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節
韓熠心說不用謝,要謝就謝你的身份吧。 他既然是墨荇的堂兄,那必然是墨家子弟,墨荇這么小就能掌握那么多墨家機關術,作為堂兄就算掌握的少一點,也是會的吧? 他現在很需要了解這個時代的頂尖技術到底到了什么程度。 韓熠讓墨荇帶刺客下去,然后又讓白韶給刺客先安排最苦最累的活作為懲罰,就離開了府邸直奔丞相府。 丞相府如今也是愁云慘淡,從韓熠進門開始就發現所有人的表情都不太好看,這讓他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下。 之前他聽顏子薦說丞相生病還以為是朝廷上鬧的太熱鬧,丞相先躲一邊去觀察情勢了,畢竟丞相也可能擔心顏子薦會清理先王留下的人,尤其是權柄過重那些。 然而如今這種情況……難道真是丞相已經要不好了? 就在他懷疑的時候,忽然聽到一聲中氣十足的喝罵:“小兔崽子,給老子滾回來!” 韓熠:這聲音……不是老丞相的嗎???? 第116章 韓熠看著老丞相披頭散發, 手里拿著根拐杖一邊走一邊揍, 而挨揍的那個在他前面想跑又不敢跑的樣子。 基本上就是跑兩三步挨一下, 不敢完全躲開也不想多挨打的樣子。 韓熠目瞪口呆地看著據說已經病入膏肓的老丞相中氣十足的揍兒孫的樣子。 恩,他也不太確定這是兒子還是孫子,這年頭經常出現長輩比小輩年紀還小的情況,真不能憑借年紀來判斷輩分。 被打的那一位原本還嬉皮笑臉地對著老丞相說:“您悠著點哎, 養傷要有個養傷的樣子啊,您這樣讓鄰居聽到了, 怕是要參你一本?!?/br> 老丞相又抽了他一拐杖中氣十足罵道:“有你這么個不孝子, 我死了都要被你氣活!” 哦, 是老丞相的兒子, 從年齡判斷的話, 大概是老來子了,一般幼子都會寵的比較厲害一些,也難怪他敢這么跟老丞相說話。 然而韓熠一時之間覺得十分為難, 覺得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這算得上是丞相家丑了。 那人原本還想說什么,結果一抬頭就看到了站在月亮門邊的韓熠頓時表情一肅,紅著臉對丞相擺手說道:“好了好了,晸悅伯來了!” 說完他又偷偷看了一眼韓熠然后瞬間移開眼睛,臉更紅了。 丞相愣了一下, 抬頭看了看站在門口尷尬又不失禮貌微笑的韓熠,一時之間也是老臉一紅。 韓熠裝成自己剛剛什么都沒看見的樣子,對著丞相恭敬行禮說道:“晚輩見過丞相, 昨日歸來匆忙,未曾第一時間探望丞相,失禮之處還望海涵?!?/br> 丞相捋了捋自己的頭發,也若無其事說道:“來了就好,來了就好!別再門口站著了,進來吧?!?/br> 說著他臉一板看著幼子說道:“傻愣著干什么?還不快去命人上湯待客?” 那人正一眼一眼的瞟韓熠,此時聽了之后才回過神來應道:“是?!?/br> 韓熠看著剛剛還生龍活虎的老丞相幾乎是一瞬間就彎了腰,杵著拐杖咳嗽了兩聲,看上去的確像是生了病的樣子,不由得滿頭黑線,這是影帝級別的人物啊。 他一邊想著一邊走過去扶住老丞相裝模作樣說道:“丞相小心?!?/br> 兩個人就這么裝成了一個真的生病一個不知道對方沒生病的樣子回到了院子里。 一路走過去的時候,韓熠一直目不斜視,臉上的表情都沒變過,甚至看到名貴的東西都沒多看兩眼,讓觀察他的老丞相不得不感慨了句:太穩了。 在韓熠這個年紀就這份看到了當成沒看到,還能好好掩藏起來的本事,有的人就不多。 就算是老丞相的兒孫,也有許多是年紀大了,磕磕碰碰的多了才學會的。 然而實際上韓熠此時正內心無比尷尬,作為半個社恐,在來的路上他已經好好模擬了一遍,包括任何情景下都說什么。 當時他幾乎將所有可能涉及到的情況都腦內了一遍,然后剩下的就是得到新消息之后的隨機應變。 也不能怪他小心,畢竟跟他是要拉攏丞相跟大庶長等許多人對著干的。 然而他腦內了許多可能性,就是沒想到會這樣。 韓熠此時已經大腦急速轉動,如果有手機能上網,他大概就要偷偷摸出來問問這種情況怎么辦了。 入座之后,他裝模作樣的喝了一口果汁,正思索怎么開口的時候,老丞相問道:“入宮見過王上了?” 韓熠頓時松了口氣,可算是回歸正軌了,他連忙點頭說道:“已經見過了?!?/br> 老丞相問:“感覺如何?” 韓熠聽到他這句話忽然就想起了白韶已經知道顏子薦遇刺的事情,見老丞相這樣子似乎也是知情的,想了想便說道:“亂?!?/br> 老丞相聽后就笑了:“不錯,的確是亂,知道我為什么非要你回來嗎?” 韓熠老實搖頭說道:“不知道,姜不韋說現在朝堂上需要有人來制衡駟車庶長,但是……庶晚輩直言,晚輩就算回來也沒什么大作用?!?/br> 老丞相冷哼一聲:“少聽姓姜的,這些時日,你就閉門在家,不要過多走動,你不出頭也沒人會逼著你出頭,忍過這一段就好了,若說你在軍中也是安全,然而跟公子徵走太近……也有些危險,我倚老賣老勸你一句,別輕易站隊,你之才華無需如此投機,那是姜不韋那等人才會做的事情?!?/br> 前面的韓熠覺得很有道理,但是后面嘛……韓熠決定虛心聽取堅決不改就行了。 老丞相生性謹慎沒錯,而且作為只忠于王的臣子也是最安全的,但韓熠不行。 不過為了不讓老丞相覺得他一番苦心白費,韓熠只好苦笑說道:“眾人皆知我與公子徵親密無間,如今忽然拉開距離,只怕反而引人疑竇?!?/br> 老丞相果斷說道:“那就閉關,你之前不是動不動就閉關十天半個月嗎?繼續!你不露面,別人還能怎么你?我知道你與公子徵情分非常,然而公子徵已經陷入漩渦之中,你若能抽身而出,將來公子徵若有萬一你還能幫一把,否則……就只能陪著公子徵,是福是禍聽天由命?!?/br> 韓熠頓時哭笑不得,他真是沒想到老丞相居然給他想出了這么好的辦法。 他無奈說道:“只怕已經晚了?!?/br> 老丞相人老成精聽這個話音就知道肯定是出了什么事情,便問道:“發生何事?” 韓熠低聲說道:“我在路上遇刺?!?/br> 老丞相聽到這里瞬間怒發須張:“何人如此大膽?” 韓熠猶豫了一下說道:“不太確定,許多刺客都自盡身亡了,只有一個因為意外被我擒下,嚴加逼供之下才知道,他們的目標其實不是我,而是公子徵,也不知道他們從哪里得來的消息,怎么會覺得公子徵會秘密回來?” 老丞相瞇著眼睛說道:“此事……的確蹊蹺,覺得公子徵會與你一同回來,那必然是有人已經將王上遇刺的消息告知公子徵,并且還可能說的十分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公子徵若是不會來,繼位的就可能是公子嶠了,是以那人判斷一定會是公子徵歸來?!?/br> 韓熠問道:“丞相可猜出是誰?” 老丞相果斷說道:“姜不韋!” 韓熠:?????? 等會,這跟他的判斷不一樣啊,為什么會是姜不韋? 韓熠十分疑惑地看著老丞相,覺得這中間肯定少了什么他不知道的判定條件。 老丞相見他這個表情便問道:“你不會覺得是大庶長吧?” 韓熠一臉懵逼:“不是嗎?” 老丞相笑道:“嘿,那老家伙可不會這么沖動,莫說王后如今沒有子嗣,就算有了也要看能不能留住,他現在就對公子徵下手有什么用?王上若是撐不過去,他殺了公子徵也無用,王上若是撐過去了,你說這賬會不會算在王后身上?” 韓熠覺得自己的大腦轉速已經不太夠了,很想讓老丞相直接都說完,別問他。 不過那樣的話也顯得他太蠢笨,韓熠承認自己缺少政治經驗,但絕對不會承認自己笨! 是以他努力想了想之后說道:“公子徵如今年紀漸長,不必公子嶠好控制,大庶長若是中意公子嶠也不無可能?!?/br> 老丞相果斷說道:“公子嶠不行,秦國如今不進則退,祖先積累的大好前景不能毀于我手,若不信你便去問大庶長,看他是怎么回答?!?/br> 韓熠:????? 我去問了還能回來嗎?您別忽悠我啊。 老丞相見韓熠一臉震驚便說道:“我與大庶長相識多年,對于彼此最是了解不過,他的底線我知道,如果不能讓秦國更加昌盛,就算是他的親外孫他也一樣會舍棄的?!?/br> 韓熠……韓熠居然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 秦國是一個十分有生命力并且國力逐步上升的國家,在這種時候的朝廷一般都是比較有理想抱負的人,他們或許會爭權,但更多的時候會顧慮是否會傷害到這個國家。 畢竟沒人希望自己的心血白費。 韓熠若有所思說道:“若是姜不韋,那么他的目標就是公子嶠,他投資過一次王上,他贏了,所以想要繼續贏下去,但他覺得如今的公子徵已經初步有了自己的威望,所以不需要他,而什么都沒有的公子嶠才是他中意的人選?” 老丞相說道:“是也不是,公子徵并沒有到高枕無憂的地步,只不過……姜不韋是忌憚你的,之前我對他說讓你歸來的時候,他可是推三阻四?!?/br> 韓熠聽后嗤笑一聲:“還真是蒙他看得起了?!?/br> 老丞相說了這一通似乎有些疲憊,對著韓熠說道:“我能說的都說了,你啊……以后的路要小心小心再小心,要時刻記得,秦國需要你,不要將自己置身于危險之中,這樣無論是誰掌權都會善待你,你有改變秦國的能力?!?/br> 韓熠站起來對著老丞相鄭重一禮說道:“多謝丞相教誨?!?/br> 然而可惜他注定不會順著老丞相的話去做,他沒有那么崇高的理想,也并不想要去改變秦國,這些事情顏徵都能做到。 他只想給顏徵掃清一些障礙,不多,就一些就可以,讓他的路更加順利一些,別勞心勞力導致暴斃留下終身遺憾就行。 韓熠離開丞相府之后,覺得他真的需要跟顏徵商議一下了,顏徵說什么他就聽什么。 他回去之后給顏徵寫了一封信,為了將事情說清楚,那封信直接寫了七頁,然而顏徵的回信十分簡潔:閉關,等我回去。 韓熠:…… 你跟老丞相還真是一脈相承啊,你們倆肯定有共同語言! 行吧,既然都讓他閉關,那他就閉關好了,弄不出東西也沒關系,休息一下挺好的。 結果他這里還在醞釀著怎么告訴大家閉關的時候,從宮中就傳出來一道旨意:著晸悅伯韓熠為護軍都尉,即刻上任,不得延誤。 韓熠:??????? 第117章 韓熠看著手上的旨意再看看已經打包好的各種行禮, 十分懷疑顏子薦是不是得到了什么消息這才這么急急忙忙給他換了一個職位。 也不能說是換, 他身上還兼著少良造的職位呢。 這年頭有能力的人有幾份兼職簡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然而韓熠只想進宮問問顏子薦:你是不是想我死? 護軍都尉聽這個名字就知道是軍中職位, 讓他一個文臣,還是搞發明創造的文臣去任軍職,這也不合適??! 雖然軍中也有文書一類的官職,然而護軍都尉這個職位有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權利, 那就是主持武將選拔,監督管制諸武將。 在如今的秦國, 并沒有單獨列出管制軍權的機構, 軍人的官職也大多都不高。 所有的軍權表面上都在丞相和大庶長手中, 然而這只是名義上的, 真正能調動軍隊的只有王手里的虎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