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頁
三年就是四百五十塊,這要是在林家村,都夠娶上一房媳婦,修上一座漂漂亮亮的青磚大瓦房,再生兩個白白胖胖的兒子了。 當然他不是說讀書不好,可那也要分人不是。 這會兒要是坐在這車上的是個男孩子,他心里準保是一水兒的羨慕,可偏偏坐在這兒的是個女娃。 女娃供出去了有什么用,早晚是要嫁到別人家去的。 老話說得好,這叫竹籃打水一場空。 孟則知也是到了學校之后,才明白過來司機話里的意思。 林小露報考的會計專業,今年市中專一共在祁縣錄取五個人,只有林小露一個女孩子。 市中專整個會計專業一共錄取了六十個學生,其中女生十個,但來報道的只有四個,這也就導致學校給會計專業安排的六人宿舍都住不滿。 其中關竅不言而喻。 除了林小露之外,其他三個先到的女生的家境看起來都挺不錯,清一色的嶄新的軍裝,父母也穿得很是體面。 可不就把孟則知父女襯的有點格格不入。 孟則知也不覺得尷尬,放下東西,摸出口袋里的香煙就迎了上去。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這個年代的人還是很淳樸的,優越感是有,但還不至于瞧不起人。 這是您閨女呢,瞧著可真俊。 比不上您家閨女,都和我差不多高了。 家長之間的友誼就是這么建立起來的。 氣氛瞬間就熱鬧了起來,連帶著林小露也沒那么拘謹了,時不時的也能插上一兩句話。 末了,其中一位mama問道:對了,怎么就您一個人來送孩子,孩子她媽呢 孟則知正在給林小露鋪床: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沒了。 她愣了愣,沒成想一不小心就戳中了人家的傷心事,她當即轉移話題:那您一個人把孩子撫養大,也挺辛苦的。 還好,孩子出息,就是苦可甜啊! 這話在理。她笑了笑:對了,您也是一個女兒嗎 要不然哪舍得送孩子上學,看他的衣著打扮就知道家庭條件不太好。 真要是只有一個孩子就好了,她上面還有三個哥哥,一個個的都不省心。孟則知隨口說道。 唉眾人的驚訝和那位卡車司機如出一轍。 只不過前者是不認可,后者是欣慰,為孟則知的開明。 她是越看孟則知越覺得親切,她四下打量了一番,想著能不能幫上點忙。 結果這么一看,還真就讓她發現了一些不妥來,她說:喲,您沒給孩子買暖水壺呢 怎么說 學校宿舍沒有獨立衛浴,想洗澡得去公共澡堂。那兒離宿舍有點遠,每天晚上下了晚自習之后可以拎著暖水壺去那兒打熱水。像我就給孩子準備了兩個暖水壺,冬天的時候,一次性打上兩壺,一壺晚上用,一壺第二天早上用,正好。 這個我還真就沒有考慮到。孟則知說道:我這也是第一次送孩子上學。 我外甥女就是從這兒畢業的,這些也都是她告訴我的。她細細說道:還有這食堂 嗯好孟則知聽得很仔細。 等到一切收拾妥當,林小露把孟則知送到校門口。 孟則知從口袋里摸出來二十塊錢遞給林小露:這是給你的這個月的生活費,別舍不得花,過幾天我再給你送兩個熱水壺來。 學校食堂的飯菜還算便宜,小米粥一碗三分,油條三分一根,芝麻大餅三分一個,二兩重的陽春面六分一碗不要糧票,一個孩子就算是吃的再多,也超不過十五塊錢去。 謝謝爹。林小露一把撲進孟則知懷里,激動的說不出話來。 相比于同村那些根本沒有上學的機會的女娃,還有她的那些小學畢業就輟學在家的女同學,她無疑是幸福的。 孟則知摸了摸她的腦袋:行了,好好讀書,別辜負了爹的一番苦心。 嗯。林小露鄭重的點了點頭。 從學校出來,孟則知找了一個招待所住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揣著儲物空間直奔黑市去了。 到了地方,他扛著一個大麻袋在街上溜達了一圈,自然就有人循著味道跟了上去。 到了一個小巷子里,他放下東西,身后跟著的人當即就圍了上來。 大兄弟,是海貨嗎一個中年女人迫不及待的問道。 嗯。孟則知將麻袋里的東西全都倒出來。 全都是上好的干貨,蝦干、小黃花魚干、墨魚干、海螺干、蠔干、淡菜干 都是他晚上偷偷摸摸去海里抓上來,處理好之后再用烈陽陣烘干的。 好東西。 眾人不禁兩眼放光。 怎么賣的 蝦干一塊一斤,小黃花魚干六毛一斤,墨魚干九毛一斤淡菜干六毛一斤,有票證的話打九折。 這么貴中年女人試圖講價。 不貴,三斤鮮蝦才出一斤蝦干呢,市面上的鮮蝦怎么也要三毛錢一斤,你還不一定能買得到。孟則知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