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節
作者有話要說: 韓熠:我告我自己.jpg 第362章 楚王在接到消息之后嚇了個半死, 一連發了三道詔書讓韓熠趕緊回王城。 韓熠當然不可能回去, 就借口說壽城這邊無論是官員還是群眾都需要安撫, 所以他要留下來。 現在回王城他還怎么搞事情??? 這一次的效果還不知道怎么樣呢,韓熠其實只引爆了一小部分的炸藥,如果效果不好,那就繼續。 楚王接到韓熠信件的時候正在被王后擰著耳朵讓把兒子給調回來。 楚王連連求饒說道:“娘子, 輕點,輕點, 寡人已經下詔讓太子回來了!” 王后松開手氣鼓鼓說道:“你這出的什么餿主意, 這么遠的地方, 救都不好救!” 楚王苦笑:“寡人這不也是想讓他去個安全的地方嗎?” 壽城身處大后方, 再安全不過了, 誰知道秦國的晸悅公蟄伏了這么久突然就發功了呢。 王后皺眉說道:“秦國到底想要做什么?他們這是盯上阿政了嗎?” 楚王微微瞇了瞇眼睛說道:“不一定是秦國盯上了阿政,或許是別有用心之人盯上了阿政?!?/br> 別人都是一孕蠢三年,然而王后并不是, 她唯一與之前的區別就是情緒波動比較大。 像是擰楚王耳朵這種事情,只有當年她只是公子夫人的時候做過,后來當上了太子妃就成了端莊賢淑的代表,成為王后之后更是一舉一動都是楚國女子的典范。 此時王后若有所思說道:“是河定君嗎?” 楚王搖頭:“不是他,他雖然有心,但沒有這個本事?!?/br> 王后眼神一冷:“這些人是盼著你絕后啊?!?/br> 楚王伸手摸了摸王后微微凸起的肚子說道:“只怕他們要失望了?!?/br> 王后白了楚王一眼說道:“這小家伙現在還指不上, 你趕緊讓阿政回來?!?/br> 韓熠的信就是這個時候到的。 楚王看完信之后,嘆了口氣說道:“阿政不肯回來?!?/br> 王后皺眉:“為何?” 楚王將他的信直接給王后看,王后看了一眼發現韓熠除了寫要安撫壽城百姓之外, 還寫了一句擔心晸悅公還會動手嗎,所以他要多做準備。 王后忽然心中一動問道:“阿政……這是擔心對方是沖著他來的?” 楚王搖頭:“不知道,可能是有懷疑吧,只是既然晸悅公動了手,如今也只能議和了?!?/br> 王后恨恨拍了一下案幾說道:“真不知道這人到底是何來歷,怎的行事如此神鬼莫測?” 楚王說道:“有傳言說他乃是仙人弟子,如果真是如此,他不去修仙,跑來輔佐秦王是為了什么呢?” 楚王在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心里也是有些迷茫的,顏徵自從繼位之后就是一帆風順,似乎他所有的磨難都集中在了少年時期。 難道他真的是身負大氣運? 楚王心中猜測卻不敢說出來,作為一國的國君,如果連他都開始動搖沒有信心,那這個國家就完了。 不過,現在顯然也沒多好,本來之前跟秦國僵持已經算是處于劣勢,現在還要主動和談。 楚王都已經計算好了將兩個城池送給秦國,反正秦國想要借路的地方已經他們已經打下來了,接下來他們的目標可能是魏國或者趙國,楚國還有機會休養生息。 不過就算是和談也要擺出自己的氣勢,所以楚王直接發了國書質問顏徵:你們居然動用這樣的手段,簡直是卑鄙無恥。 當然他罵的會比較文雅一些,但文雅也擋不住整整一封國書都在痛斥顏徵不要臉這件事情。 顏徵:…… 他好端端的被罵了個狗血淋頭,還偏偏沒有辦法解釋。 不管需不需要為韓熠掩飾,既然是韓熠干的,他當然就只能背鍋了啊。 顏徵將國書往案幾上一扔說道:“楚王大概是要服軟了,很可能接下來要和談,都說說吧?!?/br> 大庶長和錢丞相兩個人面面相覷,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說什么好。 韓熠這一招可真的算得上是神來之筆啊,他們都驚了,這是他們第一次看到韓熠主動背鍋往自己身上潑臟水。 雖然覺得想笑,但不得不說,中書令這腦子真是絕了,他們怎么就沒想到這個辦法呢? 現在中書令可能隨時都可以炸他們的王城,就問楚王慌不慌? 到了這個程度,不管前線打成什么樣子,秦國都已經占據了最有利的制高點。 楚王罵就罵了,這一次他非大出血不可,否則真是對不起韓熠給他們創造的這么好的條件。 大庶長跟錢丞相兩個人穩了穩心態之后,大庶長十分干脆地開口說道:“首先必須讓中書令回來,中書令得到的東西已經很多了,再留在那里時間長了只怕容易露出破綻,更何況,他的偽裝也不是天衣無縫,萬一有人認出他來也的確是很大的麻煩?!?/br> 顏徵滿意地點了點頭,給了大庶長一個你很上道的眼神。 一旁的錢丞相都想拍大腿,他怎么沒想到先說這個呢? 到了這個程度,秦國已經贏了,韓熠留不留在楚國都沒有什么關系,還不如順了王上的意讓韓熠回來。 最主要的是這位是真的厲害,錢丞相也挺迷信的,他現在覺得天下大勢一半在他們王上手中,另外一半就在韓熠手里。 這兩位和在一起那就是天下無敵,必須回來啊。 雖然大庶長已經搶了先機,但錢丞相還是找到了地方補充說道:“我們三番兩次要求楚太子為質子只怕已經引起了楚王的懷疑,現在需要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萬一因為我們的態度讓楚王懷疑中書令的身份,那就得不償失了?!?/br> 顏徵撐著下巴懶洋洋地點了點頭說道:“有道理,那諸位愛卿怎么看?” 諸位愛卿比較茫然,衛尉小心翼翼說道:“其實想要讓中書令回來,也未必非要用質子的借口?!?/br> 顏徵聽后頗為感興趣:“哦?怎么說?” 衛尉搓了搓手說道:“反正都是要和談的,楚王這次必然不會出面,其他人分量不夠,那就必須讓楚太子來了,等到和談的時候,我們把楚太子擄走不就行了?!?/br> 反正韓熠肯定是愿意的,里應外合,帶不走才是問題好吧? 顏徵:…… 衛尉說完以后抬頭看了一眼四周,結果發現大家都用一種“原來你是這樣的人”的眼神在看著他。 衛尉一時之間頗有些不好意思,看了一眼顯然也很意外的顏徵說道:“當然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楚國若是拼死不同意,那只怕還要拖下去,我聽說韓地那邊要進入第二季種植階段了,通遠伯一個人好像有些忙不過來,而且科舉的那些士人,他沒有權力安排,一直拖著,似乎也有了許多怨言,再這樣下去剛剛平穩下來的韓地只怕會出問題啊?!?/br> 顏徵聽后十分開心,之前他一直比較任性就是要韓熠回來,也不想找理由了。 畢竟他找了很多理由都被反駁過,到后來干脆就是:寡人就要他回來,你們不同意?不同意就哪兒涼快哪兒呆著去吧。 為此他甚至真的罷免了兩個官員,這也是大庶長跟錢丞相兩個人十分上道的原因。 他們兩個地位高是高,說起來也很重要的樣子,但實際上并不是無可替代。 說白了,如今的秦國越來越強大,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愿意來秦國當官,除了韓熠這樣功勛卓著手段百出的人,或者像是蒙翱這樣戰功赫赫的人,其他人都是可以替代的。 所以顏徵就算任性,他們也要頂著下面人的指指點點順著顏徵的性子,他們心里也苦啊。 現在好了,衛尉找到了一個很好的理由,顏徵不用背負昏君的罵名,他們也不用在被說成是庸官。 顏徵十分開心說道:“這個辦法好,寡人喜歡?!?/br> 能動手就別多廢話,這可太符合他的行事作風了。 顏徵這個人并不是特別注重風評,如果真是這樣,他就不可能將太后軟禁在行宮到現在都沒放出來。 至于那些天天嘟嘟囔囔說他不孝的人,他也不去理會,反正沒人敢當他的面說,至于敢當他面說的人……他都給送到行宮去陪太后了。 這些人不是同情太后嗎?不是覺得太后可憐嗎?那你們就去陪著太后一起玩吧,畢竟人多熱鬧,太后就沒那么可憐了。 自從他送了點人進去之后,就再沒有人敢說他不孝什么的了。 民間的風評,他覺得韓熠有一句話說得對:只要老百姓能夠吃飽穿暖,他就已經值得被歌功頌德了。 實際上在這個時代也的確不能要求太高。 大庶長和錢丞相也沒覺得有什么,強國就是有這樣的底氣,就算搶了又怎么樣? 哎,有本事你打回來啊。 不過大庶長還是問出了一個關鍵問題:“若是想讓楚國派出太子和談,那我們這邊也要派個身份差不多的去啊?!?/br> 秦國現在……沒有太子,顏徵還這么年輕,哪兒來的太子啊。 顏徵倒是很淡定:“讓海艫君去?!?/br> 眾人:????? 大家愣了一下之后,才想起來他們的王上還有一個親生的弟弟海艫君呢。 只不過這些年,海艫君就仿佛真的喜歡上了海上的生活,在韓熠發現的那座海島上不肯下來,除了經常往王城和韓城運送一些海鮮,或者稀奇的珊瑚珍珠之類的寶物以外,一年到頭都見不到他兩次。 而每一次他回來都能看出來這位黑一個度。 長期在核心之外,海艫君的存在已經無比淡化了,甚至有一些新的官員聽到這個名字都要反應一下才能想起來這是誰。 可他也的確是個很好的人選,顏嶠的身份地位足夠,是秦王唯一的弟弟,再加上秦國是強國,普通公子的地位可能都比得上楚國太子,這樣倒也不用擔心楚王不讓韓熠過來。 錢丞相有些擔憂地說道:“可是……海艫君似乎已經喜歡上了海上生活,他未必肯回來啊?!?/br> 這些年顏徵也不是沒喊過他,隨著時間慢慢的流逝,雖然年少時候的一些隔閡還有,但并不代表顏徵愿意看著自己的弟弟每天風餐露宿。 退一萬步說,顏嶠如今對他沒有威脅,他也樂意跟顏嶠表演一個兄友弟恭。 只可惜顏嶠從小到大被嬌慣的沒樣,連顏徵的話都不聽,就看準了他不回去顏徵也拿他沒辦法。 顏徵聽后勾了勾唇角說道:“他一定會回來的?!?/br> 他說的很篤定,錢丞相卻不太相信,不僅僅是錢丞相,其他人都不怎么相信的樣子。 顏徵抬手就給顏嶠寫了一封信,結果不出他所料,顏嶠急吼吼的就回到了王城。 回來的時候身上還帶著一身的海腥味,看的顏徵直皺眉。 “你這是什么樣子?好好的貴公子不當,偏要去跑海?!?/br> 顏嶠理直氣壯說道:“阿熠哥哥說了海上有很多寶貝,我去尋寶!” 顏徵忍不住翻了個白眼,這貨就知道聽韓熠的話,真的詔書旨意他未必理會,但韓熠開口他肯定奉為圭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