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節
顏嶠一手拍在案幾上沉聲說道:“有些事情王兄不方便做,那就讓我去做好了?!?/br> 顏嶠說的時候一臉嚴肅,知道的是他要去搗亂,不知道的還以為他要做什么感天動地的事情。 顏徵哭笑不得:“你別亂來?!?/br> 顏嶠伸出右手食指搖了搖說道:“我亂來才沒事兒呢,反正我又不代表什么,到時候王兄完全可以否認我做的事情說的話嘛?!?/br> 顏徵有些驚詫地看著顏嶠說道:“呦,長大了?!?/br> 這都能想到了,看來這些年在外面也算是沒有白歷練。 顏嶠十分驕傲說道:“那是自然,反正事情已經這樣了,我鬧也不會出大事,王兄就等著我的好消息吧?!?/br> 顏徵倒也沒說什么,如今這件事情陷入了停滯階段,無論是他還是韓熠都沒有特別好的辦法。 如果顏嶠鬧一鬧能夠盤活倒也不錯,否則……他就只能讓前線繼續打,并且把蒙田派過去,直接給楚國打出壓力才行了。 可問題是他真的沒想跟楚國死磕啊。 他想的是先打魏國,趙國都沒打算死磕。 因為魏國實力最弱,打他秦國也不會消耗太多,但是趙國跟楚國不行。 打魏國,秦國可以算的上以戰養戰,但是打趙國和楚國,就算打下來了,秦國也要休養幾年才行。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楚國和趙國覺得不能放任秦國繼續休養,還要打的話,秦國就只能拼底子了。 不到萬不得已,顏徵肯定不想拼家底啊。 實在不行,不知道能不能讓人將韓熠帶出來? 就在顏徵這么想著的時候,蒙田也這么問了一句:“實在不行能不能讓中書令自己歸國?” 大庶長看了他一眼問道:“讓中書令自己歸國?那要如何做?” 如果韓熠能夠自己回來,他早就回來了啊,哪兒還用得著這么費事? 蒙田輕咳一聲說道:“那什么,反正……中書令已經熟練了嘛,楚王未必抓得到他?!?/br> 他這句話說出來之后大家都是愣了一下,熟練?什么熟練? 等他說完后半句,大家才恍然——這是說的韓熠跑路熟練啊。 顏徵立刻說道:“不行,楚國不同于其他?!?/br> 楚王不是燕王和趙王能比得上的。 而且韓熠在楚國也不是完全沒有敵人,他這一跑,那些人肯定會緊追不放,這就很難受了,尤其是他現在已經到了楚國腹地,更加難跑了。 蒙田沒有說話,顏徵不同意,這件事情基本上就是別想了。 只是……只靠著顏嶠,能行嗎? 別人都在懷疑顏嶠,只有顏嶠自信滿滿。 他跟著和談的隊伍一路到了選好的城鎮,在派人跟對方接觸了一下之后,就直接不出現了。 按照原本的行程是第二天兩邊就開始接觸,就各種東西商議。 雖然說是和談,但實際上跟楚國投降也沒什么太大的區別,只是楚國也并非毫無還手之力,所以這其中肯定是要扯皮的。 結果第二天要扯皮的時候,顏嶠就開始掉鏈子,說什么也不肯去。 楚國帶隊的是楚烽和楚修,這兩個人本來就是一種互相較勁的狀態,并且對彼此都不太滿意——一個隊伍兩個領頭人就很離譜。 此時顏嶠不肯出面,他們兩個就有了不太好的預感,對視一眼之后,就對這次出面的秦國鴻臚寺少卿問道:“這……又發生何事?” 鴻臚寺少卿淡淡看了他們兩個一眼說道:“海艫君有言,楚國蔑視于他,他是不會繼續和談的,并且已經準備打道回府?!?/br> 楚烽楚修:?????? 這又是幾個意思??? 什么叫蔑視他?都沒照面呢蔑視什么? 要說下榻的地方不夠華麗的話,那也是你們秦國自己搞的啊,跟我們有什么關系? 楚烽脾氣比較暴躁,聽后就直接問道:“海艫君可是有所不滿?” “阿烽!”楚修比他大上幾歲,為人圓滑的多,斥責了一聲之后就笑著問道:“到底哪里出了問題,還請少卿指示?!?/br> 鴻臚寺少卿一點也不掩飾臉上的鄙視說道:“我大秦乃是戰勝國,雖如此也有和談的誠心,所以我王派出了海艫君,海艫君還是我王唯一的弟弟,其重視不在話下,可你楚國派來了什么?只是兩個公子,還是兩個過繼的公子,有何資格與海艫君平起平坐?真是滑天下之大稽?!?/br> 鴻臚寺少卿說完就甩袖走了,他離開之后三轉兩轉跑到了顏嶠那里問道:“海艫君,這樣可行?” 顏嶠笑了笑說道:“肯定可以,這兩個人心里是有其他想法的,好不容易爭到了繼承權,正開心的時候被人當頭棒喝,他們不敢恨大秦,就只能恨楚太子啦?!?/br> 鴻臚寺少卿也是知道實情的,聽后不由得十分擔憂問道:“可……他們真的記恨中書令可怎么辦?” 顏嶠拍了拍鴻臚寺少卿的肩膀說道:“冷靜一點,就這倆貨也配是阿熠哥哥的對手嗎?他們真惹惱了阿熠哥哥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br> 鴻臚寺少卿說道:“他們兩個人的確沒什么本事,但他們身后的人不得不重視啊?!?/br> 河定君和武東君,現在能夠活下來的王室真的都是千年的狐貍成的精,否則扛不住楚國父子這一通殺。 而且這兩位還將孫子送入了宮,他們要是沒點本事,楚王為什么不選別人呢? 顏嶠把玩著手里的匕首說道:“這樣才好啊,這樣他們才會給楚王壓力,反正他們不把阿熠哥哥派出來我是不會出面的,到時候大不了被人說一聲驕縱,可我有驕縱的資本不是嗎?” 鴻臚寺少卿想想還真是這個道理,雖然了解顏徵跟顏嶠兩個人過往恩怨的人或許不會認同。 但在外人眼里,秦王唯一的弟弟,那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啊,而且當年也很受先王的寵愛,這樣的人驕縱一點太正常了。 顏嶠在這里維持著自己驕縱的人設。 楚烽跟楚修兩個人差點被氣的仰倒。 正如顏嶠所說,這兩個人現在正是信心滿滿想要大展拳腳的時候,行走之間都有一種舍我其誰的感覺。 仿佛已經走上了人生巔峰。 結果還沒高興兩天,就分分鐘被人扒皮鄙視,人家從頭到尾都在嫌棄他們不是楚王親子。 楚烽這口氣當時就有些不能忍,回去之后就掀了案幾氣呼呼說道:“顏嶠他是什么意思?是不想和談嗎?他當自己是誰?不過就是一個斗爭失敗的可憐蟲,憑什么看不起我們?” 楚修抬抬眼皮看著他問道:“發什么脾氣?有本事你怎么不沖著秦國的使節團發?” 楚烽瞪了他一眼說道:“你就沒什么想法?” 楚修深吸口氣說道:“無論如何,顏嶠說的也算是實情,只是他是真的這么沒腦子還是假的?” 楚烽皺眉:“什么意思?” 楚修問道:“你覺得秦王如何?” 楚烽說道:“我阿翁……咳,武東君曾經說過,他說秦王是天縱英才?!?/br> 楚修也沒介意他的口誤,兩個人的身份都是剛變的,他也有口誤的時候,現在追著不放,將來被楚烽抓到也追著不放,那就不值當了。 所以他只是繼續說道:“既然如此,天縱英才的秦王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弟弟是什么樣的人?聽聞那個海艫君這些年一直在海上漂泊,顯然是畏懼秦王的,在這種情況下秦王派他出來,肯定有他的用意?!?/br> 楚烽聽后也忍不住思索道:“這樣的話……秦王在打什么主意?還是說他壓根就不想和談?” “不,想和談是真的,否則他大可不必答應和談,繼續打,或者繼續讓晸悅公霹雷不就行了?” 楚烽聽后忍不住抖了抖:“這個就別了吧?” 楚烽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晸悅公炸王城,當然說實話,誰不怕呢? 現在還幸存的國家,有一個算一個都怕啊。 楚修說道:“所以,他既然答應了就是沒打算趕盡殺絕的樣子,那么他就有他的目的,你仔細想想,從一開始秦國就在要求讓太子入秦為質,并且提了好幾次,這一次秦王派了海艫君出來,如果按照正常邏輯的話,我們應該也要派個有分量的人去,太子就是最適合的人選,可王上突然要過繼,這還不能說明什么嗎?” 楚烽聽了之后恍然:“你是說,秦國的目標是太子,而王上知道他們的目標是太子?可是為什么呢?” 楚修瞪了他一眼:“我是來回答你問題的嗎?你就不能自己動動腦子?” 楚烽陪笑道:“阿兄莫氣,你也知道我這個人比較粗,這種動腦子的事情實在不擅長?!?/br> 楚修被他無形之中奉承了一把,還是挺高興的,便繼續解釋說道:“這就說明,秦國覺得太子對他們有威脅,其實你想想,太子剛被冊立多久?現在滿朝文武已經收服了多一半,這種情況據說就算王上當年都沒做到,他是憑什么做到的?” 楚烽有些茫然:“是啊,可他好像也沒做什么啊?!?/br> 楚修說道:“他一定是做了什么,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又或許是上次王上跟秦王會談,讓秦王意識到了什么?!?/br> 楚烽突然瞪大眼睛問道:“難道……秦王是想要殺了太子的?” 楚修緩緩點頭:“沒錯,否則沒辦法解釋他為什么三番兩次針對太子,只能說太子讓他感受到了威脅?!?/br> 楚烽立刻說道:“怪不得王上不讓太子來,這是為了避免秦國下黑手啊,這樣的話,我們也的確要努力一下,不能讓太子來?!?/br> “錯!”楚修立刻說道:“我們不僅不能跟秦國死扛,還要幫著秦國給王上施加壓力,讓他把太子派來,就算是讓我們承認自己不如太子也是可以的?!?/br> 楚烽面色一變:“你這是要做什么?” 楚修盯著楚烽問道:“你還不清楚嗎?我們兩個就是王上派出來的替罪羊,一個弄不好可能就要替太子去死,你真的甘心?” 楚烽說道:“既然秦國的目標是太子,那我們自然是安全的?!?/br> “誰知道呢,我們死了,難道王上還要再過繼兩個過來嗎?到時候自然是要派太子過來的,秦國還是能達到他們的目的?!?/br> 楚烽面色一變:“你的意思是說,秦國會對我們下手?” “他們有什么好顧慮的?我們死了,難道楚國還能為了我們繼續掀起戰事嗎?如果真能繼續打下去,就不會和談了!” 楚烽在原地轉了兩圈說道:“這……這……我不甘心!” 楚修點點頭:“沒錯,我也不甘心,坦白講,雖然大家都覺得我們兩個必有一爭,但現在太子之位在楚政手上,我們爭個你死我活有什么用呢?倒不如利用這次機會,讓秦國殺了楚政,到時候我們才有希望?!?/br> 楚烽震驚地看著楚修,半晌之后才咬牙說道:“沒錯,我是不肯為了他送死的,更何況……他來歷不明,誰知道他是不是王上親子?” 楚修立刻說道:“慎言!” 楚烽愣了一下,楚修繼而說道:“我們可以設計他,但是你要知道,他既然被王上承認,那他就是楚國的太子!” 楚烽沉默了半晌點點頭,然后才說道:“接下來怎么做?” 楚修沉聲說道:“不如先下手為強!” 楚烽有些茫然:“什么叫先下手為強?怎么下手?” “我們派人晚上來襲擊我們!” 楚烽聽后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立刻問道:“你是說造成我們被刺殺的假象,然后稟告王上?” 楚修點點頭:“不過不能栽贓給秦國,栽贓也沒用,反而會惹惱他們,我們這么做主要是為了防止秦國真的下黑手,一旦被刺殺,我們就可以借口受驚或者受傷讓太子前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