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
八十年代的大學錄取率極低, 哪怕是考上重點高中, 也有很多人考不上大學,尤其是文科生,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這句話就是這么來的。 一九七七年國家恢復高考的時候, 全國上下人才斷層相當嚴重, 不光缺乏大學畢業的高級人才,同時也缺乏具備專業技能的中等專業人才。于是,鼓勵初中生、高中生放棄讀大學的機會, 報考中專學校的相應優惠政策紛紛出臺。 在當時,上中專是除了出嫁和考上大學之外, 唯一一種可以將戶口遷入城里的辦法。更何況中專生畢業之后可以像大學生一樣政府包分配工作,還是帶干部身份編制的那種,在當時那叫鐵飯碗。 那個時候城鄉居民待遇差別極大,對于農村考生來說,跳出農門是首要任務。上中專,比上高中再考大學要少念三年書,省了學費不說,還能提前三年出來工作,給家里減輕負擔。 最主要的是,早年中專畢業生分配到的工作也不比大學畢業的差。一些熱門的中專對口的都是非常好的一般人進不去的單位,比如廣電、通訊、汽車行業,進去了就是有編制的正式工,而且在職還可以繼續進修大專本科學歷,單位都認可。 所以在當時大多數優秀初中畢業生第一個選擇是中專,然后才是高中,有些中專的分數線有時甚至會超過重點高中。 三代同堂,兒女個個都有了出息,苦盡甘來,林歲寒就差沒把屁股給撅到天上去了。 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更大的驚喜還在后頭。 他的親生父母找來了。 一九三一年,衛國戰爭爆發。 一九四零年,林歲寒出生于淮海地區的一個農村里,母親詹淑真是當地婦女救國會的主任,父親陸有恒是根據地作戰室的參謀。 林歲寒出生之后不到兩個月,敵軍開始針對根據地進行大規模的掃蕩,部隊必須轉移到更安全的地方去。按照當時的規定。為保證部隊輕裝行軍作戰,營以下職務的傷員每人發放十塊銀元之后就地遣散,自找歸宿,營以上的仍然用擔架抬著隨軍行動,孩子一律送入老鄉家里幫忙喂養。 詹淑真沒辦法,左挑右選,給林歲寒選了一戶家里有媳婦剛剛生了孩子沒多久,奶水還算充足的人家,又給了十塊大洋做撫養費。 林歲寒就這樣離開了親生父母。 三年后,局勢稍微穩定了一些,陸有恒和詹淑真找了過來。聽說陸有恒已經做了旅長,老鄉夫婦有了自己的私心,他們把林歲寒藏了起來,把自己的孩子抱給了他們。 陸有恒和詹淑真為這個孩子起名陸延風。 又過了半年,老鄉病重,沒了,家里的擔子全都壓在了他老婆也就是孫梅身上,孫梅一咬牙,為了減輕負擔,把林歲寒領去了縣城。 就這樣,老中醫撿到了林歲寒。 四年后,衛國戰爭結束,華國成立,顧念著當年的養育之恩,陸有恒和詹淑真把老鄉一家接到了京城,并為他們安排了一份能養家糊口的工作。 三十一年后,也就是一九八零年,正值上頭兩大派系爭權奪利,哪怕陸家選擇中立,還是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牽連。 因受人陷害,陸延風工作上出現重大失誤,還害死了兩條人命,被上頭停職審查。 心灰意冷之下,陸延風夜不能寐,索性半夜起來喝悶酒。結果扔下的煙蒂點燃了地上的紙巾,引起了火災,陸延風一家四口不幸遇難。 孫梅也就是陸延風的親生母親得知消息之后悲痛不已,當晚就發起了高燒,家人緊急將她送去了醫院。渾渾噩噩之中,她把當年換子的真相說了出來。 卻沒想到這番話正好被前來探望她的詹淑真聽了個正著。 就這樣,林歲寒一家被陸家接回了京城。 人死為大,加上三十多年的親情擺在那兒,不是三言兩語的就能磨滅掉的,陸有恒和詹淑真到底是沒再追究這件事情,只是把孫梅一家趕出了京城。 陸家雖然受到了重創,但陸有恒和詹淑真的人脈都還在,在他們的幫扶下,林歲寒的四個子女,選擇經商的長子創辦的公司成了華國最大的家具制造商和零售商之一,選擇從政的二子最終官至一省之長,三子成了外交家,小女兒也當上了大學校長。 創業有父母,守業有兒女,前半生的窮困換來后半生的富貴,林歲寒四十多歲就開始養老,一直活到了九十六歲,死的時候已是五世同堂。 然而實際上 世界男主陸哲,前世就是一個普通人,掙扎在溫飽線上,一事無成。在得知交往了五年的女友劈腿精英男之后,陸哲心如死灰,應好友邀請去他家喝酒,十幾瓶啤酒下肚,等他再醒來的時候,已經換了人間。 他吞噬掉了重生而來的陸弘毅的靈魂,并重生在了陸弘毅的身體里。 而陸弘毅,就是陸延風的兒子。 從陸弘毅的記憶里,陸哲得知了接下來將要發生的事情。 于是他幫著陸延風粉碎了政敵的陰謀,挽救了陸延風一家人的性命,又引著陸家向希公投誠 在輔佐陸延風登頂的同時,他不忘拉著孫梅(陸延風的親生母親)的小兒子,他實際意義上的小叔下海經商。 以走私發家,到經營歌舞廳到創辦出租車公司,從開辦連鎖超市到搶購新股認購抽簽表,從圈買土地到入股微軟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