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正說著,管家急急忙忙的走進來,大聲喊道:王爺,世子,宮里來圣旨了。 刷的一下,昌原王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急聲說道:快快有請! 昌原王妃屈氏亦是驚喜不已:快,快把香案擺出來。 恭賀王爺大壽,實在是不好意思,路上有事耽擱了一會兒,所以來晚了。還沒進門,王廣志的話就已經先到了。 不礙事,不礙事,王公公能來,本王就已經面上有光了。昌原王連忙迎出去,他哪敢揪寧武帝身邊的大太監的錯處。 看王爺這話說的。王廣志笑瞇瞇的說道:既然王爺您一家人都在,那咱家這就宣旨了。 好好好。昌原王連忙帶著一家子跪倒在香案下手,一旁的賓客見狀,跟著跪了下去。 咳咳。王廣志清了清嗓子,展開手中的圣旨,唱道:奉天承運皇帝,制曰:蓋聞文德既彰,自他有耀,靈威斯在,閱世常新爾昌原王顧征賀,賦性樸淳,教子有方,展采詞曹。適逢爾五十壽誕,茲特賜爾無量延壽諸佛一樽,獻桃紫晶仙人一樽,萬年珀書鎮一方,仙獻壽碗一只金五百兩,銀五千兩。欽此! 便是賞賜再豐厚,也比不得圣旨里的那句lsquo;教子有方rsquo;,昌原王喜不自禁,恭恭敬敬的接過圣旨,然后就看見王廣志又拿出一卷圣旨來。 像是意識到了什么,昌原王心跳如雷。 果不其然,只聽王廣志唱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古帝王繼天立極,撫御寰區,必建立元儲,懋隆國本,以綿宗社無疆之休 建立元儲 昌原王世子呼吸一促,頓覺喉中一片干涸,雙手驀地緊握成拳,渾身顫抖不已。 昌原王長女顧慕青,日表英奇,天資粹美,載稽典禮,俯順輿情。于寧武三十六年九月初九,授顧慕青以冊寶,立為皇太女。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系四海之心。布告天下,咸使聞知。 誰昌原王一聲驚呼。 謝萬謝隆恩。昌原王世子驚喜欲狂,站起來就要接旨,然后就被手疾眼快的昌原王妃拉住了,他下意識的問道:母親,您拉住我干什么 說完,他才發現四周的人都用著一種異樣的眼光看著他。 你說誰昌原王面上一恍。 王廣志壓根就不理他,只是轉向顧慕青,恭恭敬敬的說道:太女殿下,接旨吧! 什么昌原王世子一臉恍惚,怔怔的看著顧慕青站起身,接過王廣志手中的圣旨。 他絞盡腦汁回想,而后睚眥欲裂:皇太女,怎么可能,一定是什么地方弄錯了,萬歲,我要見萬歲,一定是嗚嗚嗚 跪在他身后的一眾兄弟當機立斷,紛紛站起身來,捂住他的嘴巴,把他拉了下去。 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弄錯! 可別因為他,惹了寧武帝不喜,治王府一個不敬之罪。 像是想起了什么,昌原王世子猛地看向顧慕青,偏偏因為掙脫不得,千言萬語悉數化為嗚咽。 顧慕青笑著說道:你從小就不怎么聰明,長大了還真是一點都沒變,你憑什么覺得我會誠心誠意的幫你,就憑你母親把我許配給一個天閹嗎 在場的哪一個不是官場上的老油條,聽見這話,大致也能猜出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難怪一直不被他們所看好的昌原王世子能異軍突起,成為最后的贏家。感情是有高人在背后給他支招呢。 只可惜了,到頭來還是被人當成了墊腳石。 不過,天閹 眾人下意識的看向跪在顧慕青身邊的年輕男人,對方一臉慘白,癱在地上,身下濕了一大片。 再看向昌原王妃屈氏,她兩眼一翻,暈厥了過去。 又聽王廣志說道:太女殿下,萬歲已經命人將端本宮收拾出來了,您看您是直接和我一起回宮復命,還是收拾好東西再進宮 沒什么好收拾的,直接進宮吧。顧慕青說道。 從頭到尾,顧慕青都沒正眼看過昌原王。 可見顧慕青對昌原王府是沒有半分留念的。 這個時候,也沒人敢指責顧慕青不孝,只是一臉同情的看著昌原王一家。 慘,真慘。 大好的喜事怕是要變成喪事了。 面面相覷間,一眾賓客默默的離開了昌原王府。 原本熱熱鬧鬧的壽宴就這樣不歡而散了。 隔天,顧慕青的天閹丈夫就因為得了急癥,暴斃了。 三天后,戶科給事中參昌原王世子專擅威權,結黨營私,生活奢侈寧武帝將其逐出朝堂,并削其昌原王世子之位。 兩個月后,昌原王妃因憂慮成疾,不治身亡。 歷來儲君都不好當,看似離皇位只有一步之遙,而實際上卻是危機叢叢。更何況還是以一女子之身躋身朝堂,不亞于冒天下之大不韙。 顧慕青沒有一日不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好在,最后她贏了。 四十年冬,寧武帝禪位皇太女顧慕青。 建武元年,寧武帝龍馭賓天。