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節
韓熠聽了之后沉默半晌,摸了摸下巴,揮手說道:“行了,派人去咸陽報捷吧?!?/br> 雖然很烏龍,但這也是實實在在的軍功啊。 韓熠壓根沒有把這份軍功放在眼里,松松手就將軍功全給了墨荇和墨求帶著的那些墨家子弟。 墨求大概是沒用,他還是奴籍,但墨荇現在已經是良民,韓熠琢磨著給他弄個爵位,哪怕是最低等的,也是有工資的啊。 人派出去之后,韓熠就繼續讓墨求和墨荇找地方實驗,原本那里雖然……也炸了,但是認為干擾因素太多,而且……基本上就是人間地獄。 墨家這些子弟都是技術工種,讓他們看這樣的場面也太難為人了。 韓熠將爆破的事情交給墨家兄弟,他自己則開始思索怎么才能發家致富奔小康,啊,不是,是實現芙蓉縣全面脫貧。 第162章 對于帶領百姓發家致富這種事情, 其實韓熠也是沒有頭緒的。 他比較擅長搞事兒破壞, 現在讓他來建設, 可真是傷透腦筋。 要說起來,從未來穿越到過去應該有很多地方都能一展拳腳,一開始韓熠也是這么想的,直到后來他了解到了這個時代的科學體系。 不, 這個時代壓根就沒有什么科學體系可以說,連科學都不知道是啥呢, 什么東西都是剛摸到一點門道, 甚至很多東西連門道都沒摸到。 韓熠腦子里的點子很多都是后世已經成型的東西, 而那些哪怕是生活中的一點小東西, 如果真的深究起來也是依靠著一套完整成熟的工業體系才有的。 現在韓熠能動的腦筋有限, 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這個地方溫暖濕潤,植物種類繁多,以及靠海。 韓熠摸了摸下巴, 準備研究一下當地有什么吃的,以及老百姓都能從海里獲得什么。 這年頭真的要賺錢,目光就要瞄準小康以上家庭,咳,當然在這個年代小康家庭都算得上是富戶了。 想要賺這些人的錢就要劍走偏鋒,而因為這年頭運輸不便, 所以距離遙遠的特產是十分受歡迎的。 就跟后世運輸沒那么便利的時候,國內看到國外的一些產品一樣,誰家要是有, 說出去是可以漲面子的。 韓熠就打算從這方面下手。 不過等他想要了解的時候,發現除了當地一個小吏在他這里干活以外,就再沒有當地人了。 韓熠覺得這樣不太合適,尤其是這邊大部分人都只說方言,韓熠……韓熠覺得就跟聽天書一樣。 他覺得需要先把框架搭起來再說,就將小吏喊過來問道:“你認識的人中可還有識字會雅言的?” 小吏名叫盾托,沒有姓,雖然說是百姓,但這年頭的人大多數是沒有姓氏的,有姓氏的一般都是貴族或者貴族后裔。 而沒有姓氏大家的名字也都起的非常隨心所欲,盾托的名字來源于他的父親曾經上過戰場,后來因傷歸家,結果家里又遭戰火,當時盾托剛剛出生不久,過河的時候,他的父親只有一條手臂別無他法,只好將他放在自己的滕盾之中,托舉著過河。 盾托的名字也就是這么來的。 盾托出身不太好,不過他比較靈活,去過很多地方,而且還會說一些雅言,這才被派來協助韓熠。 然而他也有一個缺陷就是不認字。 盾托聽到韓熠的問題之后,抓了抓臉說道:“縣令,這個……不好說啊,又認字又會說雅言的,哪里會留在我們這兒呢?” 韓熠一想也是,這年頭讀書人都是珍貴的,就算不會說雅言,也不會留在這種貧困又沒有安全保障的地方。 韓熠只能退而求其次說道:“那可否能找到會說雅言的人?” 盾托想了想說道:“這個應該能,不過他們的雅言可能不如縣令說得標準?!?/br> 盾托一邊說著一邊一臉崇拜地看著韓熠,他從來沒聽過有人能將雅言說的這么標準動聽,就仿佛是在唱歌一樣。 韓熠說道:“無妨,我只要跟他們聊聊天就行,哦,對了,最好是對當地比較了解的,身份我不計較?!?/br> 盾托聽后小心翼翼問道:“縣令,是我哪兒做的不好嗎?” “嗯?”韓熠疑惑了一下,繼而才明白他的意思,擺擺手說道:“不是,我只是想要跟大家聊聊天,了解一下大家的訴求而已?!?/br> 盾托雖然也是當地人,但能當上小吏已經算得上是比較有能力,并且家里過的還不錯的那一撥了。 這樣的人對于田野山間未必能夠多了解,而讓盾托去收集這些吧,韓熠對他又有些不太信任。 一是盾托沒讀過書,二是韓熠跟他接觸不多,對這個人的人品不是特別了解,不知道他會不會因為自身利益相關就隱瞞一些事情。 盾托聽后也不敢再說什么,乖乖的去讓人去各個城鎮宣傳——這年頭因為識字的人不多,所以這種消息都必須找人跑腿去口頭傳達,所以造就了那個時代特有的簡短口語。 畢竟太長的話傳話的人一旦忘記什么,那意思可能就是相差十萬八千里。 韓熠將事情吩咐下去之后,再一次開始努力搜尋資料,同時又寫了一封信給顏徵,信里對于秦兵燒掉過往資料這種事情簡直是深惡痛絕。 要不是這樣,他哪里至于這么累呢? 當然韓熠原本是想要寫一封奏疏的,不過鑒于他剛把朝廷的文官都罵了一頓,然后再寫一封把武官罵一頓,那簡直是自絕于人民啊。 這種事情還是別做的好,所以他也只能跟顏徵來往通信,然后通過顏徵來改變一下這種事情。 下面人占領一個地方就燒殺搶掠這種事情……韓熠暫時是管不了的,無論什么時候,當手上沒有相應權利的時候都不要去插手軍隊的事情。 如果是被架空的帝王,并且跟你跟權臣是一路的也就算了。 如果領頭老大是個強權人士,就等著倒霉吧。 韓熠在這方面非常注意分寸,但又不能完全放任,便在信里委婉的提了一下,你搶啊掠奪啊,這個……注意一下分寸也不是不行,真的一點也不讓,那些士兵也會有意見。 但問題是燒殺能不做就別做了啊。 韓熠將這封信寫完之后,并沒有立刻發出去,而是思考帶點什么東西送給顏徵。 哪怕是顏徵沒見過的土特產呢,一方面是給顏徵點新鮮玩意,另外一方面,不得不說王宮和貴族府邸都是咸陽潮流的風向標。 顏徵吃的用的但凡有點什么新鮮玩意,別人都會爭相效仿。 比如說韓熠直接給東宮送去的幾道食譜,雖然顏徵沒有給別人,但聽說已經有不少人仿制了。 不過,無論從哪方面來講,都比真正東宮出品差著不少。 還有馬鞍,因為顏徵跟貴族小郎君們出門游玩之類的經常換不同裝飾的馬鞍,甚至還給馬帶裝飾,搞的咸陽也掀起了這樣的潮流。 韓熠的打鐵鋪子收入完全不如白韶那專門賣馬鞍和馬飾品的鋪子。 當然馬飾品這東西就是白韶搞出來的了,讓韓熠來,他怎么也不可能把馬打扮的比人還華貴。 然而事實就是貴族小郎君們的馬匹都比普通人來的待遇好,至于顏徵的罵,那就更不用說了,許多官吏的生活都不如一匹馬。 韓熠也存著讓顏徵幫忙帶貨的念頭,以他跟顏徵的關系,這也算不上什么,但選的東西就不能太掉檔次,太子也是要面子的,就算顏徵不在意,韓熠也不愿意讓別人背后嘲笑他。 可是這窮山僻壤的,還有什么東西能夠入得了顏徵的眼呢? 就在韓熠找資料的時候,盾托那邊的工作倒也完成的不錯,找來了兩個會說雅言,對當地也比較熟悉,有一個更是生活在海邊漁村的。 韓熠跟他們聊了聊,這個聊天的過程也挺辛苦,主要是這些人說的雅言,都是帶著本地腔調的,一不注意還會飚出一些本地特有的詞語,這讓他聽得無比頭疼。 不過在聊天的過程他也了解到當地人的飲食結構除了糧食之外,家禽類并不多,更多的是水產類。 比如說魚和蝦,靠海的漁民就更不用說了。 這兩位甚至帶來了點他們打撈的魚和蝦,蝦大概是經過特殊挑選的,每一個都有半個手掌那么大,而魚就更不用說了,一個個都十分肥美。 韓熠聞著久違的淡淡海腥味忍不住陷入了沉思。 咸陽地處中原,水資源不算缺乏,水產類在貴族或者百姓那里也算不上特別特殊的東西,但是海產品就不一樣了。 這年頭除了真正靠海的地方,基本上沒人能夠吃得上海味,而曬干也是需要大量的鹽來維持,要不然就是順其自然變成臭咸魚。 如果能夠讓這些海味進入貴族視野肯定是個不錯的辦法。 那么問題來了,怎么保鮮? 想要讓咸陽那邊吃上新鮮海味,要么運輸速度夠快,要么就是保鮮措施到位。 然而這個時代的保險……韓熠覺得,別說到咸陽,這點魚蝦大概還沒出芙蓉縣就已經臭了。 新鮮海味吃不上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把它們凍上,然后送到咸陽。 那么……問題也來了,這年頭冰在中原大地是非常珍貴的資源,整個咸陽家里有冰窖的都少。 這還是在冬天氣溫到零下能夠凍冰的地方,芙蓉縣這里常年溫度都不算低,冰窖……不好意思,整個芙蓉縣都找不出來一個。 更甚至芙蓉縣周圍百里之內都不可能找得到冰窖。 沒有冰窖就沒辦法保存冰。 就算有了冰窖,這一路上冰也會化,又去哪里找新的冰維持冷凍條件呢? 只不過,這些問題對于別人地問題,對于韓熠……卻從來都不算是問題。 第163章 因為兩個人帶來了不少水產, 韓熠當就做了一頓海鮮宴。 對此褚非等人都非常震驚, 要知道韓熠從來不輕易下廚, 一旦他下廚那必然是有太子在場。 是以當看到滿桌子菜的時候,墨荇直接問道:“太子殿下要來了嗎?” 韓熠有些詫異的看著他:“什么?誰跟你說阿徵要來的?” 墨荇抓了抓頭:“可是郎君今天下廚了啊?!?/br> 韓熠:…… 他伸手敲了敲墨荇的腦袋:“亂說什么呢,這些東西咱們帶回來的廚子不會做,讓他們的人做我又不放心, 可不就自己上了?!?/br> 當地雖然也不是找不到會做海鮮的人,但是這里人的衛生習慣太差了。 之前盾托曾經給他準備了倆廚子, 當韓熠看過他們做菜的地方以及過程之后, 差點沒吐出來。 于是現在這倆廚子在后花園給他種菜。 當然韓熠料理海鮮的手段也并不復雜, 海鮮海鮮, 吃的就是那個鮮味, 放太多佐料或者弄太多的工序,并沒有什么用。反而會遮擋海鮮的鮮味兒。 人吃完之后,韓熠對墨求說道:“明天跟我出去走一趟, 找一個合適的地方?!?/br> 墨求問道:“合適的地方?要做什么的地方?” 韓熠開口說道:“適合做冰窖的地方?!?/br> 墨求和墨荇異口同聲:“冰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