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頁
你要真是心胸寬廣,我岳父能被處以絞刑,岳母她們能被貶入奴籍 只是這話秦時是萬萬不敢當著孟則知的面說出來的,他一臉感動:多謝太子二哥體諒。 應該的,你我兄弟原也沒必要計較這些。 場面話誰不會說呢。 好了,天色不早了,孤也乏了,三弟也回去休息吧,明天一大早還要趕路呢,薈萃,替孤送送三弟。孟則知說道。 他閉口不提桌子上秦時送來的那五萬兩銀子的賠禮。 沒想到孟則知還真就一點都不推脫就把銀子給收下了,秦時深吸一口氣:那臣弟就不叨擾太子二哥了。 眼看著秦時的身影消失在宮門口,孟則知抓起桌子上的一沓銀票拍了拍手掌心,想拉著他演戲給文武百官看,好挽回在前朝后宮的名聲,不付出點代價怎么能行。 回到京城已經是兩天后的事情了。 殿下。太子妃袁氏帶著一家子到宮門口迎了。 愛妃請起。孟則知虛扶了她一把:孤在外這兩個月有勞愛妃了,宮里一切可都還好 回殿下的話,宮里一切都好。袁氏輕聲說道,臉上掛著得體的笑,看起來端的是溫柔賢惠。 父親。今年虛歲五歲的秦舒志一把抱住孟則知的大腿,仰著腦袋,興高采烈:您不是說會給我帶禮物回來嗎,禮物呢禮物呢 你呀,心里就惦記著禮物我已經讓薈萃把東西都送去你的住處了,你回去就能看見了。孟則知一臉和煦,看起來心情很是不錯,他彎腰捏了捏秦舒志和袁氏像是從一張模子里刻出來的一樣的臉:鬧鬧好像又胖了不少,再胖下去就該和靖江王家的老四一個樣了。 鬧鬧是秦舒志的小名。 才不會呢,母妃你看,父親又嚇我。說著,秦舒志轉頭向袁氏抗議道。 你呀。袁氏一臉無奈:好了,別鬧你父親了,他趕了兩天的路,也辛苦了。 說著,她轉頭看向孟則知:殿下,熱水已經準備好了,不妨先沐浴更衣,有什么話一會兒再說。 也好。孟則知點了點頭,收回放在秦舒志身上的目光。 很可愛的一個孩子, 只可惜了,不是前身的種。 事情要從天命帝那一輩說起。 前文說了,天命帝出身寒門,原是唐末五代十國后漢一縣令。 而前身生母孝肅楊皇后則是出自弘農楊氏。 孝肅楊皇后原本是有未婚夫的,對方是隴西李氏的繼承人,兩人既是聯姻,有過接觸之后也算情投意合,還曾傳出過一段郎情妾意的佳話。 只是因為后來隴西李氏投效了弘農楊氏的死對頭,對方轉眼就娶了死對頭家的女兒,楊李兩家聯姻隨即破裂。 后來局勢越來越亂,弘農楊氏為求自保,再三斟酌之后,決意和天命帝聯姻。 弘農楊氏需要天命帝的軍隊保護,天命帝需要弘農楊氏為他招攬天下讀書人,兩家一拍即合。 巧的是,天命帝正好又是弘農楊氏死對頭的宿敵。 然后不知道怎么的,這場聯姻就被傳成了李家失信,孝肅楊皇后因愛生恨,這才選擇了嫁給天命帝,為的就是報復李家。 這話傳的有鼻子有眼,讓人不想相信都難。 沒有那個男人會喜歡妻子心里想著另一個男人。 這是天命帝心里的第一道坎。 天命帝心里的第二道坎就是封夏柳的死。 雖然他知道孝肅楊皇后當時的決定再正確不過,可他還是忍不住的會想,如果當年孝肅楊皇后沒有把所有的護衛全都調去她的院子,是不是封夏柳就有可能不會死。 天命帝薄情又多情。 前身算起來也就比三皇子秦時大了那么一歲。 他十六歲大婚,娶的是汝南袁氏的嫡女,后來又陸陸續續的收用了七八個妾室,到現在膝下共有五子四女,秦舒志是他唯一的嫡子,行四。 秦舒志的親生父親可不正是三皇子秦時。 十六歲的袁氏和十五歲的秦時相逢于護國寺,兩人一見鐘情。 秦時想娶袁氏為妻,袁家想把袁氏嫁給前身,以便于進一步把前身拉入世家的陣營。 汝南袁氏和陳郡謝氏并為世家的中流砥柱。 天命帝拒絕了秦時的請求,一是因為不想秦時和世家沾上關系;二來,袁家勢大,娶了袁氏,秦時就算是想韜光養晦都不行了。 就這樣,前身娶了袁氏。 秦時娶了季家女。 袁氏嫁給前身幾年都沒能懷上孩子,倒是季氏,進門不過一年就給秦時生下了一個兒子,天命帝為他取名秦舒恒。 因為是秦時的第一個兒子,又是嫡子,所以秦時平日里對這個兒子嬌慣的很,這也就養成了對方無法無天的性子。 天命十六年,秦時十八歲生辰,前身率一眾兄弟前往睿王府參加秦時的冠禮,沒成想外出透氣的功夫正好撞見秦舒恒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用鞭子抽打下人,眼看著那下人的臉已經皮開rou綻,秦舒恒卻依舊不肯停手,前身心有不忍,便出聲喝住了秦舒恒,豈料對方不僅不肯停手,還嫌棄前身多管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