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節
白韶有些奇怪:“對啊,不用這些用什么?” 韓熠長長嘆了口氣, 用這些破玩意生產力不低下才怪??! 得了, 他也不用為難自己了, 曲轅犁不記得就不記得吧,先把犁搞出來。 這種事情連墨荇都不用喊,他直接喊來了木匠, 畢竟直轅犁的構架簡單,縱然有單轅和雙轅之分,也沒什么難度, 韓熠甚至連圖都不用畫,直接口述就能讓這些人弄出來。 不過考慮到直轅犁比較完善的形態是牛耕比較普及的時候, 韓熠還是沒有將最好形態的直轅犁給弄出來。 木匠雖然專職做這些, 但這個年頭但凡沒有活的時候他們也會去種地。 在幫著韓熠將直轅犁所有零件都做出來,全部拼起來之后, 他們的心情就變得十分激動,呼吸都跟著粗重起來。 當然雖然整體大部分用的是木質, 但關鍵地方還是要堅硬一些才好。 結合了一下現在的情況, 韓熠分別弄了三種,一種是石制,一種鐵制, 一種青銅制。 韓熠拿到了直轅犁之后,直接帶著人就去了自家的田地,然后找到了他名下的奴隸來試。 畢竟種地這種事情,從以前到現在他就沒會過,而且這種東西到底還是要農民來試才知道啊。 因為考慮到大部分百姓都沒有牛,韓熠也沒讓奴隸用牛。 選了三塊地將是那種都實驗了一遍之后,哪怕是韓熠都看得出鐵制的更加好用一些。 雖然結果一樣,但是過程比較不同,鐵制的效率要高一些。 奴隸們對新式的農具頗有些愛不釋手,雖然他們沒有自己的地,但總歸是要干活的,干不完活就會被罰,哪怕韓熠對奴隸比較寬善,然而現在管這些的是白韶。 因為好奇韓熠鼓搗了什么東西,白韶也跟著過來看了一眼。 他比韓熠好一點,畢竟是平民出身,也做過這些,一眼就看出了犁的好處。 看完之后他十分新奇:“這么好用又簡單的東西,以前怎么就沒人發明?” 韓熠看了他一眼,心說我哪兒知道啊,我也很想問問你們這個世界到底是怎么發展的啊,勞動人民真的就是埋頭勞動不動腦子嗎? 白韶輕笑道:“想必秦王該頭疼了?!?/br> 韓熠轉頭對著墨荇說道:“去請大良造來一趟?!?/br> 說完聽到白韶的話隨口問道:“恩?頭疼什么?” 白韶說道:“爵位啊,秦國縱然軍功最重,卻也不是別的貢獻不能升爵,當初你貢獻了紙就封你為少良造,當然也可能是因為看中你能夠研制兵器,后來的兵器也就算在內,如今加上犁……這個少良造可就不夠看了?!?/br> 韓熠認真想了想,少良造……爵位已經不低了啊,秦國爵位一共二十等少良造是十五等,再往上……那是大良造。 如今秦國官爵一體,大良造的位置肯定不會給他的,所以……秦王的確需要頭痛了。 韓熠才不管這個,他以前想的是他的那些東西等顏徵上臺之后再拿出來,后世說起來就都是他的功績。 現在他不這么想了,他想要盡快發展,希望等這個國家交到顏徵手上的時候,就不是這么個破爛模樣了。 至于以后……現在什么東西都處于一種起步階段,他能拿出來的可太多了,也不用擔心太多。 更何況沒有他,顏徵自己的功績別人也抹殺不了。 大良造來的不慢,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連秦王都來了,身后還拖著一堆大臣。 韓熠被嚇了一跳,連忙過去行禮說道:“怎么連王上都驚動了?” 大良造在旁邊笑呵呵說道:“剛剛我們正在宮中商議政事,聽聞少良造又有新鮮玩意,便過來瞧瞧?!?/br> 在宮里議事……韓熠看了一眼墨荇,估計是這小子太實心眼,讓他請大良造過來就一定要請過來,他在宮里也算是露過臉的,就真讓他混進去見了大良造。 韓熠沒有多說什么,對著秦王解釋了一下三塊地的情況,然后又命人將不同類型的直轅犁拿過來給秦王看。 他沒想到的是秦王居然還上手拿了拿,他也不嫌臟! 等韓熠說完之后,秦王問道:“為何做了三種?” 韓熠說道:“分不同情況啊,沒錢的就用石制,有錢的就用青銅或者鐵的嘛?!?/br> 秦王聽后大笑了兩聲拍了拍韓熠的肩膀說道:“還是年輕啊?!?/br> 韓熠:???? 他有些茫然地站在原地,剛剛有哪里說得不對嗎? 秦王走過去之后就連大庶長也走過來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年輕啊?!?/br> 韓熠頓時顧不得茫然,瞪圓了眼睛用自認為最兇的眼神看著他,結果大庶長反而笑了兩聲走了。 等到第三個人也過來伸手的時候,韓熠都打算翻臉了,再一看——大良造。 好吧,這位……他的直屬上司,還是不能翻臉的。 大良造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說道:“我記得你有個管家挺厲害的,沒事兒多跟他聊聊吧,現在先跟我走?!?/br> 然后一頭霧水的韓熠就被帶進了宮里,等他剛在位置上坐下之后,就聽到秦王說道:“剛剛還有人說少良造不問國事,現在看來少良造才是真的關心國事啊?!?/br> 韓熠一聽就知道肯定是有人告他黑狀了,頓時四下看了一眼,重點盯了一下大庶長。 結果大庶長面色如常甚至還對著他笑了笑,搞得韓熠都有些盯不下去了。 畢竟他一直秉持伸手不打笑臉人,如果他成熟一點大概也應該跟大庶長表面相安無事,還能相視一笑,私底下該怎么掐怎么掐。 哎,搞政治的果然都是影帝,這樣看來秦王說他年輕還是有道理的。 秦王果然如白韶所說,對于韓熠的安排有點腦殼痛,他忽然就想到趙王直接封韓熠為長安君,忽然就覺得趙王也算是聰明了。 直接用韓熠的王族身份做文章,這樣韓熠有了相應的地位,也不會對整個朝廷的官位體系造成沖擊。 那么問題來了,現在秦國跟韓國屬于敵對狀態,他也不可能再給韓熠封君了。 秦王想到最后干脆一排版說道:“少良造貢獻良多,依寡人看封為關內侯如何?” 大庶長……大庶長心態都要崩了,關內侯不多不少,正好在他頭上,前兩天他還嘲笑人家年紀小,真要讓韓熠當了關內侯,他老臉往哪放? 韓熠聽了也不由得一笑,秦王這真是神來一筆啊。 大庶長沒說話,不過人家有小弟,駟車庶長開口說道:“關內侯無軍功不可封,少良造恐怕……” 大良造嘿嘿笑道:“用著少良造發明的新式武器殺敵的士兵可不少,你問問他們愿不愿意將軍功算少良造一份?” 駟車庶長說道:“軍功看人頭,若是此風氣一開,那豈不是軍功隨意贈送?” 顏子薦開口說道:“可若是如此功勞都不能算軍功,日后誰還會研究兵甲武器?若沒有這些人,我大秦何以強盛?” 接下來就是滿朝文武……哦,武沒有了,就剩下文了,不過這年頭文武官員分的也不是很清楚。 反正就是這些人正反方互毆。 大庶長一直沒怎么說話,韓熠同樣也沒怎么說話。 大庶長是在等韓熠推辭,畢竟一般這種情況,受封那個人不應該站出來說兩句謙辭嗎? 可是他左等右等也沒等到韓熠站出來,忍不住多看了韓熠兩眼,總覺得這孩子讓人心累,猜不到他在想什么啊。 韓熠……韓熠怎么可能推辭呢?他做的事情不足以封侯嗎?秦王這么說肯定就是覺得合適,他干嘛要推辭? 更何況他不出聲也是在分析一下朝廷上的勢力對比,他到現在都摸不透顏子薦到底有多少擁躉。 以及他跟姜不韋雖然關系親近,看上去親如一體,但終究也會有分歧,哪怕兩個人利益一致,他們也會各自形成勢力。 目前為止,他看上去也算是太子一黨,這個標簽在他為顏徵出頭的時候就撕不下了,而且還是鐵桿太子黨,鐵桿到太子的兒子都要維護。 所以他就要分析到底誰是隊友誰是對手。 分析下來他發現顏子薦的人大多都比較年輕,而且地位也不是很高,不算他的話最高的大概就是姜不韋。 不過想想也是,真正在朝堂上有勢力有能力的,要么早早就選定了自己看中的公子,要么就保持中立,管誰上位都要用他們的。 這樣看來韓熠的確是最有潛力的那個,也不知道那天姜不韋跟顏子薦是怎么談的,目前看來結果應該不錯? 秦王看著這些人吵來吵去也有些頭疼,直接拍案說道:“那你們給寡人一個辦法!” 大殿之上瞬間安靜了下來,其實這件事情也的確有些棘手,封吧,不妥,不封吧,也不妥。 哪怕是敵對陣營都不能抹殺韓熠這個發明非常有意義,耕作效率提高可能就意味著一個人能耕作的地變多,產的糧食也變多,吃飽的人也變多,這樣下去,秦國會越來越強盛。 見所有人都不說話,韓熠清了清嗓子,大庶長轉頭看著他,思索這位到底會不會推辭。 結果他就聽到韓熠說道:“為何不官爵分家?” 第79章 眾人聽了韓熠的話之后都有些不解的看著他, 只有秦王和大庶長一臉的若有所思。 秦王十分感興趣的傾身說道:“如何官爵分家?說說?” 韓熠說道:“隨著我秦越來越強盛,需要管理的地方越來越多,官員也越來越多, 繼續實行官爵一體的話,只怕到時候可能會出現官位不夠的情況, 總不能好幾個人都是一個官位吧?在這種情況下, 爵位作為賞賜單獨存在,但沒有實權, 官位獨立出來, 適合的就讓他當官, 官位和爵位的俸祿也不同,當然這個就要具體商議?!?/br> 秦王聽后眼睛一亮,他還沒說話, 大庶長就開口說道:“此法甚妙!” 連大庶長這個一直跟韓熠不太對付的人都覺得好,這個辦法的確是好的。 秦王應道:“的確不錯,不過此事還要再行商議, 可有人有其他意見?” 一直站在下面的顏徵忽然開口說道:“臣以為現有爵位不能輕動,只能后來者實行新策?!?/br> 秦王聽后點點頭, 這個倒是真的, 如果所有人都重新冊封的話,那就要亂套了, 畢竟當時冊封都是按照當時的功勞來的。 重新再梳理一邊,這個工程太大, 如今秦國的重點還是放在即將到來的戰爭上。 秦王依靠在憑幾上, 看了看顏子薦說道:“著太子與重臣商議,出了章程再上報吧?!?/br> 顏子薦壓著心中的激動,立刻拱手說道:“兒臣領命?!?/br> 這一次的議事似乎就這么散了, 只不過等大家都快走完之后,韓熠才轉頭看向顏徵一臉茫然問道:“所以剛剛你們是在商議什么?” 看樣子秦王他們都是在議事半途之中跑出來的,回去之后就他封不封爵這件事情搞的議論了半天,后來也沒再繼續商議之前的事情,所以之前到底發生了什么? 顏徵眼中閃過一絲陰霾說道:“也沒什么,左右不過是有關戰爭的事情,只是大庶長以你年紀尚幼,不懂軍事為由攔住了沒喊你?!?/br> 年紀尚幼這個……顏徵比他還小啊,不能因為他個子沒有顏徵高就默認他不如顏徵大啊。 至于不懂軍事,韓熠想了想也真的不敢夸??谡f懂。 大庶長這是想要把他排斥在實權門檻之外吧? 不過也無所謂,人的權利是自己爭取來的,早晚有大庶長后悔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