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節
老于皺眉說道:“這就把他們放了?總要罰一下的吧?” 褚非說道:“這些人躲起來也是因為怕,知道怕就是好事,對這些人也要把握度,逼太緊迫讓他們狗急跳墻也不好,反正等以后這些人也不會到我們手下,不用擔心?!?/br> 老于有些意外:“咦?國公不會用他們嗎?” 褚非這才發覺一不小心好像說漏了嘴,只好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這件事情你知我知,別人就別說了哈?!?/br> 老于心領神會,雖然褚非沒有解釋太清楚,但他心里也有點數了,聽到自己不用帶這些刺頭就松了口氣。 褚非將這邊的事情平了之后,巡邏了一圈,著重看了一下一共有多少人挖了洞,到底是怎么個情況。 等詢問清楚之后,就轉頭去跟韓熠報備了。 他一進韓熠的書房就聽韓熠問道:“聽說今天有很多人插翅而飛了?” 褚非一聽這個問題就知道自己來對了,他就知道韓熠肯定有自己的消息來源。 畢竟他也不好總往這里跑,這也就是最近事情比較多才跑的勤了一點。 褚非長長嘆了口氣說道:“主公啊,這些人也真是有才啊,至少在挖洞方面挺有才的?!?/br> 韓熠將是手中的文書放下笑道:“哦?怎么說?!?/br> 褚非將事情敘述一遍之后說道:“這些人倒也不傻,把個夯土地基給弄的像模像樣,要不是有人跟您去過燕國,他不就說我都沒發現!” 韓熠失笑搖頭,這些人為了躲避監視也是挺厲害的,當然為了躲避監視還不是因為什么人權隱私的問題,而是怕什么因果。 韓熠問道:“都做好準備了嗎?識字的有多少?” 褚非說道:“我們統計出來的結果……那真的是……哎,也就一兩百人吧?!?/br> 韓熠迅速算了一下,這一次來的人到現在大概已經近萬,近萬的人數,只有一兩百人識字,這個比例也是低到一定程度,但也很符合當下現狀。 韓熠說道:“回頭把這些人全部叫到一起,給他們單獨考一下,告訴他們好好考,考得好的以后這些人就是他們帶隊?!?/br> 褚非有些意外:“主公,這樣……能行嗎?他們能管住那些人?這些識字的大部分都比較年輕,而且身手可能也不是最好的?!?/br> 韓熠看了他一眼說道:“你懂什么?只有江湖人士才知道怎么治這些江湖人士,而且能讀書就代表家庭條件不錯,最好是能有那些家里在武林之中有地位的,他再年輕我也敢讓他挑大梁!” 褚非秒懂,韓熠看重的不是這些人本身,而是這些人的背景。 “可是……他們家里會同意嗎?” 韓熠說道:“他們的晚輩都被派來了,你說他們會同意嗎?” 沒有一個幫派不想洗白的,有正道誰喜歡天天打打殺殺搞歪門邪道呢? 搞歪門邪道的到最后成型的時候也會努力說他們是正統。 真正讓他頭疼的其實不是這些武林人士,而是這些讀書人。 讀書人真的搞起事情來才是讓人防不勝防,韓熠不想再來一出什么焚書坑儒讓顏徵被黑那么久,雖然顏徵未必在意,但韓熠在意。 所以他這次就分外小心。 科舉比武舉進行的早,相應的結果出來的也就早。 韓熠剛剛看的是之前就比較看好的一些人的卷子,坦白講,真正讓他滿意的不是很多,這些人出身不錯,但也因為出身不錯不夠接地氣。 好在李通古也會送一些覺得不錯的卷子過來,韓熠準備湊夠五十個人來一場殿試,看看這些人的應變能力如何,答得卷子是真材實料還是作弊。 結果等李通古送卷子過來的時候,韓熠一眼就看到他雙眼通紅,面帶悲戚,不由得心中一緊——該不會是李通古的家人出事了吧? 自從李通古跟著他到了韓地之后,韓熠覺得不能讓他們夫妻父子分隔千里,就讓他把家人也接了過來,這要是在韓地出了事情,雖然跟他沒什么關系但也會耽誤工作啊。 現在正是最緊張的時候,韓熠還需要李通古出力判卷子呢! 李通古在公平公正這方面還真是沒得挑,而且本人水平也高。 韓熠問道:“你這是怎么了?” 李通古將卷子放在桌子上,用袖子一抹眼睛,然后對著韓熠一揖及地說道:“還請主公見諒,末將恐怕……恐怕要離開兩日?!?/br> “到底發生何事?”韓熠有些坐不住了。 李通古低低說道:“末將的老師……歿了?!?/br> 韓熠一愣,李通古的老師? 那是……旬子??! 第340章 旬子, 時下人更喜歡喊他旬卿。 在原著中, 旬卿其實是入了秦國的, 并且還是姜不韋將他請來的。 結果因為姜不韋比原著中去的早了點,旬卿也就還留在趙國。 旬卿對于秦國的貢獻是他的法家思想和帝王之術。 法家思想的話,其實韓熠作為一個穿越過來的人,對于人性本惡這個觀點他本身是不太同意的, 但也不能否認的確有些人是這樣。 只是他覺得大部分人都是善良的,正因為那些天性本惡的人跟大家格格不入, 所以才顯得突出, 而不是所有人都是天性本惡。 但不可否認旬卿的思想真的很有用, 并不能全盤否認, 他強調后天教育對人的重要性還是挺有用的, 有天賦自己不努力或則后天環境不好也沒用是真的。 現在人沒了,韓熠有點后悔——去哪兒還能找到會帝王術的人啊。 他是不會了,難道真的要靠顏徵自己去揣摩? 也不知道李通古學了多少? 韓熠腦子里過了一遍這些想法, 臉上的表情逐漸嚴肅問道:“老人家的后事在何處辦?” 他記得原著中提到旬卿的國籍是趙國,如果在趙國的話,韓熠就算有心恐怕也不能去了,怕是去了就回不來。 如果是其他地方的話倒是還能想一想。 李通古哽咽說道:“家師歿于楚國蘭陵,是以末將想要親自前去?!?/br> 韓熠轉頭看了看身邊掛著輿圖的木板,算了算之后發現楚國蘭陵距離不算太遠, 他打個來回倒也容易。 是以韓熠果斷說道:“我和你一起去!” 李通古十分震驚地看著他,張著嘴半天才結結巴巴問道:“主公……主公為何……” 韓熠正色說道:“我雖非法家弟子,但曾經為大秦撰寫律書之時多少也曾學習旬老, 對于旬老也是當成老師一般敬愛,之前我也曾想等騰出手來就讓你去詢問旬老可愿來大秦定居,沒想到還沒成行竟然已經天人永隔,哎?!?/br> 李通古不知道韓熠說的理由是不是真的,但他察言觀色,發現韓熠臉上的惋惜卻是不假,想一想覺得也在正常,他的老師雖然不是法家代表,但荀子門下弟子百花齊放,所思所想大多都有他思想的影子。 他的老師治學從來都是不拘一門博采眾長,李通古想到這里忽然發現韓熠似乎也有些這個影子。 你說他是法家吧,身上還有一些儒家的影子,說他是儒家吧,他還會墨家的機關術。 李通古忍不住有些哽咽說道:“若是家師在世,或許會與主公相談甚歡?!?/br> 韓熠心說才不會呢,因為從根本的思想上就不同,還說什么相談甚歡啊。 不過,如果真的能見到旬卿,韓熠當然也不會跟旬卿爭論這些,他這個人比較實用,只要能把人忽悠過來,怎么說不行啊,反正他也沒有啥非要堅持的。 只可惜現在說啥都晚了,韓熠說道:“這樣我今日先將有能力參與殿試的人選出來,這些人先留下,然后再留下一部分錄取之人,剩下的都先讓他們回原籍,殿試等我們回來再說,錄取之人的安排就交給韓銓?!?/br> 李通古聽后愣了一下:“那……武科怎么辦?主公如今走不開啊?!?/br> “武科?!表n熠摸著下巴,這個的確很難,畢竟那么多人吃喝拉撒對于韓城而言也的確是個壓力。 他想了想說道:“我會安排好武科那邊,你不用擔心?!?/br> 武科的測試要說簡單也簡單,反正就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嘛,有什么打一場就知道了。 但是說實話,這些來的武林人士,只要真心想要投奔,他都想留下來的。 所以韓熠直接對李通古說道:“你想將你手里的事情弄一弄,明日我們便出發?!?/br> 李通古有些茫然的走了,只不過等他走到門口的時候忽然反應了過來:不對啊,他要去的是蘭陵,是在楚國??! 之前李通古已經聽說王上為了中書令的安全不讓他再去別的國家,當然顏徵也不可能真的強求韓熠哪里都不去。 但是如果顏徵知道韓熠跑到楚國是因為自己的老師,那…… 李通古瞬間一個激靈,轉頭就往回跑。 韓熠見他去而復返不由得有些意外:“你怎么又回來了?” 李通古斟酌說道:“主公的心意末將心領,只是此去只怕危險重重,主公還是……” 韓熠擺手:“這次我微服過去,難不成他們看到我就知道我是誰?” 李通古看了韓熠好幾眼心里特別想吐槽:你自己長什么樣自己心里沒數嗎?微服的話,就憑這個長相,只怕一路上都會遇到很多麻煩??! 然而韓熠態度堅決,李通古只能苦哈哈地答應,最后決定先去找韓巖談一談。 等李通古走了之后,韓熠也摸著下巴開始思索,李通古的擔心也的確有一些道理。 不過,韓熠覺得他們也不會去太長時間,出國蘭陵到王城還有一段距離,楚王應該也不會那么快得到消息。 嗯,為了保險一點,他決定還是去找兩個化妝好手來,看能不能畫丑一些。 韓熠這邊正在打算找人,那邊李通古已經去告知韓巖了。 韓巖聽后有些納悶:“阿熠為什么非要去參加你老師的葬禮?” 旬卿在這個時代的確有名氣,但地位其實不如后世高,這也是正常的,無論是哪個思想家,都是通過門人弟子一代一代的發揚光大才到了后世的那個地位。 當然這也是因為他們這些思想在這個時代的確難能可貴,也給了許多人啟發。 只是在韓巖看來,李通古的老師跟韓熠真是八竿子都打不著。 韓巖相信,如果韓國先王放到現在才薨逝,韓熠可能都不會回來參加韓國葬禮。 現在他的身份多敏感,多重要啊,多少國家盯著他。 抓了他若是能說服,那就是提升自己國家的實力,不能說服就殺了,那就是秦國的損失。 一想到這里,韓巖再也坐不住,拍了拍李通古的肩膀說道:“你做的很對,我先去問問他,你先回去收拾東西等消息?!?/br> 韓巖也不敢跟李通古說韓熠一定不回去,他要是有那個本事,當初就能將韓熠留下來當韓國的王了! 直到現在他也很后悔當初沒有將韓熠留下來,否則現在強大的可能就是韓國而不是秦國。 韓巖找到韓熠的時候,剛好韓熠將手頭的幾份卷子給選出來,笑著說道:“阿兄來的正好,這些是我選出來的人,你看看是不是合適?!?/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