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節
一時之間大家都在拍大腿,怎么就忘了這件事情是韓熠負責的呢? 其實也不怪他們,韓熠寫了個總則之后就急匆匆走了,這件事情都是李通古帶人搞得,他也沒告訴大家總則是韓熠寫的,于是所有人都理所當然的認為韓熠就是一個吉祥物,被扔過去刷一刷資歷。 畢竟到現在丞相的位置都空著,大家都覺得應該是給韓熠留著。 可是韓熠也太年輕,年齡上的劣勢就只能依靠資歷來彌補了。 結果萬萬沒想到,他還真是去干活的啊。 可他為啥連這個都會??? 大家想不通,十分想不通,現場一時之間寂靜下來,沒人敢說話,生怕哪句話說不對,韓熠就直接開口了。 就在一片安靜之中,顏徵終于是來了。 韓熠看著他坐在王位上,發現經過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顏徵坐在王座上已經十分自然,不再像是個新手了。 剛開始顏徵坐在王座上的時候,腰背挺直,每個人說話他都會認真聽。 現在嘛,他是怎么舒服怎么坐,看上去頗有幾分漫不經心的樣子,讓人猜不透他在想什么。 顏徵來了之后,大家微微送了口氣,十分感謝王救他們于水火之中。 大庶長將要說的事情說完之后,顏徵也沒有什么表示,只是不置可否地問道:“還有其他事情嗎?” 大庶長忍不住感慨一下,這位王真是天生就適合這個位置的,已經隱隱有他祖父的風范了,越來越難忽悠啊。 就在他感慨的時候,韓熠站了出來,眾人看到他出列就心里一沉,在看到他行禮準備開口的時候,許多人情不自禁就喊了一句:“侯爺嘴下留情!” 喊出來之后,大家仿佛解開封印一樣,七嘴八舌說道:“侯爺,您別生氣,有什么話好好說啊?!?/br> “侯爺,您想怎么解決說句話,我們盡量滿足?!?/br> “侯爺,眼瞅著快過年了,讓大家過個團圓年吧!” 顏徵也懵了:“發生了什么?” 韓熠:……你們知道我要說啥啊就一個個緊張成這樣! 第240章 韓熠頗為無語地看著這一群人可憐巴巴的樣子, 有幾個人甚至都快聲淚俱下了, 他一抬頭就看到顏徵的表情也沒那么高深莫測了, 滿臉都寫著求知欲。 韓熠:…… 他想了想決定還是別讓這些人打亂自己的步驟,于是開口說道:“臣近日發現多數地區缺鹽少鹽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思來想去覺得以一人或幾人之力難以負擔大秦日益增長的產鹽需求,故斗膽請王上收鹽業為朝廷所有, 私人不得產鹽販鹽,違者重罰!” 顏徵聽了之后也不是很意外, 這件事情韓熠早就跟他說過了。 不過其他人也知道嗎?如果知道的話, 那么反應是不是有點奇怪? 怎么想都覺得應該是他們威逼韓熠收回這個想法, 或者反對這條建議, 怎么一個個生怕韓熠搞死他們一樣? 別說顏徵納悶, 眾人也都滿頭問號。 你滿臉嚴肅醞釀半天就這? 如果放在平時,大家肯定覺得這是很重要的事情。 曾經鹽業的大頭子姜不韋已經倒臺了,大家都等著瓜分呢, 雖然都知道韓熠肯定會拿到大頭,畢竟在姜不韋倒臺之前他都能從姜不韋的手中搶到不少生意,姜不韋倒臺之后誰還搶得過他? 大家想搶的也只是韓熠手指頭漏出來的那點而已。 不過現在的話,大家在放心的同時,哪怕覺得不適合,一觸及到韓熠躍躍欲試想要跟人辯論一番的目光, 就都慫了。 錢是很重要沒錯,但命更重要啊。 命都沒了要錢有啥用? 原本顏徵和韓熠都已經做好了再來一次斗爭的準備,結果……就在大家的沉默之下被通過了。 顏徵自己都有些猝不及防, 很想知道韓熠到底做了什么。 只是在大朝會上自然是不能這么做的,是以他開口說道:“韓愛卿憂國憂民果然是棟梁之才,既然沒人反對,韓愛卿和大良造便著手清理此事吧?!?/br> 韓熠跟暈暈乎乎地大良造一同躬身領命。 大朝會就在一片安靜之中散了,顏徵一邊往后走一邊感慨這大概是他繼位以來最和諧的一次大朝會了。 所以韓熠到底做了什么? 他心中好奇,便想讓人將韓熠喊來問一問,結果一去就聽說韓熠跟大良造已經開始干活了。 顏徵:…… 算了,他還是先批奏疏吧。 與此同時,大良造終于反應過來了,他打量了韓熠半晌才問道:“就這么交出來了不心疼?” 韓熠有些納悶:“心疼什么?” 大良造失笑:“當然是心疼錢了,你那個鹽場說是金山銀山也不為過,而且還是永遠都挖不空的那種?!?/br> “哦?!表n熠一臉無所謂:“可是我不缺錢啊?!?/br> 大良造:…… 他本來想反駁的,但是仔細想了想,發現韓熠現階段可能是真的不缺錢,因為他家就他一個人,剩下就是給一堆下人發工資,然后他那個兵器鋪子的排單……據說已經排到明年年底去了。 大良造覺得自己有義務教育一下小年輕,便說道:“你現在不缺錢,等你有了夫人和孩子呢?那時候也能不缺錢嗎?” 尤其是如果再多抬兩房妾室回來,孩子成群之后,誰家都缺錢! 大良造現在還在想辦法給家里攢點錢,他一個老頭子能花多少?還不都是為了子孫? 韓熠就很坦然了,他表示:“到時候再說嘛,更何況您真的以為鹽這么重要的東西,王上會讓別人掌握嗎?當初他可是因為鹽吃了不少虧啊?!?/br> 大良造一聽就閉嘴了,剛開始顏徵繼位的時候,看上去不顯山不露水,比顏子薦動作都小,讓人覺得他還不如他的父親。 然而隨著時間流逝,等姜不韋倒臺之后大家才反應過來,這位……只不過是一直在隱藏罷了。 果不其然,姜不韋倒了之后,他就開始為以后鋪路了,從要求國庫屯糧,還有加大兵器的生產和投入就能看出來,未來的秦國重點還是在戰爭上。 而跟趙國的戰爭,大家原本都在等著趙國請求議和,一開始顏徵沒說什么,在韓熠打下了趙國的平衍之后,他的獠牙就露了出來——他要打滅國之戰! 朝堂上有人贊同有人反對,贊同的大多都是將領,秦國的功勛機制有些扭曲,所有的爵位都是靠軍功賺來的,這也是朝上的大佬大多都帶過兵的原因。 反對的則是一些比較持重的老臣,倒不是覺得顏徵窮兵黷武,而是……國庫撐不起啊,尤其是現在是冬天到明面有收成之前,這一段青黃不接的日子怎么辦? 更不要提顏徵剛給減了一部分稅,國庫收入更少了,這怎么搞? 這個原本還在討論階段,反正趙國也很頭鐵,被打回去了還要接著打,也可能是秦國不是碾壓式的贏讓他們生出了希望吧。 就在這個時候,韓熠提出將鹽業收歸國有,這樣的話,國庫將會變得充盈,想想姜不韋家里抄出來的巨財就知道國庫支撐這樣一個滅國之戰,也不是難事。 大良造嘆了口氣說道:“這件事情可不容易啊?!?/br> 鹽這方面總有零零星星的私人在搞,想要全部收回來那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韓熠果斷說道:“先把大頭都收回來,剩下的就靠老百姓了?!?/br> 這個時候就體現出秦國嚴苛的法制的好處,一旦說國家不允許做這件事情,哪怕不能百分百禁止,也能從最大程度上遏制百姓犯法。 剛到秦國的時候,韓熠覺得秦國的法制有點過了,但是現在他卻十分得心應手的運用著這過分的法制,主要是……對于那些偷jian?;娜?,實在是太好用了。 不過他也提醒了自己,等到一切都回歸在正軌之后,一定要勸顏徵放寬法度,尤其是在稅收之類的方面,不能太過壓榨老百姓,否則就是二世而亡的結果了。 韓熠跟大良造兩個人將全國的鹽業梳理了一遍,然后發現這玩意……還真是有點麻煩。 首先要做的就是取締現在這些鹽場,或者也不能說是取締,應該是轉手,從個人手上清點出由朝廷接手。 韓熠看著這大大小小的鹽井,感慨了一句:“這得花多少錢啊?!?/br> 原本他想連這些鹽井所有者手上的鹽都收回來的,但是現在看看,估算一下國庫,大概……是收不回來了。 算了,真收回來不定增加多少工作量,就這樣吧,讓他們賣完得了,反正鹽這種東西又不好放。 大良造有些納悶問道:“為啥要用錢?” 韓熠奇怪:“這些鹽井不得買回來嗎?” 大良造震驚:“為啥還要買?收回來不就行了嗎?” 不僅他震驚,就連新上任的少良造都補充了一句:“朝廷要收回來他們還敢抗旨嗎?” 韓熠:????你們這是開朝廷還是開土匪窩??? 第241章 韓熠覺得他需要更正一下這些人的觀念。 能搶就搶, 搶不了……把人打趴下再搶這種土匪邏輯是不能用來治國, 真的不行, 你不讓別人活,時間長了人家自然也就不讓你的朝廷繼續開下去了。 韓熠看了看大良造,想想這位老人家幫了他不少忙,他只好努力心平氣和解釋說道:“有很多人家鹽井就是一家老小的生活來源, 現在我們把生活來源給收走了,如果不給一點補償款的話, 那一家老小怕是只能去喝西北風了, 由此可能就會出現許多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事情?!?/br> 大良造開口說道:“你給那個什么……補償款……也會出這種事情?!?/br> 韓熠愣了一下, 這才反應過來大良造什么意思。 給補償款, 給少了, 跟沒給一樣,給多了,中間經過一層一層的官員, 到最后落到商戶手中的還有多少也不清楚。 一分不剩也沒什么稀奇的,畢竟有些鹽井的位置很偏僻,朝廷也不可能派人去看這些補償款是不是到位。 更甚至有些心狠手辣一些的,為了不讓這些人有機會告狀,直接殺人越貨也不是不可能。 這個時代民風野蠻,為了錢做出什么事情都不奇怪。 韓熠認真想了想說道:“這樣, 回頭我會跟王上說一下,成立一個專門的鹽務機構,著重就是處理這件事情, 補償款的話就由朝廷派人親自送過去,天南海北也送過去,不經任何人的手?!?/br> 大良造愣了一下:“這……可是十分繁瑣,一來一回需要許久,恐怕沒有人愿意去啊?!?/br> 韓熠微微一笑:“沒關系,我這里有人?!?/br> 大良造見韓熠胸有成竹便也不多問,只是又問道:“那補償款怎么核定?” 韓熠說道:“這個就要根據各地鹽井的情況一點點來了?!?/br> 少良造有些擔心說道:“這樣的話,年前可能弄不完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