。 默了默,孟昔昭有些復雜的開口:“這樣說來,金屠哲是倒戈安奴維了?!?/br> 崔冶看著他的神情:“很意外?” 孟昔昭:“有一點?!?/br> 上次見面的時候,金屠哲還是對左賢王無比的忠誠,那時候的他,看著都能為左賢王去死。如今才一年…… 不過,金屠哲變成這樣,也不是無跡可尋。 他是漢人和匈奴人的混血,成長過程艱難,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獲得一倍的收獲,由于出身太低,貴族看不起他,而歷來,多數時候,當被看不起的人有了實力,第一反應都不是去報復看不起自己的人,而是,加入到那些人當中去。 他想變貴族,左賢王也能幫他,可左賢王這個人,過于清風明月了,他一心為匈奴好,又對下屬十分嚴厲,要求他們自己賺自己的榮譽,金屠哲倒是可以等,然而,在單于明晃晃的告訴他,投誠我,你立刻就能被封二十四長的情況下,他還愿意繼續等嗎? 更別說,孟昔昭在他心里是埋下過種子的,他鼓勵金屠哲成為一個政客來著。 適當的抓住機會,背叛舊主,也是一個合格的政客應當做的。 心里的復雜情緒一閃而過,如今孟昔昭更關心另外一個問題:“那這糧食,我們是賣,還是不賣?!?/br> 孟昔昭這話問的有點奇怪,畢竟賣不賣糧食,那是天壽帝說了算,關他什么事,但顯然,不管是他,還是太子,都不覺得這個決策跟他們沒關系。 崔冶回答:“賣,財帛動人心,手中無糧的時候,左賢王與匈奴貴族其實是鬧不起來的,同在一個困境當中,或許還會團結一致起來。反而是有了糧,匈奴貴族想用這些糧打仗,而左賢王想用這些糧安置百姓,他們的矛盾會更加激化?!?/br> 孟昔昭跟著道:“他們亂了,被關押的匈奴大王子,說不得就要趁機逃出來,僅僅一年,安奴維還是這樣的軟弱,他肯定沒那個本事,把原本屬于大王子的勢力全部收歸己用,待大王子抓緊了時機,這三股勢力,若形勢好,就是重新洗牌一番,若形勢不好……” 孟昔昭抿著唇,忍不住的笑了一下。 崔冶看著他這個想笑又覺得有點缺德、所以不敢笑的樣子,索性替他把后面的話說了:“形勢不好,就讓詹不休帶兵去鎮守北疆吧,混戰一起,北邊的百姓定然擔心自身的安危,由他駐守,一可安撫百姓,二,還可觀測一番,是否能把長城外的土地,收復回來?!?/br> 孟昔昭其實都沒想到詹不休,但聽了他的話,孟昔昭的眼睛頓時亮起來。 這不是正好么,反正詹不休已經在應天府停留那么久了。 想著想著,他都有些心潮澎湃了,可一想到如今宮里,還有個礙事的天壽帝,一盆涼水潑下來,讓他瞬間冷靜了不少。 沉默片刻,孟昔昭說道:“今晚,我便去找金屠哲喝酒?!?/br> 崔冶嘆氣:“可惜我不能與二郎同去?!?/br> 說完,他又對孟昔昭笑起來:“切記,不可貪杯啊?!?/br> 孟昔昭爽快答應了。 * 使臣別苑還在那待著,金屠哲這回依然住在這。 不過和上回不一樣的是,他不用再住小單間了,而是住在專門給各國使臣打造的正房當中。 聽說孟昔昭來訪,金屠哲放下看了一半的齊國書籍,也不在乎那些虛禮,直接讓人把他請到這里來。 孟昔昭見了他,先細細打量了一番金屠哲如今的樣貌,仿佛要把他現在的樣子印到腦海中,然后才笑著作揖:“見過左骨都侯,一別多月,骨都侯身體可好?” 金屠哲也打量著孟昔昭,在朝上他們沒機會說話,互相也看不太清,發現孟昔昭還是自己印象當中的模樣,只是更加的矜貴、更加的意氣風發了,金屠哲才開口說道:“如今我不再是過去那個只會鬧笑話的匈奴人了,在我面前,你不必總是在言辭上照顧我?!?/br> 孟昔昭一頓,也不跟他客氣,而是做出一副熟稔的模樣,頗為不信的看著他:“哦?你的雅言又精進了?” 金屠哲得意的笑起來:“自然,如今再是晦澀難懂的齊書,我也能不費力的看下來了?!?/br> 說著,金屠哲還指向自己剛剛在看的書,孟昔昭往那邊望了一眼,發現是《左傳》。 孟昔昭:“…………” 這回是真的要往治國政客上發展了。 孟昔昭微微一笑,就當自己什么都沒看出來,然后坐下,跟金屠哲一起追憶往昔。 他們的往昔也就是一年前,孟昔昭表示自己十分懷念彼時都是小人物的他們,還問金屠哲,左賢王怎么樣了,有沒有一直看著匈奴的大王子,不會讓他再跑出來,嚯嚯齊國人吧。 金屠哲看了一眼孟昔昭,臉上半點異樣的情緒都沒顯露出來,說了一堆的客套話,還說大王子病一直沒好,讓孟昔昭不要再介意過去的事,畢竟大王子如今是個病人嘛。 …… 行吧,看來這一年進步的人不止他一個,連這個金屠哲,都沒以前那么好對付了。 本以為自己當初給他留了一把匕首,能讓他有幾分優待,可如今看來,好像根本沒什么用。 孟昔昭也不氣餒,而是繼續高高興興的坐著,也不再試探了,真的只是跟金屠哲一起閑聊,哪怕問到跟女真的戰事,也是純粹因為好奇心,并非為了打探虛實。 而金屠哲的反應,比剛剛提起大王子的時候好了不少,這不是什么秘密,王庭為了這個事,都快吵翻天了,連女真人自己都知道這個消息,告訴孟昔昭,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孟昔昭聽了半天,發現各種細節都對得上,說明他們是真的準備打仗了。 心念一轉,孟昔昭剛想說什么,突然,慶福從外面著急忙慌的跑進來,“郎君!” 在孟昔昭面前急剎車,他先是為難的看了一眼金屠哲,然后實在是不敢耽誤,湊到孟昔昭身邊,耳語了兩句。 孟昔昭聽完以后,驟然起身:“怎么會有這種事?!” 第113章 漏勺 能讓孟昔昭大驚失色到這個地步的, 自然不是小事。 慶福剛剛跟他說,吳國公府出事了,一伙侍衛跑到國公府, 不由分說的押走了二公子李淮,如今已經把人關進了皇城司, 據說, 是李淮所在的太仆寺,出了什么問題。 皇城司那地方, 關押的都是冒犯了王公貴族的人,因為有皇帝保著, 本身存在就代表了特權階級的巨大能量, 是以,那里根本沒有法度可言, 只要進去了,不管是什么理由,都先打個死去活來, 緊跟著折磨的不成人形, 最后,才開始進行審問。 李淮被關進這種地方, 不死也要脫層皮。 孟昔昭腦子空白了一瞬, 因為他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但如今這個時間實在是太過敏感, 即使還一無所知,孟昔昭也有預感,這事, 恐怕不是李淮闖禍這么簡單。 迅速的讓自己冷靜下來,孟昔昭朝金屠哲告罪, 也沒說是自己家里出事了,而是說衙門那邊有意外情況,金屠哲雖然有些疑惑,但看他這么著急,也沒多問,只痛快的讓他離開了。 此時已是入夜,即將宵禁,孟昔昭沒有立刻去國公府,而是趕緊回參政府,恰好他爹剛派人出去找他,他就已經回來了。 參政府燈火通明,人人都是一臉的憂慮和驚慌,這更坐實了,李淮絕對不止闖禍這么簡單。 等孟舊玉把事情一股腦的說完,孟昔昭瞠目結舌,驚的連句話都說不出來了。 在兩個時辰前,留守太仆寺,看守御馬的官差驚懼的發現,原先還活蹦亂跳的三匹汗血寶馬,竟然一下子死了兩匹,唯一一匹還活著的,也是有出氣沒進氣,口吐白沫,眼看著是活不了了。 照顧汗血寶馬的任務,是太仆寺所有任務當中的重中之重,因為它們不僅是天壽帝的心頭好,還是大齊和匈奴友好和平的見證,若壽終正寢,或是因病死了一匹,倒也罷了,可這一下子死了兩匹,而且哪怕是不通醫理的人,也能看出來,這幾匹馬,分明是中毒而死的! 一聽中毒倆字,孟昔昭神情突變。 孟舊玉沒注意到,還在說著:“馬廄當中未吃完的草料里,發現了混進去的斷腸草,數量不多,許是下面的人沒看清楚,才釀成大禍,陛下得知以后,震怒非常,令殿前司侍衛前去調查,調查之后竟發現,專供給汗血寶馬的草料,換成了最劣等的草料,陛下認為,是李淮膽大包天,中飽私囊,為了一己私利,竟把草料給換了……” 孟昔昂滿臉沉重的站在一旁,一言不發。 他不說話,是因為他也不確定,這事是不是李淮干的,雖說李淮這一年的表現還不錯,可他之前是什么人,大家都清楚,他不靠譜,愛闖禍,殺傷力也就比之前的孟昔昭差那么一點點,還經常仗勢欺人,離經叛道,幾乎所有紈绔草包愛干的事,他都干過。 不過……貪小便宜,李淮干得出來嗎? 孟昔昂真的是一個頭兩個大,按理說他覺得李淮身為國公府的公子,不至于貪那仨瓜倆棗,可是汗血寶馬的草料,也值不少錢了,萬一李淮真貪圖這些銀兩,才導致了今天的殺身之禍—— 那他就必死無疑了! …… 哪怕對朝堂一竅不通的張家院,都看得出來,此事一出,李淮絕對活不成了。 首先,這幾天天壽帝心情不好,他真愛的祭日剛過去,一轉眼,自己心愛的馬也死了,還一死一大片,李淮作為被提拔上來的專用養馬官,哪怕這馬不是他害死的,他都難辭其咎,更何況死因還跟他有關。 本來就已經按律當斬了,更何況,他還碰上了最差的時機,即,匈奴來使剛剛來訪的時候。 試問,讓金屠哲得知,大齊得了他們的汗血寶馬之后,不僅沒照顧好,還一口氣給毒死了,金屠哲能樂意?他有可能火冒三丈,也有可能笑掉大牙,前者,會讓天壽帝難做,后者,更讓天壽帝難做,如此一來,金屠哲可就有理由逼迫天壽帝了。 所以,哪怕是為了平息金屠哲的怒火,李淮都必須去死了。 國公府如今已經亂了套,老國公年邁,只能惶惶的坐在家里,而世子得知這個消息,被嚇得肝膽俱裂,正在想辦法籌措銀兩,讓萬大官高抬貴手,別太折磨他兒子,而世子夫人,此刻已經哭成了淚人,孟夫人和李平正陪著她。 孟舊玉說完半天了,見孟昔昭始終不吭聲,發現他的神色有些異樣,孟舊玉好像也察覺到了什么,“二郎,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孟昔昭緩緩神,說道:“爹,才兩個時辰,陛下斷案的速度可真快啊?!?/br> 孟昔昂一愣:“你是說,有人從中作梗,故意陷害淮表弟?” 孟舊玉的神色也是一變再變,可變到最后,只留焦躁:“好陰毒的計謀!可是,以陛下的性子,哪怕他知道背后另有其人,也一定會怪罪李淮,匈奴使者只要還在這,他就不會費心去尋找真兇,而是想著,先推個替罪羊出去,把匈奴使者的嘴堵住?!?/br> 說到這,孟舊玉神色一凜,背后的人肯定也是掐準了這一點,怕是正在宮里給天壽帝吹風,讓他盡早斬了李淮交差呢。 不管怎么說,李淮也是他的侄子,哪怕明知道這一去,很可能救不了人,還讓自己也跟著吃掛落,但他還是決定,這就進宮去。 孟昔昭聽了,立刻響應:“我也去?!?/br> 孟昔昂見狀,自然也要跟上:“我……” 孟昔昭卻打斷他:“大哥,你就別去了,陛下這陣子都不待見你,再說了,咱們全家進宮,有幫親不幫理之嫌,你就在這等消息吧?!?/br> 孟昔昂:“…………” 知道孟昔昭說的有道理,孟昔昂悻悻的坐了回去。 邱肅明一事結束之后,孟昔昂沒有受到懲罰,但后來的幾次常朝上,他一開口說點什么,天壽帝就要斥責他。 至于原因,自然就是因為他那封書札,寫出了天壽帝不喜歡的內容,即使他自己并未察覺到,但在寫了差不多彈劾書札的兩個人當中,孟昔昂和姜放,天壽帝就是下意識的,對孟昔昂格外不順眼。 孟昔昂可不覺得自己寫的內容有什么問題,若說有問題,那也是天壽帝,聽不得逆耳忠言。 …… 這么晚了還進攻,孟舊玉有點擔心,“希望陛下還未就寢,若把他吵醒了,咱們父子還沒開口,就先得了一大劣勢?!?/br> 但不把他吵醒也不行,萬一皇城司那邊有什么變故,那李淮的小命就真沒了。 坐在馬車里,孟昔昭倒是沒把這個當回事,“這才什么時辰,放心吧爹,陛下肯定是醒著的?!?/br> 孟舊玉:“……” 他想問你怎么知道,不過由于孟昔昭得了太子詹事的職務,出入皇宮比他還理所應當,知道一些皇帝的作息,好像也沒什么可奇怪的。 轉過頭,孟舊玉一心擔憂起侄子的下場,沒注意到孟昔昭的臉色一直都不怎么好看。 另一邊,得知孟舊玉父子進宮了,甘太師樂得看見這一幕,在他看來,此局根本無法破解,那匈奴來使簡直就是神來一筆,把九成的死局,改成了十成。 要不然的話,他還是準備等幾天再這么干的,畢竟這時候雖說最能調動起皇帝的怒氣,但他也怕過猶不及,引火燒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