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陳易,怕是上輩子欠了衛梨很多很多錢,才會這么倒霉死心眼喜歡上她了。 嘖嘖,衛照默默的為陳易點了一根蠟燭。 自己以后要是死遁離開這個世界,一定要多給陳易一點財產才行。 十一點醒來以后,衛照發現天都變了。 幾個院線公司都派了負責人過來,一臉的諂媚,對衛照的敬仰可以說是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和昨天的姿態完全是兩個反應。 很明顯,《聊齋》爆了。 衛照沒有理他們,先晾著他們一會兒,打開了手機刷微博。輸入聊齋兩個字,幾乎全部都是自來水,大批大批的人寫影評曬票根。 其中,最有意思的是一個專門研究聊齋的一個學者寫的,這個學者還是國內頂級大學的教授,他的長微博直接被這個大學官微轉了,連帶著這個學校的學子也紛紛跟上。 這個學者說這是最得聊齋精神的一部電影,建議所有上過他課的學生都去看看。 那些出現在熱門上的,不少都是有些粉絲量的,也不亂接廣告起碼不接影視類廣告的營銷號。 從來沒有想過會在電影院里又哭又笑。我以前常常覺得喜劇很少有內涵,但這部電影成功讓我打臉。其實里面主角遇見的很多事情都是我們現在面對的問題,我在書生身上看見了我自己。 每個人都想要像書生和狐妖一樣遇見美好的愛情,但很多時候,就和同窗一樣,明明遇見的是一樣的情況,但結果卻完全不同。 在書生和狐妖互換的時候,不是說了很多男女性別方面的事情么其中書生就會發現當女性,尤其是當一個漂亮妹子真的很難過。他將同窗當兄弟,兄弟們卻紛紛愛上了狐妖的皮囊,我的天哈哈哈哈,你們這些男人就要試著當女人一天試試! 小成本電影有這樣的質量我真的難以想象。據說這部片子的成本才三千萬不到,我就想要問問那些動不動就幾億幾億的電影是用腳拍出來的么 已經二刷,強烈安利。雖然今天才是新年第一天,但我覺得《聊齋》起碼是今年電影市場的前三了。 看好《聊齋》破紀錄,我已經給我家里的親戚都買了票了。 QAQ我就是想要看這個傳統古風的愛情故事,以前天天愛歐美故事我真的很饑渴! 翻了一大圈,幾乎沒有看見□□,唯一一個被人頂上來的□□是電影太短了差評! 當然,這也是有同行襯托。 元旦定檔的其它三部大片,一部比一部爛,關于它們的吐槽已經上了熱搜,被成為爛片中的戰斗機。 愛情電影講的是男女互相出軌墮胎小三,又毫無邏輯的圓滿HE,看的觀眾大罵這特么也能HE商業片就純粹是秀大牌明星和軟廣告,一會兒在東京一會兒在巴黎,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世界旅游城市宣傳片;至于那一部和《聊齋》一樣定位的《狐二代》,更是爛的慘絕人寰,據說里面人物的智商只有三歲,故事情節還比不上喜羊羊和灰太狼。 《聊齋》本身質量過硬,又有同行襯托,不少觀眾看別的片子看到一半就出門了,這個時候卻聽說《聊齋》特別好看,自然愿意去看《聊齋》。 《聊齋》不是這種商業3D大片,票價自然高不到哪里去,當觀眾們從里面喜氣洋洋的出來之時,看見隔壁場的觀眾一個個的罵街,自然忍不住就去當個自來水。 上午十一點,雖然《聊齋》的票房紀錄還不算高,但是上座率開始飆升,而且不斷有觀眾要求排片了。 這才只是第一天。 衛照收了手機,這才滿意的看著幾個院線派來的代表人,既然這三部影片口碑不行,你們就逐漸減少排片量吧,時間上也要減少。我們是開電影院,又不是慈善組織,不能賺錢的電影拿來干嘛 說完了這些自家旗下的,就該和別的院線談談排片和分成的事情了。 呵,之前上好的合同他們不簽,如今他們想簽,也得看自己愿不愿意再用以前的合同了。 不給點教訓,還真以為他衛照是吃白蓮花瓣長大的么 第一天上映到午夜十二點,《聊齋》的票房紀錄目前還只有四千萬,但是第二天的預售就已經開始飆升。 口碑開始徹底發酵,那些被影評吸引過去看的觀眾又會形成二次發酵,這一次,微信公眾號等各種解析文章 開始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各大影評人們也紛紛拋出自己精心寫好的影評,開始為這部電影造勢。 在這種新春佳節里,大家肯定都愛看喜劇。 普通觀眾看喜劇情節,影片人在里面看借古諷今,男女權在里面看見了平等,父母在里面看見了和孩子的相處方式。 書生和狐妖的家庭,無疑就是時下大棒紅棗式教育和放縱溺愛孩子的兩種典型體現。 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 當這部電影能夠讓不同的人看出不同的味道的時候,本身就是一種成功。 何況它的布景、采光、色調、還有演員的表演都沒有任何一個拖后腿的,能吹的點太多太多了。 元旦節三天,《聊齋》的票房已經飆升到了五億,除去第一天之外,第二天第三天依舊是不停上漲,幾乎囊括了電影市場當天份額的百分之七八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