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節
姜不韋開口問道:“哦?如此說來,晸悅侯是知道王上為何要減稅了?” 韓熠雖然不知道他為什么這么問,但是秉持著姜不韋只要跟他開口說話就肯定是下套的原則,他十分謹慎說道:“原本是不知道的,只是有所猜測而已,當然也可能是王上想到的我沒有想到,總之我是覺得減稅勢在必行?!?/br> “勢在必行?”大良造有些意外:“這是怎么說的?” 多少年了,秦國的賦稅體系一直都是這樣,除了按照年份收成更改,基本上就沒怎么變動過,怎么到了他這里就變成了勢在必行? 韓熠抬頭看了一眼顏徵,顏徵微微抬手說道:“那么韓都尉就說說你的看法吧?!?/br> 眾人聽后面面相覷,難不成這個問題他們兩個之前真的沒溝通過? 這可就稀奇了。 韓熠輕咳一聲說道:“以臣之見,若是能減稅,大秦的人口肯定能夠進一步增長,人口正增長則代表著各個方面都會迎來飛速發展,對于大秦自然是好事?!?/br> 姜不韋仿佛頗為感興趣:“減稅跟人口增長關聯到一起倒是首次聽說,請晸悅侯賜教?!?/br> 韓熠沉聲說道:“賜教不敢當,不過是與諸位探討而已,前年大索貌閱的時候,臣曾翻看過記錄,發現如今新生兒十不存一,其中春夏出生的成活的多一些,秋冬則很少,而這里面大部分都是凍餓而死,究其本質不過就是吃不起穿不起?!?/br> 大庶長說道:“這些人沒錢自熱也沒有納稅的余地,減稅也減不到他們頭上?!?/br> 韓熠搖頭說道:“如今大秦的賦稅制度從朝廷這邊算來的話,的確是不多,但各地巧立名目征稅就不少了,在固定繳納了朝廷的稅收之后,還要負擔地方稅收,這才是百姓最大的負擔?!?/br> 大良造嘆息一聲說道:“的確如此,朝廷減稅只會讓國庫空虛,而地方依舊會有各種名目的稅收,屆時中央弱而地方強,周天子殷鑒不遠矣?!?/br> 姜不韋不慌不忙說道:“大良造實乃老成持重之言?!?/br> 他說完就含笑看著韓熠,仿佛再問你還有什么好說的? 韓熠想了想大良造說的的確有道理,但是他還是要支持顏徵的。 他只好硬著頭皮說道:“其實剛剛有一件事情我未曾提起,那就是死亡的新生兒之中,女嬰占了大多數,導致如今男嬰數量多出女嬰太多,在成長的過程中,小娘子們又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夭折率比小郎君多得多,這樣下去可能導致的問題就是將來有許多人是娶不起妻的,無房無地無妻無子,一生孤苦伶仃,等這樣的人多了,會發生什么樣的事情,大家可以想一想?!?/br> 顏徵聽后身體微微坐直,表情也變得凝重起來,他之前居然沒有想到這一點。 重男輕女這種事情大概根本無法避免,而當普通百姓生活水平低到一定程度,只能保證溫飽的時候就更加過分了一些。 這種時候許多百姓的想法很簡單:女孩子干不了多少活,將來還是別人家的人,而男孩子長到十幾歲就可以干活了,能成為家里的支柱。 或許會有人覺得沒有女人哪兒來的男人呢? 然而在吃飯都吃不飽的時候,大概也沒人會去考慮這件事情,至于以后能不能娶妻,他們看不了那么遠,畢竟能活多久都不好說。 越是富裕的家庭越不會這樣,可能資源會對男孩子傾斜,但不會殺掉女嬰。 恰巧站在這個朝堂之上的基本上沒有家庭條件不好的,所以他們大概知道民間有重男輕女的習俗,但不知道這么嚴重,也從來不會太過關注這方面。 也就韓熠這個偽貴族,真土鱉在看到這些數據的時候才會上心。 性別失衡造成的后果會很嚴重,哪怕到了后世也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而不能解決百姓重男輕女的觀念,那就只能更加壓榨女孩子的生存空間。 韓熠本來也并不是什么女權主義者,他是個咸魚主義者,然而在這個年代,小娘子們生活的比后世更不容易。 這年頭的小娘子別說獨立自主了,她們從生下來可能就已經被當成了工具,就連公主都不例外。 無論從哪方面出發,韓熠都覺得需要提醒大家一下。 別說大良造,就連姜不韋都知道人要是走投無路了那可真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來。 這片大陸戰亂了這么多年,啥事情都發生過了,聚眾起義也不是沒有過,當然一般都是有一個不安分的人帶頭,然后一群吃不飽的人就跟著起哄。 秦國因為法制太過嚴苛,百姓被壓制的很慘,有點蛛絲馬跡可能就被舉報上去了,所以不存在這種事情。 但是性別失衡帶來的后果他們還是要擔心的,最簡單的例子——小娘子變少了,他們這些喜歡三妻四妾的人挑選美人的余地不就小了嗎?他們家里的妻妾需要侍女,也是會受影響,最大的影響就是夠買女奴的時候價格就變得很高。 大良造讓人將之前的冊子拿來,準備重新看一下數據。 研究完了之后,他十分慚愧說道:“是老臣疏忽,居然未曾發現這層隱憂,請王上責罰?!?/br> 顏徵卻說道:“此事并非大良造一人之過,如今既然已經發現,大家就順便討論一下吧?!?/br> 眾人沉默,還能怎么討論呢?到最后不還是要減稅嗎? 可是減稅又可能重復周國當年的情況,當年周國是諸侯強而中樞弱,才導致的分裂。 減稅之后可能也是這個情況了啊。 韓熠聽他們討論這些,忍了好久沒開口,聽著都心累,這些人不各個都是七竅玲瓏心嗎?怎么到了減稅這件事情上就想著一刀切呢?你們就不能再找個好方法? 顏徵本來一直在聽,結果看了韓熠好幾眼,發現韓熠好幾次想要張嘴,最后都憋了回去,眼看著就急得不行了,忍了忍笑說道:“韓都尉有何想法速速說來?!?/br> 韓熠先是長出了口氣,md,不知道顏徵的真正目的,他都不敢開口! 現在總算是可以說了,他忍不住說道:“諸位就沒想過彈性收稅嗎?” 眾人:????啥玩意? 第216章 韓熠看著大家茫然的臉, 覺得心有點累, 他以前一直只是提出一個意見, 其他就讓別人去發揮。 因為很多東西他能說出怎么做,但是問他為什么,或者更詳細一點……對不起,他答不上來啊。 為了不暴露自己是個菜雞的事實, 韓熠是能不開口就不開口,然而現在他覺得不開口不行了, 這些人都在說什么亂七八糟的東西? 你們知道根據年份來調整稅收, 怎么就不能再細分一點呢? 秦國目前的稅收是這樣的, 特別標準的一刀切, 那就是普通人是一個稅收標準, 富戶一個稅收標準,各種農作物收成是全國統一的,當然這個統一的標準每年都不一樣, 這個也是根據當年收成來的。 如果風調雨順收成多一點,那么稅收就多,如果收成少稅收就少。 同時現在稅收以人頭為單位,這一家人如果人多交的就多,如果人少交的就少。 韓熠早就想吐槽這一點了,難道不應該按照土地面積來收取嗎? 更復雜一點就是規定一個數值, 收成跟人數呈什么比例,按照那個比例收稅,只是這個比例不太好制定, 所以韓熠一直都沒有提出來。 現在顏徵既然開口了,作為旗幟鮮明支持他的狗腿,自然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韓熠開口就說道:“我的想法可能不是特別成熟,而且也不詳細,所以只是拋磚引玉,比如說按照人頭收稅其實有的時候并不合適,萬一有一家人口很多,但是他們貧窮土地很少,交完稅之后就剩不下什么了,怎么辦?在這種情況下,就只能通過減少人口來減少稅收,怎么減少人口就不用我說了吧?” 大庶長面色嚴肅點點頭說道:“此法的確有些漏洞?!?/br> 之前他們沒有關注女嬰大量減少這件事情,自然也不會覺得有什么,因為總人口是在一直增長的,大家都一直沉浸在秦國天下第一的驕傲中,卻沒想到在秦國繁華的背后居然還有這樣的隱憂。 大良造問道:“那以你看如何呢?” 韓熠說道:“如果不想麻煩呢,就按照擁有土地多少來收取,每年規定一下每畝地收取多少,如果想要調節的更好一點那就是按照人口和土地的比例來,比如說男丁按照多少收取,女人按照多少收取,其實細化出來是最好的,女人在勞動方面是比不上男人的,但是女人卻絕不是廢物,相應她們承擔著照顧家里的重任,如果將女人需要繳納的稅調低,應該也能改變一下現狀?!?/br> 韓熠覺得自己的頭也要禿了,稅這是一個學問,怎么才能制定出最合適的稅法,這不是一個人能夠搞定的。 朝中大臣對于他的說法接受的倒是快,但是他們對于改稅還是很謹慎的,這個也的確應該謹慎一些。 韓熠想了想又補充道:“我覺得稅很重要,可以專門列出一個稅法,以后逐步完善,以及必須將地方設立收稅名目這個權利收回來!實在不行就按照比例來,規定多少稅收的多少比例上交中樞,剩下的給地方發展地方基建或者經濟,這樣比較好?!?/br> 姜不韋開口說道:“可若是按照這樣來的話,那豈不是富饒之縣永遠有錢,而貧窮的縣永遠貧窮?” 一直仿佛置身事外圍觀的顏徵忽然開口說道:“如今不是每年都有上中下縣的評定嗎?上中不管,下縣可以制定一下,如果人口和稅收到不了一定標準,上交中樞的稅收可以適當降低?!?/br> 韓熠瘋狂點頭:“王上所言甚是,就是對貧困縣有一定的資源傾斜?!?/br> 顏徵看著他雙眼放光地看著自己,一時之間有些得意,卻還要忍住想要上揚的嘴角,輕咳一聲說道:“當然這個降低也是有時間限制的,不可能永遠如此,否則那個……貧困縣?嗯,貧困縣的縣令若是不思進取,一向依靠朝廷的資源傾斜混日子,對誰都不好,給他們一個時限好了?!?/br> 這樣看來,稅法的改革倒是形成了一定的雛形了。 大庶長有些猶豫:“那……商稅……又如何算呢?” 這次沒等韓熠開口,顏徵就說道:“既然農稅都可以靈活收取,商稅自然也可以?!?/br> 只是商稅本來就是按照收入來的,只是現在商人逃稅漏稅地可太多了,賬本想要作假也很容易,朝廷就算將稅收提到很高的一個標準,大家依舊能夠逃稅。 這是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事情,顏徵也知道,然而卻沒什么辦法改變。 韓熠左右看了看,眼睛轉了好幾圈都沒說話,顏徵忍不住問道:“韓愛卿可有想法?” 韓熠眨了眨眼睛遲疑說道:“有倒是有,就是不知道合不合適?!?/br> 顏徵擺手:“此次只是討論,又不是直接下定論,有什么便說什么吧?!?/br> 韓熠說道:“現在商稅稅率其實也不算很低,只是稅收效率不夠高,我想可以從這方面下手?!?/br> 稅收效率……大家互相交換了個眼神,覺得韓熠這個詞用的可太溫柔了,都不太像他。 姜不韋聽他說的這么隱晦就有些警惕,一般來說韓熠這個人,越是動手之前就越顯得平靜溫和。 他覺得韓熠接下來的話可能不是他喜歡聽的。 果然他就聽韓熠開口說道:“商人的稅如今收的很亂,一般都是跟著農稅一起入賬,然而商人又不太看天時,臣以為日后一月一收或者一季度一收比較好?!?/br> 他說完之后果然就有人皺眉了,因為稅收跨越時間長,所以在賬本上動手腳比較容易,隔了那么長時間,想要消除痕跡可太容易了。 如果換成一月一收,這個就很麻煩了。 顏徵點點頭:“嗯,還有嗎?” 韓熠小聲說道:“其實還可以朝廷統一票據?!?/br> “嗯?”眾人轉頭看向他。 韓熠說道:“就是出一個憑證,證明進行了交易,朝廷根據這些票據收稅,然后商人每個月月初買票據,等到月末的時候帶著用過的票據交稅就行了?!?/br> 眾人一驚,又是賣票據又是嚴查稅收,這一來一往朝廷能多收多少錢啊,你可真是個人才啊。 顏徵也沒想到韓熠想著收稅還給朝廷弄了創收項目,雖然這個票據可能看上去比起稅收來是小頭,可是蚊子腿也是rou嘛。 他越聽越感興趣問道:“若是商人不肯買呢?或者他們買了也不用呢?” 韓熠說道:“對賬面啊,票據賬本以及他們運輸貨物三項合一,反正只要這東西賣完了,他們總是要交稅的?!?/br> 姜不韋又問道:“你怎么知道運輸了多少呢?” 韓熠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這個……也不是沒辦法,就是可能有點……不太合適?!?/br> 大庶長笑道:“韓都尉有想法就說出來嘛,也算是讓我等長長見識?!?/br> 韓熠說道:“增加一個稅收項目,關稅,從他國進入我國的,在邊境收稅,給一份憑證,拿著這份憑證之后就不必再交關稅,而在國內運輸的,路過其他城池交關稅,當然跨國需要繳納的關稅跟國內不一樣,需要交納的不需要太高,反正現在很多地方入城是要交錢的,只是讓商人多繳納一部分,然后給他們一個憑證,這樣他們從哪里運輸的,到哪里,這一路上都有憑證,貨物到了目的地的時候是多了還是少了,手上賣出去的票據跟賬本能不能對上,不能對上就補稅,就……行了吧?” 韓熠是真的絞盡腦汁了,說實話,這個方法不是特別的好,因為漏洞還是很多。 不過也沒辦法,反正秦國現在是所有律法最嚴苛的國家,連坐制度在這個時候就顯出了好處——總有人為了自己不被連累而舉報的,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讓商稅正規起來。 大庶長看了韓熠好幾眼,一時之間居然不知道是什么心情,剛剛他說長長見識不過是開玩笑,結果韓熠是真的讓他長見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