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定江府是齊家老家,程氏一族在定江府算是小有名氣。當年程氏之父可是一方豪富,家財何止萬貫。 定江府離洛京,足有幾千里,齊世溫能一路科舉考上京來,這其中沒少得岳父相助。否則單這路上花銷,都不是那時家徒四壁的齊家能負擔得起的。 程芫只知道堂姐的夫婿在朝中為官,只是定江府離洛京實在太遠,具體堂姐過得如何,他們一家也不得知。只偶爾會收到程氏的信件,從信中知道她過得還不錯。 程芫,也就是程貴人,一直以為堂姐在京過得很好,她還想著上京入宮之前想辦法同堂姐見上一見。 哪成想到京之后,程芫得知堂姐和齊世溫已和離,且是因為傷了子嗣,自請和離。如今不知去處。 而齊世溫也在和離后不久,便娶了第二任妻子,還是一位皇家郡主,莊親王嫡女,太后的親孫女。 程貴人本就不是太聰明的人。她心中對齊家有怨,受寵之時沒少給齊世溫添麻煩。 齊世溫不在意,淳寧郡主得知后卻沒放過程貴人。不久之后,程貴人便因沖撞了太后,被禁了足。 昭嘉帝在太后跟前求情了幾次,太后沒應,之后他又寵上了新歡,漸漸便也忘了程貴人這茬。 至今程貴人都被禁足在寧嬪的延寧宮偏殿。寧嬪早先和程貴人一起入宮,關系本就不睦,這些年來,怕是沒少磋磨程貴人。 齊世溫之所以記得程貴人,還是因為程氏。程家的女兒,相貌一個比一個好,卻都不怎么聰明。 命也不好。 否則以程氏的品貌,嫁給誰都只有被丈夫百般疼愛的,卻最后選來選去選了他。 落得一個無子和離的下場。 當初程氏身上的毒,是淳寧下的手,可齊世溫也是知道的。甚至算是默許縱容了后者的行為。 而淳寧郡主以為齊世溫想借自己的手除去他的原配發妻,自然也不會顧忌。 其實齊世溫只是見淳寧郡主對程氏有孕極為不滿,便想著讓她動手落了程氏的胎出氣,這樣一來郡主出了氣,也不會要了程氏的命。 同時程氏占著齊大夫人的位子,也便于齊世溫繼續吊著淳寧郡主。 齊世溫作為一個男人,自是更想要程氏這般賢良淑惠的妻子,至于淳寧郡主 若不是事情出了意外,程氏傷了子嗣,又心灰意冷執意同他和離,他也不會娶淳寧郡主過門。 即便是現在,齊世溫心里,真正有感情的妻子,也只有程氏。 齊世溫為官多年,但他的資歷若在往常并不夠入閣,只是如今天災頻發,皇帝昏庸,世道大亂,便加快了齊世溫等一干年輕朝臣的崛起。 昭嘉十五年冬,齊世溫入閣。 次年夏,斷江大水,北夷來犯,次輔王叡行撞柱死諫未果。不久齊世溫擢位次輔。 昭嘉十六年秋,昆平府有義軍集結,揭竿而起,贏糧影從。 昆平府與河洛相鄰,距洛京不過數百里。 義軍所過之處,百姓或入伍同反,或舉城相迎。他們從昆山之下,一路打進京門,竟是只用了不足一月。 這一月內,義軍人數從不到三千,變成了近十萬。 五城兵馬司陳金廣暗中與義軍首將通聯,在義軍抵達京門時,讓人大開城門,十萬大軍傾涌入城。 一時間京城大亂。 第11章 權臣的早逝原配(完) 聽說了么昨兒誠郡王把自己那位出身范陽盧氏的郡王妃獻給那位默將軍,結果盧氏被送入寺廟,默將軍親自打上郡王府,一劍砍殺了誠郡王。 義軍進城,昭嘉帝被斬殺于明光殿,義軍首領當日便昭告天下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安。據說,還是位女帝。之前打仗時,著面具盔甲,旁人也不知其性別,見其出手狠辣,武功絕世,很多人便以為是位男子。 后來義軍首將出來辟謠,說首領是女子,有人信也有人不信。 但那些飽受苦難的百姓,并不在意首領是男是女,他們只在意,首領能不能將他們救出苦海,還這天下一個太平。 女帝一登基,不少打著神醫名號起義的義軍都歸于朝廷,收入默家軍。也有叛軍不服,卻不等朝中發兵,留駐各地的默家軍便直接打上去,將其剿滅。 義軍剛入京門時,京中著實亂了一陣。先是皇室宗親被盡數誅殺,以平百姓之積怨,后是朝中jian佞,公侯勛貴 那段時間京城斷頭臺的血就沒干過,一下雨整條街都是一片血紅。 齊府倒是有幸,得以保全,只是齊世溫卻不再是位高權重的次輔,而是被下放翰林院,成了一個六品小官。 這已經讓諸多舊朝老臣羨慕至極了,至少保住了一家老小的性命。 淳寧郡主因是已出嫁的宗親貴女,本有齊世溫護著,能躲過牽連,只是她卻不甘心,和莊親王意欲謀反,被默將軍誅殺。 謀反是誅九族的大罪,和莊親王有關系的人家人人自危,不過新帝仁慈,默將軍也只滅了莊親王一干人,至于別的很莊親王或有舊有親的人家,都沒有追責。 許多朝臣礙于情勢,不得不歸順于女帝,但心中未必對女帝心服口服。 而女帝登位后,肅清朝庭內外,又幾次親征平叛,定北夷之亂。一向以悍勇無畏著稱的北夷人,竟被女帝打退千里,險些被打入老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