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我方反派劇本 第105節
書迷正在閱讀:滴,金手指已到達[快穿]、[綜]異次元修仙、穿到修仙界后,被清冷師尊撿走了、你求而不得的[快穿]、每天都在求cao的女人、冷水、越界(出軌 H)、埃及在逃白月光[穿越]、異種控成為Futajiejie們的專屬派遣員、懷上老男人的崽之后
二來,不管再收多少人進后宮,那些女人也不是他的月娘。 但秦非芒說的沒錯,總不能把人放進后宮了,卻又不給人好地方住,林賢妃被他發配去江南西路的寧王府跟寧王作伴了,賢妃的位子空了出來,他還打算明年再挑一個補上來呢??偛荒艿綍r候已經是寡婦的女兒有獨立的宮殿,而嫁給他的賢妃娘娘,卻只能偏居一隅吧。 這樣一想,天壽帝就準了。 秦非芒心里一喜,因為這代表著又有個大工程落在他頭上了,誰知道下一秒,天壽帝又補充一句:“依朕看,也不必再大興土木,寧王府不是就空著嗎,改一改,改成公主府就好?!?/br> 秦非芒:“…………” 這能改??? 還別說……真能改。 寧王府是親王規格的府邸,而楚國公主的品級,也等于親王,只是歷來公主府都要比親王府小一點,給楚國公主居住,好像有點逾越。 想了想,為了少花錢、也為了顯示他的問心無愧,天壽帝干脆,把楚國公主往上提了一級,直接給她封了個長公主。 他心想,這下子外面的人應該知道,楚國公主沒有殺人了吧,朕這么英明神武,怎么可能包庇殺人犯,還給她更高的封號呢? 然而不同人,不同腦回路。 他這行為看在其他國家的使臣眼中,那就是他心里有鬼。 畢竟天壽帝有多不在乎自己的女兒,大家都知道,這不年不節的,也沒聽說過哪個公主死了丈夫就能被冊封一次的。 所以說,肯定是楚國公主立了連天壽帝都震驚的大功,比如,宰個匈奴單于什么的,不然他才不會這么大方呢??! …… 這些事都跟孟昔昭沒關系了,楚國公主,哦不,現在應該稱呼她楚國長公主了,因為是臨時冊封,沒有大cao大辦,甚至連文武百官們都沒請,直接在后宮就走完了一系列的流程,然后,長公主就帶著自己的所有家當,還有當初那些跟她一起去了一趟匈奴的人,都搬進了長公主府里。 長公主搬遷安頓好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人把孟昔昭請過來,屏退左右,然后對他深深的福了一禮。 “多謝孟大人救命之恩?!?/br> 孟昔昭趕緊還禮:“長公主不必如此,微臣也只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br> 長公主苦笑一聲。 說是這么說,但有幾個人能真心實意的去搭救已經陷入絕境的她?雖說孟昔昭給她出的主意,把她的命都架在了火上烤,可被架上去的不止她一個人,還有孟昔昭自己。 從一開始的麻痹匈奴士兵,到后來堅決的維護她,絕不讓匈奴人把她帶走,哪一樁,不是用自己的命去冒險。 崔永善知道,孟昔昭這個人謹慎,事情過去了,他就不會再承認自己跟這些事有關了,同時,他也不會挾恩圖報,恐怕往后,他們就會漸漸的形同陌路,屆時,她好好的當著她的長公主,而孟昔昭,則繼續冒險,在那烏煙瘴氣的朝堂里踽踽獨行。 她也不知道自己能怎么報答孟昔昭,便只能說道:“孟大人的恩情,本宮一輩子都忘不了,若有需要本宮的地方,孟大人一定要直言,本宮絕不會推辭?!?/br> 果然不出她的所料,孟昔昭只是搖了搖頭,對她說:“微臣沒有什么需要長公主幫助的,還望長公主日后放寬心,好好的保養身體,做個長壽又怡然自得的長公主,這樣,才不愧對您這一路吃的苦啊?!?/br> 長公主聽了,淺淺一笑。 “請孟大人放心,日后本宮一定好好的過日子,為天下公主,都做個表率?!?/br> 同為皇家兒女,憑什么只有皇子可以恣意人生,上下活動? 日子是自己過出來的,不能別人說什么就是什么,她依然是公主,可往后,她再也不會自比野草了,她也要好好的活,肆意的活,讓大家都看看,公主不是只有和親和嫁人這一條路可以走。 公主,也是可以尊貴無比的。 * 孟昔昭從長公主府出來,回到家,就看見張家院正指揮著十來個人,把年貨搬進后廚。 再有幾天就過年了,如今應天府的熱鬧程度已經到了空前絕后的地步,連翰林院那種半天沒人說話的地方,都比平時熱絡了幾分,大家都商量著買什么年貨,送什么年禮呢。 這是孟昔昭第一次以官員的身份過年,他也得送年禮。 左不過就是一些炭敬,再送上幾樣文房四寶,齊活了。 但說是炭敬,也不能真的就送幾斤炭過去,那非要鬧笑話不可,炭敬冰敬紙敬,這是大齊官場里送禮的說辭,人人都送,有錢的多送點,沒錢的少送點,只是絕不可以不送。因為經過了這么多年的發展,這東西已經不算是打點了,只是正常的人情往來。 孟昔昭因為如今還沒正職,連個正經的上峰都沒有,他想送東西,只能往右相閆順英那里送,但孟昔昭琢磨了一下,反手把孟夫人給他準備的一份禮物,拆成了兩份,一份送去右相府,另一份則送去左相府。 閆順英那邊,一到逢年過年的,右相府門口的人流量比望江樓都多,真.踏破門檻,這就是門生太多的好處了,收錢都能收到手軟。 而左相司徒桓那邊,人流量差點,但司徒相公的死忠粉特別多,他和閆相公,一個走質、一個走量,在朝堂上,看起來仿佛右相狠壓左相一頭,實際上,他們倆分庭抗禮,誰也動不了誰。 就這,中間還夾了一個孟舊玉,跟他們分權奪勢。 由于給閆順英送禮的人太多,他都沒注意到孟昔昭給自己也送了炭敬,倒是左相那邊,禮一送過來,左相就知道了。 看著下人送過來的禮單,司徒桓微微一笑,“這孟昔昭,倒是個會做事的?!?/br> 他的下首,一人聞言,卻擰眉道:“我看他是搖擺不定、曲意逢迎,兩頭吃,兩頭都想討好?!?/br> 司徒桓不置可否:“你怎知道就是這樣,也許他是兩頭敷衍,兩頭都看不上眼?!?/br> 那人:“…………” 不至于吧! 得是多猖狂的人,才能有這樣的心思??! 司徒桓笑了笑:“我也只是猜的?!?/br> 聽到這話,那人的臉色才好看了一點。 說話的這人叫姜放,如今的職務是御史大夫。 孟昔昭對這人不怎么熟悉,但他爹,死都忘不了這個人,因為這幾年來,彈劾他次數最多的人,就是這個姜御史。 姜御史看不慣孟舊玉,連帶著也看不慣這個孟昔昭,尤其這孟昔昭才進入官場沒多久,就把天壽帝哄得團團轉,他甚至聽說,為了討天壽帝的歡心,孟昔昭還特意進獻妓/女。 想到這個姜御史就眼前一黑。 進獻妓/女??! 這都不是jian臣會干的事了,而是jian宦愛干的事! 因此,雖然孟昔昭這回是帶著功勞回來的,姜御史對他還是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 再加上臧禾隱隱的有倒向他的意思,姜御史就更不高興了。 新科進士那么多人,真正有才能的人里,就這個臧禾,表露出了對司徒桓的欽慕,看起來能發展成自己人,以后一起對抗閆順英那個老家伙,誰知道,臧禾不過跟著孟昔昭走了一趟匈奴,回來以后,人就跟打了雞血一樣,既不再韜光養晦,也不怎么來左相府了,反而經常去找孟昔昭,跟他一起喝酒談天。 姜御史倒不覺得孟昔昭有這個本事,自己才剛剛當上四品官,就能發展出朋黨來了,他就是看孟昔昭不順眼,覺得他這人有股子邪性,不管什么人跟他待一起時間久了,都容易被他籠絡過去。 司徒桓知道姜放不喜歡孟昔昭,便沒再多說什么,只是把禮單放下之后,他提了一句:“年后仲諫議要升上去了,這左諫議大夫的位置,依老夫看,很適合孟昔昭來做?!?/br> 姜放皺眉:“可他與您并不親近?!?/br> 左諫議大夫是歸屬門下省的,頂頭上司就是左相司徒桓,讓他當這個官,就默認他是左相的人了。 司徒桓哂笑一聲:“當官就是當官,何必看他與誰親近,雖說老夫只見過一次孟昔昭舌燦蓮花,但這一次,也能讓老夫聽出來,此人口才了得,若他來當這個諫議大夫,咱們的朝堂,往后就有熱鬧看了?!?/br> 姜放:“……” 他是司徒桓的學生,一向聽司徒桓的話,聞言,他便問了一句:“那司徒相公,需不需要下官去找那孟昔昭,跟他提前透個底?” 司徒桓想了想,搖搖頭:“不,說不得別人也給孟昔昭安排了事,咱們啊,還是先觀望吧?!?/br> 姜放聽話的點點頭,同時在心里嘆息一聲。 如今這朝堂,不是左相的天下,也不是右相的天下,而是那死活不退休、領著一個太師的虛職還天天蠱惑皇帝的甘太師的天下。 不管左相和右相提出了什么政見,只要甘太師說不行,那十有八/九就得宣告流產。 這些年其實已經好很多了,甘太師精力沒以前那么旺盛,作妖的次數也減少了許多。 但是轉念一想,姜放又暗自搖頭。孟昔昭跟甘太師八竿子都打不著,想來他應該不會摻和孟昔昭去哪里的問題,所以要擔心的話,不如還是擔心右相。 司徒桓看看姜放那若有所思的模樣,知道他在想什么,卻也沒出聲提醒。 有些陳年老黃歷的事,只有應天府的勛貴們知道,像姜放這種從地方上考上來,然后又下放了好幾年的,就不清楚這些陳芝麻爛谷子。 孟昔昭跟甘太師可算不上八竿子打不著,他們兩家是有仇的,以前沒表現出來,是因為孟舊玉太厲害,他一個人都能蹭蹭的往上爬,而且還深受天壽帝信任,甘太師就是想報復,也得掂量值不值。 而面對孟昔昭,他估計就不用顧忌這么多了。 畢竟這只是個小孩,他也不用大張旗鼓的去害他,只要稍稍的說上兩句話,吹一吹岳丈風,就足夠讓孟昔昭喝一壺的了。 而且誰不知道,孟夫人把自己的三個孩子全都看得跟眼珠子一樣,動她兒子,必然比動她自己更讓她痛心。 * 此時,孟夫人的三個眼珠子,正坐在一起喝下午茶。 這是孟昔昭的說法,他偶爾就會鼓搗出一些奇怪的吃食,孟家這幾口人,自然都是最好用的小白鼠。 孟嬌嬌抿了一口那所謂的奶茶,咂咂嘴,她點評道:“有些甜膩……但味道尚可?!?/br> 另一邊的孟昔昂則整張臉都皺了起來:“這什么東西,這也能喝?” 孟昔昭則低著頭,看向這滿滿一杯的奶茶,小聲嘟囔:“終于實現了奶茶自由,然而不幸的是,我不知道珍珠怎么做……” 孟昔昂疑惑的問他:“二郎,你在說什么?” 孟昔昭抬起頭,眨眨眼,“沒什么,大哥,這就是口味的問題了,你不喜甜,自然不覺得好喝,可對小娘子來說,這東西就很適合跟著點心一起吃?!?/br> 孟嬌嬌想起什么,問了一句:“二哥,我能不能帶去詹家,給阿茴也嘗嘗?” 孟昔昭非常大方的點頭:“帶帶帶,直接帶一缸過去?!?/br> 反正他讓后廚做了很多,自己實在喝不上,還能拿去不尋天售賣。 孟嬌嬌歡喜的說了一句謝謝二哥,然后就跑出去裝奶茶了,自從她和詹茴交好的事情過了明路,幾乎每隔兩三天,孟嬌嬌都要過去找一次詹茴,都不用孟昔昭囑咐她。 小妹風風火火的走了,這倆人也習慣她平時的作風,孟昔昭還問:“大哥,你不送點去郡王府?” 孟昔昂這一提縣主就臉紅的毛病到現在都沒改。 紅著臉蛋,他說道:“既然你這么說了,那、那我也送一些?!?/br> 孟家和梁郡王家訂好的婚期是二月初八,等于一出正月,這婚事就要辦起來了,如今前面的幾個步驟都已經走完,孟夫人也早在幾年前就準備好了給孟昔昂大婚用的物品,當初下定的時候,孟夫人已經派人送過一次聘禮了,等婚前,她打算再讓人送一次。 算是彌補讓縣主蹉跎了這么多年的補償。 其實兩家婚事一直沒辦,又不是孟昔昂的錯,誰讓他們倒霉呢,一連趕上兩位老大人離世,孟夫人這個做法,補償是其次的,顯示她的大氣才是首要的,好叫外面的人都知道,她是個大氣雍容的婆母,同時也是個明事理、為人大方的岳母。 嫁進我們家,你不虧,娶我們家的小娘子,你更賺??! …… 真是難為孟夫人了,為了給孟嬌嬌找個好人家,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孟昔昭因為已經打算著要去外地,他還特意的關心了一下孟嬌嬌的人生大事。跟臨江王私相授受的事情,孟昔昭告訴了孟舊玉,本以為他和阿娘會立刻把孟嬌嬌關起來,好好的揍一頓,誰知道,這府中一直都風平浪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