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書迷正在閱讀:她貌美如花心狠手辣[快穿]、撩到那個男人[快穿]、反派他只想學習[穿書]、虐渣就得快狠準[快穿]、我是虐了男主多年的女配、快穿回到過去那個年代、被強制匹配男友后、九翼逆天而寵、養成一只弱雞女喪尸、描金袖(快穿)
李大伯表示要讓李二儀去免費幫忙干活并且交食宿費, 被老家的親戚們拒絕了, 表示都是一家人, 說什么食宿費太寒磣人了,人過來當作走親戚就行了!我們保證好好教他怎么種地! 二月底的早春,對于李二儀而言, 原本應該是出外踏青參加文會的好時節,現在卻變成了正是春耕準備開始的好時節, 因為李二儀實在太缺乏外出經驗,除了院試的時候跟著家中男性長輩去到府城之外, 從來沒有單獨外出過,不放心的李大伯最后還是決定讓蒙爸帶著李二儀去一趟隔壁縣的老家。 蒙爸: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 其實我也從來沒有外出過,外出經驗這種東西我也沒有謝謝! 不知道真相的李大伯以為自己弟弟護送是個靠譜的選擇,但是蒙萌知道不是啊!這讓蒙爸送很容易就送菜了啊!說不定還沒有李二儀自己單獨出門來的安全呢! 蒙萌憂心之下, 已經再考慮要不要接著給李二儀布置功課為借口,說自己要和老家的長輩溝通一下, 憑借著這事跟過去走一趟算了。 然而這一來一回, 少說要三五天, 多則七八天, 還有兩個月李小弟和李三才就要府試, 李大伯怎么肯放蒙萌在這個時候離開直接說讓蒙萌列明單子,到時候蒙爸會交代家鄉的老人, 不用蒙萌跟著來回奔波。 蒙萌聽聞李大伯此言,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更好地借口,只能謝過李大伯,再想別的辦法。 所幸的是,在蒙萌絞盡腦汁也沒想出好借口的時候,老家親戚有一個來縣城打零工的漢子上門了。 雖然說是送李二儀出去鍛煉,但是家里人出于擔心還是幫著收拾了不少行李,這一收拾就耽擱了兩三天,不僅李大伯托人捎過去的信有了回復,老家的長輩們還拖人帶了口信給家里趁著農閑來城里打工的孩子,說是幫著親戚李家的兄弟一起回家。 來的漢子自稱李二柱,一般家里人都喊他二柱子,是李大伯聯系的老人家的二孫子,最近冬季沒事在縣里做一點雜工補貼家計,最近接到家里傳來的口信,聽說李家的二兄弟要過去自己家里體驗什么耕種,正好快要到春耕的時候,干脆就提前幾天辭工來到李家,看看有沒有可以幫把手的地方。 李家家風清正,雖然老家人不讀書,但也是一樣的品格,不是那種有個有錢的親戚有事沒事就會上門打秋風的性格,若不是李二柱特意上門來幫著帶人回家,李家甚至不知道李二柱過來縣城打工了。 你這孩子,過來縣城怎么不過來和叔叔伯伯說一聲李大伯雖然滿意老家人的樸實,但也不免覺得自己被當了外人,這時代一個家族的人都講究親如一家,因此李大伯忍不住說上李二柱兩句。 李二柱被說了也不生氣,憨憨地摸了摸后腦勺道:我們之前都在老家的縣城打零工,這兩年正好這邊縣城有了碼頭,多了不少打零工的機會不說,工錢也高了不少,所以家里人才過來這邊。我過來前爺爺就說了,沒事不要麻煩您!說您每次招待起來都太破費了!我們是過來工作的,又不是走親戚的,沒必要讓您家知道,我們才沒說。 李二柱的爺爺是李大伯的長輩,在族里排行老六,面對長輩,李大伯當然說不出什么不對的話,只能不停的道:六叔這也太見外了!太客氣了! 李二柱只是憨笑:說起來咱們一個村子都是親戚,就算我們家近一點,別人家也是不算遠的族親啊!如果大家都過來,您這邊怕是一年到頭沒得閑了!如果有事情,我們肯定不會客氣過來求您幫忙,但這不是沒事嘛!沒必要麻煩您家啊! 李大伯無奈,只能讓媳婦和兒媳婦們幫忙安排李二柱住下,等過一兩天再出發。 蒙萌一家自從穿越過來之后,接觸的都是城里的小市民,這是第一次看到古代的農家漢子,好奇的蒙爸不由帶著王棠湊過去了解一下這個時代的鄉野生活。 當聽說平日里耕作的一些辛苦和天公不作美的時候血汗白流的時候,蒙爸和王棠不由咂舌,一方面為古代勞動人民的辛苦而感慨,一方面也是同情即將經歷一遍的李二儀。 準備好了之后,李大伯雇了一輛騾車,放上帶給老家老人孩子的禮物,便讓李二儀跟著李二柱出發了。 至于蒙爸有李二柱在,他也不用浪費時間過去一趟了,不管是給孩子們改卷子還是好好復習準備明年的秋闈,都是需要時間的事情。 李二儀跟著李二柱坐了一整天的騾車,因為車上東西多,所以行進地是比較慢的,路上歇息了一晚第二天才到了老家李家村。 一道村子里,李二狗就受到了目前村子里輩分最高的長輩六爺爺的歡迎,隔著老遠看到六爺爺的身影之后,就聽見六爺爺聲如洪鐘般的大嗓門喊道:二狗子回來啦! 六叔公喊我嘛! 六爺爺是在喊我!沒聽說是二狗子嗎!兩個小孩應答的聲音也很有穿透力。 李middot;二狗子middot;儀:這個村里到底有多少狗子!絕望! 絕望的二狗子哥哥李二儀暫時告別了蒙萌的生活,打發掉這個學問沒問題的哥哥,剩下的便宜弟弟們和蒙爸、王棠的學問可就成大問題了。 兩小弟學習的時候,在蒙萌的壓迫之下,蒙爸和王棠也跟著學了學,只是背書的速度是趕不上兩個小弟了,但是所幸院試的考試內容中帖經的部分不多,鄉試更是沒有帖經這種考試形式,所以蒙萌也沒有強求兩人要將書本內容背的滾瓜爛熟,只是要求要知道每句古語的意思和出處罷了,畢竟這時候的科舉最喜歡考的就是截搭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